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故事】还记得那年,初入卫星之门

2017-11-20 中国气象报 中国气象报


本报记者  张格苗


在卫星气象工作者的家族里,有这样一群年轻人。刚毕业时,他们的专业标签是大气物理、计算机科学、应用数学、空间天气……后来,他们的专业都变成了卫星气象。

他们怀着最热忱的理想,把自己交与“风云卫星”事业,与卫星同进步、共成长。几年过去,年轻的他们已经成为能独当一面的“老专家”,那些曾经学过的大气物理、计算机科学、应用数学、空间天气也变成了气象卫星应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这个终将从事一生的专业,名叫“卫星气象”。



1. 还记得那年,初入卫星之门



毛田。


  电离层光度计是“风云三号”D星上全球首次搭载的电离层监测“神器”。说起这个,说话细声细语的毛田语速由快转慢,声音也变小了。但她马上解释,不是她不自信,只是每次说起这些专业名词,听者不解的表情总让她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说下去。

  也难怪她迟疑。作为“风云三号”电离层光度计科学负责人,别说公众不懂,已是电离层博士的她十年前开始做卫星时也不懂。当时,跟仪器厂商交流时,人家直说,这就是答疑解惑。



贾树泽。


快人快语的贾树泽倒没有太多这样的困扰。上初三时,在黑龙江省气象局工作的父亲把“风云一号”第一幅全球拼图拿给他看,冥冥之中,他就与卫星结下了奇妙的缘分。

  2007年,还在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读硕士研究生的他,有幸参与了“风云三号”A星运行系统的研发。一个学生,在大约两个月的时间里,跟正式工作人员一样,每天凌晨两三点钟下班,竟然也没有拦住他想要干卫星气象事业的决心:“没有多想,就觉得这应该是我的事业。”



刘成保。


  不像贾树泽说不清楚原因,刚参加工作四年的刘成保很明白自己的选择:卫星“高端”“有意义”,而且它的运行轨道和观测几何都与数学建模关系密切。刘成保的专业恰恰是应用数学。

  试想一下,在遥远的830公里左右的高空,在极轨卫星沿着轨道飞奔的过程中,各类载荷正在随时抓拍。图像有了,但拍的是哪里?要是不清楚地点,就算卫星白忙活了一场。静止卫星就更复杂了,除了轨道在3.6万公里左右的高空,还涉及十分复杂的空间位置关系和空间热环境影响。刘成保要通过精细的数学建模,以十分复杂的数学方程最终求解出图像的地理位置。“我最喜欢的是大晴天下的海岸线。”他作诗一般说出了自己的心愿。



2. 每一个Deadline,每一次痛并快乐的成长



高玲。


气象卫星有着十分严格的工程进度,因此也充满了并行交错的Deadline(最后期限)。“ 任务很多,但Deadline 永远不会等你。”毕业于北京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的高玲热情开朗。她笑着说,当最终的卫星气象产品与每个人绑定,工作任务又十分繁多时,他们选择加班来保证工作质量,维护自己的荣誉。


高玲补偿自己的方式是“ 买买买”,但最开心的事还是与卫星有关。对做卫星大气环境遥感研究、环境及灾害监测服务的她来说,每次雾霾一来,只要卫星“看”得十分清楚,从自己手中出去的产品也表现得很好,那种成就感就变成了治愈疲惫的良药。



咸迪。


负责卫星数据服务和系统支撑的咸迪打趣自己是“ 小岳岳的哥哥”。由于直接与用户对接,他当下面临的最大挑战和机遇是如何让更多用户用好卫星数据。因为毛田遇到的问题其实是有普适性的:太多人觉得卫星数据太专业、搞不懂。


除了多跟用户接触,使服务平台更加友好,他和团队还负责运行维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的微博、微信,致力于推广和普及卫星气象知识。“ 风云三号”D 星发射前,他们把自己关在“ 小黑屋”里讨论了半天科普文章的标题,“飞越两极的快船”“从太空看极光”……想到一个满意的,就能乐上半天。




陈林。


高玲的“ 偶像”是做天基交叉定标系统的陈林。陈林比她早来几年。其实,陈林做过的事儿挺多,气象卫星资料预处理、遥感卫星的气象灾害监测及预警、卫星资料的气候变化应用等等,论文也发了不少。他总是追求“更好”,所以逼着自己从资料应用的后端一步步走向了仪器设计制造的前端。高玲佩服的,也是他这股劲儿。


对卫星来说,定标做不好,产品就不可用。目前,国际先进水平的气象卫星定标误差是2%,按最大倍数计算,一些产品的偏差就可能达到20%。为了尽可能在设计源头减小偏差,正在筹备“ 风云三号”第5颗卫星的陈林一年里已经跑了6 回工厂。


以身作则的还有卫星的总设计师们。刘成保刚开始工作时,有个数据出现异常,总工程师卢乃锰和总设计师杨忠东主动来到他的办公位置,与他一起分析数据,亲自指导。这一幕,总是时不时地浮现在刘成保的脑海里。


毛田要做“风云三号”05 星某个设备的星上定标,同类仪器国内外都无先例,常规方法全部不适用,一时陷入困局。她对杨忠东和副总设计师胡秀清说:“没办法,做不了。”总师们回复,星上定标对结果有没有影响?如果有,就必须找出法子来!


作为前辈,他们总是亲切又严格。年轻人在掺杂着痛苦和喜悦的成长路上,感受到关怀,也培养了担当。最后,毛田与同事们一起想出了解决的法子,实现了新的突破。她再也不是当年那个与仪器厂商交流时提简单问题的姑娘了,已经成为仪器研制方可以信赖和依靠的技术伙伴。



3. 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卫兰。


这群人爱笑。无论是聊着艰涩的专业,还是忙碌的工作,亦或是束手无策的痛苦,说着说着就笑了起来。


不过,卫兰的眼眶有点湿润。她负责计算机网络架构设计与建设,整个卫星气象业务计算机平台只要出现问题,就得找她。跟贾树泽一见面,他俩就开始以极快的语速谈起了工作。


湿了眼眶,当然不是因为工作辛苦,而是因为团队之友爱。团队里有两个领导,一个温柔细致,春风化雨,事无巨细为团队着想;一个豪放大气,鼓励大家尝试和创新,默默承担风险和压力。大家每天忙碌辛苦着,却很快乐。“我真的感到超级幸福。”卫兰说。


感受到足够温暖,单位便成了家;

体会到足够的信任,雏鹰便能快速成长,振翅高飞。


咸迪负责的卫星遥感数据国际用户已经覆盖超过77 个国家,国内外用户数量达到5 万,是2007 年的10 倍;

刘成保工作刚四年,要给三颗气象卫星的遥感数据进行地理定位,还要筹备后续卫星的定位工作;

卫兰负责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设备量从2001 年的二三十台剧增至上千台,系统计算能力和存储量成百倍增长;

贾树泽负责的运行控制系统已经实现自动化运行,他让远在家乡的父亲倍感欣慰和自豪。


这几年,陈林参加国际性卫星气象会议时也感受到了明显变化。原本不屑于倾听中国报告的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追着中国报告人提问,他们对我国气象卫星的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兴趣。


两三年前,高玲接待了一位参与美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GOES-16 研发工作的女士。这位女士听说如此年轻的她竟然能在中国新一代静止气象卫星“风云四号”A 星中承担一部分主要工作,深表惊讶:这在美国简直难以想象!


谁都会变老。所幸他们还拥有很长时间去拼搏,带领更年轻的人成长为雄鹰。“ 等我退休的时候,‘ 风云六号’可能就发射了。”咸迪笑着说。陈林接过话茬:“看着卫星规划在眼前一点点变成现实,成就感就慢慢地充实了整个内心。”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7年11月20日四版

作者:本报记者  张格苗

本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张小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