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广播、看电视、戳手机,你获取天气预报的方式变了吗?

中国气象 2021-01-18


 导 读 



如今,在很多人的智能手机中,几乎都有一款天气软件。轻触屏幕、启动软件、定位地点,从每小时天气,到接下来几天放晴还是下雨;从各类气象指数,到穿衣提示,天气软件里一应俱全。有些人仍习惯在电视上看《天气预报》节目,而不少以手机“为生”的年轻人,则习惯从APP里探知天气变化。



改革开放40年来,气象信息传播渠道不断变化。从娓娓道来的电台播报、报纸版面的“豆腐块”、定时收看的电视节目,到如今随时随地在互联网、手机上获取,气象部门始终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让天气信息传播渠道不断丰富、融合,信息量越来越多,发布也越来越及时。



字里行间知阴晴


居住在福建的夏女士回忆起30年前的情景说,那时年仅二十岁的她经常看到邻居拿着报纸,谈论着阴晴变化、台风来了等与天气有关的话题。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各种类型的报纸出版发行,天气预报在每种报纸中都占有一席之地。《新民晚报》《羊城晩报》《北京晚报》及《北京青年报》等先后开辟天气预报服务专版或专栏。


“那时的预报员值夜班,需要与报社编辑搭上线,在凌晨制作一份报纸专用的天气预报材料。”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总工程师朱定真说。


1989年,《中国气象报》正式创刊,虽然前几年只是旬刊、周刊,但天气信息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该报最初开设有“近期天气解说”“一周天气综述”“中央气象台一周天气预报”等栏目,为读者带去天气预报及特点分析等信息。

 

1989年11月15日《中国气象报》一版

 

2018年9月16日,《羊城晚报》头版整版报道台风“山竹”情况。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天气预报的产品更加多样丰富,更贴近生活的气象指数纷纷在各家报纸上登场。


“现在报纸在信息传播时效上不占优势,但它仍具有可重复阅读的特点,有利于传播一些复杂的气象指数。”朱定真介绍,如在春季阴雨绵绵的南方,晾晒指数颇受欢迎;而在酷热的夏季,啤酒指数则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 


在一些重要天气发生前,不少地方报纸在头版上,仍青睐发布气象信息。

 

声画之中现冷暖

每天清晨,家住陕西的老人王顺德总是准时打开收音机收听天气预报。这个习惯,他保持了几十年。


其实,早在在上世纪70年代末,广播天气预报就十分常见。


“当时,广播还作为中央气象台、各省级气象台指导基层开展预报的传话筒。”朱定真回忆道。1978年,刚参加工作的他在基层当预报员,每天都会定时打开广播,收听中央气象台口头播报的重要天气系统位置等内容。


上世纪80年代,电视机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1980年7月7日,当时的国家气象局首次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推出《天气预报》电视节目,实现我国《天气预报》电视节目零的突破。1986年10月1日,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由气象部门独立制作的《天气预报》电视节目。


电视的出现,让公众可“追踪”灾害性天气的足迹。2004年7月,上海市气象局利用装有当时国内最先进设备的“追风车”,与上海东方电视台联手对台风“蒲公英”的情况进行直播。市民足不出户,就能通过画面真切感受到台风的步步逼近。


40年间,热线电话传播气象信息的方式,也曾具有重要地位。“121”这三个数字一度成气象代名词。1995年,电话气象信息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发展;到1999年,全国一千多个市、县开展了电话气象信息服务。

 

 

《天气预报》电视节目每晚《新闻联播》后19时31分播出,自1980年7月7日开播以来,是国内收视规模最大的日播气象节目,是老百姓了解天气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之一。

 

 

多种途径齐开花


进入21世纪,互联网迅速发展,人们获取天气预报的渠道有了更多选择。


如今,年过五十的夏女士已很少从报纸上看天气预报,连她自己,也是拿着儿子送的新款智能手机,从APP里查看天气动态。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成熟,手机以其快速、便捷、覆盖面广等特点,正成为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和救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一旦发生突发性气象灾害,气象部门便会把预警信号推送至手机,使人们能在第一时间收到气象信息。



气象服务在未来将越来越智能,手机客户端、智能电视、智能手表等都是获取天气预报的有效途径。

 

中国气象局现代化办公室高级工程师裴顺强表示,目前,气象预报预警信息不仅可以通过短信、互联网、广播、电视、报纸、车载信息终端、楼间显示屏等渠道发布,还能与支付宝、微信、微博等多种应用“无缝对接”。


“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也并没有完全过时。”裴顺强说,当下的预报预警传播是“土洋结合”,在科技发达的城市,可以通过短信、移动互联网等同步推送气象信息;而在手机或网络信号较差的山区、农村,运用广播大喇叭,甚至信息员敲锣打鼓入户提醒,仍能发挥重要作用。




朱定真说:“天气预报从过去由气象部门单向发布,发展至如今,则是社会互动式传播。未来,传播渠道融合的趋势将使人们获取气象信息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气象服务,始终与时俱进。”



推 荐 阅 读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策划:中国气象报社全媒体记者王玫珏

图片来源:网络

微信编辑:陈励

投稿咨询:010-68409419(张老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