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馆之宝”们,别因气象灾害而受伤 | 国际博物馆日
今天是
国际博物馆日
博物馆
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
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
还记得
这档节目吗
我们是一档年轻的节目
究竟有多年轻
上下五千年
短短两句话一出口
就让很多观众表示
“骄傲到汗毛倒立”
通过这档节目
我们很多人
开始真正熟悉博物馆
熟悉“国宝”背后的中国故事
堪称宋朝版《航拍中国》的《千里江山图》↓
集17种驳杂技艺融于一炉烧制的各种釉彩大瓶↓
迄今出土最大最精美的青铜方罍,被誉为“方罍之王”
它们有传奇的前世今生
记录着我们的过去
也昭示着我们的未来
但是
做一名国宝守护者
并不容易
越是了解则越是发现
这些“镇馆之宝”既珍贵
也相当“易碎”
尤其是
当灾害来临
02
2018年9月2日晚,位于里约热内卢市的巴西国家博物馆发生火灾。博物馆内2000万件藏品,仅有10%的馆藏得以幸存,包括陨石、矿石和部分陶艺收藏等。
03
2017年7月,长江水位持续上涨,观音阁本体建筑水淹过半,江水已淹至观音阁第一层窗户上段,大门被洪水冲垮。
04
2016年4月,日本九州地震,造成一些著名的古建筑倒塌受损,包括被誉为日本三大“楼门”的阿苏神社“楼门”以及参拜殿,熊本城城台也出现崩塌。
各类灾害造成的
文物受损
让我们痛心不已
防灾减损
已成为广大文博工作者
及文物保护工作
的必修课
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
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
就在不久前
总书记赴山西考察时
还再次强调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
气象是文物防灾减损
所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面对气象风险
文物保护工作
如何更“体贴”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
“气象+文物保护”
的那些事儿
01
既“致命”又“致病”?
2017年汛期,陕西临潼突降暴雨,雨水流入秦始皇陵博物馆西侧的走廊内,1号坑兵马俑距离这条走廊仅十余米,险些被淹。
同样是遭遇暴雨,湖南的一座清代古桥——毛公桥,在一场特大暴雨中,4座桥墩全部倾圮、3节梁桥垮落、桥体构件散落河床。
洪水冲毁后的毛公桥
而在杭州,屡屡突破40℃的高温天气,也让文物建筑被列为高危群体。
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已成为文物保护工作不得不面临的挑战。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在23年间约有4.4万处曾登记过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年均消失约2000处,其中接近一半是由自然灾害造成的。
突发气象灾害可在短时间内使文物“毙命”,而对于文物生存的“日常”来说,天气因素也是文物“病变”的一大“元凶”。
敦煌莫高窟地处鸣沙山附近,风沙天气多发,年降尘量可达每平方公里365.4吨。受风沙、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共同影响,在莫高窟数百个洞窟中,一半以上的壁画和彩塑出现了空鼓、脱落、酥碱、霉变等病害。
莫高窟受损的壁画
02
既“伤害”又“守护”?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建设控制、旅游与游客管理……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着文物保护。其中,自然环境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盐雾腐蚀箱、疝灯气候老化机等大型文物保护科研设备被研发并投入使用,以便探究哪些环境因素对哪种文物影响最大。
监测分析结果显示,气象因素是最直接导致文物加速“衰老”的“祸首”之一,其中温度与湿度、雷击、酸性气体和酸雨是“主力”。
寒暑交替带来的温度剧烈变化会导致碑刻、石雕表面出现明显龟裂甚至粉化脱落;
阳光中紫外线的长期照射会让壁画、彩画褪色;
长期高温高湿会导致纺织品、丝织品发生虫害、霉变,还会使石质类文物表面、古建筑类的构件材料出现风化;
酸雨会造成金属类文物被腐蚀
……
人们习以为常的气象因素在数值上稍有轻微浮动,就可能造成文物的严重受损。
遭污染酸雨侵蚀的乐山大佛
然而,气象因素对文物保护并非“百害而无一利”。
正如一句俗语所说,“湿百年,干千年,不干不湿就三年”。
文物能够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干、湿两种极端环境。
西北干燥的气候让敦煌莫高窟能够保存至今,壁画依然鲜艳动人;
南方潮湿多雨,地下水位较高,对于两千多年前墓葬的纺织品、丝织品等起到了很好的密封作用。
相比之下,中原地区四季明显,半干旱半湿润的气候反而不利于文物的完好保存。
阿斯塔那古墓群。由于气候炎热干燥,从而保存了大量文物
03
既“救急”又预防
2019年汛期,敦煌遭遇罕见降水天气,最大降水量出现在莫高窟,达40.4毫米,而敦煌市年平均降水量为39.9毫米。
受强降水影响,莫高窟窟区积水较多,湿度较大,莫高窟及其“姊妹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3处石窟部分崖体有碎石下落;窟前大泉河发生洪水,造成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通往莫高窟区9公里处道路被冲毁,前往窟区的唯一道路中断。
7月5日 市气象局发布重大气象信息专报,指出6日至7日的降水过程,提示研究院主管安全负责人和保护所负责人注意防范 |
7月6日 市气象局联合自然资源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并以传真形式发送至敦煌研究院,提醒其关注窟区安全 |
7月6日 由于提前收到气象信息,敦煌研究院及时组织石窟管理科、警卫开展洞窟巡逻、大泉河河道巡查,启动灾害天气预警应对措施,疏通排水设施,确保文物安全 |
7月7日上午,莫高窟旅游专线10公里处抗洪抢险现场
一直以来,敦煌研究院根据气象预报预警的内容和级别,启动不同应急预案,尽量减少因气象因素造成的文物损耗。
2010年,市气象局在窟区核心区安装的7套区域自动站,可实时提供气压、气温、湿度、降水量、风向风速等数据,也为文物保护提供气象科技保障。
其实,气象部门作为气象监测的专业力量,行动早已开始。
早在2015年,气象部门就在西藏大昭寺建成全国首个文物保护气象监测服务系统,实时监测寺内温度、湿度、光照和压强。
广州市气象局与文广新局共同在南海神庙及码头遗址建设了自动气象站,共享监测数据,为制定文物保护策略提供支撑。
在厦门鼓浪屿,台风监测预警系统还曾在文物部门防御台风中立下功劳。在2016年台风“莫兰蒂”登陆前,文物部门从气象部门获取了风力、风速、降雨量等数据,并依此迅速采取加固遗址本体、搭建保护棚等措施,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每一件文物
都是一个记载民族血脉的基因密码
每一座博物馆
都是一座守护中华文明的基因宝库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你会去博物馆参观吗
把你印象最深刻的博物馆或仓配
留言跟我们分享哦
铜釭灯比心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审核:段昊书
文章作者:张宏伟 赖栩雯 叶珊杉 贾静淅
微信编辑:亭喃
转载授权请联系:010-58993075(段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