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就是我们的春节!

请点击右边关注 吟诗立卷 2021-02-06


几千年的历史沉香  几千年的时光精华


我们的春节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各位朋友们春节好!


这里是吟诗立卷,我是蚀骨的冷,今天是大年初一,  我给大家拜年了,祝您在新的一年中吉祥如意,笑口常开。


那么大年初一又有那些习俗呢: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拜年一般从家里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起床后,要先向长辈拜年,祝福长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长辈受拜以后,要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在给家中长辈拜完年以后,人们外出相遇时也要笑容满面地恭贺新年,互道“恭喜发财”、“四季如意”、“新年快乐”等吉祥的话语,左右邻居或亲朋好友亦相互登门拜年或相邀饮酒娱乐。春节早晨,开门炮仗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这就是我们的春节:也是我们对“年”的期盼


中国人对年的期盼,是从秋风带走树木上的最后一片叶子开始的。


人们会感叹,日子过得真快啊。这一年的数字刚刚写顺,新的一年又要来了。公历的新年虽然颇为隆重,但在这时,它更像是给盛装的中国年打前站的。


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在这样的氛围中长大的。这是中国人之间不必说出的默契,也是深藏在中华民族族群中的血缘密码。


只凭这个共同的节日,这个民族的子孙们,哪怕散落在全世界,都可以找到相同的基因和话题。


在被叫做春节之前,中国年,已经是一个三千多岁的老寿星了。这是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屡次被禁而不成的节日。中国元旦原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的是“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中国人,用如此简洁的称谓,来形容那个令人欣喜的开端。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民国政府曾多次试图废农历改公历。但这一举动没有完全成功。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49年。


那一年的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们,走进了北京中南海怀仁堂。商议了即将成立的新中国若干大事后,他们还郑重地给自己国家的节日,起了几个重要的名字:


古意盎然的中国年,因为与二十四节气的“立春”之日相近,叫做春节。


为了区分公历和农历两个“年”,公历1月1日被称为“元旦”。


从此,新中国,一改旧政权不准民间过农历年的固执,春节,成为中国人民的合法假日。


在中国,春节,完全是一个对幸福生活顶礼膜拜的日子。

     

中国人盼望着过年,是因为这个年,最大程度地充斥了中国人对理想生活的想象。


它最大程度地阖家团圆,亲友相谐,社会友善;它尽可能地物质丰富,华衣美食;它既是对过去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的展望;它既心怀天地,感念祖先,又沐及子孙……


几千年的历史沉香,几千年的时光精华。

 

中国年,就像参天的老树,任光阴的年轮一圈一圈绕上,任历史的厚度一层一层地沉积。文化的内力之大,让我们身在其中,而不觉其力;只有远离它才能更深切地触摸和感知。


无数的岁月,已经将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节日,炖在了一起。节日,内含着文化;文化,胶着着节日。

 

正因为它的美好和理想,中国年,成为地球上的各个角落里,都有人等待的节日。这是全世界最年长、也最为盛大的节日。中国的饺子,中国的鞭炮,中国的春联,都在跃跃欲试地——等着它。

    

欢乐的中国年,就这样,端着一碗饺子,敲着热闹的锣鼓点儿,叩响了每个中国人的家门。




蚀骨的冷 

—— 员晓敏,媒体人,热爱朗读与歌唱。《内在语》、《吟诗立卷》,我声音的世界,无限的乾坤。



《吟诗立卷》


万古长空  一朝风月






《内在语》


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长按以上二维码添加关注分享交流


关注置顶《内在语》、《吟诗立卷》微信公众号,每一个诗意的夜晚视听、阅读与您不再擦肩而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