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汛期压力测试》,你值得拥有 >>>
如今
汛期已过去大半
今年汛期似乎格外不平静
对于气象人来说
更是一刻也不敢松懈
今年的汛期有多紧张
来看看我们这份
《汛期压力测试》
相信每位气象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而我们也问了几位预报员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回答
01
中央气象台 赵慧霞
Q
今年汛期,压力最大的一次预报是哪次?
赵慧霞:今年汛期强降雨过程多,8月份台风生成多,决策气象服务压力非常大。今年,压力最大的一次是台风“巴威”的服务。我是22日接班,刚好赶上“巴威”生成,从它在黄海发展至强台风,27日在朝鲜登陆、晚上台风停编,到28日完成“巴威”评估分析报告,我参与了“巴威”整个过程的决策气象服务。
Q
这种压力来自于哪里?
赵慧霞:“巴威”一路北上,不断聚集能量,历史上路径相似的2012年的台风“布拉万”曾给东北地区带来了强风雨天气,导致大范围作物倒伏和农田积涝,农作物受灾面积1123千公顷,农业受灾严重。
面对强大的“巴威”和东北地区即将开始的强风雨天气,从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办公厅,到局领导、中心领导都高度重视。《重大气象服务专报》《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快报》《两办刊物信息》《每日气象摘报》等决策气象服务材料需要不停滚动更新上报。
一个决策服务材料任务确定后,首先要迅速构思,确定必需的前端素材,然后需要立刻和台海中心、天气预报室值班人员协进行协调,提出需求。万一有没想到的点,后面材料出手时就会很被动。素材到后要快速浏览一遍,有不符合需求或不清楚的地方要与预报员沟通。
作为服务把关首席,大脑几乎是一直在运转。同时这些材料时间要求快、质量要求高,文字和图不能出任何差错。这就无形中施加了很大压力。在材料出手前,通常需要反复检查几遍,以便排除一些很难发现的笔误等。
Q
是怎么缓解这份压力的?
赵慧霞:值班期间的压力是很难缓解的,因为除了常规的材料外,我们随时还要接受各项临时任务。缓解压力的话,也就是在中午尽量给自己留出半小时的时间在办公室座位上眯一会儿,给自己做下心理建设,为下午能做好各项工作积蓄力量。
Q
过程结束以后,最想说一句什么话,对谁说?
赵慧霞:过程结束后,最想对台风“巴威”说的一句话是:再见,好走不送哈!
Q
如果满分是10分,给自己今年的汛期工作打多少分;给汛期的压力值打多少分?
赵慧霞:给自己的汛期工作打8分吧,很努力,还但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提升的地方。给汛期的压力值打9分,今年情况很特殊,决策气象服务任务很重,压力真的很大。
02
湘西州气象台 朱国光
Q
今年汛期,压力最大的一次预报是哪次?
朱国光:其实每次压力都很大,印象最深刻的是7月3日发布《暴雨警报》的时候。当时湘西地区前期降水已经显著偏多,6月以来(6月1日~7月2日),湘西州平均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多53.6%,连续暴雨日数长达17天。就在6月29日,凤凰县还下了一场特大暴雨,让防汛形势更加严峻,当晚又一轮紧急会商之后,我们发布了今年第26期《暴雨警报》,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Q
这种压力来自于哪里?
朱国光:来自于多个方面,首先是前期降水偏多,多地出现山洪、滑坡、城乡内涝等次生灾害,且江河水库水位维持在较高水平;二是根据预报,未来7天州内仍有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其中7月8日为最强降水时段,强降水的叠加、持续很容易导致滑坡、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多个地区可能将重复受灾;三是预报的不确定性增大,今年受疫情影响,飞机航班数锐减,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收集到的天气实况也大为减少,影响了模式预报的准确度,模式的调整非常大,很难对强降水的落区及出现时段进行精准预报。
Q
是怎么缓解这份压力的?
朱国光:其实预报准确率越高压力就会相对减少,所以工作中我们一直想办法提高预报精准度,比如通过多个强降水过程的对比分析,寻找预报着眼点,确定预报指标;对模式进行检验分析,合理订正;增加和省台首席预报员及上游地区气象台天气会商的频次,州气象台内部也经常开展加密会商,集思广益来提高预报准确率。
值夜班时,为了让大家轻松点,我们会准备很多零食,大家抽空聚在一起一边狂吃一边互相吐槽,也能缓解一点压力(笑)。
Q
过程结束以后,最想说一句什么话,对谁说?
朱国光:其实每次的天气过程都是老天爷出的“难题”,我们预报员就是解题的人。预报、预警、服务……一系列流程下来,过程结束后大家基本都已经累瘫了,这时候最想的就是对老天爷说:求放过,今年各种自然灾害已经太多了,希望下次的题不要太难,风调雨顺才是最好。
Q
如果满分是10分,给自己今年的汛期工作打多少分;给汛期的压力值打多少分?
朱国光:总的来看,给自己今年的汛期工作打8分,针对多轮连续强降水过程开展的滚动预报服务准确及时,为党和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但对突发性、局地性强的降水过程,预报精准程度还不够,需要继续努力,把这2分给补上。
汛期的压力值??10分怎么够!简直是无穷大!这样的压力下我们每次都是被压扁了又原地满血复活,堪比小强(ToT……)
7月3日晚发布《暴雨警报》之后,在巨大压力之下朱国光发的朋友圈,而下面点赞的基本都是连续熬了好多个夜的湘西气象人和防汛人……
03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台 覃皓
Q
今年汛期,压力最大的一次预报是哪次?
覃皓:今年汛期让我压力最大的一次预报是5月11日强对流天气过程。那次过程广西全区出现了大范围强对流天气,其中桂南出现了大范围的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以及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Q
这种压力来自于哪里?
覃皓:作为区气象台短时临近预警中心的预报员,要负责监控全区的强对流天气情况,我是入职刚两年的新预报员,除去跟班和脱岗培训时间,自己独立值班时间才不到一年,经验相对欠缺,所以压力主要还是来自于面对这种范围较广的过程有点手忙脚乱。
这次强对流天气自南向北遍布整个广西,在做短时临近预报的同时还要兼顾指导各个市县及时发布各类预警信号,这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忙得焦头烂额了。从这个预警信号的发布分布就可以看出当天过程的强度,多个市县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周围传真机不停的嘟嘟声也无形中制造了忙碌的氛围。
Q
是怎么缓解这份压力的?
覃皓:虽然当时非常忙,但是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在短临把关首席指导下,仔细分析雷达回波特征和卫星云图、自动站数据,对各类强对流天气的演变趋势有了较为准确的预判,市县台站也及时发布了相应的预警信号,预警准确、提前量也上来了,不知不觉压力就缓解了。
Q
过程结束以后,最想说一句什么话,对谁说?
覃皓:想鼓励一下自己对自己说:你还是不错的,有了一次经验下次就不慌了!
Q
如果满分是10分,给自己今年的汛期工作打多少分;给汛期的压力值打多少分?
覃皓:今年的汛期工作感觉只能给自己打6分吧,5分给自己能比较好的完成各项业务工作没有出现明显错误,1分给自己报对的落区,剩下的4分扣在自己的空报和漏报上。
汛期的压力值给8分吧,虽然很忙,但还是基本能hold住,希望今后的历练可以让自己更加从容。
04
武汉中心气象台 王珊珊
Q
今年汛期,压力最大的一次预报是哪次?
王珊珊:压力最大的一次应该是7月26至27日的那次过程。
Q
这种压力来自于哪里?
王珊珊:因为那次过程所有模式一直在调整,且各家结论也不一致,临近12小时都在变化。特别是武汉,临近12小时模式报了大暴雨,我们原来的意见是中到大雨。还有防汛减灾的压力,大家对武汉的关注程度也很高,所以压力挺大的。
Q
是怎么缓解这份压力的?
王珊珊:缓解压力主要还是靠和其他预报员、首席会商,得到大家比较一致意见的时候。其实整个汛期我觉得能过来是靠大家的智慧,就是有人商量其实心里还是很安心的。
Q
过程结束以后,最想说一句什么话,对谁说?
王珊珊:想对爱人说,这段时间没顾家,你辛苦了!
Q
如果满分是10分,给自己今年的汛期工作打多少分;给汛期的压力值打多少分?
王珊珊:都是8分吧。工作扣分一方面是因为怕自己骄傲,提醒自己不能自满,另一方面是觉得自己还有提升空间,对未来能力成长有所憧憬。压力不是满分,因为作为十年预报员已经练出了抗压力,而且我体重大,自然压强小啦~
05
江西抚州市气象台 刘杰
Q
今年汛期,压力最大的一次预报是哪次?
刘杰:压力最大的一次是7月7到9日的强降水天气过程。
Q
这种压力来自于哪里?
刘杰:一方面当时处在高考的关键时期,在4日我们召开了高考天气新闻发布会,预报只提到了7到9日以分散性雷阵雨为主,结果第二天形势就开始调整,到了7日更是形势突变,我们第一时间更新发布了新的高考天气服务材料,并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开展了决策气象服务。虽然我们7日更新的决策服务材料预报局部会有特大暴雨出现,但随着过程的推进,雨势的发展依然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过程最大雨量超过500毫米,令人心有余悸。另一方面,由于前几年精细周到的服务,地方领导对我们气象部门的预报有很大的期待,结果今年的预报服务效果不尽如人意,这次如此大幅度的预报调整,我一直担心会给人留下不靠谱的印象。
Q
是怎么缓解这份压力的?
刘杰:专注做好短时临近预报和预警服务。今年有些过程性天气预报不够精准,我一度对自己失去信心,但是我和同事们将压力转换为动力,在临近预报和预警服务上下功夫,尽量提高预报准确率,打出提前量,用最大的努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Q
过程结束以后,最想说一句什么话,对谁说?
刘杰:想对快五岁的女儿说:等爸爸下班,回家给你做好吃的。这个汛期,我很少有时间在家呆上完整的一天。特别从7月4日开始,晚上到家,女儿都睡着了。连着一个星期都没看到我,有天晚上打电话的时候,她问我是不是又出差去了。
Q
如果满分是10分,给自己今年的汛期工作打多少分;给汛期的压力值打多少分?
刘杰:给自己今年的汛期工作打7分吧,感觉自己的工作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可以安排得更有条理。给汛期的压力值打8分,今年汛期虽然出现强降水,但并没有遭遇明显的集中期,基本都是两三天的过程,有时间可以喘息。
压力
来源于
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的责任担当
释压
得益于
组织的信任、科技的力量
团队的配合与自我的修炼
汛期虽即将过去
责任却365*24根植于气象人心中
最后
也希望大家对预报员更加理解
其实
他们才是最希望预报准确的人呀
广告
推荐阅读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审核:段昊书
策划:张宏伟 段昊书
图文作者:刘玥、左丽萍、王海燕(除本人外)
微信编辑:亭喃
转载授权请联系:010-58993075(段老师)
送给我们一颗小星星,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