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带着国旗,挺进南极冰盖之巅!

关注南极科考的 中国气象 2021-01-18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最荒凉、最干旱、最孤立的大陆,面积达1400万平方公里,95%以上的面积是被平均厚度达2450米的冰盖覆盖着。

南极极点、冰点、磁点和高点并称为南极四个具有重要科考价值和战略意义的坐标点。而冰穹A则是南极冰盖的最高点



南极极点有美国建立的阿蒙森•斯科特站,南极磁点有法国建立的迪蒙•迪维尔站,南极冰点有苏联时期建立的东方站并测得-89℃的地球最低气温,而冰盖最高点却从没有人直接从地面到达,并开展系统的科考活动。





2005年1月18日3点15分,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

2019年3月12日,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完成冰盖之巅冰穹A地区科考任务后,成功返回祖国。

十几年间,中国科考队员为踏上那片“不可接近之极”,经历了无数次的惊心动魄。大国的抉择、勇者的征程!现在,就让我们掀开那些尘封的记忆——


01


“不可接近之极”的极致诱惑


◆冰穹A地区的冰厚超过了3000米,它又是高原核心地区,积累率很低,因此很有可能找到最老的冰芯,这对于国际上重建地球100万至150万年长周期气候记录,意义非常突出。

◆同时,这个地区到周围海岸线基本上是等距离的,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个海域的气团都可以影响这里,因此能比较好地反映全球气候变化。

◆而且,这里是南极冷源的中心区,是维持大气环流系统最重要的驱动源之一。


“一望无际,素裹银装。茫茫冰穹,天高地广。白色荒原,雪暴疯狂。巍巍昆仑,神圣战场。”冰穹A地区,这里不光有高寒、缺氧、软雪地带、白化天气、冰裂隙和暴风雪,还有极端自然环境对人类生理和心理极限的挑战。


行驶在“鬼见愁”冰丘密集区,这是南极内陆行进中最困难的路段之一。

在我国尝试前往冰穹A之前,世界上共有近30个国家在南极建立了超过50个科学考察站,多数站建在南极边缘地区。即便是几个内陆科学考察站,从建站的环境条件看,它们所处的海拔也都比不上冰穹A地区。

因此,抢先登上冰穹A不但能使我国科学家获得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而且必将提升我国在南极事务上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当时,向南极内陆地区拓展考察活动已成为国际热潮,冰穹A地区必将是各国进行南极科学考察的“兵家必争之地”。

德、法为首的欧洲国家提出实施南极冰盖分水岭计划(IDEA),冰穹A是他们的主要目标之一;澳大利亚和欧盟都有在冰穹A建立天文观测站的设想;美国对冰穹A下覆盖的冰下山脉一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日本选择了比冰穹A矮200米的冰穹F为目的地,在准备了几十年、建了好几个科考站后才一步步往前推进。日本打算在完成冰穹F计划后,奔赴冰穹A钻取深冰芯。



我国那时的后勤保障能力还无法满足前往冰穹A的需求,但我们别无选择。最终的决定是:沿途不建站,直接推进。

征服南极冰穹A成为我国南极考察的重大战略决策,来自中国的勇士将孤军深入南极内陆1200多公里。


02


冰盖考察史上最艰难的工程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这是南极内陆科考队员常挂在嘴边的话。



——冰盖上发育着大大小小的热力裂隙和动力裂隙两种冰裂隙,一旦遇到动力裂隙,不慎坠落就是一去不返的万丈深渊;

——沿途,被风吹散的雪经年累月堆积成密集的雪垄脊。这些雪垅雪丘如凝固的波浪,表面在暴风吹打下格外坚硬。车辆从上经过,人在车里被颠得上蹿下跳;

——内陆的暴风雪比想象中的更特别。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空中飞舞的雪是非常细小的颗粒,看不出明确的飞舞方向,如白色“ 沙尘暴”一般弥散空中,很容易让人迷失走丢;

——时常碰上白化天,“人就像进入到乒乓球里面。”被风吹起的冰晶和雪晶产生漫反射,天地连成乳白色的一体,让人头晕目眩,失去方位感和距离感。


内陆队在行进途中遭遇强烈地吹雪。


◆1996年前后,我国科考队员第一次向冰穹A挺进,那时还没有GPS,他们艰难前进了200公里,无功而返;

◆1997年前后,科考队员第二次向冰穹A挺进,前进500公里,已是众人的最大努力;

◆1998年前后,科考队员第三次向冰穹A挺进,这次有了GPS,但中途因油料储备、身体状况、时间等原因,他们依然没能到达。


2004年,中国第21次南极科考队的13位勇士做足了准备。出发前,他们甚至签下“ 生死状”,里面详尽地把发生不幸后的处理措施都写上了,他们的生命已和雪龙船,和南极冰盖最高点拴在了一起。


在经历了“夜防海盗”的惊心魂魄,“魔鬼西风带”的抵死穿越,“冰裂隙”的命悬一线,“白化天”的生死考验之后,2005年1月18日,队员终于用GPS在距离头车20米的地方定位了南纬80度。

队员们在南纬80度线上,以南的内陆从未有人踏足。来源:《新民周刊》

“我们已经接近了冰穹A核心区——这个纬度以南——向前的每一米对于人类来说都是全新的。”武汉大学测绘专家张胜凯激动地说。

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点15分,“这就是最高点”——声音不大,但对于人类探索南极的历史来说无疑是个重音。这时,没有欢庆的音乐,只有沉重的喘息声;这里,没有欢呼的人群,只有中国科考队员。

他们将13个油桶一层一层叠加起来,正上方,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招展。油桶上面,依次写有13位科考队员的名字。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全体队员面向北方,面向祖国的方向下跪。那一刻,所有人都流泪了。



第21次南极科考队员登顶冰穹A合影


03


建南极内陆考察站抢占“制高点”

登上冰穹A之后,国际科学界非常关注。2005年,“中国科考队登上南极冰盖最高点”被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为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国际上顶级杂志Science,Nature,NewScientist 等连续用多篇文章报道中国南极冰盖考察活动,认为“中国南极冰盖考察活动震惊世界,中国已经成为重要极地研究力量”。


立足冰穹A之后,要真正抢占科学制高点,还需要以考察站作为后勤保障基地和大本营,组织大型考察计划,提升在南极的实质性影响力。否则,冰穹A的象征意义多于科学意义。

于是,中国顺势提出了“熊猫计划”,决定在南极内陆建考察站,并开展天文环境、冰盖演化,以及低氧高寒环境的人体医学研究和医学保障研究等。

2007年,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队派出17名南极内陆考察队队员,在冰穹A开展冰川、天文、地质、大气和空间物理学考察,为昆仑站建设进行选址与环境评估工作。

第24次南极科考队员在海拔4093米的冰穹A留影

参与多次南极科考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丁明虎回忆起这次旅行,他说:“雪硬、路况好的情况下,雪地车最快能达到11公里/小时。但到了冰穹A附近,由于雪软,时速最多达到7公里/小时,有时70公里的行程得用将近12个小时。”

每次从冰缝上开过时,车身会悠悠向下一沉,短暂的悬空感让队员紧张得汗流浃背,生怕这时候车辆熄火或者冰面承受不住车重发生垮塌。

2008年1月15日,丁明虎一行人终于到达南极冰盖之巅。

但是很快,由于极寒天气,雪地车电瓶电压迅速降低,电力设备瘫痪。他们不得不向大本营求救,但大本营的GPS 却在关键时候坏掉了。美国、澳大利亚的救援飞机也都不在。没几个小时,受困队员的卫星电话也没电了。像这种发电机组故障在南极内陆是很危险的,雪地车没有办法通电加热就无法在低温下启动,失去了交通工具,又没有电力保暖,命运就只有一个——冻死在营地后,成为南极内陆的永久标志物。

危急时刻,队员程晓利用电脑与坏掉的GPS 联合的方式,找到故障规律并矫正了位置偏差,定位了他们的位置。随后的十几个小时里,大本营的队员马不停蹄,终于找到了受困队员。“十几个小时啊,救援队员带的八宝粥、热水一点儿也没顾上喝,全都给我们了。”谈起这段经历,丁明虎心里满是感动


这次危险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工作,他们坚持将冰穹A的地下环境测出来了,同时还开展了雪层密度和表面雪层温度测量等工作。


丁明虎在雪坑采样

珍贵的南极冰芯


就是这次考察,他们完成了在世界上首次绘制出南极冰穹A地区450 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50000地形图、首次在南极内陆地区进行地震观测和光学天文实验观测等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壮举。“这次考察是获得成果最多的一次。”丁明虎骄傲地说。

再后来,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内陆冰盖考察队于2009年1月27日成功完成昆仑站建站任务。


中国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逐步向纵深迈进。展现百万年来地球气候环境演变的深冰芯钻取,星空间无穷奥秘的天文观测等,都在诱惑着科学家们在这片高寒之地取得更大的科研成果,为人类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若你要寻找“英雄”具象的定义,他们一定是答案之一。


end


推 荐 阅 读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文章作者:中国气象报全媒体记者崔国辉

图片来源:新华网、极地标本资源共享平台、新民周刊等

微信编辑:申敏夏

投稿咨询:010-68409426(段老师)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