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Takumar,一个时代的声音

天魔王 PENTAX和LEICA笔记 2021-02-10

        Takumar,我们一般习惯戏称“大姑妈”,或者“太苦马”,是Pentax的第一个镜头系列,他与Pentax相机同时出现,也几乎与Pentax相机的无法分割的。所以废话的说说Takumar出现之前的历史,如果有什么地方说的不对的。。。。你来打我啊!来打我啊!。


        旭光学的前身是旭光学工业合资会社(Asahi Kogaku Goshi Kaisha),由梶原熊雄创立于1919年,创业初期并不生产相机,而仅仅是由东京市郊的一家生产眼镜片的小店“丰岛”(Toshima)转变而来,至今这家小公司依然存在,而且还在生产眼镜片。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开始,Asahi Kogaku一直在生产一些简单的放映机镜头,后来也开始制造电影放映头。1931年开始与小西六(柯尼卡)以及千代田光学精机(美能达)合作,为其相机设计、生产镜头。

        1935年公司社长松本三郎从德国购回一台Reflex-Korelle 6×6单反相机来做研究,他认定单反相机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要发展135单反相机和以徕卡为代表的旁轴相机竞争。后来由于日本军国主义化以及战争需要,旭光学和远在德国的蔡司依康一样接受日本军国政府的订单并生产光学设备。

(德国单反相机的鼻祖Reflex-Korelle 6×6)

        在战争结束后,社长松本三郎带着所剩无几的员工与新进员工重建公司,并靠双眼望远镜的镜片加工重新站稳脚跟。1948年5月,搭上日全蚀观测的东风,在北海道推出的低价望远镜获得了市场极大的回响,这一年公司重组成立新的Asahi Optical Company(旭光学),松本三郎继续担任社长。虽然此时的相机市场仍然由德国生产的旁轴相机所垄断,但松本三郎“固执”的钟情于135单反相机的开发,终于他请到了机身设计师吉田信行和镜头设计师铃木良平,并于1950年11月开始单反相机的开发,第二年5月,完成了原型机的开发,这便是日本的第一台单反相机——Asahiflex I。同时推出,这只3群4枚tessar结构的标镜KogakuTakumar 50mm F3.5和3群3枚Cooke-Triplet结构的takumar100mm F3.5的中远望镜头,这两只镜头便是后人津津乐道的“太苦马”(Takumar)的开始。

        Takumar这个名字来自于生活在大正昭和期的旅美写真家、画家梶原琢磨(Takuma Kajiwara),梶原琢磨是Asahi的创始人梶原熊雄的叔父,也是吉田信行的祖父的同学,为了纪念梶原琢磨,故而梶原熊雄和松本三郎将他们的镜头命名为Takumar。

        很多童鞋估计要奇怪了,梶原琢磨是个什么样的人,以至于到现在我们手中的老镜头都还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呢?梶原琢磨出生于福冈县(富冈光学的领地诞生出旭光学的人,哈哈),他17岁就移民至美国,在西雅图学习摄影之后,就在圣路易斯开了一家摄影工作室,这也算是Takumar摄影的早期发展吧。后来,梶原琢磨转行画油画,做了油画家,他开始用画笔记录自己周围的景象,并且多次获得了圣路易斯艺术家协会的大奖。1926年他获得了堪萨斯博物馆颁发的银质奖章;1935年,梶原琢磨搬去了纽约生活,1949年获得扎布里斯基奖,1951年获得美国美术家联盟金奖。1959年,这位屡获大奖的传奇摄影家与画家在纽约去世,享年83岁。

(梶原琢磨墓碑)

        Takumar镜头的演变


       Takumar时代:1952-1957年,这段历史文献记载的极少。1952年,Asahi推出Asahiflex I系列,采用的M37口,镜头标示为Takumar字样。之后的五年,陆续推出了Asahiflex IA,Asahiflex IIB,Asahiflex IIB 2.4,Asahiflex IIA和Asahiflex IIA 2.4一共6台机型。这期间推出了数支镜头涵盖了标准镜头、中焦和长焦:3群4枚的Tessar结构的takumar50 3.5和3群3枚Cooke-Triplet结构的takumar100 3.5是最早的两只takumar镜头,之后又出现了4群5枚的Tele-photo-Takumar135 3.5,4群9枚的Takumar83 1.9(好奇怪的焦段),3群5枚的Takumar58 2.4,1群2枚的高斯型Tele-photo-Takuamr500 5(其实虽然铭文标注Tele-photo字样,但是这个镜头结构并不是Tele-photo,而Tele-photo-Takumar135 3.5才是真正的Tele-photo结构;所谓Tele-photo结构是前凸后凹,前镜组移动对焦,从而缩短镜头长度的设计)。

(上图:Asahi第一款相机  下图:第一支takumar镜头Asahi Kogaku Takumar 50mm  f3.5


(Asahi Kogaku Takumar 100mm  f3.5 for Asahiflex Camera)

        这个时代的Takumar镜头是没有广角镜头的,50mm的标镜已经是最短焦距,因为可更换镜头的旁轴相机已经有很多广角和超广角镜头,所以,单镜头反光相机还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顺便说一下,前组为凹镜,后组为凸镜,后镜组移动对焦这种设计早在1932年就取得了专利,1955年才被实用化。这种设计前组有非常大的一枚凹镜,来增加和后组凸镜的间距,因此需要前面有一枚非常大的凹镜才能实现大光圈设计。此后“retrofocus”(反远望)这个词,竟成了后镜组移动对焦的镜头结构的总称。单反镜头因为法兰距较长的原因,所以其广角镜头必须用“retrofocus”结构实现。旭光学的Takumar镜头也是在那个时候,开始使用这种方法设计广角镜头了。


        AUTO-Takumar时代:1957-1962年。正当Asahi采用M37口的时候,M42口正逐渐成为新的国际标准卡口。1957年5月,一台抛弃腰平取景器,转而装载着一枚五棱取景器的新型相机,机顶刻印为Asahi PENTAX的M42口相机横空出世,至此拉开M42口时代近30年的辉煌,随之而来的是更加明亮的镜头群的出现。首先出现的便是1957年12月推出的第一支广角镜头Takumar35 4

        首先出现的是AUTO-Takumar系列,此系列镜头的特色是卡口尾部加了光圈顶针,实际释放快门时镜头光圈自动收缩到选定光圈,实现了最大光圈取景。这一系列镜头实际上在k系列机型推出后才开始使用。自动收缩光圈系统工作程序如下:首先,转动光圈环选定光圈,然后,推动镜桶上的拨杆,这时自动收缩光圈装置上弦。按动快门,光圈收缩。

        AUTO-Takumar是没有镀膜的,这个时代所有的经历都集中在镜头的设计上,由于之前的Takumar镜头是不同焦段的试制品,所以积累了丰富的镜头设计经验,最终Asahi在1962年就完成了全部M42口镜头的设计。

         在这个时代,出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情况,在手工和半机械化时代,磨一片光学玻璃是是现在不可以想象的辛苦。而且在这个光学玻璃比黄金都要贵的时代,稍微磨的不好的一点的玻璃也不会被扔掉,从而有了例如同样都是55mm的焦距,结构完全一样,但最大光圈从1.8~2.2都有的情况。

Auto-Takumar 55mm f1.8,

Auto-Takumar 55mm f1.9

Auto-Takumar 55mm f2

Auto-Takumar 55mm f2.2

这种情况在35mm焦段也同样出现

        AUTO-Takumar时代的镜头并不多,一共10款,分别是35/2.3,35/3.5,55/1.8(半自动光圈),55/1.8(全自动光圈),55/2,55/2.2,85/1.8,105/2.8,135/3.5,还有一只是pentax第一款微距Marco-Takumar50 4,但这支镜头诞生于1964年,居然第一支微距就是等倍率设计,这要比尼康威武多了。
(第一支微距镜头,等倍率的Marco-Takumar50 4)


Marco-Takumar50 4样片)

        50年代,Canon提出了一个改变镜头界的壮举,玻璃镀膜。在没有镀膜时期的玻璃,光在不同的介质中匹配不一致,透射系数很低,如果有个8片玻璃,接近6成的光都会被反射。镀膜就是为了提高透射系数。50年代的镀膜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因为在1960年才有一个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电磁学的博士通过数学的方式给出了有限厚度的介质的反射与散射的解析解。有意思的是到现在很少有人将这个有意义推导放进大学的教材。

        在这个时候,AUTO-Takumar有两款镜头尝试了单层镀膜,这两款镜头是AUTO-Takumar55 1.8和AUTO-Takumar55 2。后来,Asahi Optical公司将光圈拨杆由左边改为镜头右边,镜头标识也改为Super Takumar,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超级太苦马。


        Super Takumar时代:1962-1971年。Asahi Optical公司将光圈拨杆由左边改为镜头右边,镜头变成全黑色,只有精神的最前端有个银边,镜头标识也改为Super Takumar。使用Super Takumar镜头,快门按下后不用再手动把光圈开大,光圈拨杆变成了自动和手动选择开关。当开关设在Auto档或者测光开关钮处于ON的状态时,快门按下后光圈自动回到最大位置。当开关设在MAN档时,光圈动作与以前的Takumar镜头相同—— 一直处于收缩状态。

         这个时代akumar镜头的标志性形状已 经成型。黄色的镀膜,全金属却又小巧紧凑毫不笨重的镜身,舒适的对焦手感,不易粘手印的细腻的镜身涂层,明快的成像风格,使得这种镜头获得了非常好的口 碑。Super-Takumar,一生产就是10年,一共20余支镜头。值得一提的是,1966年的Super-Macro-Takumar 50 4这支镜头,与他的前辈Marco-Takumar50 4同样的结构,但为了自动光圈全开测光,牺牲掉了等倍率,改为1/2倍率,也算是遗憾吧。

        60年代的Super-Takumar开始尝试镜头镀膜这种新的技术。有了镀膜,镜头的光通量就显著的增加,但是早期的镀膜多很容易脱落。而且这个时候的镀膜都是单层膜,一个通俗的说法就是对一种颜色的光提高了透射,其它没有。到底是哪一种,现在已经不能通过镜头自身来得出答案了,很可能是某一种黄色。因为随着年代的推移,增透膜中的一些氟化物会见光分解,背景颜色会发生些许的变化,到底有多大谁也不知道。

(takumar35 3.5第一枚大眼睛凹镜)


(takumar35 3.5结构及ED镜片)

        这个时代Super-Takumar逐渐将西德军团赶到了一个死角中,出现了三足鼎立之势:日本的Asahi、西德9厂、东德Carl Zeiss Jena(渣渣)。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独立军团,一个是远在美国的Kodak,一个是以拷贝(其实就是抄)起家的俄国镜头。这两个一个是电影头系列,有点不太对路;一个是你买了一麻袋镜头,可能会有上帝的作品无懈可击,也有可能有光圈装反的,原本是8枚镜片的却少了一枚的,简直是相机史上不可多得的奇葩,俄国镜头就是一个传奇的随机概率很大,感觉是在赌石一样。


        Super-Multi-Coated Takumar时代(S-M-C Takumar):1971-1973年。70年代,西德9厂的历史结束了。Enna可以照出水一般的肤色;Steinheil细节刻画见长,有传奇的Q系列和4颗微距头;ISCO冷艳;Schacht浓艳,都成为了历史。Carl Zeiss(西德蔡司),Voigtlander,Rollei三家合一家进行了最后一搏,失败,他们比前面的4家的运气好一点点,没有直接关门。Schneider和Rodenstock不得不远走美国和Kodak合作寻求新的发展。这时镀膜技术横空出世,1971年,在后期Super-Takumar上试验SMC镀膜取得成功后,推出了有7层镀膜的Super-Multi-Coated Takumar,一共29支镜头。

        在设计和外观上Super Takumar已经很完美,所以S-M-C Takumar 直接继承了前者的一切,只有黄色镀膜换成了淡淡的彩色7层镀膜,抗眩普遍比Super-Takumar要好,色彩浓郁,成像锐利。这是Takumar镜头的一个顶峰,成像上丝毫不逊于Super Takumar,还多了SMC镀膜,做工上没有丝毫的偷工减料。这种标识的镜头是收藏者最梦寐以求的。仅仅一年之后的1973年,宾得就对成本妥协了,把对焦环换成了橡胶材料。

        Super-Takumar的设计都是针对黑白胶卷的,在那个时候,世界上只有Kodak的彩色胶卷,一卷胶卷和一个相机差不多价钱。黑白胶卷要求镜头重视过渡和细节。日本到了1981年富士胶卷才有了彩色胶卷。所以Super-Multi-Coated Takumar 在设计没有向彩色倾斜。

        关于SMC镀膜的来源,众说纷纭:Asahi公司市场部称是Pentax发明了多层镀膜技术;但Btiger这伙计在《控制眩光的多层镀膜技术》一文中说 这种镀膜技术实际上由美国公司OCLI <Optical Coating Laboratories,Inc.>发明的,最初使用在NASA登月计划的太空装备上。Asahi Optical公司从那家公司获得了专利许可;然而有些报告文字还嫌不够乱,报告表明SMC技术是和Ziess共同研发的,实际上当时Asahi和 Zeiss确实是镜头设计的合作伙伴。大约几个月后,Zeiss也发布了多层镀膜的镜头产品。感觉这事儿多方都在扯皮,往自己脸上贴金,但也都没有确凿依 据,那就姑且就当是Pentax自己研发的吧,反正要有个来源,因为这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Pentax现在的镀膜技术独步天下。

        关于多层镀膜,1971年Pentax推出SMC七层镀膜,依 据Fabio Amodeo所著的发表于1972年9月《摄影杂志》13期上的文章,在Nikon于某些镜头表面采用了多层镀膜技术(3~4层)之前超过五层的镀膜在技 术上已经变的可行了。Canon和Leitz宣称他们也掌握了相似的镀膜技术,但7层镀膜技术仍然是遥远而不可信的。另一方面,Fuji宣称他们开发的电 子波束镀膜EBC (Electron-Beam Coating)可以达到11层,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他们将EBC镀膜技术用于某些电影摄影机镜头,并用于1964年奥林匹克运动会。Asahi(宾得) 发布SMC,促使 Fuji称他们将很快将EBC镀膜技术用于摄影镜头。

发明多层镀膜技术使Asahi理解了防止反射镀膜的重要性,促使他们寻找一个恰当的技术,开发他们自己的工艺技术,并把成本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SMC的出现成为摄影光学的一个转折点,使得开发现代的超广角镜头和大范围变焦镜头成为可能。随着变焦镜头的流行,焦距的长度和变焦范围逐步扩大(需要更多的光学组件),为了保证光学质量多层镀膜技术就变的非常重要。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主要镜头制造商(包括Canon,Nikon和Zeiss)都付版税给Asahi使用部分或全部的工艺,以可以接受的成本在光学元件的表面镀上很薄的防反射化合物。Leica依然坚持他高贵的地位,宣称多层镀膜技术对控制眩光的帮助非常微弱,而减少光学元件的数量来控制眩光更为有效。(当若干年后Asahi的多层镀膜专利技术过期以后,Leica突然改变了原来的立场,像其他主要的光学制造商一样开始采用多层镀膜技术)。


SMC Takumar时代:1973-1976年。1973年,宾得对成本妥协了,把对焦环换成了橡胶材料。同时,因为专利问题,S-M-C Takumar必须改名SMC Takumar并冠以SMC Takumar的新标识。1975年,宾得已经致力于开发下一代机身和镜头。随着K卡口的推出,一批新头涌现,Takumar的使命至此终止。同年其他厂商曾经给宾得代工做了一些非smc镀膜的pk口Takumar,做工、质量都不是一个档次,成为现在市场上的混珠之鱼目。


(15mm f3.5:SMC版本独有,全世界第一支直线超广角镜头,手工打磨非球面镜,全世界限量900顆,M42最贵的镜头之一)


       Takumar七大师:在《The Ultimate Asahi Pentax Screw Mount Guide 1952-1977》一书中,作者提到太苦玛镜头的大师级作品有以下的几支:
1)非球面镜版本的SMC TAKUMAR 1:3.5/15mm
2)Super-Multi-Coated TAKUMAR 1:1.8/85mm 
3)Super-Multi-Coated MACRO TAKUMAR 1:4/100mm 
4)Super-Multi-Coated TAKUMAR 1:2.8/120mm 
5)SMC TAKUMAR-ZOOM 1:4/45~125mm 
6)Super-Multi-Coated TAKUMAR-ZOOM 1:4.5/85~210mm 
7)Super-Multi-Coated TAKUMAR-ZOOM 1:6.7/135~600mm


        其他的takumar时代镜头都很常见,相信你们都有听说或者能找到资料了解,当然要是懒得找的话,我也是不在讲了,不服你可以来打我啊,哈哈。不过,在这里我要特别提到两支镜头,非常稀有也鲜有人知的,一只是Takumar100 2.0,另一只是Ultra-Achromatic-Takumar 85 4.5。

        Takuamr100 2.0,5群5枚,1958年发售,产量极其稀少,据说只有几百枚,本魔也只见过一次,二手售价高达25万日元,但根本找不到任何关于此头的资料,如果各位朋友有相关资料,请分享给我,非常感谢。


        Ultra-Achromatic-Takumar 85 4.5,1968年推出,也是5群5枚设计,是高桥泰夫设计的一只完全没有玻璃的镜头,5枚镜片全都是石英石和萤石,前镜是凹镜,因为是紫外、红外线镜头,所以完全没有镀膜,据说因为SMC镀膜会在拍摄时将红外部分截止,红外拍摄可以用来坚定文件是否被涂改,或者是污损的文件复原!严格的公差要求和高品质的品控,使得这支镜头异常强悍,其色散控制达到了APO级别,可见高桥泰夫的设计功力(再一次提到了魔王的偶像,看来势必要写一篇关于高桥泰夫的文章了)。Ultra-Achromatic-Takumar 85 4.5配有四枚滤镜:红外滤镜R62B、R68B和862nm低频干扰滤镜,紫外滤镜253.7nm和365nm低频干扰滤镜。从设计上对于波长从2,540埃到8,620埃的光线进行消差处理,特别适用于特殊场合(如科学试验中的IR、UV环境)使用。由于这些镜头有可能是给仪器用的,使用仪器的公司可能一次向宾得订货不少同规格镜头,但是由于这些镜头本来的产量极少,所以宾得自己也没有那么多存货,因此就紧急装配了一部分这些镜头,但是时间紧,没可能制作这么多铭牌,所以就有一部分是没有铭牌的。(同样为紫外线镜头的还有一只Ultra-Achromatic-Takumar 300 5.6也是5群5枚)



(有铭文压圈版和无铭文压圈版)

        Takumar时代是相机技术发展,工艺完善的一个高峰,在当时相机还是奢侈品,所以Takumar头可以奢侈的采用全金属制造,光对焦环的工艺成本就极高,当时Takumar直接在欧美市场面对徕卡、蔡司,没有同等的工艺他将无法生存,事实证明Takumar在欧美获得极大成功,几乎垄断那时的市场。在今天要再那样生产镜头对日本人来说是没有可能了。因为他们靠塑料电子就赚得大把金钱,而且产量极高,再去干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几乎没可能。到M头时代,就把最贵的金属对焦环改橡皮圈了,到A头时代就把光圈环也改塑料了,取消了银环,到F头时代把外桶改塑料了,到FA头时代连光圈值的刻字都省事改印刷的了。这几十年来光学没多少长进,偷工减料的能耐见长,连光学玻璃都改模铸的。。。。。。

        的确,时代不同了,如今的厂商早已经没有了将相机和镜头当作工艺品,来精心制作的心态,他们现在一心只想着压低成本、扩大产量。而在罗口机的时代,相机的的确确是一件奢侈品。那个时代的产品中所凝聚的匠心,远不是现在大规模自动化生产线的产物所能比拟的。
        另外,当我们今天有幸拿到这些品相完美的老产品时,在赞叹其精湛工艺的同时,也不能不对如此精心爱护和使用它们的原主人表示极大的敬意!正是有了他们珍惜,我们这些晚辈才能够在近半个世纪后,得到如此完美的心爱之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