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气候,《长安十二时辰》的幕后“真凶”?

陪你追剧的 中国气象 2021-09-07

长安十二时辰

首播: 2019-06-27

已看过

豆瓣评分

8.6

104936人评价

速 读 版

唐朝前期兴盛,得益于温暖湿润的气候。它不仅为农耕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也给周边游牧区域带来宽松的生态环境。

在唐朝中期,气候周期性转冷,降水量减少、灾害多发。一方面,气候恶化迫使游牧族群向低纬度、低海拔地区转移,边境战事压力增大;另一方面,游牧族群的这种转移,必然对农耕社会形成侵扰,而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亦在气候转折期不断恶化,加剧了赋税危机。

两方面因素共同导致“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的府兵制无法持续,由边镇就地募兵、直接指挥的“节度使制度”应运而生。在小说中,张小敬正是最早一批“募兵”。至于安禄山这些野心家,则在社会危机中觅得了资源和机会。


10万人打出8.6分、2万多条短评里好评超过80%!近日突然上线的《长安十二时辰》,凭借出众口碑,一跃跻身某影视剧评论网站的“2019年国产古装剧好评榜”榜首!


没错,小编又来陪小伙伴们追剧了!


该剧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小说,讲述了死囚“不良帅”(唐代缉盗官职)张小敬(雷佳音饰),与“大唐版CIA”靖安司司丞李泌(易烊千玺饰,剧中写作“李必”)携手,在十二个时辰(24小时)之内,缉拿混入长安的可疑人员,化解一场“恐怖袭击”,最终解救黎民百姓的故事。


小说源于马伯庸在知乎上开的一次“脑洞”——

长安十二时辰

唐天宝三载,上元节当日,长安,一百零八坊如棋盘般排布。在一派歌舞升平的繁华盛景中,一群偷偷潜入的突厥狼卫酝酿着灭城的阴谋。绑架、暗杀、烈焰、焚城……毁灭长安城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而拯救长安的全部希望,寄托在一个即将被斩首的独眼死囚身上和短短十二个时辰内。

从目录开始,整部小说就被上紧了发条。总共24章,一章只写半个时辰。


马伯庸坦言,小说创意源自美剧《24小时》。不同之处在于,小说不仅是一个反恐故事,更折射深层的历史原因——安史之乱发生前的政治暗流涌动,社会矛盾激化,大唐已如正午之阳,由盛转衰。


故事虽是虚构,但《长安十二时辰》的历史、人物背景却是真实的。小编想和大家聊的是,在盛唐衰落的背后,包括募兵制兴起、边境危局以及藩镇割据等,都有着气候变化的“推手”。



1

气候变化促使社会动乱

《长安十二时辰》的故事发生在唐玄宗天宝三年,安史之乱前11年。

唐朝的国运在唐玄宗时代由顶峰一路跌落,安史之乱是一个历史的“拐点”。而对于战争和动乱的发生,古气候学家和环境史学家则有独特的看法。

安史之乱


2007年11月,《美国科学院院刊》刊发了香港大学章典等研究人员关于气候变化与战争等动乱发生相互关系的一份的研究报告。

这项研究以公元1400年至1900年这段历史时期为研究样本,利用近年来历史、考古和科学研究领域所获得的历史温度变化、农业产量、战争发生频率和人口规模等几方面的数据,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对这几组数据的波动曲线加以比较和分析,结果显示——


1


气候温度与粮食产量的曲线波动,无论是时间区间、波形转折点还是波幅的震荡幅度,都是同步的


2


无论北半球还是南半球的数据,都证明战争发生率跟温度变异同样显著相关,战争发生率的峰值总是发生在气候偏冷期


3


气候变冷会导致战争,会迫使人口迁徙,甚至造成饥荒,这些都会推动“带菌者”的流布和蔓延,从而造成传染病大范围爆发

譬如,在 “小冰期”时期最寒冷的17世纪,无论在欧洲还是中国,都发生过生态和社会的灾难。中国明朝末年严重的气候灾害造成饥饿、瘟疫,引发农民起义和后金南侵,导致明朝崩溃;而在欧洲,17世纪不仅战争频发,且食物严重短缺,当时欧洲人的平均身高比16和18世纪要矮近3厘米。

Tips

“小冰期”并不是“冰期”(冰期,也称冰川时期),它只是地球结束第四纪冰期以来,一些相对比较冷的时期。小冰期跟冰期(即冰川时期)是完全不能相比的,一是经历时间短,前后只有几百年跨度,而冰期的持续时间是几百万年甚至上千万年;二是寒冷的程度很小,平均气温的下降只有1至2℃,但足以对农业生产及社会造成深远影响。

《步辇图》记录唐太宗召见吐蕃使臣禄东赞的情景


2

唐朝是否遭遇了“小冰期”

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竺可桢先生依据考古资料和历史记载,研究了我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他认为历史上的气候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呈周期性上下波动。其中,隋唐时期整体属于温暖期。譬如,史书记载,公元650、689、678年冬季,长安无雪无冰,当时的气候温暖可见一般。

晚唐诗人杜牧在《七绝·过华清宫》中提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此前,人们认为杨贵妃所食荔枝是从岭南运输而来,但是,即便快马加鞭,从广东运输新鲜荔枝仍是不现实的。

同为唐朝文人,张九龄说“南阳郡出荔枝焉”;白居易云“荔枝生巴峡间”,可见,中唐以前,由于气候较温暖,四川也能出产荔枝;且距离上看,巴蜀出产的荔枝,快马送达陕西也刚刚合适。

整体偏温暖的气候给大唐繁荣带来了机遇,但不期而至的“小插曲”却扰动了历史进程。

图为李寿墓出土的农耕图

学者马德在《气候颠覆历史》一文中举证称:


2003年,中国科学院一研究团队在《地球物理研究通讯》上发表一篇利用溶洞石笋探测古代气候的研究报告。该研究通过对北京石花洞内石笋进行测定,发现在公元720年至750年之间,气温有一个明显低谷。而这段时间正是安史之乱之前的三十年,而北京当时属范阳节度使辖区——即安禄山所属藩镇。

而学者通过对树木年轮、冰川冰芯的研究也证实,大约公元700年前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从青藏高原中东部到我国北方地区,气温比中原地区率先进入一个明显低谷。这些地区也是吐蕃、突厥等政权控制区域。

西南大学教授蓝勇则认为:


以百年尺度而论,在唐代300多年中,气候冷暖可划分成两个时期,其中以8世纪中期为转折点。8世纪中期以前,气候整体温暖湿润的,这导致唐代农牧业界线北移、农耕区扩大、可供农作物的生长期增长,农作物单产量提高;但在这之后,各类寒冷事件频繁发生,农牧业生产环境转差。

图为突厥贵族


有趣的是,还有研究人员对《全唐诗》中的咏梅诗做了统计,发现以长安为背景的咏梅诗,其写作时间似乎以安史之乱为分水岭,之前的数量很多,之后的数量则急剧减少。




君自故乡来,

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

寒梅著花未?


梅花原产中国西南部,它喜温暖湿润气候。过去,北方寒冷气候下少有梅花,直到现代农业栽培技术下,梅花在黄河以南才可安全露地越冬。因此,也有人认为,咏梅诗的变化,这反映了关中地区气候由暖湿转干冷的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安史之乱发生于公元755年至763年,正处于气候由暖转冷的“转折期”!


3

府兵制崩溃埋下祸根

故事,还是要回到张小敬身上。

在张小敬这些“募兵”之前,唐代的边防军制叫做“府兵制”。

这是一种兵农合一的军事制度。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其训练征发由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折冲府负责。将领由中央选派,不会与士兵形成隶属关系。这种制度既可以为国家提供数量庞大且稳定的兵源,也不会造成地方武装割据;同时由于府兵平时从事农业生产,可以降低国家负担。

唐初数十年间,气候环境较好,府兵闲时耕种一季便可温饱,总体生活条件较好,人心思治,也能保证正常的军事训练,所谓“三时农耕,一时教战”。

图为玄宗开元29年的疆域图

在唐朝中期,形势发生转变。

一方面,由于政治腐化,均田制、租庸调制因为土地兼并遭到严重破坏,部分府兵无田可耕。气候变化则是另一“推手”,由于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对气候转冷更为敏感,游牧族群生存环境恶化,被迫向农耕地区转移,唐朝边疆陷入全面危机之中,频繁而长期的边境战争使唐朝府兵制几乎崩溃;灾害偏多也使府兵闲时自耕难以自给自足。

因此,从武则天时期起,就出现由边镇就地募兵、直接指挥的“募兵制”,而掌控边镇军政财大权的,叫做“节度使”。

张小敬这些募兵属于职业军人,不事农桑。在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因气候转冷、灾害多发而愈发薄弱之时,募兵的产生看似解决了“兵源”问题,却加重了百姓税赋,不啻于饮鸩止渴。

此时,独揽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大权的安禄山,抓住外部边境危机、内部因灾年而脱田的流民增多等“不稳定”因素,趁机扩充募兵,最终纠集了助其叛乱的私人武装。

安禄山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气候推动中唐危机”的路线图

(1)气候转冷北方游牧区和青藏高原地区生存环境转差游牧民族向中原转移西南吐蕃崛起、北方突厥反叛边境战争频繁,府兵制崩溃募兵制形成


(2)气候转冷中原农业生产环境转差府兵自耕难以维持后勤募兵制形成


(3)募兵制形成(安禄山等)借助边防压力扩充私人募兵抓住中原农业生产条件转差、赋税加重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的时机扩充私人募兵寻求反叛、割据


说回到小说/电视剧——


在《长安十二时辰》中,突厥狼卫对长安策划“恐怖袭击”的背后,正是源于游牧族群向中原寻求生存空间,从而导致双方斗争白热化;而长安城内的波诡云涌,已然能看到安禄山等野心家背后操作的影子;至于最终试图撼动大树的“蚍蜉”,则是在社会矛盾极端激化下,募兵制所孕育的后果。

气候变化作为一个重要诱因,推动着这些事情发生;但封建王朝的腐朽体制、官员的贪婪、野心家的操控,则是一切的根源。

讽刺的是,张小敬和李泌虽然阻止了“阙勒霍多”毁掉长安;但在11年后,“渔阳鼙鼓动地来”,安禄山的大军却彻底摧毁了这座城市。

那么

张小敬究竟算救下长安了吗?

千百年来

长安的兴衰又写尽多少唏嘘?

马伯庸这部作品深意

或许就凝练在这句名言中——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推 荐 阅 读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文章来源:中国气象报社

参考资料:葛全胜等《中国历朝气候变化》、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马德《气候颠覆历史》

微信编辑:段昊书

投稿咨询:010-68403075(段老师)



更多精彩

长按扫码发现我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