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弘扬民族精神、奋斗精神:来听三沙气象人讲述60年坚守蓝色海疆的故事!

中国气象 2021-05-30

60年筚路蓝缕,60年风雨沉浮。引无数人向往、神秘神奇又神圣的三沙,以海为笔,记录着国家改革发展的点点滴滴。



从1957年在西沙建站开始,三沙气象工作者风雨无阻,坚守在风云变化莫测的南海上,守卫着祖国的蓝色海疆。


国与家


“爱岗敬业,人在岛上,人在岛在。”在三沙市气象局的党建活动室里,老一辈气象工作者留下的誓言犹响耳畔。守卫领土的职责,让永兴岛上的工作更加庄严肃穆。


记者登上永兴岛的那天,也是补给船“三沙一号”抵达的日子。市气象局负责后勤的黄毅说,站在船上交接补给时,常能回想起2000年底在珊瑚岛上“断粮”一个月后,终于看到来船的狂欢场面。


珊瑚岛气象站是岛上唯一的地方机构,2000年前后的生活基本靠大约一月一次的补给维系。2000年底,眼见补给将至,寒潮来了,大风四起、波浪滔天。没有船只来往,珊瑚岛无异于与世隔绝。


三沙市气象局(周宇  拍摄)


“当时,已有的食品都快吃完了,只剩下午餐肉罐头,数量还不多,到后来真的害怕了。” 黄毅回忆,能让他坚持下来的有两个原因:维护国家主权的信念和驻岛部队的关照。


那个年代,气象观测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如今,很多行动也离不开天气预报支持。“岛上有三个人,我们用老一辈革命者打江山的艰辛互相鼓劲儿,下定决心绝不能让观测数据在我们手里出现中断。加之驻岛部队从他们不充裕的口粮中分了一些给我们,总算挺了过来。”


对于三沙市气象工作者来说,除了断粮的风险以外,交通、淡水、用电也是要面对的大事。


三沙市气象局的观测场(李一鹏拍摄)


在珊瑚岛和永兴岛,如今仍能看到一些弃用的蓄水池,那是人们在淡水匮乏时用于收集雨水的。过去,雨水在岛上已是比较“高级”的水了,做饭洗菜都靠它;而洗澡只能用岛上的地下水,泛黄发臭,用它洗过的头发就像打了发蜡一样。即便是被收集的雨水也有被污染的时候,里面不时会出现老鼠等动物尸体。这样的水,经过沉淀,黄毅他们还是淡定地喝了。


在交通不便时,海岛与外界造成的天然隔离,更是很多人心里的痛。以前,气象职工要在永兴、珊瑚两个岛一年驻守10个月,后来慢慢变成6个月,每两个月左右可以回到海口办事处上班。在没有飞机和固定航期航船时,家中有大事,甚至父母病逝,只能默默隐忍、向北而拜;也有人因家人重病、孩子受伤无法回去照顾,动过辞职的念头……


然而,这里的一切又关乎国家主权和南海经济发展,守护这份责任,是大家不畏艰辛、砥砺前行的动力。


在年轻的气象预报员孙立看来,最有压力也是最有动力的时刻,就是三沙警备区提出气象预报需求的时候。


南海海洋环境复杂多变,灾害性天气频繁,严重威胁国防军事活动及海上经济生产。因此,“捕捉”灾害性天气并及时告知政府、军队和百姓,“那便是直接为国家作了贡献”。


台风天放气球(资料图)


预报的基础在于观测。在2012年实现观测自动化前,永兴站和珊瑚站作为国家基准气候站,数据需每小时上传。即便遇上狂风暴雨,观测员也要每小时去一趟观测场。常年高温、高湿、高盐、强紫外线的环境,加大了观测难度。由于交通不便,仪器一旦坏了,等人坐船来修也不现实,只能自己学习、自己动手。


观测员欧阳海霞说:“南海天气变幻莫测,没有观测就谈不上保障经济活动和国防行动,况且这里又承担着国家站的使命,不管多艰苦,都要坚持下来。”

  

生命线


在台风、海上大风、短时强降雨多发的南海,天气预报,堪称往来船只和各类活动的生命线。


从三沙市政府门前向北望,气象局的多普勒雷达映入眼帘。就是这部雷达,守护了很多人的安全。


从市政府门前向北而望,市气象局的雷达就能映入眼帘(李一鹏  拍摄)


2016年4月23日12时左右,正在西沙群岛之一的东岛执行任务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作业船接到一通急电:“下午两点到五点会有特别强的对流云系从海南方向过来,可能有8级至9级大风和短时强降雨,建议提前返航靠港!”


电话是从三沙市气象台打出去的。当天上午,预报员通过雷达观察到有一个强度很大、范围较广的飑线系统形成。他们及时预警,点对点通知了可能处在险情中的服务对象。市气象局也第一时间向政府和各部门报告,有关单位和海上作业渔船提前采取了靠港或浅水区抛锚等措施。最终,无人员伤亡。


“如果没有雷达,没有提前避险,很可能出现类似今年泰国游船翻沉的情况。”孙立说,海上天气说变就变,短时临近预报服务对于航行安全至关重要。


市气象局的多普勒雷达(李一鹏 拍摄)


当然,仅有短时临近预报远远不够。在2008年市气象局没有本地化预报业务前,他们只能根据海南省气象台的预报产品为地方政府和部队服务。在海上经济生产活动日益增多、三沙市正式成立的大背景下,气象服务已很难满足需求。


2007年,大气科学专业的周海霞大学毕业,喜欢钻研的她立志要在热带海洋气象——这块当时基本还属研究空白的领域有所建树,而三沙市气象局也正在寻找一批开展本地化气象业务的人才。于是,从2008年第1号台风“浣熊”开始,周海霞正式走上三沙气象预报业务岗位。


“那时可参考的材料基本只有历年观测资料报表,既缺少南海风雨形成机理的研究成果,也没有欧洲中心和国家级的数值预报模式,只有日本的传真图可以用。” 周海霞深挖1957年以来的历年观测资料,分析总结本地气候规律。后来,数值预报模式在三沙落地,他们就用模式产品做预报分析,尝试开展本地化预报服务。碰上特殊天气过程,就逐一积累、分析总结。慢慢地,团队人数从一个变成了五个,预报服务也打了若干次漂亮仗。


2012年7月24日,三沙市即将举行揭牌仪式。彼时正值台风影响时期,气象台面临着灾害性天气预报和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的双重任务:既要服务台风防御,又要准确判断活动窗口期,压力可想而知。


“当时主要靠模式和个人经验分析。我们通过以往的案例总结出台风过境时的降雨规律,找到了不下雨的窗口期,为飞机起飞和揭牌活动提供了可靠依据。”周海霞说。


如今,即便预报业务已经开展了近十年,且省气象台已研发出多种便于预报的释用产品,南海天气预报依然很难。一方面是观测站点实在稀少,另一方面是热带天气机理研究仍有待深入。


“比如降水,这里不缺水汽,但降水形成机理一直很难确定,不像内陆地形作用那么明显。降水预报甚至比台风预报还难。”周海霞去年刚刚获评高级工程师,她介绍,面对这些难题,大家分工合作制作出三沙市降水预报手册,分析集纳南海天气系统、理论分析成果和天气个例,为日后预报和研究提供支撑。

  

适应与奋斗


永兴岛上流传着一句话:在岛上一日是天堂,一周是人间,一月是地狱。


这或许让人疑惑:每日面朝大海,目之所及都是碧海蓝天、椰树沙滩,岛上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便利,何来“地狱”之感?


实际上,在不到3平方公里的岛上,总人口只有几百人。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下,过于单调的环境,确实是岛上的气象工作者面临的最大难题。


8月20日驻岛的气象局职工合影(李一鹏  拍摄)


市气象局工会委员邢华平直言,充实的工作之后,每天的休息时间反而最让人发愁:封闭的天然环境、有限的社交活动,要持续保持活力,谈何容易?而大家也清醒地知道,要长期扎根于此,只能适应。


邢华平力所能及地让大家“动起来”。他几乎每天都会在宿舍楼上楼下喊几嗓子:“出来打球了!”平时,他也想着法子多组织各类文体活动,用集体活动把人心凝聚起来。


面对这样的客观环境,市气象局局长陈少健也有安排:每周三晚上组织全体在岛员工集体学习,鼓励大家积极准备职称申报。“要让大家不断了解新世界、适应新时代,给每个人设定目标和向上的空间,补足精神动力。”


保持奋斗向上的活力与动力,已成为三沙气象工作者的自觉。聊起天来,欧阳海霞的关注点全然不在坚守了17年的苦日子,而是如何不断习得新技能。让她最自豪的是,她从一个地面观测员,成长为可以胜任地面、高空、雷达观测工作,且擅长修理维护设备的多面手。“在岛上,只要耐得住寂寞、静下心沉淀,总能突破自己的瓶颈、有所收获。”


8月19日,欧阳海霞(下方)在学习维护雷达(李一鹏 拍摄)


南海潮涌。时间,可以让一切艰难变得越来越微不足道,也会让积极的努力和不屈的奋斗精神形成积淀、历久弥新。


对于三沙气象工作者而言,他们也许会慢慢忘记,台风天里在晃动的雷达塔上三天三夜不合眼,只为确保观测数据连续可靠时的揪心与辛劳;也许会慢慢忘记热带风暴侵袭时,尝试五次才让探空气球顺利升空的紧张与着急;还会慢慢忘记断电之后在灌木丛中挥镐几个小时,终于接通电路时的恐惧与疲惫。然而,每一次将准确的预报告知需要的人,日复一日确保观测稳定运行,甚至第一次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突破性地发现南海某些天气机理,这样的成就和喜悦,定会烙在一代又一代气象工作者心中,正如海的襟怀、浪的品格,激励后来者不断奋进。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南海正以更开放的胸襟走向世界。相信,赓续了世世代代国家情怀和不屈精神的三沙气象工作者,也将不断适应新时代,面向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障国防军事活动的迫切需求,奋楫争先、扬帆起航。



推 荐 阅 读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文章作者:中国气象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一鹏

图片来源:李一鹏、周宇

微信编辑:卞赟

投稿咨询:010-68409419(张老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