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点·锋评】从北京初雪折射科学标准和服务标准的距离

这几年,预报北京第一场雪的到来,越来越成为一件有压力的事情。今年尤其如此,因为在1月21日夜里之前,北京已经连续3个月左右没有效降水了。越是求之不得,就越是“寤寐思服”。

▲1950-2017年北京冬半年平均降雪日数统计。图片来源:中国天气网


  1月21日夜里,北京的雪终于来了,但很多人却觉得“受骗了”。北京有些“雪落痕轻”,下得有点敷衍,从21日19时到22日06时,全市平均降雪量0.1毫米,西北部0.5毫米,西南部0.2毫米,东北部0.1毫米,城区和东南部均为微量降雪,即使在出现最大降雪的门头沟灵山,降雪量也只有1.9毫米。

▲我和我骄傲的倔强,北京市中心我就是不下求图中空白处小伙伴们内心的阴影面积...


  人们对这场雪算不算“初雪”颇有微词。在北京,初雪标准是全市20个人工气象站中多于10个站点观测到降雪现象;或城区5站(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观象台)均观测到降雪现象;或城区5站中的3个及以上站点观测到降雪现象,且至少1个站降雪量≥0.1毫米。这次降雪,全市20个人工站中17个观测到降雪,其中城区5站均观测到降雪现象。在气象学上,的确达到初雪标准。

▲雪的踪迹。坐标:北京望京某小区。(李一鹏 供图) 

有些人质疑为什么不能准确预报出哪些“局部”下了雪、哪些“局部”没下。实际上,大气运动远比人们想象的复杂,气象作为一门预测科学,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和限制,本质上准确率是不可能达到100%的。事前报对了、事后解释准了是事实,但城区大部分人们没看见雪也是事实。这折射出的是预报科学和服务标准之间的差距。  

  反过来想,对于气象部门来说,每一次预报不仅肩负责任,也承载着公众的期待,不仅要讲究科学,更要从满足人们需求的角度考虑问题。

  就像此前被广为转发的气象“黑衣人”短片,无论何时,气象部门都愿意陪伴在公众左右。(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观看)当公众对于一些现象不理解甚至不满意时,气象部门也要及时解释和答疑解惑。

▲如果把气象预报拟人化成了一个黑衣怪蜀黍,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因为黑衣人的“关怀”,生活得更好。图片来源:中国气象频道


比如对于此次北京初雪,关于初雪的标准,可以及时与公众沟通,同时也要让老百姓清楚这场气象科学意义上的“初雪”会给自己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以前古人讲“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现代人不妨轻松看冬天的雪渐次到来。而这背后,需要气象工作者在坚硬冰冷的科学中更讲究服务的贴近性,厘清科学标准和服务标准的不同。


后续,更强大的冷空气已经到来,还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同仇敌忾”抵御不断侵袭的寒冷。

  补充阅读:


▲【科普】冬天为何愈来愈“贫雪”了?拍不着雪景我好捉急...

▲【图集】穿越7000里南北60℃,这个冬天多想牵起你的手!

▲【天气早知道】暴雪黄色预警继续在线!南方大部将陷持续低温...


本文来源:《中国气象报》2018年1月26日三版

作者:萧钊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报社、中国天气网、百度搜索

责任编辑:张小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