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气象人来到这里,困扰一位父亲的心结打开了……
村道蜿蜒
白墙黛瓦
花草摇曳
新春佳节,坂斗村里
一片祥和安乐、欣欣向荣的景象
快跟随记者的镜头看看吧↓↓↓
01
生活有了盼头
“梅书记,走,去我家喝茶!”
2月3日中午,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的山里还颇凉。看到福建省气象局派驻杉洋镇坂斗村的第一书记梅机,挖了半天山薯的俞居行擦了擦汗,放下铁铲,拍拍手上的泥土,熟络地抽出一支烟递了过来。
“看,这根有十几斤重哩。”俞居行说起沉甸甸的山薯,笑容淳朴。
村民俞居行挖出十多斤的山薯。图/谢玉丽
这些山薯是去年种下的,根据县里相关扶贫政策,村里的贫困户从事种植特色优势农业和农产品加工,达到一定规模每年可获得一次不低于5000元的产业扶贫资金。“今年山薯价格不错,加上酿造的16坛米酒能卖8000元,生计不愁了。”
四年前,俞居行可没想过生活能这么有盼头。
彼时,他的妻子离世。过了一年多,母亲也去世。空空荡荡、暗淡破旧的土坯房只剩下自己和女儿俞娴苦苦支撑。
被山围着的坂斗村,农业生产资源相对贫瘠,丰歉由天。年事已高、体力不支的俞居行做不了太繁重的农活,也无法办理助学贷款,需要省吃俭用加上借款才能勉强挤出女儿在齐鲁医药学院求学的费用,生活的压力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2017年底,梅机来到了村里,他们的生活渐渐透进了一些光亮。
02
政策红利落到最需要帮助的人
图/颜家蔚
梅机来后,很快掌握了他们的家庭情况,一边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一边用活政策,实施“雨露计划”,给予补助。
2018年8月,古田县政府加大对贫困学生的帮扶工作力度。根据政策,俞娴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大学生,助学金在原来每年1000元的基础上再增加4000元。
“政府增发前两年的助学金共8000元,新学年发5000元,省外就读村里还额外给3000元补助,加上青山慈善基金会提供的3000元,一共有19000元的补助!”俞居行说,解决了后顾之忧,俞娴学习的干劲更足,顺利毕了业,如今已参加工作。
俞居行的家庭变化,是坂斗村41名贫困户的一个缩影。
3年多来,梅机吃透各项政策,自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帮扶“攻略”,向扶贫、乡村振兴、财政、教育、交通、自然资源、水利、民政、住建等部门累计争取1500万元资金。
记者问村民,幸福是什么?
有人说,是村里补贴加固的屋顶、新修缮的隔层楼板、门前新铺的水泥路,住得舒心自在。
有人说,是可以享受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城乡医疗救助、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健康扶贫补充保险五重待遇保障,看病就医报销的比例超过95%,自己花的钱少了。
有人说,是实现自来水用水保障,再也不用担心每年夏天、春节水源干枯;污水管网建了起来,河水清透没有异味;排水沟、水利涵洞和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村里的防洪能力提升了。
还有彻夜明亮的路灯,拓宽的马路和新修的文化廊桥……
03
奔向更加美好的生活
基础设施跟上了,乡村美了,2018年年底,坂斗村全部脱贫。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如何持续激发生长潜力,是梅机一直惦记的。
梅机找来福建农林大学的专家,来村指导经济果树发展区划,邀请农业气象专家分析土壤状况、气候特点、气象灾害的影响、果树的适应性等指标,帮助确定“一村一品”,发展特色产业。
坂斗村还在全镇先行试点村党支部领办古田县庄上果蔬专业合作社,推出“村党支部+合作社+科研院所+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设百香果、猕猴桃生产基地,创办小龙虾生产基地;党支部引领贫困户,争取产业帮扶资金,酿酒,种食用菌、山薯、茭白,养泥鳅、田螺……坂斗村脱贫致富增收新途径不断拓展,村民年均收入实现跨越式的增长。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新的一年,我们在已建设项目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孝老食堂’,让孤寡贫困老人有更多的获得感,走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梅机信心满满。
一砖一瓦,一草一木这里既有国家发展的生动落脚也有着乡村振兴的紧步相随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审核:段昊书
作者:中国气象报记者 谢玉丽 通讯员廖玥
图片来源:颜家蔚 谢玉丽
编辑:吴彤
广告投放及商业合作请关注公众号并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