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守护“千年廊道”,气象人做了这些!

爱生活、爱科普的 中国气象 2021-05-30




千年廊道的气象守护人



气候&历史&文化


这里东连中原,西接西域,南北沟通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恰好处在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温暖湿润的海洋季风在停住了脚步,周边密布着荒丘和沙漠。


独特的气候环境造就了它景观的多样性,特殊的地理位置为其留下了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因在黄河以西,形似走廊而得名,这里就是千年廊道——河西走廊。




为了续写这条古老神秘廊道上的美好,它的身后有这样一群人在默默守护。




1

——————

助力“冰源水库”祁连山复生机


^^^^



位于甘肃河西走廊内的祁连山是座庞大的生态系统,它独特的坡地原始森林与草地构成的水源涵养林起着调蓄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作用。


  气象守护:  

1、2010年起,甘肃省气象部门启动祁连山东段常态化、规范化人工增雨(雪)作业,将飞机增雨作业时间增加到每年8个月。

2、在祁连山脆弱生态区建成560多个防雹增雨作业点、400多门高炮、180部火箭发射架、26部地面烟炉共同织成人影作业网,覆盖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以上,可针对不同天气条件、不同云系,在各个季节开展作业。

3、气象部门还将在祁连山地区开展生态修复型无人机人工增雨工作,继续用气象力量守护‘冰源水库’。


亲历者说:祁连山的高山融雪养育着沿山而居的众多人口,而且对全省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巨大支撑作用。合理开发祁连山空中云水资源,在一定天气条件下促进云雨转化,增加区域降水量,弥补地表水不足,对祁连山脉生态系统、水资源有着非凡的意义。(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主任  尹宪志)




2

——————

“眷注”千年国宝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作为千年国宝,她是璀璨当世的一颗遗珠。鲜为人知的是,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莫高窟能够保存千年,和敦煌气候干燥、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日照时间长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


天气影响因子:

高湿:一旦洞窟内相对湿度超过62%,盐就会溶解,再遇到干燥的空气即会结晶膨胀,进而加剧壁画酥碱病害风险。

风沙:长期的风沙天气会使洞窟雕像和壁画像被侵蚀,沙尘微粒表层吸附的某些细菌和化学物质还可能对壁画的颜料产生复杂的生物或化学作用,致使其变色,甚至脱落。


气象守护  :

1、加密监测。气象部门在莫高窟窟区核心区安装了7套区域自动站,实时提供气压、气温、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等数据,根据观测资料结合预报的各项气象因子,开展文物保护气象数据的分析研判,对于不同的天气气象要素,为文物保护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2、防水防湿。暴雨来临前,敦煌研究院及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根据气象信息及时组织石窟管理科、警卫开展洞窟巡逻、启动灾害天气预警应对措施,疏通排水设施;对外发布了暂停开放的通知,保障参观者的安全。


3、防风防尘。根据气象预报预警的内容和级别,敦煌研究院会启动不同的应急预案,尽量减少因气象因素造成的文物损耗。譬如,当大风沙尘天气出现时,这里会关闭洞窟门,防止大风携卷沙尘进入洞窟后磨损雕像和壁画;在强降水期间,会根据气象部门相对湿度逐小时精细化的预测预报预警,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亲历者说:得益于气象部门的支持,敦煌研究院及敦煌市文物局利用气象信息,已初步实现敦煌文化遗产由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转变。莫高窟,悬泉置遗址、玉门关遗址等已实现大气环境预警监测,文物保护规划的气象基础资料提高了文物部门编制规划的科学性。预警极端天气,文物部门可以提前及时做好应对预案,确保了莫高窟及大量土遗址文物的安全。(甘肃省敦煌市文物局局长 石明秀)




3

——————

为防沙固沙添能蓄势




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的古浪县,自古就是丝绸之路要冲。“戈壁滩,古道边,荒漠连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曲古浪老调唱出了古浪人的往事。现在的八步沙一改以往“面目可憎”,在古朴的沙黄色的映衬下,生机勃发,彩霞蝶飞。


  气象守护:

1、甘肃省气象部门于2012年在八步沙林场东侧建设了黄花滩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紧邻八步沙林场和黄花滩生态移民后续产业专业合作社,增雨范围覆盖周围100平方公里。近7年来,作业点的云水资源开发与八步沙林场生态建设、黄花滩生态产业形成良性互动。


2、围绕沙漠特色产业的发展制作《枸杞最佳采收期气象条件分析及生产建议》《枸杞果实膨大期气象条件分析及生产建议》等为农服务材料,专门向合作社、农户提供涉及枸杞果实开花期、成熟、采收等生长发育阶段的14项建议,为枸杞固沙、生长提供气象支撑。


亲历者说:天气气候对枸杞的种植影响很大,沙漠植物经济效果好,长得“结实”,根须抓地牢固,既让枸杞不缺水,又节约了水资源,八步沙林场小气候观测系统作用显著。(甘肃省黄花滩移民区枸杞种植大户 王发乾)




从古丝绸之路,到如今的“一带一路”,气象部门将继续为河西走廊生态环境保护贡献气象力量。

 活 动 推 荐 



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策划监制:段昊书

图片来源:中国气象报驻甘肃记者站、网络

微信编辑:木木子

投稿咨询:010-58993075(段老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