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度 | 洪水来袭,受伤的不只是人类?!

关爱动物的 中国气象 2021-09-07


野生动物,你们还好吗?


这是一个特殊的汛期,暴雨洪水中,守护生命财产安全的一场场“保卫战”,刻进人们的共同记忆。而在抗洪救灾的惊险画面之外,一些“插曲”同样令人关注: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生洪涝,麋鹿栖息地被淹;湖南,洞庭湖全线超警戒水位,上演野生动物“生死营救”;江西,罕见洪水影响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引发人们对候鸟觅食的担忧……


这些现象指向同一个话题:气象风险对野生动物生存环境的影响


天气气候对野生动物生存影响几何,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如何趋利避害,气象工作有哪些发力空间?记者进行了采访。


1

看影响 当自然保护区“遭遇”气象灾害



长江出三峡过宜昌,形成一段九曲回肠的“Ω”字型江段,河道在石首境内被截弯取直,新旧河道夹角处形成一片月牙状湿地:天鹅洲。这是中国特有珍稀动物麋鹿的主要栖息地之一——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今年汛期,在连续暴雨中,长江汛情告急,天鹅洲未能幸免。据武汉区域气候中心监测,6月8日至7月31日,该自然保护区累计降雨量达623.4毫米,居当地历史同期首位



“7月底,长江水位高出长江故道3米多,保护区一度出现‘外洪内涝’的局面。”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蔡家奇说,当时,保护区超过三分之二的草场被淹没,麋鹿栖息、采食均受到影响。


“以前在保护区常能看到成群麋鹿奔跑、追逐嬉戏的场景,今年看不到了。”荆州农业气象试验站站长刘凯文长期从事麋鹿气象服务,他在7月下旬到保护区调查时发现,麋鹿喜爱的浅滩大部分被淹没,部分道路因积水无法通行。偶尔能见到几头雄鹿,满身泥水,鹿角上还挂着水草。


荆州气象专家深入湖北石首天鹅洲,监测麋鹿保护区内湿地水质光谱。图/杨锋


沿长江顺流而下,从7月初开始,洞庭湖全线超警戒水位,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洲滩逐渐被淹没,麋鹿只能不断寻找湖中高点,一些夏季候鸟巢穴也被水淹没。在东洞庭湖麋鹿和鸟类救助避难中心,工作人员“救回”不少小麋鹿、小夜鹭。


在东洞庭湖麋鹿和鸟类救治避难中心,饲养员给被救助的麋鹿喂奶。


在出现超历史大洪水的江西,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属9个子湖泊及草洲全部被淹。鄱阳湖是候鸟天堂,虽然距离冬季还早,但高水位对越冬候鸟的影响可能持续更久:水体在洪水冲刷下透明度降低,直接影响沉水植物的生长。而它们,则是白鹤等越冬候鸟的主要食物来源。


“在洪水中,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会得到很多关注,野生动物面临的安全威胁和生存挑战,很少有人看到。”江西省余干县野生动物保护站站长雷小勇说。




2

看行动 特殊的“抗灾保卫战”


雷小勇的担忧,不无道理。我国目前有47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以野生动物为主的保护区有百余个。生态环境部数据显示,我国已建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1.18万处,89%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种类在其中得到保护。而另一组数据同样值得关注:每年我国约有1700个市(县)发生近6000次暴雨,1600个市(县)经历2.5万次高温,88%的地区年均干旱日数超过50天,气象灾害发生范围之广、影响之重超过绝大多数国家。



面对威胁,不论是动物自救还是人类施救,都堪称特殊的“抗灾保卫战”。“在洪水季节,麋鹿受天性驱使从低处往高处逃生,这本是麋鹿种群优胜劣汰的方式。”湖南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总工程师宋玉成说,湖区几乎年年涨水,许多麋鹿都在记忆里“植入”了一条迁徙路线。


有意思的是,洞庭湖区域之所以出现麋鹿,竟也得益于洪水:在1998年特大洪水期间,原栖湖北石首天鹅洲的一群麋鹿,横渡长江来到洞庭湖区,20多年后已壮大至200余头。



与“年年涨水”的往年不同,今年河湖高水位持续时间更长。“要想办法在不影响麋鹿自然状态的前提下,帮助它们成功度汛。”宋玉成和同事们乘小木船巡护、救助受伤动物,深入村庄科普,已成为汛期常态。


湖北石首天鹅洲的1100余头麋鹿则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经历了更为惊心动魄的“大迁移”。



“眼看着水位一天天上涨,麋鹿不怕水、很淡定,我们却急得不行。”蔡家奇说。湖北省气象局利用卫星进行的专题遥感监测,能更直观地看到变化:7月20日的水体覆盖面积较15日增加0.59平方公里,到27日再增加0.24平方公里……麋鹿适宜的活动空间,一步步被压缩。



尽管焦急,撤退工作却有条不紊。据蔡家奇介绍,保护区根据天气和洪涝发展“阶梯式”地开展救助,在洪涝初期,先用食物引导麋鹿撤至地势相对较高的应急饲料基地,该基地被淹后,则进一步撤离至安全区。这片建于2018年的安全区自成系统,有丰富草场和完善的排灌系统。而在应急饲料基地与安全区的选址建设阶段,气象部门提供的气候预测、洪涝风险区划,都是重要参考。



3

看长远 呼唤更专业气象服务


眼下,随着水位缓退,长江沿岸出现洪涝的自然保护区正陆续恢复正常。“现在每隔几天就往安全区投放两三吨白菜、胡萝卜,保证麋鹿食物供应。”蔡家奇说。



但放眼长远,气候变化背景下频发的自然灾害,依然让“蔡家奇们”忧心。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0)》显示,我国气候极端性进一步增强,降水变化区域差异明显、暴雨日数增多,区域生态环境的不稳定性加大。


“气候变化影响野生动物的分布、习性等,亟待深化研究。”扎根洞庭湖区十余年的宋玉成深有体会。“例如斑嘴鸭,以前只在冬季来洞庭湖越冬,现在夏季也常能看到。”他认为,探究动物对气候变化的自适应机制,气象数据是不可或缺的参数之一。



不只是针对科研,从栖息地科学规划、生态系统监测,到动物繁育各阶段,都呼唤更精细的气象服务。“需要针对区域特有珍稀动物的气候适宜特性,建立不同的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刘凯文所在的荆州农试站,多年来针对麋鹿已形成一整套保育气象服务指南,但他认为仍与需求存在差距。


“保护野生动物,本质上是对其所处的生态系统的全面保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志刚认为,应从大生态格局出发,提升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系统性,实现从点到面的跨越。



更高层面的顶层设计,已然成型。今年6月出台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九大工程”,自然保护地建设及野生动植物保护重大工程正是其中之一。


这其中,增强气象监测预测能力及对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服务能力,也在国家规划之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区重点开展气温、降水、植被覆盖度、群落调查、生产力要素监测”等工作,已提上气象工作日程。



而眼下,各地针对野生动物的生态气象服务虽尚未成体系,却已在细化服务的千里之行中迈出第一步:


江西,针对鄱阳湖湿地与植被的遥感监测已成为常态化服务;在吉林,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应急责任人被纳入气象预警发布范围,森林防火季的人工增雨作业,更成为保障安全的有益补充;在广西贺州,气象部门与大桂山鳄蜥自然保护区联手,通过加装温度传感器等方法积累数据、加强研究;青岛市城阳区气象部门建起野生动植物气候观测站,为越冬候鸟投食等工作提供精准预报……



“很少有人看到”“提供针对性服务”,野生动物保护领域气象服务的细微变化,映射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深入人心。而要走的路,才刚刚开始。




广告



推荐阅读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审核:段昊书

文章作者:贾静淅 叶奕宏 刘庆忠 刘立成 毛琪 向伟

图片来源:新华社、湖北省气象局、武汉区域气候中心、网络等

微信编辑:曾彦彦

转载授权请联系:010-58993075(段老师)

送给我们一颗小星星,好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