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观点|肖滨:社会改革不可能替代政治改革
信息来源:《南风窗》
学
人
介
绍
肖滨,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
政改一小步,中国一大步
《南风窗》:政治改革的滞后和经济改革的相对成功,这是过去30年中国社会的突出现象,这两者之间有无因果关系?在您看来,政治体制改革在今天有多大的迫切性?
肖滨:经济改革的启动本身就是政治改革,没有政治改革的推进,就没有经济改革的成功。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起始点,就是从解放思想、放弃阶级斗争为纲开始的,这些都涉及政治改革。政治改革和法治建设一早就被写进党的文件,1989年之前政治层面的改革不仅是提法多,而且也有了具体的实施文件。
这30年来,不仅经济改革取得了成功,政治改革也是有一定进展的。改革开放之后,行政审批制度的确立,人权、法制概念被写进宪法,这些都是政治改革的结果。因此不能简单断定30年来只有经济改革而没有政治改革,这种论断违背了事实,必须得到纠正,否则无法解释经济增长的事实。恰好是政治上的松动,经济改革才有空间。权力结构一点都不调整,经济怎么可能获得自由发展?
但我们也必须承认,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相比是滞后的。经济改革的成果非常显赫,财富增长的程度尤为显著,对比一下,政治改革的滞后性就比较明显了。看不到这一点,是对现状的简单解读。
就中国的现状而言,政治制度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从政治层面分析,经济增长非常迅速,蛋糕越做越大,但这并不意味着全体民众都能分享发展的成果,事实上财富蛋糕被少数人占据,贫富悬殊越来越严重。要达到相对比较公平的分配,一定会涉及利益问题,如何让老百姓共享财富增长、让利益集团让步?这些必须通过政治改革来实现,利益公平分配的问题就是政治问题。
从社会层面看,30年来社会更自由、更有活力,但矛盾也更加尖锐,层出不穷的群体性事件,表明社会矛盾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缓解社会矛盾,平抑群体性事件,必须在政治层面做出调整,必须通过政治改革。底层民众如果有更多的参与渠道,民意能够得到更好的表达,司法渠道能够保障他们的权益,福利机构能够实现对弱势群体的救济,群体性事件就会大大降低。采用暴力反抗的群体性事件其实是底层民众不得已的一种选择,要平抑群体性事件,舒缓民众情绪,除了政治改革别无它途。
从国际层面看,国家已处于开放状态,与国际的交往越来越深入,政府机构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这个问题也需要通过政治改革来推进。多年前,中国加入WTO,需要遵守大量规则系统,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政府行为的约束。西方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归根结底是因为政府的运作系统、政府对规则的遵守与市场经济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比如国有企业的行业垄断,民营经济无法进入,民间资本无法平等获取利益;比如股市,上市融资的也大多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与公权力捆绑在一起,同市场经济的自由原则背道而驰,如何与全球化市场对接?只有通过政治改革,破除权力对经济的介入,才有制度上的自信,才能与国际社会平等交往。
另外,从国家统一的角度,政治改革也必须推进。港澳台的民主建设都在推进,若在政治民主上达不到普遍一致的认同,如何维持中国的统一格局?
就当前而言,执政当局应有大气魄、大手笔,下定决心推动政治文明和法治民主,给予人权更多的保障。实现政治上的进步,经济改革和社会改革才能继续向前推进。政治改革无法回避,越拖越被动,我们不能将艰巨任务留给下一代。若每一代领导人都能将政治改革向前推进一小步,将是中国的一大步。
在选举民主前解决转型正义问题
《南风窗》:从人类社会的历史来看,一个社会在民主化的初期极易趋向激进,此时只有激进者才能赢得群众,这种“淘汰温和”定律使许多人担心政改会导致社会的动乱,您的看法如何?
肖滨:民主化初期确实容易趋向激进,尤其是选举民主,在运作初期,激进的人往往赢得选举,这种担忧是合理的。但改革不能因此停滞不前,改革者需要做的是消解风险而不是逃避风险。以台湾为例,“二·二八”、“美丽岛”等事件成为台湾转型正义中的大问题,每到“二·二八”马英九必出来道歉,民进党正是靠着批判政府过去的不正义行为获得群众的支持,不用提政纲,只要数落政府罪行,大旗一挥就能当选。这种情况下,社会当然会走极端,理性的声音被淹没。
历史遗留问题为激进者提供了机会,如果选举民主和转型正义同时出现,激进者当权的可能性非常大。我们需要做的是在选举民主运作之前,逐渐解决转型正义问题,甩开历史的包袱,才能避免走极端。
社会矛盾也是激进主义绝佳的武器,因此在选举民主之前,通过政治改革化解民怨、实现财富相对公平的分配也是非常迫切的。底层民众和农民的问题不解决,一旦进行选举,他们将成为激进主义者的天然票仓。
选举政治难度大、风险高,避免社会趋向激进要有战略上的大布局。当政者需有意识有步骤地为选举民主的到来提前谋划,铺好路搭好桥。当前,中国的制度建设还不完备,权力体系不能像美国一样只满足于应付日常事务、突发事件,更应该花大力气推动制度建设,采取长远措施化解矛盾、降低风险。美国从政者需要解决的是政策问题,而中国从政者需要解决的是制度问题、战略性问题,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治理逻辑。
《南风窗》:政治制度上的变革或许困难重重,有种观念认为可以尝试从社会变革方面着手,通过社会变革调整利益和权力结构,您认同这种观念吗?
肖滨:学界确实有一种观念,认为政改太麻烦、风险高,因此应该先搞社会改革。中国的改革包含了经济改革、社会改革和政治改革三个层面,过去的30年我们做的主要是经济改革,此后社会改革也开始跟进,比如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都是属于社会改革的范畴,最后则是政治改革。从逻辑顺序上说,经济改革先走一步,社会改革作为政治改革的铺垫,在历史顺序上可能具有优先性,但社会改革不可能替代政治改革,社会改革最终也需要政治改革的支持和推动。因为社会改革必然触及权贵利益,而利益问题必将引发各方博弈,最终还是政治问题。
如何让占用大部分医疗资源的阶层让步,与普通民众共享;如何让占有大部分财富蛋糕的人割让一些财富给老百姓;如何打破精英优势传递,恢复社会流动性,让穷人家的孩子也能向上 42 30685 42 13106 0 0 7512 0 0:00:04 0:00:01 0:00:03 7510走,摆脱“蚁族”和“蜗居”的宿命,这些问题的解决单靠社会改革是无法完成的,最终只能取决于政治改革。完全脱离政治改革的社会改革不可能成功。
《南风窗》:伴随经济上的国进民退,以压制社会为代价强化权力的迹象依稀可见,权力、资本和民众的三方博弈中,公权力占据了绝对优势,这对社会治理模式提出了怎样的挑战?
肖滨:最大的挑战是有可能出现勾结型国家,即权力与资本的结盟,形成权贵阶层。三方博弈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不仅权力集团很强大,资本集团也很强大。若勾结型国家成形,底层民众当然悲壮。那些群体性事件中的抗议者、拆迁过程中的自焚者,既不是权势集团也不是资本集团,面对强大的权力和资本集团,民众很有可能连博弈的资格和能力都丧失,若没有表达的渠道则只能诉诸暴力。
事实上,勾结型国家的走向现在已比较明显,“黄光裕案”就是一个政商勾结的典型事例。陈绍基所在的政法部门是非常强势的权力部门,属于国家机器,同资本集团结合产生强大的压制力,底层民众凭什么与其博弈?这对社会治理造成极大挑战。
如果任由此种趋势发展下去,很有可能会出现政权寡头化,一旦出现寡头化,极易产生寡头化政权与民粹政权的相互替换。这对国家而言,是一种灾难。寡头化政权,精英和权贵掌控国家,欺压底层民众;民粹政权恰好相反,底层民众忍受不了压迫之后将寡头打翻在地夺取政权,但不会经济建设,经济不增长,社会无法进步,也是很令人担忧的现象。
这其中隐含着一个逻辑,权势集团需要从资本集团套取货币财富,这是权力的经济逻辑;而资本集团也需要从权势集团获取最大的效益,这是资本的政治逻辑。如果没有外在的制度约束,权力和资本的天性会自然趋向勾结型国家。政治改革的迫切性也体现在这里,只有通过改革建立完善的约束制度,才能避免国家的寡头和民粹化倾向。
《南风窗》:社会暴力有愈演愈烈之势,政府和法律的公信力均受到极大挑战。虽然说《拆迁条例》仍有许多限制,但也取得部分进展。这是否说明可通过法治的推进来达至利益的互惠和妥协?
肖滨:怎么解决社会暴力愈演愈烈这个问题?法治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执法正义是保障社会公正的必要条件,完备的法律制度是民主的基础,但只有执法程序的公平和正义才能实现对公民权利的保障、对公权力的制约。法治意味着对公民权利的保障,意味着对公权力的约束,意味着公正的保证。
现实的问题是,法律法规已经存在,但法治还不完善。老百姓遇到问题,最需要的是找到一个裁判,裁判仲裁的依据就是法律法规,如果法律、上诉程序和法官环节无法保证公正,民众只能诉诸暴力来解决问题。
民主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政治手段,也是最根本的解决方法。但我们不能寄望选举民主来解决社会暴力问题。民主不只是选举,维权是民主,参与也是民主,只有建立民主的渠道,民众的诉求才能获得有效表达,选举民主的障碍才能逐步消除。法治是平抑社会暴力的司法渠道,民主则是政治渠道,通过这些渠道民众的诉求能够传达至决策者,社会暴力的因素就会减少。如果一个老百姓到人大得不到回应,到法院打不赢官司,上访被打击报复,除了暴力还能有什么办法?
法治和民主是消弭社会矛盾、抑制社会暴力的重要渠道。网络民主、参与民主、媒体获得言论空间都非常重要,通过公开性给予矛盾释放的渠道才能真正获得社会稳定。
《南风窗》:如果要在不远的时间内实现政治改革,应从哪里突破?
肖滨:从社会层面考虑,首先需要缩小财富差距。解决两极分化、减少收入差距、建立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税收是一个突破口。
其次,必须迅速消灭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这个问题不解决,选举性民主将受到极大制约。农民若依然占据人口绝大多数,激进主义就会有广阔的土壤。
第三,中国需要大力推进区域平衡,仅有东部沿海发展是不够的。
政治改革需要强力推进
《南风窗》:在中国转型的过程中,一种认识是中国的发展必须采纳西方的价值观,否则就会失败,另一种是对“古典中国”的迷恋,认为中国的过去可以指导中国的未来,您怎么看?
肖滨:人权、自由、公平、正义等人类最基本价值必须坚守,但落实这些价值的模式和时序是可调整的。每个国家具体情况不同,实现的方式和时序可以有所不同。公民权利涉及不同价值,第一是自由,第二是政治平等,第三是公平福利,英国先落实自由,然后是政治平等,最后才实现公平福利,但其他国家可以有不同的选择。有的是经济平等走得快点,有的是政治平等先行,时序先后是可以选择的。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大的成果就是推进了自由的价值,经济自由和个人自由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下一步的改革,需要在推进自由的同时达致公平和正义。
“古典中国”若主要指儒家的治国理念和道德规范,是不能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的。儒学面临的中国语境在不断变化,已经不能回应现今的现实。但我也不主张对传统的简单否定,儒家的道德修身对选举民主非常重要,对政治改革有促进作用。
《南风窗》:中国改革与俄罗斯不同之处是不破除旧体制、保留存量、发展增量,这在避免了社会政治动荡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弊端。要解决这些矛盾和弊端,用原来的渐进的方式是否可行?
肖滨:“渐进”不等同于“拖延”和停滞不动,“渐进”的内涵包括优先次序和轻重缓急。外界对此有所误读,俄罗斯激进改革失败了,中国渐进式改革成功了,所以我们要继续“渐进”下去,但背后隐含的含义是“渐进”就是不改革,是拖延。
我们依然要提倡渐进的改革,中国的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确实需要有个优先顺序,但渐进绝不意味着停滞不动。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邓小平当年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两个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代替以阶级斗争为纲,这绝对不是渐进,这是政治的大断裂。现在改革需要非常有力的大动作,没有强力的推进,渐进可能就会演变成拖延的代名词。
《南风窗》:在您看来,“中国模式”真的存在吗?它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有无推广的可能?
肖滨:30年来,中国发展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有了一些经验,这些经验是有价值的,比如如何维持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之间的平衡,这对转轨国家是有借鉴意义的。但还不能归结为一种模式,模式意味着可以模仿、移植、学习,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模式”言之尚早。
同时,中国30年的发展也付出了太多的代价,环境的破坏、贫富悬殊扩大、公平的丧失、道德和价值体系的崩塌,这些代价不是所有国家都能承担的。中国模式有很大的独特性,一般国家很难简单复制。
关注国家治理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