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铜冰鉴、摇风、冰枕……炎炎夏日,古人消暑的花样竟然这么多?

中国气象 2021-05-29

随着《延禧攻略》的热播,

剧中的宫廷饮食&避暑养生方式也备受关注:


魏璎珞制作的“水果冰箱”大受欢迎。

乾隆皇帝为解暑边看书边食用大量冰葡萄后喝茶,

刺激肠胃导致腹泻。


《延禧攻略》剧照


其实,这个“水果冰箱”就是古时的冰鉴。早在《诗经》中,古人就有“凿冰冲冲”冬储冰夏用的技巧;摇风、草帽、冰米酒等纳凉物品和消暑饮品都成为古人的宠爱。此外,热爱大自然,倡导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古人,还喜欢结伴而游,在清净的大自然中饮酒作诗、消暑纳凉。


凿冰冲冲,冰从何来?


电视剧《甄嬛传》里有这样一个场景:炎炎夏日,华妃身旁总有一个装满冰块的大缸,里面的冰块化了再添新的,有时候还有冰镇的水果吃。虽然剧情可能是虚构,但是,在没有使用冰箱和冰柜的古代,王公贵族使用冬储的冰块来纳凉确是事实。而在清代宫廷就已经普遍使用花梨木、红木等材料做成的“冰桶”,将冬天窖存的冰块放置其中,吸收室内的暑气。


冬日凿冰


《诗经·国风·豳风·七月》中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通俗地说就是“十二月凿冰冲冲,正月搬进冰窖中”。可见,夏季消暑是重要用途之一。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铜冰鉴,可以用作冰镇食物、酒,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冰箱雏形。


考虑到从冬天到夏天,冰块会有损耗,因此存储的冰量大约是需要用量的三倍。唐代的深井贮冰法则不同,在底下打一口粗深的旱井,规制在八丈深以下,然后将冰块倒入井内,封好井口。夏季启用时,冰块如新。


到了隋唐时期,随着深井贮冰法等新方法的诞生,天然冰块的存储效率大大提高,民间开始有商人藏冰。尽管如此,“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冰块价格之昂贵,普通百姓很少有人消费得起。


世界上最早的“冰箱”——冰鉴    图片来源:《延禧攻略》剧照


真正使“冰爽一夏”的福利为民间享用,得归功于硝酸钾。唐代末期,人们无意间发现了“硝石”,它溶于水后会吸收大量热量,制冷效果足以让水结冰。


而后,冰块逐渐变得平民化了。《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冰雪甘草汤”“冰雪冷元子”等各类。到了清朝,《大清会典》规定,“如藏冰不敷用,从市采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冰窖口胡同,因其地原有清代内宫监冰窖而得名。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几乎可以称之为古老梦想的“夏造冰”。这一想法最早出现在《庄子·徐无鬼》, “我得夫子之道矣,吾能冬爨鼎而夏造冰矣”。从那时至今,无数爱好科学的人和科学家纷纷展开研究,希望能够给出合理的科学解释,实现其中提到的场景。


在炎热的夏季与高温“搏斗”,争取更为舒适的生活方式是人类的本能。但与此同时,在“消暑”的需要之下,我们对科学的认识也在一步步加深。从冬贮冰夏用到用硝石制冰,再到研究至今的“夏制冰”之说,又如何不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呢? 


沉李浮瓜冰雪凉


古时候,进入炎热的伏日,有吃各种消暑清凉食物的习俗,其目的是预防暑热伤身,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食疗保健作用。


春秋末期,诸侯喜爱在宴席上饮冰镇米酒:夏天将酿制好的米酒滤去酒糟后冰镇,清凉味甘,身心皆爽,可以祛暑避热。《楚辞》中有“挫糟冻饮,酎清凉些”的记述,赞赏冰镇过的糯米酒,喝起来既醇香又清凉。


魏晋南北朝时期,奶制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中国古人的餐桌上,到了宋代,冷饮有了新的突破。


南宋诗人杨万里曾对一种叫“冰酪”的冷饮大加赞赏:“似赋还成爽,才凝又欲飘;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据说,马可·波罗来中国时,受元世祖赏赐,有幸品尝到了当时的皇家冷饮“冰酪”,由果汁、牛奶、冰块等调制而成。后来,马可·波罗把“冰酪”的制作技术带回意大利。意大利对这一技术严加保密三百年后,经过英国人改造后制出了我们今天常吃的“冰激凌”。


夏日解暑冰饮


唐宋时期,寻常人家则会在夏天会把采来的瓜果置于篮中然后放入井水或者河水中,给水果降温,使之凉爽可口。追忆南宋繁华生活的《武林旧事》中提到当时的消暑食物十分丰富,包括:新荔枝、军庭李、杨梅、秀莲新藕、蜜筒甜瓜、椒核枇杷等。光是“凉水”类目,就包括以下诸多细类:甘豆汤、椰子酒、豆儿水、鹿梨浆、卤梅水、姜蜜水、木瓜汁、茶水、沉香水、紫苏饮等等。


冰镇夏饮,凉爽可口。


古代还没有“饮料”一词,聪明的祖先伏日选择中草药避暑,把这些饮料统称为“熟水”。最早的熟水是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常喝的“白豆蔻熟水”。李清照在夏季常有暑湿脾虚的毛病,于是她就给自己制作“白豆蔻熟水”,在炎热的夏季当水喝。


清代,据《京都风俗志》说:“伏日,人家有食盛馔异于平日者,谓之‘贴伏膘’。或以此日起,有合冰水者,或有煎苏叶、藿叶、甘草等汤,于市中舍之,谓之暑汤。”“苏叶”,即紫苏叶,中医学认为紫苏性温、味辛、功能发表散寒、理气宽中、化痰止咳。


而夏天吃热食也是另一种饮食避暑的方式。据南北朝《荆楚岁时记》载:“伏日进汤饼,名为避恶。”“汤饼”是一种放在水里煮熟的面食,在夏天吃热气腾腾的汤饼时出一身大汗,带走体内大量热能,达到降温解暑的目的。 


枕席消夏   摇扇生风


与现代的空调、电扇相比,古人消夏度夏的“小物件”充分体现他们的智慧与巧妙心思。


《水浒传》中有“公子王孙把扇摇”的说法,可见扇子在当时称得上是凉爽、舒适与安逸的象征。扇子早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更有文人墨客喜欢在扇面上赋诗作画,“题扇面”渐成一种富有情趣的娱乐活动,使得扇子既可消暑,又可赏玩。



兼具审美和清凉的大使


 “摇风”则是风扇的原始稚拙形态,即在一个轴上安装扇叶,轴心上拴有绳索,快速拉动轴心上的绳索,扇叶旋转生风。在电视剧《甄嬛传》中便有这样一幕,侍女转动着安置在冰块上的“摇风”为位份尊贵的妃子纳凉,即便是在皇宫之中,这样的“冰摇风”也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得到的。


除了扇子外,另有一种延用至今的纳凉方式值得一提——凉席。在古代,凉席又称“夏簟”或“凉簟”。簟是一种竹制的席,亦指用细芦苇编织的席。古时候的席和簟是有很大区别的:席子性温,为冬天使用;而簟性凉,为夏天使用。夏簟祛暑降温、凉爽宜人,在宋元时更受欢迎,编织精美的“凉簟”甚至被称为“玉簟”。李清照《一剪梅》中写道:“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其中的玉簟并非是玉石做成的凉席,而是竹簟。


竹席竹枕头已经成为人们纳凉的重要工具。


除了上述方法,古人还有更为高明的度夏高招——瓷枕。中医养生讲究“头凉脚温”,而瓷枕的枕面是一层釉,冰凉舒爽,夏天枕于其上,又舒服又健康。


“罗衣”便是古代女子钟爱的夏季服饰,轻薄且透气。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单衣”中的“纱”就是“罗”,衣服较大却轻若无物,重不足一两,具有极佳的透气性。 


 围坐而谈 泛舟赏荷


与如今的清凉避暑相比,古人外出避暑消夏则显得颇为浪漫,为了避暑而搭建凉棚,众人围坐其中,饮酒作诗,好不热闹。

       

就避暑场所来说,皇室的避暑地最佳。西汉未央宫有清凉殿,十六国时期有“温宫”和“凉殿”,以备冬夏更替使用。在唐朝,皇宫中有专门避暑的宫殿,叫“含凉殿”。史书记载,室内和殿宇四周安装了水力转动的风扇,转动的风扇将檐上流下的水滴激成大片的水雾。即使在炎热的夏天,含凉殿内也凉爽至极。


朕的凉爽你不懂


避暑山庄素来是皇家之地,到唐代时,长安等地出现一种供人们消暑的“凉屋”,利用机械将水送至屋顶,然后沿檐而下,制成“人工水帘”,使凉气进入屋子。


在宋代开封出现的“凉殿”则比唐代的“凉屋”更豪华。它不仅通过机械输送凉意,还在蓄水池和大厅四周摆满各类鲜花,让人们在享受冷风的同时还能闻见扑鼻的芬芳。


      

林间避暑


赏荷、泛舟、垂钓、登高赏景等是古人常见的户外避暑休闲娱乐方式。古时南方人最喜好水上纳凉,还常与赏荷结合起来,“大暑赏荷”更是古人过三伏天的习惯。到了明代,“大暑赏荷”之风更盛,苏州人将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作为荷花的生日,这一天泛舟赏荷最为壮观。


泛舟游乐


除了遮荫纳凉这等物理避暑之法,古人还提出了“心静自然凉”的心理“疗法”。暑天里人极易激动上火,所以古人认为热天要“静下心来”,要调整心态,以“顺四时”,这被古人称为“精神养生”。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消暑》中写道:“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 这首诗描述的正是古人在避暑过程中达到的“心静身自凉”的惬意境界。


推 荐 阅 读


立秋来了!暑去凉来秋风至 ,你的家乡下雨了吗?


暴雨天气,成都的街头还能走一走吗?来,跟我听一曲不一样的《成都》


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作者:张格苗 姜喜颜 瓦洛伽 山兰

资料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四季报馆 知乎 百度图片等网络综合

编辑:一多  简菊芳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