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果家中有人学医,《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会不会出现剧情逆转?

2018-02-14 春哥 温柔医刀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以日记长文的形式记录了一个北京中产阶级家庭,在家中老人不经意间罹患流感到最后一命呜呼的坎坷求医路,读后令人心有戚戚,内心惶恐。

 

很多人被戳中了痛点。感叹生命的脆弱,一场流感就可以夺去一条鲜活的生命;感叹生活的悲哀,一次不幸就可以压垮一个丰裕的家庭;感叹求医的艰辛,一场疾病就可以暴露人脉资源的短板!

 

逝者安息,生者坚强!

 

如果抛开沉重的情绪,用理性的目光重新审视文中所写起病、病重、就诊的整个过程,其实,还是可以发现中间有很多的经验教训可以吸取。

 

我们可以做一些大胆的假设,尽管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对于遭受类似不幸的家庭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果作者姥爷在起病的初期就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而不是反复拖延;如果在病情进展的早期大家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不是反复出院、转院、再住院一再的耽搁;如果有人帮忙能尽快入住实力雄厚的专科医院,而不是一再的托人、待床、无奈转院反复的折腾……剧情会不会出现逆转,结局会不会就大不一样?

 

很多人都说当医生辛苦,培养周期长,工作负荷大,薪酬待遇低,拿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都坚决反对自己的儿女去学医。可是设身处地的假设一下,如果这个中产家庭中有人学医,是不是情况就会大不一样?即便他的姥爷感染了无比凶猛无药可救的极品病毒最后还是避免不了驾鹤西去的命运,在患者病情恶化弥留之际是不是大家还能及时意识到医学的局限性,而不是一味进行无谓的抢救,让病人遭受了无尽的痛苦,到最后还连告别留遗言的机会都没有?

 

学医之人都明白,因为人体的复杂性,因为认识的片面性,现代医学具有非常明显的时代局限性,医生能做的其实非常有限。尤其是对于病毒感染性疾病,还未能开发出行之有效的药物和找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方法,更多的只能依靠保护、隔离,预防正常人群感染;依靠对症、支持、营养,激发机体自身的免疫力清除病毒和康复。反而是普通大众,对医学寄予了很大的厚望,误以为现代科技已经能上天入地进深海,现代医学也能治病救人无所不能。

 

由于长期在临床上摸爬滚打、浸淫历练,学医之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练就了专业的嗅觉,能在疾病初发的时候,敏锐地感知疾病的莅临,第一时间对家人采取保护和进行治疗。

 

扼杀疾病于摇篮之中和等待疾病已成燎原之势再来应对,处理的困难级别和复杂程度无异是天壤之别;而一个早期的患者和一个晚期的病人,即使医学技术再发展,医疗手段再先进,治疗的预后依然会有实质性的差别。

 

“大医治未病,中医治将病,下医治已病。”这句话,对学医之人有参考价值,对非学医之人也应有警示意义。

 

即使病情已经发展到已病,大病的阶段,如果家中有人学医,虽然不一定所学专业恰巧能医治家人所患疾病,但也可以依靠信息和关系,查到哪个医院哪个专科哪个专家是治疗该病的行家里手,然后借助同学、同事、老师、朋友的牵线搭桥尽快转到该专家的手里。

 

医院是一道生死门,入不了,入错了,入晚了,都事关生死。魏则西是个例子,千千万万求医走弯路的病人都是例子。如果说患病是一种不幸,更不幸的是患了病,还进不了医院,进错了医院,进晚了医院。

 

医院多、医生多是不争的事实,但真正能治大病、治重病的医院不多、医生不多也是不争的事实。得了病大家都想找专家,但专家的时间有限、精力有限、床位有限,于是能有幸得到专家眷顾的病人也有限。

 

大专家管辖的床位始终是稀缺资源,得了病的每个人都像住进去,都想去争夺这块宝地。可偏偏医生又是一种不卖金钱只卖交情的人,不是说你的钱多票多他就一定会买你的账。

 

你钱再多,跟医生没有一毛钱关系。你送红包,医生不敢拿;你送礼物,医生不能收;你摆宴席,医生不会去;你花的医药费高,也增加不了医生一分钱的收入。别跟医生谈钱,更别动不动就是,“只管治病,我有的是钱”,那只会暴露你的粗俗拉低你的身价。吃饭掏钱,治病交费,天经地义的事情。有钱交住院费去啊,别让我们三天两头催费,更别因为你欠了费我们还得扣奖金替你补交。

 

求医住院,有钱不如有权,有权不如有人。领导打招呼,医生要买账;同行打招呼,医生也要买账。领导掌管工资奖金,掌控职称晋升,医生是食人间烟火的凡人,自然得听领导的话。同行虽跟衣食没有关系,但山高水长,说不定哪天亲戚朋友生病也要有求于人,给他人面子也是给自己留出路。

 

不能说医生照顾打招呼的熟人就是徇私舞弊,滥用职权。中国是个讲人情的社会,在病情同等严重的情况下,优先照顾领导、朋友的熟人也是人之常情。过去这样,现在这样,将来很长一段时间估计还会这样。

 

如果说已经病入膏肓医无可医,家有学医之人,至少也会理性的懂得什么时候该放弃。不会为了没有希望的治疗,无休止的进行毫无意义的抢救,既占用了医疗资源,又消耗了自己钱财,更增加了病人痛苦,还浪费了病人的最后时光。

 

生老病死,万物法则。人都难免一死。医生的存在不是为了对抗死亡,而是为了治可治之病,救可救之人,给生病的人一次悔过的机会,让人们珍惜健康,珍视生活,这样在生命最后一刻降临的时候,可以更坦然的面对死亡。

 

但医院不是诺亚方舟,庇护不了所有罹难的人们;医生也不是救世主,普度不了受难的众生。我们能做的只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很多父母都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学医,但很多儿女却是因为父母生病了才选择学医。因为他们知道,虽然学医不能带来荣华富贵,但至少可以凭自己所学尽可能的保家人健康平安。

 

《流感下的北京中年》作者曾经在文中感叹不能让孩子学医,但是如果他能够预知日后自己的家人要经历这场磨难,你说,他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年没有选择学医?

 

(原创文章,春哥出品,欢迎转发、转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