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且看深圳如何书写天气“传奇”……
导 读
是改革开放的浩荡春风,让中国南部这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焕发生机,成长为人口2000多万的现代化国际都市;是改革开放释放的巨大活力,让这片土地上的气象事业勇立潮头,在创新发展中探索出一批有益经验推广至全国。
本篇文章将带您领略深圳气象真切融入城市发展的璀璨风云。
有这样一座城市,观察它,
就能洞察一个国家高速发展的奥秘。
有这样一座城市,感受它,
就能窥见一份事业阔步前行的轨迹。
曹进军《日出平安》。 拍摄时间:2016年10月28日
1982年,深圳以三天盖一层楼的速度震惊了全中国。
也是在这一年,深圳、珠海市气象台进行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气象事业发展的“试验田”,从中央气象台垂直管理的体制中剥离,改为以地方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
但当时的深圳天气预报,靠的是粗略观测和一台收音机,与全国其他县级气象部门并无二致。
1988年9月,深圳市气象台雷达三防用对讲机。潘若阳 摄
1988年9月,深圳市气象台无线传真图接收天线。潘若阳 摄
经济发展一路高歌猛进的深圳还没有太多精力关注天气预报准不准。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当地连续遭遇了几次重大气象灾害,人们才猛然惊醒。其中,1993年9月25日晚上那一夜的大暴雨,510毫米的过程降雨量引发洪水,困住了正在深圳访问的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市政府紧急出动汽艇进行解救。全市受灾13万人、死亡14人,直接经济损失7.64亿元。
同样一场暴雨,为什么仅一街之隔的香港可以安全处之,深圳就不行?深圳开始寻找答案,并果断尝试。
1993年底,深圳市政府派专家前往香港学习其预警信号发布体系,几个月后,《深圳经济特区防洪防风规定》的起草和立法工作完成,1994年7月22日,深圳市气象台首次发布暴雨预警信号。1995年,政府启动“9501工程”,开始建设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
1994年首次暴雨预警信号发布。
2003年,被时任市领导称为“肥草地上的瘦牛”的气象部门从农业局独立出来,人才、资金支持力度加大,开始探索如何更好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随后再次修订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预警先导、部门联动、社会响应的机制得以确立,并逐步在全国推广。
201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深圳举行。37名奥运和亚运会气象预报服务专家加盟大运气象保障团队,奥运会和亚运会气象服务最新成果在深圳落地生根。结合大运会开展的大城市精细化预报业务服务,被中国气象局命名为“深圳模式”,并开始向全国30多个副省级以上城市推广。
2015年,气象防灾减灾机制探索升级,随后基于“互联网+”的“一级预警、两级监管、四级联动、对点服务、社会响应”气象灾害防御协同化管理体系诞生,应急响应指令秒级直达四级防灾责任人,风情、雨情、灾情、防御报表自动汇总一键报送,让美国天气局来访专家羡慕不已。
……
一步一个脚印,走到改革开放第40个年头,深圳迎来35年来最强台风“山竹”大考。
台风“山竹”流动风场图。
台风“山竹”防御短信全网发布。
市气象局局长王延青、副局长兰红平驻守市三防指挥部,兰红平还随总指挥黄敏赴全市10个行政区巡检;
驻守在盐田三防指挥部的气象局防灾减灾技术保障驻点团队队员陈贞贞准确判断,及时阻止了计划在雨势间歇期出门的抢险队伍;
气象预警预报处高级主任张蕾坐镇气象台,紧密监测台风动向之时,接到紧急任务,为一艘走锚的大型工程船提供气象预报和风雨浪潮信息,帮助船上73人成功获救;
民间组织华夏气候技术中心主任王天送和监事长张淑梅奔走在社区一线,普及台风防御科学知识,帮助转移危险地带群众;
深圳机场果断关闭,地铁集团则根据气象预警级别逐步采取停运措施,船只回港避风……
深圳首次在平安大厦、京基一百高楼外墙视频播放台风预警信号。
更多人早早回到家中,等待台风过境。
最终,每一个生命都得以平安。
台风过境次日,深圳人穿过被拦腰折断、或是连根拔起的树木上班的照片“火了”。调侃的背后,则是对奋斗者的敬意。
是安全,让这座经济高速发展的城市充满人性的关怀,护佑着“追梦者”无畏前行。
1984年,深圳市有了第一台电脑。
那台苹果电脑是市气象台花了1万多元——当年经费的四分之一引进的,是深圳气象数据从手抄到电脑记录的转变。
那一年,如今的国际电子商业名城——华强北才有雏形;投入全市近一半年财政收入建设的深圳大学招生开学……科技和人才的需求开始在飞速成长的经济特区滋生,且愈来愈旺盛。
上世纪末,还是普通预报员的兰红平有机会前往香港和韩国交流,对先进科技羡慕得“口水都要流出来了”——那时,香港天文台一小时订正一次预报,韩国气象厅每三分钟就能采集一次自动气象站数据!
既然国内外有许多先进的技术手段,何不借他山之石来攻玉?于是,深圳市气象局走上了“引进-集成-吸收”的发展道路。
起初,引进的多种技术和业务系统相互分割,运行成本高、效率低。2005年底,局里组建科技攻关组,并引进社会技术力量,联合国内科研机构,建设开放式联合科技攻关平台。
也是在2005年,与许多来深圳想一展抱负的人一样,张文海辞掉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职,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蛇口自贸区注册了一家公司,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出身的他决定主营图像识别业务。
一拍即合!谁也没有想到,张文海的公司竟成为进入深圳市气象局科技攻关平台的第一家社会企业。在多年合作中,双方已联合研发了智能网格预报平台、地铁服务系统等多个气象业务服务平台。
“社会企业中潜藏着无穷的力量。”深圳市气象局局长王延青和领导班子商量,气象服务需求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高,光靠自己做,根本做不过来,为什么不让更多企业参与进来共创共享?
恰逢党中央、国务院2016年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机遇,深圳市气象局便打造了一个智慧气象应用创新平台,每年举办不同主题的应用创新大赛,在全国率先探索鼓励和培育社会力量。
智创气象共享与应用平台”新闻发布会现场。
从“乐享气象”“乐创气象”到“乐科气象”,目前,已有40余家企业参与创赛活动,而创新平台实体入驻和线上入驻创客企业已达到25家,诞生了一批个性化的气象服务产品。
“生毛豆”环境质量监测仪就是其中之一,它上面的数类传感器收集温度、湿度、PM2.5等多种环境数据,经过处理能转化成可视化画面进行监控。创始人汤洋2014年从丹麦留学归国,赶上了国内创新创业的好时候,第一代“生毛豆”产品颇受市场好评。与气象局的合作,让第二代“生毛豆”更实用了。
比如,断电后如何保证48小时内继续运作?设备放在户外,虫子在里面产卵了怎么处理?汤洋说,要保证数据质量,必须解决这些问题,“但我们自己想不到,普通人也想不到,气象局相当于把这多么年的经验倾囊相授。”
深圳市气象雷达塔。
更可贵的是,在这里,人人都是气象服务的享用者,人人也都可能成为气象创新的贡献者。
如何能够无惧风雨,驰骋粤港澳大湾区?
这是正在进行中的2018全球气象AI挑战赛给出的命题,也是深圳市气象局联合香港天文台、阿里云针对当前大湾区气象预警预报服务,希望集众智通过人工智能方法解决的问题。
去年7月正式启动建设的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目标是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然而,这一区域经常受到暴雨或各种类型强对流天气的袭扰,捕捉它们的行踪和发展十分困难。
除了举办比赛主动提供解决方案融入大湾区建设,王延青坦言,中国气象局在粤港澳大湾区气象发展规划明确的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和智慧气象应用创新平台能进一步助力大湾区气象服务。
这是一个历史性机遇。
在深圳市气象局的构想中,要把粤港澳大湾区气象监测预警预报中心打造成面向全球吸引高精尖人才的开放型创新平台,成为气象数值预报、短时临近预警与智能预报技术融合的全球典范;把智慧气象应用创新平台打造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开放型创新共享平台,探索由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合营的模式。
抓住每一个机遇,改革开放的40年里深圳人一直在这样做。
深圳的目标是引领打造新型智慧城市,而深圳气象的目标是实现以智慧气象为重要标志的更高水平现代化,更好地融入这座智慧之城。因此,在今年8月的第四届中国智慧城市国际博览会上,深圳市气象局推出“智创气象共享与应用平台”,向社会各界发出召集令。
去年,王延青带队走访了许多高校;今年,有许多高校来气象局回访。
哈工大教授叶允明是第二架“马车”的“合伙人”。他2004年以助理研究员身份离开香港大学,来到深圳任教,现在同时担任深圳市互联网信息协同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在机器学习领域,他的团队与深圳海关等多个部门、企业合作过。
“用人工智能做气象预报难度最大,但也最锻炼人。”叶允明说。与气象局的合作从去年9月份正式开始,目前,对抗学习的新方法已使临近预报水平实现了大幅提升。“气象局务实的作风令人敬佩。” 叶允明补充。
也许这就是特区事业发展的关键所在:眼光看向未来,脚步踩实当下。
站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历史节点,回望过去,深圳一马当先;眺望前路,通过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深圳还将勇立潮头,并以一马当先之奋勇带动万马奔腾。
推 荐 阅 读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作者:中国气象报全媒体记者 张格苗 卢健
图片来源:深圳市气象局供图
微信编辑:张娟
投稿咨询:010-68409419(张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