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调查!艺术作品中,哪些“气象人”最易C位出道?

陪你追剧的 中国气象 2021-09-07
“陪你追剧”栏目(戳上方专辑回顾)的铁粉们一定清楚,在众多影视剧以及小说中,气象元素都占有较重笔墨。不过,以气象工作者为C位的“大戏”,似乎并不多
前段时间,气象保障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再次成功登顶“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不仅让人想起去年国庆期间热映的电影《攀登者》。在那部戏中,章子怡饰演的“女一号”徐缨,正是为登山队提供气象保障的气象学家!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气象职业受到艺术作品的偏爱呢?今天,小编就从几部科幻小说、电影入手,带大家一探究竟。

一 闪电、混沌与超算

如果刘慈欣不是全世界最喜欢用“气象工作者”作小说中人物职业设定的小说作家,那么他至少也可以进前十名榜单了。
在长篇小说《球状闪电》中,情节紧紧围绕球状闪电、雷电研究所研究人员展开——

某个离奇的雨夜,一个球状闪电闯进了少年的视野,并在一瞬间将少年的父母化为灰烬。少年毕其一生去解开那个自然之谜。但未曾想,多年后,他的研究被纳入“新概念武器”开发计划,他所追寻的球状闪电变成了下一场战争中决定祖国生存或是灭亡的终极武器。

在这部小说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不少平时熟悉的气象职业:比男主的的大学同学后来去了位于泰山之巅的“玉皇顶气象站”做副站长。
不只是《球状闪电》,在大刘的中短片小说《混沌蝴蝶》中,男主角亚历山大是一个能够通过复杂庞大的数学模型找到大气敏感点的大气科学家;《镜子》主人公白冰则是一个“搞过沙尘暴模拟,现在搞大范围天气模拟”的软件工程师
这其中每一个人物单拎出来,都能找到一些能让广大的气象工作者颇为兴奋的共鸣——
就说“玉皇顶气象站”,在现实中就是我国第一个永久性高山气象站,曾经由中国气象学界泰斗竺可桢曾亲自为其选址。
▲现在你要是在百度里输入“泰山气象站”,第二个自动关联选项就是“球状闪电”,不知道是现实世界里泰山气象站真的观测到球状闪电,还是因为大刘的这部小说……

而《球状闪电》中“我”本科学习的流体力学、动力气象、数值预报等必修课,可是曾经被不少气象专业学生吐槽过“难学”的课程啊……
这些课程有多难学?我们翻出一份2016年6月16日的《中国气象报》,里面化名L先生的天气预报员的心理活动描述得很到位,这不,“泪流满面”“彻底拜服”这样的词都用上了……实在是不容易

说回这几本小说。文学作品的种类很多,小说是其中一类,科幻小说又是小说一类,不过,大刘的这几本小说的确是一个不错的研究样本,通过它们,或许可以对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窥得一二——
我们把这几种职业放在一起:

❂ 雷电研究所研究人员

❂ 大气科学家

❂ 软件工程师

可以看出,它们都与气象有关,但是又不完全相同,实际上完全一样在同一个作者的文学创作中也不太可能,那他们身上还有什么更具体的,受到创作者青睐的共性吗?
首先,大刘在设定上见长。要把那些常人所不能想的设定架构出来,要在这些设定的基础上完成他想完成的对社会、对人性的探讨,都必须要有一个支点
在《三体》中,这个支点是航空技术的发展。

▲《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神还原了恒星级战列巡洋舰自然选择号。
与之类似,在《镜子》中,承担这个支点任务的,则是“镜像模拟”技术和“超弦计算机”
小说如此写道:

打个比方吧:如果用镜像模拟方式为一个鸡蛋建立数学模型,也就是将组成鸡蛋的每一个原子的状态都输入模拟的数据库,当这个模型在计算机中运行时,如果给出的边界条件合适,内存中的那个虚拟鸡蛋就会孵出小鸡来!

看到这里,有没有一点熟悉?
没错,现实中与之有类似原理的技术代表,就是把全球大气的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通过一个模式,运算出一个结果,如今全球气象部门都在使用并持续大力发展的数值预报技术。 

关于另一个支点——超弦计算机,原文中这样写道:

根据超弦理论,物质的基本粒子不是点状物,而是无限细的一根弦,在十一维空间中振动,现在,我们可以操纵这跟弦,沿其一维长度存储和处理信息,这既是超弦计算机的原理……

十一维?自然是不懂的。不过没有关系,结合文中“将过去的巨型计算机同超弦计算机相比”,以及前文“这是一台超弦计算机,是我从气象模拟中心带出来的,你说偷出来的也行”,能做一个顺理成章的推理,超弦计算机应该就是脱胎于现在数值天气模式运转所赖的超级计算机了。 
▲2018年,新一代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派-曙光”启动业务化应用。在引进“派-曙光”以后,中国气象局高性能计算机系统总体规模跃居气象领域世界第三位,仅次于英国气象局和日本气象厅。就在去年,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国家气候中心与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将国家气候中心大气模式(BCCAGCM)移植到了我国目前最先进的超算神威·太湖之光上,并加以优化,探索国产模式移植到异构众核平台的可行道路。

铺垫至此,《镜子》的支点齐备了,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展开对一举一动、所思所想完全透明到底是人类进步的终极推动力还是导致人类灭绝的终极武器的情节铺展和哲学思考。
从这个角度讲,其实人物的职业设定不是第一位的,超弦计算机和镜像理论的技术支点才是第一位的,后者设定好后,再倒推职业选择——从现实相关性来看,自然是与数值模式和超级计算机都有莫大关系的气象从业者了。
顺着这个逻辑,我们就自然而然地牵出了《混论蝴蝶》和《球状闪电》中同样的逻辑:
要触发天气的蝴蝶效应?ok,有找寻敏感点的模型和克雷巨型机。主角职业设定?大气学家挺合理的。
要人为“产生”球状闪电?ok,得试一试数学模型和大型计算机(虽然这并不是小说中最终成功“产生”球状闪电的正确方法,但同中短篇小说不同,长篇小说可能也需要一些“必要”的曲折)。主角职业设定?雷电研究所研究人员可以说得通。
这么一看,其实最受小说家青睐的气象职业不是别的,正是——超级计算机
▲就看《三体》中比尔·希恩斯和妻子打造的这个超级计算机,可以说已经是浪漫担当了。

二 珠峰攀登与青藏铁路

在现实题材的艺术作品中,以气象工作者为原型进行创作的并不太多。不过,近五年有两部这样的电影为人熟知。一部是2015年上映的《青海湖畔》,由老艺术家秦怡出演一位气象工程师梅欣怡;另一部是2019年上映的《攀登者》,其中著名演员章子怡饰演气象学家徐缨。


▲剧中中老年梅欣怡(左上)、青年梅欣怡(左下)和徐缨(右)的造型。

抢!太好看了吧!买它,就是它,买它!
两个片子中的角色其实共同点还蛮多的,比如,角色都是女性,都应用所学做出了重要贡献等等。既然如此,那我们也参照前面的方式,把两部电影放在一起,看一看现实题材电影偏爱什么样的气象工作者形象。
严格来说,《攀登者》的第一主角从片名就可以看出来,方五洲和李国梁(井柏然饰)、杨光(胡歌饰)等年轻队员应该是核心C位。然而,看片过程中为什么没有觉得徐缨这个角色可有可无?其实正是因为这个角色本身可以承担重要的剧情推动作用——
按照剧情,1975年,徐缨作为气象专家,为保证登峰的成功,也来到珠穆朗玛峰。
在第一次冲顶行动中,徐缨给曲松林打电话,紧急告知,根据气象资料,此时最适宜登顶的时机已经过了! 
这个科学判断,也为第一次冲顶失败提前增加了紧张感,渲染了一抹失落。
而在第二次冲顶的关键时刻,也就是开头我们提到的那个片段,徐缨不顾性命最后成功测出又一个“窗口期”,为登顶创造了可贵的条件,也为最后的成功攒足了眼泪。
再看另一边,与《攀登者》不同的是,《青海湖畔》本身讲述的就是气象工作者的故事。因此剧情的起承转合,基本都是由梅欣怡这个角色来承担的
从苏联回国,与恋人失去联系的梅欣怡,失落之下看到青海省气象局在招人,就告别家里来到青海。

多年之后,为了配合青藏铁路建设,青海省气象局在山上建立了十一个观测站。高山上缺少人手,生病的人也很多。一次一位同事生病,梅欣怡就自告奋勇,暂时来到山上顶替同事的工作。
到了山上后,她与一名叫金浩(佟瑞欣饰)的男同事,在青海湖畔执行长达数月的孤独而又艰苦的观测任务。
而电影的高潮部分,也正是发生在这个冷冽而孤独的地方。
作为气象工作者,梅欣怡和金浩无疑是最合格的,他们将观测到的情况,第一时间汇报给了总值班室。
然而,他们自己却因暴风雪遭遇了一场生死危机。最后梅欣怡冒着生命危险用了一根长达数米的围巾救下了金浩略去不表。
其实,这种现实题材电影的创作跟前面科幻小说的区别还是蛮大的。科幻小说可以天马行空,而现实题材电影虽然“高于生活”但又得“源于生活”
正因此,以攀登珠峰、青藏铁路修建等重要历史事件或国家重大工程为背景,把气象工作者的角色融入其中,更容易有戏剧性的故事。
在此基础上,如果角色本身有一个颇具故事性的原型,那就更更容易创作了。
事实是,这两部影片的角色也确实都有原型人物
《攀登者》原型的分析,在电影上映时,我们已经深度扒过了。(看这里,那些年我国在珠峰上的荣耀时刻,是他们在默默守护!|壮丽70年 《攀登者》里的气象学家,我们找到了!真实历史是……
而在《青海湖畔》,秦怡老师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影片的故事是生活中的真人真事”。而这个人就是1985年偕夫人到青海访问讲学的澳大利亚气象学家凯思·比格博士
比格博士的故事,也在影片中借苏联学者米莎演绎了出来。


虽然说,小说、影视剧中,与气象有关的剧情并不少,但以气象工作为主角职业的作品却不算多。这是为什么呢?

简单来说,艺术作品里的人物,在职业设定上,需要能够撑起情节或者对情节有重要推动作用。比如警察、医生等职业就比较容易“出故事”;而即便美国电影《天气预报员》,也并没有讲与气象有关的故事。

然而,尽管“水滴穿石不如火山喷发耀眼”,但某些方面,它却更有力量。真实的气象工作是日复一日的坚守,只要你需要,它就在你旁边。而这,正是一种坚韧、温暖的审美表达。如果艺术创作者能够更多了解这一职业,潜心创作,更多了解其背后的动人与曲折,相信也能写出好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更多推荐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审核:段昊书作者:卢健 王元红微信编辑:卢健 合作商洽联系:010-58993075(段老师)

影评许可证

公众号[2020]第006期


本栏目由陪你追剧的气象小编独家呈献

你觉得哪些气象工作最易被搬上银幕?留言告诉我们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