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涨知识:这个“超级大脑”改变了中国的天气预报!

关注气象发展的 中国气象 2021-09-07


     超级计算机,如今已是气象工作不可或缺的利器,数值预报则是天气预报的重要技术手段。两者珠联璧合,共同成就了当代天气预报的主流方法。
    当下,我国的气象“超算”和数值天气预报已较成熟。但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了让我国的数值预报“横空出世”,气象人曾走过一段艰辛的路。
    今天就来讲一讲,1992年“全国十大科技成果之首”——“银河-Ⅱ”巨型计算机,与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结缘的故事。



 第一章   

中期预报的艰难岁月

20世纪80年代,数值预报已经成为国际天气预报的主流发展趋势,而我国的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尚未建立,已经成为制约预报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系列发展计划出台:中期数值天气预报被列入“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预报系统建设项目也通过了审批立项。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泽椿时任国家气象中心主任,也是这一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建设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是一场面向世界顶尖科学的挑战。


在多名专家的论证下,一个庞大的设计方案渐渐成型:装备高性能计算机、研发数值预报系统、引进并消化吸收先进技术路线……

但这项工作面临着诸多困难:中期预报系统要在巨型计算机上运行,现有的机器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不仅如此,进口机器的渠道也被限制,由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日本等二十多个国家组成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和贸易限制,不同意将机器卖给中国。

为了解决燃眉之急,气象部门采用“小马拉大车”的办法,将本应在巨型机上完成的研发工作,提前在现有的“M-360”中型计算机上进行。这台机器经过扩体升级,首先完成科研攻关任务,实现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的准业务运行。


科研“抢跑”,计算机也要跟上,巨型机可以迟到,但不能缺席。


1988年3月,气象部门作为第一个急需用户,与国防科技大学签订了研制“银河-Ⅱ”10亿次巨型计算机的合同,一场紧张的技术攻关就此展开。


图为1988年3月12日,“银河-Ⅱ”巨型计算机系统合同签字仪式



 第二章  

中期预报的逆境中诞生的“银河-Ⅱ”


研制巨型计算机,毫无疑问是一项复杂又困难的任务。而在当年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人们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

当时,巨型计算机技术垄断现象严重。掌握技术的少数发达国家,采用“一卡二冲”的策略限制其他国家发展。


“卡”就是拒绝出口高出对方技术水平的计算机,增加发展的难度;“冲”则尤为可怕,指当对方研发出某个档次的计算机时,便放开限制大量出口低于这个档次的计算机,以低廉的成本冲击对方刚刚建立起来的技术基础。


面对这样困难的形势,曾成功研制“银河-Ⅰ”,实现我国高性能计算机零突破的国防科技大学再次承担了重任。研制者们在国内首次采用50兆赫的工作频率和4个高性能处理机并行处理结构


在当初,这个结构可以说相当“大胆”——频率上升意味着机型的结构要更为紧凑,布线不仅要短,而且要尽可能地少。


“银河-Ⅰ”一块电路板有7层,单面安装百余个器件,在当时已被认为到达了极限。而“银河-Ⅱ”要求在一本杂志大小的电路板上布数千条线、安装数百个器件、制造14层电路板,难度可想而知。


当年“银河-Ⅰ”的电路板图,是抽调了近百名知青精心绘制而成的。但精细度进一步升级后,手工操作已经无法满足“银河-Ⅱ”的高要求。此时,中国计算机并行算法研究与应用创始人之一、时任“银河-Ⅱ”应用软件主任设计师的李晓梅应用她已经潜心研究10年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绘制出了4万多张精密图纸,帮助渡过难关。



图为“银河-Ⅱ”巨型计算机“证件照”


而最值得一提的,无疑是气象部门在“银河-Ⅱ”研制过程中的全程参与。国家气象中心作为用户,全程参与其中,在研制机器的同时,便着手开发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


 这种“同步进行法”,使这一巨型机系统问世后,很快就在国家气象中心正式投入运行。而在常规情况下,从计算机研制成功到应用软件投入运行,这中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章  

气象超算与数值预报共同进步


1992年11月18日,中国自主研发的“银河-Ⅱ”巨型计算机诞生。同日,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作为首个应用试算成功,登上历史舞台。


一个计算能力强,一个对算力需求高,两者可谓天作之合。


图为1993年10月,中国首台“银河-Ⅱ”巨型计算机中期数值预报新业务系统运行庆典


以1992年的“银河-Ⅱ”为界,在那之后,气象部门引入高性能计算机的脚步从未停止,CRAY C92、IBM SP、 神威 -1、IBM Cluster1600、神威4000A、IBM Flex System P460,无论是计算能力,还是存储容量,都不断升级。


与此同时,我国的全球和区域数值模式研发不断取得突破。如今,GRAPES全球数值预报系统平均可用时效达到7.3天,GRAPES区域数值预报系统水平分辨率由15公里提高至10公里。


气候预测能力也进一步提高:BCC_CSM全球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进一步改进完善,东亚地区气候预测、气候变化模拟和预估能力提高。



 第四章  

国产“超算”挑起气象服务大梁



2019年初,首台应用国产卫星数据、运行国产模式的气象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派·曙光”投入业务运行,一颗崭新的“最强大脑”加入了气象事业。

国产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派·曙光”概念图。


它不但具有国际前列水平的计算能力,也配有灵活高效的调度指挥系统,在网络速度、冷却技术、绿色节能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


移植到“派·曙光”上运行的GRAPES、BCC_CSM等各个数值模式,效率明显提高。“派·曙光”已经具备了挑起气象业务科研“大梁”的实力。


不仅如此,“派·曙光”还兼顾未来进一步发展,设有一台小规模试验子系统计算机,支持 GPU/众核环境下气象模式的研发与试验。


如今,我国的天气预报准确率与超级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已经达到了当年难以想象的高度。中期天气数值预报系统在“银河-Ⅱ”上的亮相,是技术进步征程上一座光辉灿烂的里程碑,令人永远难忘。


推 荐 阅 读


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策划监制:段昊书

本文作者:刘钊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报 国防科技大学 国家信息中心

微信编辑:米夏

投稿咨询:010-58993075(段老师)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