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锦:为什么说同治帝去世后,清朝面临入关以来最大的政治危机?

作家荟 2024年08月28日 00:02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写乎 Author 姚小红主编

作者:安锦

公元1875年1月,在位十三年的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溘然长逝。同治六岁即位,十九岁去世,成为清朝历代皇帝中最短命的一位。而同治在位的十三年里,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傀儡,空有皇帝之名而无帝王实权,那为什么说他的去世使得清朝面临入关以来最大的政治危机呢?

这还要从他的父亲咸丰帝说起。

一、皇帝独子

十三年前,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zhu三声)在内忧外患中病逝于承德避暑山庄,成为清朝历史上第二位在北京城外病逝的皇帝(编者注:第一位在北京城外病逝的皇帝是咸丰的祖父嘉庆皇帝,他也是在承德避暑山庄逝世的)。

咸丰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也是悲惨的一生。他从父亲道光皇帝那里接手的清王朝,是一艘已经行驶了二百年的老破船。咸丰初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硝烟还未散尽,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击碎了这个自诩“天朝上国”的体面,全国上心人心惶惶。鸦片走私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海关贸易的主动权被迫掌握在欧洲人手中,大量的白银外流,国家贸易逆差的形势越来越严峻。同时,黄河流域及广西爆发了捻军起义和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起义。起义军从两广地区一直打到长江流域,最终攻破南京,清王朝的半壁江山岌岌可危。而朝堂之上,官员们暮气颇深,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均秉持“静候皇上训示,不敢妄参一议”的态度。面对咸丰的问询,搪塞和应付了事是常态。甚至有年老的军机大臣在地上跪久了,竟趴在蒲团上鼾声大起。这样的内政和外局,咸丰一个平庸的君主如何力挽狂澜、扶大厦之将倾呢?

图1:咸丰皇帝像-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前,咸丰被迫带着一众大臣来到承德“木兰围猎”,逃离即将成为战场的首都。到了承德后,脱离政治苦海的咸丰一下子放松下来,彻底沉迷在美酒佳人里,而将北京的烂摊子交给自己的弟弟们(编者注:此时留守北京的道光皇子包括六子恭亲王奕訢[xin一声]、七子醇郡王奕譞[xuan一声]、八子钟郡王奕詥[he二声]、九子孚郡王奕譓[hui四声],还有已经过继给道光之弟绵恺的五子惇亲王奕誴[cong二声])。留守北京的王公大臣们因被动“临危受命”怨言一片,于是凭着对肃顺(编者注:肃顺是清朝宗室,咸丰年间的权臣,颇得咸丰信任)等人的怨恨和对皇帝部署的不满而形成了“北京集团”,与在热河随驾的肃顺等人成分庭抗礼之势。

公元1861年,咸丰在承德避暑山庄逝世,弥留之际特命载垣、端华、肃顺等八人为“赞襄政务八大臣”代行皇权,由两宫太后分别掌管“同道堂”和“御赏”印章,通过对八大臣下发诏书的用印来佐证皇权实施的正统性,其实也是对八大臣代行皇权的监督。咸丰只有一个儿子载淳,皇位便毫无争议地由六岁的载淳继承。后因对国家最高权力分配的不满,慈禧联合奕訢发动政变,八大臣或被杀或被流放,咸丰临终制定的“顾命八大臣”制度被废止,年号由“祺祥”改为“同治”。由此,同治帝在两宫垂帘、恭亲王辅政的背景下,开启了他十三年的皇帝生涯。

二、世系中断  

那为什么说同治一去世,清朝就面临入关以来最大的统治危机呢?

因为同治没有儿子。

在封建王朝,皇帝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需要拥有众多子嗣作为王朝统治的根基,所以在当时立储又被称作“立国本”。像康熙一生有三十五个儿子,乾隆一生有十七个儿子,就连道光一生也有九个儿子。而到了咸丰这里,他只有同治这一个儿子。同治则无子,也就是说同治的皇帝世系因无嗣被终结。

同治去世后,两宫皇太后哭成了泪人。但慈禧深知流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目前最要紧的是选出新皇帝。因为根据清朝祖制,未选出新皇帝之前,不能向全国宣布先帝去世的消息,可见“国不可一日无君”并不是一句空话。

图2:同道堂、御赏印章-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三、立储风波

这天已是晚上八点多钟,放到今天来看,这个时间还是人们在外活动的时间。但是放到那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农业社会,此时绝大部分人已经进入梦乡。慈禧、慈安紧急召集王公大臣在养心殿商议立储大事。被召集的王公大臣们深知这次会议事关重大,于是每个人心中都忐忑不安、各自揣摩。

参加会议的大臣共分为五个群体:第一,近支宗室(编者注:因晚清时期同治、光绪均无嗣,故与皇帝血缘最近的宗室是道光的子孙,于是这群人被称为“近支宗室”);第二,远支宗室、外戚等;第三,军机大臣;第四,内务府官员;第五,上书房的师傅。在这里面,前三个群体是有发言权和表决权的。因为立储之事不仅是家事,更是国事,宗室外戚和军机大臣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内务府官员属于皇家的奴才,参加此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执行会议结果,所以仅具有列席旁听权。把上书房的师傅们也叫来,是为了体现皇家尊师的优良传统,这些人也仅仅只有旁听权。

会议一开始,便有军机大臣提出要为同治立嗣,办法就是从同治兄弟的孩子里面过继一个给他。前面我们说到,咸丰膝下仅有同治一个儿子,同治并没有其他亲兄弟。根据我国古代宗法规定:“立嗣之事,其法则胞兄弟之子以为嗣,次则从兄弟之子。”那么立嗣之事只能从同治的从兄弟,也就是堂兄弟里面来选。

图3:避暑山庄一景-来源于承德避暑山庄景区官网

在当时同治的从兄弟之中只有咸丰的哥哥奕纬之子载治有两个儿子。于是载治的儿子便被某些大臣认为是最适合继承皇位的人选。但仔细一想就发现这里面有很大的问题。

什么问题,奕纬生前并没有儿子。

那载治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在咸丰登基后,不忍看到大哥奕纬一支绝嗣,于是便从宗室中将载中过继给奕纬为嗣,并改名载治。可不要小看这一改名,因为道光的孙子们第二个字带“氵”偏旁,这是近支宗室的标志。虽然载治名义上是道光的孙子,但是与道光并没有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立载治之子为嗣的意见一提出,便立刻有人站出来表示不可。

此人正是道光的第五子惇亲王奕誴,虽然他已被过继给绵恺,但从血缘上仍是道光的儿子,于是仍然属于近支宗室。奕誴这个人生性洒脱,从不摆王爷架子,说话口无遮拦,所以慈禧对他的印象一直很差。但此时奕誴的一句话却对慈禧非常有利,他说:“疏属不可。”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载治的儿子血缘关系太远,不能立为嗣子。这句话给了慈禧一个台阶,于是她就坡下驴地说道:“溥字辈中无当立者。”(编者注:同治是“载”字辈,他的下一代人是“溥”字辈)此话一出,下面的王公大臣们立刻嘈杂一片。

慈禧这话就表示清朝皇位的继承要首次从“父死子继”改为“兄终弟及”了吗?

四、大位已定

这真是一个大胆的想法!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兄终弟及”的继承方式极易导致血肉相残、同室操戈的结局。但除此之外,好像并无什么更好的办法。于是会议继续进行,在场的众人开始考虑“载”字辈中可作为皇储的人选。

总的来看,道光有九个儿子,他的孙子辈中适合继承皇位的人选应当有很多。但其实不然,除了早逝的长子、二子、三子和咸丰,此时五子奕誴已经过继给绵恺,从法统上已经不属于道光之子,所以他的儿子不能列入考虑范围;六子奕訢有二子,长子载澄、次子载滢;七子奕譞有一子载湉;八子奕詥和九子奕譓均无子。这么一看,能够有资格作为皇储候选人的只有三个人,奕訢的两个儿子和奕譞的一个儿子。

奕訢作为首席军机大臣,清政府的首脑,自然有人主动依附于他。再者奕訢是道光最喜欢的儿子,曾是咸丰继位之路上有力的竞争者。此时的形势更让奕訢一下成为一支炙手可热的“蓝筹股”。于是有军机大臣站出来表示要立奕訢之子载澄为嗣,那么慈禧是什么态度呢?

图4:恭亲王奕訢像-来源于网络

慈禧当然不愿意!这不仅仅是因为奕訢曾是咸丰皇位有力的竞争者,试想一下,奕訢现在已经权倾朝野,既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议政王大臣,又是首席军机大臣,如果让他的儿子再当了皇帝,那慈禧还有什么戏可唱呢?十三年前“辛酉政变”的故事会不会在发生一遍?慈禧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肃顺?

这个提议一出现,慈禧就感受到了危机。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势地位不受威胁,为了稳定这个正处在内忧外患中王朝的统治。慈禧选择用再高明不过的方式巧妙地化解了这次立储危机,而此时她的做法完全证明了她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政治强人。慈禧对提议立载澄为嗣的大臣缓缓说道:“文宗无次子,欲为立嗣。”

这话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的丈夫文宗咸丰帝没有第二个儿子,我想为他选一个继子。

高明!实在是高明!今天这场会议的主题是为同治立嗣,但是众人却忽略了重要的一点:同治一死,咸丰也绝嗣了!为国家立新君,那既是国事又是家事。但是,为去世的丈夫选继子那就是慈禧个人的事,与在场的王公大臣们有什么关系呢!

慈禧这一下就仿佛在说,我为自己丈夫选嗣子,你们可以提意见,但你们说了不算。

图5:慈禧书“福禄寿”三字轴-来源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大臣们仍不死心,于是又有人说,国家正处多事之秋,请立贤者,仍求两宫垂帘训政。

这话的意思是说现在国家内忧外患,请立一位贤明的君主,我们众大臣仍然请求由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仔细揣摩这句话,其中的弦外之音是立贤。何为立贤呢?立贤就是立长。因为不可能用贤或者不贤来评价一个孩子。

面对这个“来势汹汹”的提议,慈禧又彰显了她的政治手段,她再次缓缓开口道,“我和姐姐想选一个小一点的孩子,一是便于教育,二是可以更好地培养母子感情。”

大臣们傻眼了。因为无论哪方面来讲,这个理由都无法反驳。

于是慈禧斩钉截铁地说道,经过与慈安商议,她们决定立醇郡王奕譞的儿子载湉作为文宗次子,入继大统!

图6:醇郡王奕譞像-来源于网络

这里面还有一层关系,慈禧的亲妹妹是载湉的母亲,也就是说慈禧既是他的伯母又是他的姨母,可谓是“亲上加亲”。再者奕譞这个人性格懦弱,与奕訢相比更容易控制,不会出现未来皇帝长大后而架空慈禧的情况,那么不选载湉又选谁呢?

慈禧的这一选择,既保证延续道光以来的皇帝世系,又排除掉恭亲王奕訢这个最大的对手,同时选择血缘与自己相近的载湉为嗣也符合人之常情,最重要的是慈禧通过为再次垂帘听政提供条件,保证了自身对权力的把握,保证国家机器运转的稳定性,维护了王朝统治,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了同治去世后因权力出现真空而引发的政治危机。

公元1875年2月,爱新觉罗载湉继位,成为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至此,大位已定。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参考资料:

喻大华:《囚徒天子光绪》,百家讲坛,2011年

喻大华:《薄命天子:喻大华评说咸丰帝》,工人出版社,2018年

阎崇年:《故宫六百年》,华文出版社,2020年

莫忆城:《清史原来很有趣大全集》,中国华侨出版社,2012年

袁灿兴:《军机处二百年》,岳麓书社,2021年

投稿邮箱:

499020910@qq.com(历史文化)

125926681@qq.com(小说散文)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长按识别二维码,可关注《作家荟》

作家荟启事


稿酬规定:

1.2024年2月1日起,文章采用后,稿酬5元;一个月内,在公众号阅读量≥500的,稿酬10元;阅读量≥1000的,稿酬15元;阅读量≥1500的,稿酬20元;阅读量≥2000以上的,稿酬30元。

每篇文章所获赞赏金总额,5元以上者70%发放给作者,5元以下者不发放作者,留作平台经费。

2.稿酬和赞赏在下月上旬以微信转账的方式发放当月稿酬。

3.采用作品都将在《今日头条》《百家号》等大平台发布,要求原创首发作品,非原创首发请勿投寄。



点个好看,好运连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作家荟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