查看原文
其他

【教学随笔】适时的丢掉拐杖

2017-02-11 河南赵瑞 鲲鹏研修团队
 
点击上方“鲲鹏研修”关注我们鲲鹏教师网络研修平台

糊涂论道:

方向决定路径。每个人都想成为优秀教师,但是很多时候是盲目的不知走哪条路,因此教师的成长不仅需要目标更需要蓝图。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数学课程标准》就是为我们的专业成长实践指明了方向,指引了道路。您是如何阅读,如何思考的呢?

赵瑞,鲲鹏弟子学堂89号学员,河南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小学。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子安排。


适时的丢掉拐杖

今天联系了两年未见的大学同学。

“听说你要去上海?”

想去,但是不知道有没有这个勇气。”

前两天和***聊天的时候说起了你,说是你不太满意现在的工作岗位,所以想去大城市看一看。”

其实,如果是刚毕业,也许真的说一说就去了,但是毕业三年了,工作稳定了,真的很难跨出这样的一步,其实心里很清楚:去大城市只要去了,将来就不会后悔,如果现在不去,将来的几年更不会去以后也不会去。若干年回忆起来肯定会后悔,年轻的我们谈起了心中理想的教育。

“你心中的素质教育是什么?自己也一直在追求但是从未见过其面貌。”

“就是学的开心,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而是对自己将来进入社会有用的东西,简单的说就是长大离开父母了,可以很好的生活下去,身体、心理健康就行了。”

“这已经很奢侈了。”

其实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东西,但是对于现在的我们,我们的孩子来说已经很奢侈了,不知道怎么形容现在的感觉,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 “为赋新词强说愁”这让我想起了张老师给我们的思考题:课堂需要常扶着学生走还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走。我选择后者,如果我们经常扶着孩子走,在他们该摔倒的地方由于我们的搀扶他并没有跌倒,久而久之他们会忽视了障碍的存在,同时也丧失了跨越障碍的本领。一旦进入社会,没有我们的搀扶,一次次的受挫或许会把他打垮。当然我说的或许是极端的情况,而且我也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没有更多的育儿经验,所靠的只是我的直觉。

我觉得我们应该适时的递给孩子一根拐杖,但是适当的时候要让他们丢掉拐杖自己行走。我想起了自己执教的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花园》一课,是关于“倍”的认识的练习课。

自己一直觉得奇怪,为什么在求蜻蜓的只数是蝴蝶的几倍的时候书上都是一个个画的,到了求小蜜蜂有多少只的时候才出现了用一个简单的图形代表较大的数字?原来第一个问题是包含除,求12里面有几个4,所以我们需要先画出12个圆圈代表12只蜻蜓,然后4个一份,圈一圈,看看12里面有几个4.所以在这里出现用简单的图形代表蜻蜓的数量是不合适的。因为这样的话学生心里肯定是已经知道12里面有3个4了,再画图的确是多余的。当时自己还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包含除的时候都是出现了比较小的数字?原来这就是我没有读懂教材,画图是为了什么?画图只是我们借助的一个工具,因为孩子的抽象思维不完善不能直接理解,所以我们需要递给孩子一根“拐杖”,让孩子借助这根“拐杖”去体会“倍”与乘除法的联系。如果孩子借助图已经理解了“倍”与乘除法的联系了为什么还要画图?完全可以直接列算式了,也就是可以丢掉这根“拐杖”了。

这是自己当时写的教学反思,我们借助画图帮助学生理解倍的意义。这也是我们在搀扶着学生走,想让他们在遇到障碍的时候可以走的更顺一点,但是我觉得我们的课堂上一定少不了让学生自己走的训练。比如刘 老师上的这节练习课,课堂上学生成了真正的主角,在他们的讨论下一步步更接近知识的本质,当然这离不开老师精心的“策划”。而刚上班的我也缺乏这样的“策划”,但是我相信只要自己一直学习进步,会有那一天。

且行且思!

征稿启示


鲲鹏微信平台征集师生的作品。要求原创,附有作者简介,照片。投稿信箱404994665@qq.com.如果想加入团队研修,请加QQ404994665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