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扯下那块万能遮羞布

2016-07-15 醒世悦读

历尽苍桑存初心,阅尽繁华留真淳,为了遵循内心声音真实的活着,我们曾为此付出巨大代价,但我们确信,遵循心灵的声音才会找到幸福的方向,所以甘愿不断地付出代价。和我们一起聆听真实的声音吧,长按下图二维码或扫一扫加小编好友,感恩有您相伴。

来源 活在当下看世界新浪博.客

前言

我们曾经所受的教育里,“人口众多”总与“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固定在一起,成为让人激动不已、骄傲自豪的资本。可似乎就在一夜间,舆.论反了过来,“人口多”突然逆转为一种可悲可怕可耻的负担,并从此成为社.会各方面“底子薄”的罪魁祸首。经济上不去,人口多;治安不尽人意,人口多;政.治被诟病,也是因为人口太多……那意思大概是,只要人口一直这么多着,则所有的不完善不合理也都是必然而理所当然的。

一、错误的理论基础

“人口太多”论有两大理论基础。

其一,社.会总财富固定不变的情况下,人口越多,均分越少。五个人分五个馒头,每人可得一个,十个人分五个馒头,每人只得半个。

这个理论最大的错误,就是把人当成比猪狗还不如的单纯消耗品。猪狗养肥养大,尚能卖钱或者看家护院,而人都成了只吃馒头不知干活的废物。

然而事实上,馒头必须由人生产,人,才是这个社.会最珍贵、最具潜力、居于绝对主导地位的财富。平均算来,人之于世,其创造力肯定远大于消耗力,唯如此,才能支撑人类社.会发展繁荣到今天这个程度。所以,当人口数量增加时,馒头数量并不会原地踏步,它必会随之以更快的速度增加。而那个假定总财富固定不变的计算前提,本身就是子虚乌有的臆想。纵览世界各国近代发展史,人口数量大都有极大幅度的提升,可曾有任何国.家的人均财富因人口增加而减少吗?或许真有减少的(朝.鲜),但那肯定不因为人口。

通.过减少人口去多分馒头,其实质就是断源取水、舍本逐末。

其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的承载力也有限。这个理论,貌似可以作为前一个理论的补充和完善。馒头必须由人生产,可自然资源人总无法生产吧。

1⑨86年,中科院一研究小组经过多方面研究,得出结论:我.国国土资源所能承担的极限人口规模为16亿,一旦超过,不仅无法现代化,就连基本生存都难以为继。推演过程大致为:中.国耕地产粮最大可能8.3亿吨,以人均500~550公斤计,最大人口承载量为15.1~16.6亿。于是,所谓的16亿就出.台了(没见到之前的数据,就算有,估计也不超16亿)。

这个推演错漏百出:

1、耕地资源并非国土资源的全部 。人们除了可以吃粮食,还可以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靠草原吃草原。而且,组.织培养、无土栽培等技术推.广,风力水力太阳能电能等等的转化利.用与其它各种资源的开发开采,无不能极大拓展国土资源的概念和范畴。

2、人们对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在不断提高。以耕地为例,1978年,我.国水稻单产为每公顷3.97吨,1999年为6.15吨。新华网20О8年报道,我.国杂交水稻平均产量已达7.1吨。一些新优品种示范田种植,单产突破十几吨的报道更屡屡见诸各报端。仅此一点,就足以让16亿之结论极大改写。

3、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推进,各国资源的共享互补成为常态,继续视本国资源仅限本国使用,这种观念已经陈腐过时。日本,国土不及我们的1/30,却生活着高达1.3亿人口,成为世界上人均资源最为贫乏的国.家之一。尽管这样,日本政.府还有.意调配出一部分粮食耕地用于蔬菜和肉食生产,粮食不够,就进口解决。因为对于日本,进口的成本更低。这样才符合更高等级的国际化视野的分工协作理念。

所以,不顾及科技的日新月异与社.会格局全方位的水涨船高,而固.守着一时一事的一知半解,去对未来作出刻舟求剑之推演,结论无疑是荒谬可笑的。

二、脱离初衷的左支右绌

有人说,就算16亿这个数据不够准确,但人口也必须得有个限度,不然,你承载得了16亿,也承载不了160亿,就算你承载得了160亿,那也肯定承载不了更多更多……人口危.机终将会来临。

问题,就出在这儿了。

当初所有的兴师动众,所有的冒.天.下.之.大.不韪,甚至伤.天.害.理,都是基于这个16亿大限“即将来临”之前提,而绝不是基于那个想像中遥遥无期的“终将来临”。如果“即将来临”前提已经被证伪,那么,撇开初衷转换概念、继续去作左支右绌的种种争辩,还有任何意义吗?

假定日本现在的人口密度就是极限(事实上日本正千方百计鼓励生育),参照这一密度,中.国人口至少还可以翻上好几翻。而翻上几翻需要多长时间呢?

美国昆虫学家艾里奇在1968年出版了一本《人口.爆.炸》,认为人口会像昆虫一样疯狂繁殖。书中预.言:“鉴于世界人口的爆.炸性增长,地球终将不能养活人类,1970年代全世界将经历一场大饥.荒,将有几亿人饿死……”这个预.言早已成笑柄。究其原因,人类乃生态系统的一分.子,人口的兴衰更替受到错综复杂的自然生态平衡所调节,绝不象有人想像中那样,始终呈直线上升趋势。很多国.家,包括人口高密度的日本、新加坡,多年以来致力于生育率的提升,但都收效甚微,甚至不升反降。这就是明证。

也就是说,等到中.国人口再翻几翻,很可能是几百年之后的事了。假如哪天咱们也进入低生育率陷阱,则成千上万年也说不准。那么,总拿出那个千百年后的、想当然的人口极限,试图替现在的种种错误进行辨护掩饰,不是很离奇荒诞、很滑稽可笑吗?

上世纪末,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有人又开始骚.动,马上把人口问题绑上了环境保护的战车,这样一来,似乎显得他们更加大.义在握。人口太多了,消耗太严重了,环境恶化加剧了,对全球都有影响了,所以还是必须得控.制人口。这一论断,实乃我们了不起的创举。

尽管,我们的环保成绩并不突出。权威机.构曾公布了全球20个污染最严重最不宜人居的城市,我.国占了16席。尽管,我们的环保投入也还十分垫后。根据耶鲁大学与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制订的EPI指数,我们的投入在同类国.民收入的15个国.家中排名最末,还不如越南。但这些都不能妨碍我们剑走偏锋,搞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创举来。那么多投入比我们更虔诚、成果比我们更优秀的国.家,居然全都没能想到——控.制人口这无比关键的一环!

19世纪,伦敦人口远没有现在多,但空气污染严重,被称“雾都”。后来,随着环保责任加强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如今的伦敦早已恢复了蓝天白云。其中,没有人去纠结于人口与人口控.制。

《新京报》2012年报道,中.国每增加单位GDP的废水排放量比发达国.家高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比发达国.家高10多倍。中.国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甚至是印度的2.8倍。早在数年.前,也有监测表明,全国水源污染正呈迅速发展趋势,90%以上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的重点城镇水源水质不合标准。而在此前,严厉的人口控.制早已经开始。

如此种种,无不让人浮想联翩:环境恶化的主因,难道不该是人对环境粗放式、掠夺式、近似于浪费的开发利.用吗?空气、水质与土壤的污染,难道不是信.仰缺失道.德沦.丧下的自私自利经营,与监.管机.构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亵职所造成的恶.果吗?难道多几个人呼吸、烧炉子就可以产生雾霾?难道多几个人饮水、洗漱真能毒化所有的江河?

可笑的是,就环境问题讨论了这么多,而那个“人口太多”论在最初提出时,其初衷与环境保护其实没有半毛钱关系。一切都是左支右绌所额外演绎出来的把戏。

三、人太多真的不好管理吗

有人说,人口太多,所以不好管理。可管理学上的观点与此恰恰相反,人越多,越利于产生规模效应,越能有效降低各项公共配套服.务的建设成本。国防、治安、教育、医.疗、卫生、通讯、水利与交通等等,无数领域莫不如此。所服.务的人群密度越大,分摊在每个人头上的建设与运行成本就越低。同时,使用率越高,意味着维护升级的条件越充裕,就越容易促进服.务品质的提高,从而进入良性循环。

教室里20个学.生考.试,通常得2个监考老.师,发卷、收卷、答疑、巡逻、前后左右配合。当学.生数量倍增到40个,老.师却不需要相应增加到4个,最多3个,兴许2个也够。这是因为,战线并没有拉长,监.管难度不会倍增。

物业公.司投标争取小区管理项目时,通常是小区越大、住户越多,竞争就会越激烈,常常抢得头.破.血.流。尽管这样的小区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但由于家家户户都交足了管理费,所以变得不值一提。相反,因为住户越多,集中管理起来人力物力会越富余,公.司就越方便统筹安排、越容易实现优质化管理,并轻轻.松松赚.钱。而不象有的微型社区,因为人少,卯足劲也就收来那么一点费用,只够骋请一个看门的老大.爷与三两个兼.职杂工。

所以,人多力量大,船大好远航,这两句俗语在很多时候都应该是至理明言。

又有人说了,人口太多,竞争激烈,会导致就业困难,这总归是个事实吧。然而,事实亦非如此。

当人口减少时,社.会的各种内需与交往活动就会相应减少,而原来的那些工作岗位也绝不如想像中那样,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任你挑选。如果人少好就业,人们为什么都爱往人口.爆棚的北上广深等大城市挤呢?回去少人竞争的农村乡镇求职不是更好吗?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美国人口只有1.2亿,失业率高达25%。美国人口在2006年10月突破3亿时,失业率降至4.5%。类似事例信手可拈。这足以说明,就业状况与人口多少并不存在必然的负相关。相反,人靠人活,先有人而后有职位。只有具备足够人气的社.会,才是真正繁荣而富有活力的社.会,人们才更容易各尽其用、各得其所。

可见,许许多多把“人口太多”污为罪魁祸首的地方,真.相可能是截然相反的。

当我们可以豪气冲天射卫星买航母扩军备的时候,当我们敢于满世界援助搞订单外交的时侯,当我们轻易能成为世界工厂吸引无数外资的时侯,当我们总是老神在在对众跨国公.司颐指气使的时候,当我们拍拍脑袋就能上马高铁磁悬浮申办奥.运亚运世.博会的时候,当我们动辄以十几亿人的名义对全世界说yes or no的时候,不知有多少人曾想过,这些都不是因为我们有多么优秀的体.制、多么尖端的科技,或人长得多么帅,而恰恰是依仗了我们13亿之众的人力、财力、消费市场所构建的无比强大而坚.实的后盾!

是的,人口众多,至少到目前为止,这千真万确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与依仗。

四、主体思想的朝.鲜与一亿人的印度

朝.鲜与韩国,同处朝.鲜半岛。六十几年.前,民.族底蕴、文化习俗完全一致。

不同者有三:

1、朝.鲜国土面积稍大,人口较少,人口密度只有接近韩国一半。

2、朝.鲜的主要矿产资源占了整个半岛储量的80~90%,享有“有用矿物标本室”之美称。

3、同被日本占领期间,日本人看好北部资源,就在北部投资开发较多,留下了许多现成的工业化建设,所以六十几年.前,朝.鲜的经济状况与建设基础都比韩国优越。

朝.鲜各方面的发展条件,按照“人口太多”论者的衡量标准,无疑是堪称完美的,与韩国相比不啻于云泥之别。那么,其飞黄腾达不是指日可待了么?事实终究如何呢……(此处省略10万字)

有人提起印度。说印度人口级数与我们一致,也搞得很烂,所以人口还是不能太多了。类似以偏概全的归纳总结没有任何意义,不值一驳。但印度这个国.家,却颇值得说道说道。

首先,印度是个很特殊的国度,拿他来作简单比较,其实是不合适的。印度人.大都信奉印度教。印度教怎么回事呢?它不同于我们平常所了解的宗.教。比如佛教,讲究以出世心态做人,以入世心态做事;基.督教说,凯撒的归凯撒,上帝的归上帝。那意思大概一致:只要你不是完全出家的和尚或修.道.士,你就该把你俗世的职责尽好。而印度教不同,它是诸多宗.教各取一点掺杂人心拼凑而成,原则混乱,经常自相矛盾。它既强调前生后世,又鼓吹今生享乐,这就为懒惰者提.供了最佳温床:反正我就是追求来世的,于是今生就没必要努力工作了,而且社.会福利越来越好,顺便偷懒享乐一下也实在无妨。所以,印度人的懒散世界闻名,大都游手好闲,不爱干活。曾经就有个留学中.国的印度人写文章说,他并不羡慕中.国的经济发展,他们印度人过得更为悠闲自在,没有压力。

印度人的懒惰或许与气侯也有一定关系。印度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全年高温,经常超过40℃,真的也不太适合干活。这可以算一个小小的国情吧。

其次得强调,印度并不象有些人所想像的那么烂。印度的福利很好,免.费医.疗,免.费教育,人们能实实在在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据2009年的普查数据显示,当时中.国移民印度的人数已经超过30万。印度有十分先进的高等教育体.系,其培养出来的移民人才在世界各高科技领域,都占据着比华人更显要的位置。印度的GDP优质高效,没掺杂什么水分,因为印度从来不搞先发展后治理模式,也不依赖低端制.造业和廉价出.售资源来发展。并且,由于劳动力结构年轻合理、法.律与制.度体.系健全稳定、科技与人才优势明显等等原因,印度可持续发展前景正受到国际上普遍看好。

最后,还须一提,印度国土不及我们的1/3,人口却接近13亿,密度竟是我们的3倍。按照我.国人口学家们的说辞,早应该崩溃得不能再崩溃。可奇怪的是,在曾经温和的计生政.策完全失败失效之后,印度政.府现在竟反过来又出.台了一些局部刺.激生育的措施。这会不会惊爆我们很多中.国人的眼球呢?

五、回顾历.史展望世界

回顾中.国历.史。

守城之方略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治.国之要义在于“得民心者得天下”。无论正史或野史,都找不到人口过多妨碍治.国守城这一说。

秦始皇扫灭六国,大唐盛世万国来朝,成吉思汗兵征天下,大清帝.国一统江山,莫不以人多地广为荣耀。而且,其走向鼎盛的进程,也无一不伴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后来盛极而衰的原因,腐.败至民心思变乃是通病。表征各有不同,秦亡于暴.政,唐亡于叛乱,元亡于民.族反.抗,清亡于西洋科技。唯独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的衰败与人口多不好管理有丝毫关联。

展望世界。

一个国.家的贫富,与这个国.家的人均自然资源并不必然相关。人均资源十分丰富的非洲,是最贫穷的一个大.陆;而许多人均资源馈乏的国.家和地区,例如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反而很富裕。

德国、荷兰、比利时,这些国.家的人口密度都比较大,但都很发达;莫桑比克、安哥拉、 54 34867 54 18865 0 0 5935 0 0:00:05 0:00:03 0:00:02 5936马达加斯加、老挝,这些国.家人口密度都很小,但照样贫穷。中.国大.陆周边的几个国.家和地区,新加坡、韩国、日本以及台.湾、香.港,人口密度都远超我们,也是都比我们繁荣。这说明,人口密度高,并不足以成为国.家发展的制约因素。而且凑巧的是,在同一个国.家范围内,无论哪个国.家,经济发展最好的地区,肯定都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就象我们的北上广深。

一些众所周知的事实。

西德接管东德,一跃而举足轻重;苏格兰英国继续合.体,国际地位才得以保全;东盟十国努力抱团以取暖;欧盟诸国日趋统.一,联手而称雄;已有3亿多人口的美国,奥巴马政.府高调宣称,人口增加有利于美国经济;日本、法国、德国、俄罗斯、加拿大、韩国、新加坡、丹麦、瑞典、挪.威、芬兰等国,无不各出奇招以提振生育……当今之世,劳动力、消费力、军力、科技创新力等等均为日益重要的博奕筹码,而这些尽皆离不开人口基数,所以,保证生育,提升国力,俨然已成世界潮流。

唯我们,逆流而动,自废武功。

六、永远的伤痛与无穷之后患

所有的好处仅仅停留于臆想和鼓吹,而所有的恶.果都将切切实实落在我们头上。

一项横跨数十年的强力措施,对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深刻而错综复杂的,其所带来的伤痛,远非笔墨所能囊括,下面仅捋其六。

(一)耗费公帑,透支权威,恶化政.治生态

无数人力物力财力,究竟挤占了多少办.理正事的资源,已经无法查证。但可以肯定一点,无论以着什么名义,动辄对孕妇胎儿动手动刀动针,动辄对良.民拆.房掀瓦、牵猪赶牛甚至株.连同坐,这足可以让任何道.义和权威透支殆尽。官民对立,互不信任,层层加压,政令难通。所有人都成为受.害.者。

(二)空巢失独,男女失调,必成社.会隐患

人类乃生态系统重要的一分.子,人口的兴衰更替受错综复杂的自然生态平衡调节,反过来也必会对生态平衡产生重大影响。所谓的强力计划,实则就是强力破.坏。

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人号召捕杀了一些麻雀,就导致严重的虫灾,于是立即停止。而我们在数十年间,不遗余力,对无数关天之人命实施了一场空前绝后的严厉控.制和惨.无.人道的残酷扼.杀,如果说,不会因此而招致种种难以预料的恶.果,想想,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三)改变模式,扰乱.伦.理,酿出道.德苦酒

古人推崇“修身、齐家”,而后“治.国、平天下”,认为家族伦.理可以自然扩展为社.会道.德。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悌”指兄弟之间的友爱相处,可以延伸而为朋友之间的“义”。父慈、子孝则可分别延伸为上级对下级的“仁”与下级对上级的“忠”。只要家庭传统得以保持,社.会伦.理也自会得以维系。

可我们大面积、人为地去打乱.了家庭的自然增长模式。独生子女们从此失去兄友弟恭的帮带环境,难免会趋于孤僻自我与责任缺失。而独苗父母们最容易陷于溺爱骄宠与不理性的厚望交错于一体的畸形教育方式中。撕.裂与依赖必相应而生。

反叛、啃老、冷漠、自私、见利忘义、没有担当,莫不与此相关。

(四)涂脂抹粉,包藏懒政,可致暗疾横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其中,“知错”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所谓“人贵有自知之明”。就象人患病了,得先对了症,才能够下准药。

可是,“人口太多”论者们,从来都热衷于阻拦这个。面对任何有可能被发现的错漏,他们都会抢先祭出一块“人口太多”遮.羞.布贴将上去:你没错,错的是人口太多了。正如有人长期便秘拉不出,你却总骗人去埋怨茅坑一样。

这不是在坑.人害人早晚捧杀吗?

(五)劳力丧失,养老短缺,国.家未强先衰

目前,50~70后的身影尚且活跃在社.会的各领域各环节,撑起了关键性的半壁江山。等到再过十来二.十.年,这批人逐渐进入老龄,所有战线就差不多只剩下严控以后出生的人。那时候,所有的人口坍塌叠加于一体,将呈现出一个比今天的江苏如东更触目惊心无数倍的衰竭社.会。今天的如东,毕竟大河还有水,所以小河不会干。

有人说得挺轻巧,等我老了进养老院。这只不过是以现今的状态,想当然地去臆测将来罢。你知道将来的人工短缺到什么程度吗?你能想像无数惛眊待奉的老人拿着钱也无人可请吗?你敢保证你的养老金一定住得上那时候的养老院吗?且不说大多数人老了,并不爱住养老院。

一个大街小巷开满养老院、寿衣棺.材店、老年人活动室的国.家,一个单单养老就拖累得人东奔西顾、疲于奔命的国.家,你相信能强大?

(六)堕胎五亿,有伤天和,无边罪责实难消

经统计,我.国堕胎手术已经超三亿五千万例。算上非正规渠道的堕胎数量,应不低于五亿。

按宗.教观点,堕胎就是杀.人,所以很多国.家严禁堕胎。估计所有的中.国人都不情愿相信这一点,因为几乎所有国人都曾经推波助澜或至少漠视过。相信再没有哪个时代哪个国.家的人,会象今天的中.国人这般,视堕胎如上.街买菜,只要自己的身.体吃得消,每天堕大概都不会有.意见。

然而,无论人信与不信,医学却能完全证实这一点。受.精卵自从形成的那一瞬间,就具足了父亲母亲及自身所有的生命信息,只要再找个合适的子.宫寄居,就可以按步就班长大成.人。这是无数试管婴儿案例所遵循的基本事实。已经有一些5个月胎儿早产成活的报道。相信随着医护技术的进步,这个时间还能不断提前。既如此,怀在母体.内的胎儿,其生命价值,与1岁5岁10岁小孩乃至成年人,有任何一丝一毫的不同吗?换个角度,如果得知自己曾千真万确参与了一场5亿人的杀.戮,你还能如此淡定吗?哪一个民.族能承受如此沉重的罪责与伤痛!

泰坦尼克号将沉,救生艇有限,人家让妇女儿童先走。我们却为了一个臆想出来的,千百年之后才有可能发生的所谓馈乏,将胎儿先杀!

结语

一个建立在错误理论基础之上的祸国殃民的假.理,在自圆其说的过程中,披上无数掩人耳目的幌子,于是就让人深信不疑了。维护利益者,固.守脸面者,人.云.亦.云者,短缺心眼者,奉假.理若神明,争阿谀而卖弄,东诓西骗,蔚为壮观。

古.今.中.外之荒唐悲哀,更有出其右者乎?

2016年6.月14日

(注:本文部分案例与观点借用了网文《大国与小国的优缺点》,在此谨向作者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