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各大媒体记者的“朋友圈”是怎么聊“天”的?

中国气象 2021-01-18


“做好气象宣传科普要抬头看天低头看路”

“好的宣传作品都在认真‘讲故事’”

“‘活新闻’能传播更远”……


10月22日,第六次全国气象宣传科普工作会议召开。各大新闻媒体资深跑口记者畅聊如何增强气象宣传科普工作的眼力、笔力,听听他们讲述与气象宣传科普之间不得不说的故事。



带领公众体验不一样的“天气预报”。

——《人民日报》记者 赵贝佳




算不上资深跑口记者,其实我学的专业和气象或新闻都不相关。对我而言,报道气象新闻是个意料之外的事,但也由此多了很多新体验。


气象工作是个苦差事。有时预报即将到来的初雪,首席会一直在阳台看着天,等着雪花飘落,就怕预测结果让公众失望。


如今,“抬头看天”的工作虽然有了卫星、雷达等辅助,但预报员依然需要做大量案头分析工作来帮助自己判断。且天气变化往往就在瞬间,可能今天预报大风要来,明天就是艳阳天,所以预报员也要随时准备更新工作内容。


而做好气象宣传科普工作的一个难点也在这。


有时公众觉得现在科技这么发达,预报应该很准确,为什么还会出现对台风、雨雪等天气预报不准的情况?


这是没有在一线观察、了解过气象工作的人难以理解的。所以希望今后面向公众的气象科普,可以多一些参观气象台、参与预报员一天预报工作的活动,让公众切身体验气象科学的不易。


气象工作虽然常跟天气打交道,但也需要“低头看路”


比如看到基层气象工作者守在有防雹高炮的山头,有时一守就是一天,只为适时开展防雹作业,这份工作又是孤独的。但正是全国各地气象人踏踏实实地做好手头的工作,走好脚下的路,才有了我国气象事业的飞速发展,才有了良好的气象保障。


所以在进行气象宣传科普时,既要介绍科技发展的高水平,也要让大家知道平凡工作的不容易。作为记者,得以窥见的只是冰山一角,不妨听听气象人自己的讲述,特别是坚守数十年的老气象人,一定能够讲出好故事,抒发真感情。





好的宣传作品都在认真“讲故事”。

——《光明日报》记者 袁于飞




气象人的事业,观天测云、追风逐雨,每一件事都与公众的生活密切相关。

作为一名报道气象新闻快七年的记者,我对做好气象宣传科普工作的感悟就是“要接地气地讲好新时代的气象故事”。


这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是接地气。气象宣传科普要有温度,及时回应公众关切。而气象宣传科普工作在“接地气”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因为气象本来就是关系老百姓冷暖的事情。气象人的目光虽然在天上,但服务老百姓的心是落地的。现代气象事业对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是片刻也离不开的,气象宣传科普接地气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点强调“新时代”。当下的新时代,每一个媒体都有自己的定位和特色,传播的信息也必须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文化自觉。新时代需要什么?文化自信、科学精神等。这一时期,气象宣传科普工作要有新时代的视野和视角。 


接地气、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文化自觉,才能做到第三点——讲好气象故事。好的气象故事,要承载气象人的精神。


如今年《光明日报》头版刊发的《西藏玉麦填补气象监测空白》,报道了西藏自治区玉麦乡第一个无人自动气象观测站的建设情况。负责玉麦乡气象观测站建设工作的山南市气象局副调研员米玛介绍,建设人员曾先后5次进入玉麦乡,但由于雨雪天气,前4次均无功而返。最终,建设人员以顽强毅力克服艰难险阻,携设备冒雨进入玉麦施工,终于圆满完成建设任务。


总之,任何新闻作品,故事只是载体,要传达的其实是一种精神。对于气象宣传科普,我认为,就是要弘扬气象人的精神,服务公众。





有滋味的新闻离不开掌握“火候”。

——《经济日报》记者 郭静原




天气气候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一旦把握不好传播内容和形式,就容易陷入“内行不想看,外行看不懂”的两难境地。除了斟酌使用通俗活泼的语言诠释风云变幻,气象报道还应找准宣传时机,为公众提供他们想知道的、应该注意的气象信息与知识


刚接触气象宣传时,我还只能单一地看待个别天气事件的发生。久而久之才发现,即便是每一次循环往复的天气变化也可以写出新意。


对此,我充分利用本报“关注”版面开设的《直播间》栏目,针对天气事件的南北方差异及延伸阅读等,回应公众关切,使寻常的天气预报也能搭载主题、充实宣传科普内容、提供健康生活建议,形成典型天气事件的全链条式报道。


气象宣传科普的主要目的就是建立、健全公共气象知识体系,普及气象知识与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今年入汛以来,随着社会各界对天气气候形势及气象灾害关注度的提升,强化关键节点的宣传科普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今年7月下旬,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气象局组织的川陕两省汛期暴雨洪涝灾害事件的采访调研。从四川广元到陕西汉中,面对来势凶猛的暴雨、雷电等突发强对流天气,基层仍存在防汛抗洪应急管理尚不完善、干部群众乃至监管部门科学减灾意识匮乏等短板。


川陕两省的案例只是全国防灾减灾工作的一个缩影,特别是要把握汛期这样的宝贵时机,趁热打铁追踪报道。


总而言之,气象宣传科普要有“新气象”,把握“天机”不可少。它既要有防灾减灾救灾的深度与广度,还要“入境入情入理”,找准关键节点对症下药,才能酝酿出有滋有味的气象报道。





“活新闻”能传播更远。

——中国中央电视台记者 任梅梅




信息时代,获取天气预报和气象新闻的方式多种多样,要知晓“未来三天,一股冷空气将影响中东部地区,带来4℃到8℃的降温”这样的信息并不难,而如何让大家对气象新闻感兴趣,让大家看完之后有印象并有所行动,真正体现它的服务性,把气象新闻做“活”,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


那什么样的气象新闻是“活”的气象新闻呢?来看一段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段子手”朱广权老师的播报——


寒露一过,温暖库存严重不足。冷空气持续发力,有些地方前天还是短袖短裤,今天就降温10℃。不能不管不顾、逞强耍酷,要加强保护,不然抵挡不住。那采取什么战术呢?也就是棉袄秋裤。当然,还可以知己知彼,来看看降温幅度。


有客观准确的预报,也有轻松诙谐的提醒,这样的新闻想必无意间听到,也能记住穿秋裤的必要性了吧。


天气变化和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气象新闻如果不能“活”起来,很可能会被谣言钻了空子。就拿每年汛期来说,当有比较强的降雨出现时,“大到雷达回波无法测量的上限”“六年来最大的冷涡暴雨”这样的字眼便会在网络上传播,且热度很高。其实仔细一看,近乎一样的内容,改个日期,改个地点,每年都能继续传播,看似不可思议,但还会有很多人相信。


是什么给了这些谣言可乘之机,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不必要的恐慌?仔细想来,如果我们的气象新闻能够“活”起来,既准确权威,又通俗易懂、抓人眼球,让正确的信息在谣言之前就传达出去,想必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  





网络语言是一针“助燃剂

——新华网记者 郝多




近几年,各种生动有趣的报道形式登陆互联网舞台,中央媒体、自媒体在报道形式上做文章,可谓百花齐放。与此同时,全国气象部门纷纷利用新媒体将冗长难懂的气象专业术语转化为接地气的网络语言,使其更加贴近生活、易于理解。


 一路走来,我接触到很多报道形式:传统的图文综合、直播、组图等线上报道形式,也有图解新闻、H5、动图专题等新媒体报道形式。据分析,后者的传播数据优于前者,所以我认为,趣味报道形式是推进气象宣传工作的助燃剂。


今年清明节的一篇报道《今日清明,你最思念谁?》一经发布,短时间内UV过万。它以故事开头,轻松的语言和巧妙的排布赢得广大网友的喜爱,转载量在同期产品中名列前茅。可见,形式新颖、内容新奇的传播产品能在第一时间吸引网友注意。


在去年党的十九大报道“大战”中,H5专题仿佛已成为一种标配,且众多H5作品的走红也让这种报道形式更加受到媒体热捧。通过学习借鉴,我们在南方进入雨季时,联合推出H5专题《雨季来了》。用答题形式让参与者了解防汛小知识,每答完一题科普一个知识点,在互动中不知不觉获取了相关气象知识,这个策划也在朋友圈掀起了一波热浪。


我们在意的不单是高UV,更重要的是气象宣传科普产品有没有走进人们的生活。从雨天带雨具、天冷加衣服这样小的生活细节到汛期来了如何做好防汛这样大的安全问题,希望每一篇报道都能为大家提供帮助,每一篇气象资讯都能发挥它的作用。 





别忽略“小人物”身上的“大故事”。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随着经济社会与新闻传播手段的不断发展,气象新闻宣传报道也面临新的形势,在“人人都是传播者”的时代,如何在新的舆论场上传播气象声音、讲好气象改革发展故事是气象新闻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和思考的议题。


气象成就报道切忌宏大叙事,要避免传统的“宣教腔”,不要拔高、神化,也不要掉入煽情的陷阱。往往是,大人物、大题材要找小切口,找寻他们真实感人的地方,小人物则要找他们的“巍峨之感”。


以正在进行的改革发展40年成就报道为例,我们选择了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深圳改革开放40年可以讲述的成绩很多,相比之下,气象领域往往被忽视。


彼时,正值超强台风“山竹”袭击深圳,给深圳带来了一场30多年来最严重的风灾。经过深圳各界的努力,台风过后,没有一例因灾死亡。气象部门的研判直接决定了政府决策者的防御思路,在这次成功抵御台风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了成功抵御超强台风袭击这一背景,报道深圳气象部门还需要一位主人翁,通过主人翁的故事串联起深圳气象的发展成就。笔者选择了深圳市气象局副局长兰红平,不仅因为他在“山竹”台风预报预警中直接参与前方的研判,还因为他见证了深圳气象25年的发展。


开始讲故事时,要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谈举止让人物鲜活起来。

同时,气象宣传报道切忌说得太满甚至拔高。一次“山竹”的成功防御可圈可点,但依然要强调对大自然的敬畏,避免给读者造成我们已经可以抵御自然灾害的误解。  





打好气象宣传“三张牌”。

——中国气象报福建记者站记者 汤珺琳




在新闻宣传工作做得好的地方,气象工作往往能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气象服务能较好地服务于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气象部门的辛勤工作能得到地方领导和群众的肯定。反之,工作就很容易陷入被动。


在福建省气象宣传岗位上工作已有7年,我认为要做好气象宣传工作就要发挥全省宣传力量作用,做到力量集中、思想统一、步调一致、主题聚焦,关键是要打好“三张牌”。


第一张牌: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宣传气象工作的思路与举措、成果与经验的同时,还要主动介入全省气象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疑点、难点问题,科学审视和分析其形成原因,探求化解矛盾和解决问题的途径,做到见微知著、先声夺人,把握热点引导的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级领导干部广泛了解情况,加强分析研究,做到真正地解决问题。


第二张牌:注重新闻宣传的形式创新

形式上加大新媒体的宣传,根据报纸、网站、新媒体等的传播特点进行创新,适应快速阅读、移动阅读和具象阅读的潮流,让气象新闻宣传故事化、图片化和视频化,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社会传播。


第三张牌:重视宣传传播渠道的多元化

配合《中国气象报》和中国气象局门户网站的宣传专题,积极采写并投稿。加强福建省气象门户网站专题专栏的策划,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宣传。充分发挥自有传播渠道和社会媒体的协同作用,创作社会化视角的报道来影响社会媒体,让其主动刊登、转载甚至跟进我们的宣传报道,实现气象宣传能以更多角度解读、更加广泛传播的目的。


推 荐 阅 读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作者:《人民日报》记者 赵贝佳

          《光明日报》记者 袁于飞 

          《经济日报》记者 郭静原 

           中国中央电视台记者 任梅梅 

           新华网记者 郝多 

           澎湃新闻记者 刁凡超

           中国气象报福建记者站记者 汤珺琳 

责任编辑:中国气象报社实习记者 谷星月

微信编辑姜虹

转载授权请联系010-58995297(王老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