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有望6月结束?钟南山再次给出关键判断!

中国气象 2021-05-30


这些天,新冠疫情的发展

让小编感到五味杂陈

一方面,国内新增确诊病例数量大幅降低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指出

中国近期新冠病例下降趋势明显

疫情局势实现逆转


另一方面,疫情在许多国家日趋严重

连NBA、意甲、西甲等都因此停摆

风月同天,令人牵挂


那么,疫情未来将如何发展?

3月12日,钟南山院士针对

许多人关心的问题

做出回答


本文综合南方+、澎湃新闻等报道


目前国外疫情病死率约3.2%,类似早期武汉情况


问:请问钟院士,对于防控境外输入方面,您有什么建议?


钟南山:现在我们很多省份都是零增长,证明在我们联防联控的机制下,疫情得到了较好的控制。


方舱最大的作用是把病人和正常人给分开了。但是现在慢慢转化为境外输入,现在境外输入往往没有明显症状,要在隔离过程中检测才发现患新冠肺炎。当然有些还是有症状的,这与我国一开始收治病人的情况有些类似。有些人出现感冒症状,不当回事,但是后来回国后检测发现得了新冠肺炎。


这说明,国外对自身情况还不够重视,我国需要做更多的检测。因此,现在要注意加强对境外输入患者的管控。


应该注意什么呢,还是要按照赴境外人员新冠肺炎防控工作指引来考虑。应该坚持做核酸检测,现在核酸检测准确性提高很多。



我们需要更多与国外沟通,我现在已经跟很多国家沟通,包括跟欧洲做视频讲课、跟哈佛有学术交流、召开五个国家和地区的视频交流会,交流以后发现我们的看法还是有差距。


中国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有了自己的看法体会和教训,与国外的交流还是很重要,这有利于我们加深对目前治疗方式的认识,也减少国外走弯路,降低国外病死率。


我刚刚看了一下国外总共是有4万多确诊病例,死亡率超过3.2%,说明老百姓的警觉性还不是很高。昨晚,我国华西医科大学已经派医疗队援助意大利了。


要在两个月内研发出特效药,或者特殊的做法还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总有办法可以制止其发展和恶化。现在在中国除湖北外,外地的病死率也不到1%。因此,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管控,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国外的交流。现在不从全球范围内控制好的话,是不可能战胜疫情。


6月份结束疫情是可以期待的


问:疫情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钟南山:我们当时评估,疫情在6月可能结束,前提是其他国家都像我国一样,对新冠肺炎疫情给予国家层面的重视。


现在看来,一些国家做得比较好,有些国家的认识并不准确。当然,现在也在改变,因为病例越来越多了,引起老百姓的关注,不再把它当成流感来看了

假如全球国家中有一些并没有重视新冠肺炎的危害性、传染性,进行强烈干预的话,结束的时间可能还会延长。


冠状病毒在温度比较高的夏天是不活跃的,可能慢慢会下去。但如果结束时间差一两个月,对国家的影响差别很大,社会会动荡,国民经济增长都将有很大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把新冠肺炎提升到“大流行”,就是希望各国都采取措施去预防疾病。像意大利,病死率接近6%,一下子病例太多了,会产生很多医疗资源问题,比如病床少、医生照顾不到等问题。实际上,就是要看各个国家能不能正确、积极地面对这个问题。


从死亡率看,意大利很高,美国、法国、西班牙的病死率都在2%以上,这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从我国的情况看,平均也是在3%左右,但在湖北武汉的病死率和湖北以外的病死率差别很大。这证明,国家层面的管控是很有作用的。


我的建议是,各国应该听从世卫组织的呼吁,在国家层面的,各国都能动员起来。意大利和韩国都已经开始行动了,韩国的新增病例近日下降得比较明显。如果各国都能这样做。我们评估的疫情在6月结束,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目前看来复阳病人没有传染性


问:大家很关心,新冠肺炎复阳病人是否要住院隔离?

钟南山:有不少病人出院后核酸检测阳性,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他最近做了很多调研和研究。


我们知道核酸检测是检测核酸片段。从病原学角度来看,治愈的病人已经产生抗体,对新冠病毒有很强的杀灭作用。因此,对大多复阳病人来说,重复感染的机会很少,除非有极个别没痊愈的,可能会感染。


问:复阳病人的密切接触者,会不会被感染?

钟南山:到现在为止,我所收集到的资料,好像基本没看见,我们要看事实。


举例来说,香港玛嘉烈医院传染病中心主任曾德贤跟踪10多例复阳病人,并用病人样本在P3实验室培养病毒,但没有培养出活病毒。这说明,样本中检测到的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残余核酸片段。接下来,对复阳病人还要继续观察。




延伸阅读:

当地时间3月9日,论文预印网站SSRN发表了马里兰大学医学院人类病毒研究所、全球病毒网络(GVN)卓越中心的一篇论文,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与纬度、温度之间存在相关性。
该论文根据模型预测:随着气温升高,目前疫情地区将有所缓解,而目前疫情区以北的区域则可能进入流行风险,从东至西分别是:东北亚、中亚、高加索地区、东欧、中欧、不列颠群岛、美国东北部和中西部、以及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该论文的研究者提出一个简化的模型,该模型能显示一个区域内的新冠肺炎传播风险是否增加。具体来说,就是通过使用天气模型,预测在未来几周内最有可能出现新冠肺炎社区严重传播的高风险区,从而可以将公共卫生工作重点放在对这些区域的关注和遏制上。
研究发现,迄今为止,由新冠病毒引起的疫情主要沿狭窄的东西向分布,大致沿北纬30°-50°的走廊,这一带的有着类似的温度:5℃-11℃,类似的湿度:47%-79%。此次新冠病毒引发的疫情最早暴发于中国的湖北,随后通过全球旅行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研究发现,新冠病毒的社区传播主要沿狭窄的东西向地带展开,疫情的中心大致在北纬30°-50°区域;从韩国,日本,到伊朗和意大利北部。
研究者表示,包括人类冠状病毒在内,许多传染病均有其季节性规律。尽管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可能的机制来解释这种变化,但目前,学界对这种现象理解仍非常肤浅。


推 荐 阅 读


中国气象报社出品


核:段昊书

内容来源:南方+、澎湃新闻

微信编辑:舒扬

投稿咨询:010-58993075(段老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