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字化转型对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我国在“十四五”规划中作出顶层部署,将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数字化转型是指企业应用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数字技术,变革包括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流程的过程。因此在国家政策指导下,大量企业积极主动地推动数字化转型进程。到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增长16.2%,占GDP比重接近40%。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2017年,党的十九大上提出,我国的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主体,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要素。其中上市企业作为高质量发展阶段中支撑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基础,同时也扮演着促进有效利用国家资源的中坚力量。关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定义,李巧华(《新时代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2019)提出高质量发展的本质是企业借助新兴技术的发展应用,去追求更高的经营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更快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是现阶段衡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另外一些学者认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包括高质量的企业治理和产出两个方面,高质量治理是企业发展过程的高质量,高质量产出是企业发展结果的高质量。

目前消费需求走向复苏周期,生产制造业下游订单旺盛。可以预见未来几年我国制造业用钢会逐步取代建筑用钢,成为钢铁厂下游的主力需求方。但制造业用钢相比建筑钢材种类繁多,加工过程更加精细化。因此在钢材需求转向的背景下,对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将有更高的要求。钢铁企业也需要从快速发展阶段转变为高质量精细化发展阶段。在这个发展迅速的数字化时代,数字化手段与实体经济正加深融合,各类数字化手段逐步走向钢铁企业。数字化转型是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器。钢铁企业在实体经济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是国家发展的基石,而我国钢铁行业存在产能过剩、绿色低碳水平有限、高品质产品匮乏等问题,亟须通过数字化转型应对现阶段的问题,需要利用数字化转型给钢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装上“智能大脑”,深入查找业务难点,破解发展痛点问题。基于此,数字化转型对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影响重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 钢铁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基础

我国钢铁工业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各类生产线实现了完整的五级计算机控制系统。在基层生产线上,装备了大量的高精尖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检测仪表,可以在实现精准自动生产的同时获得大量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因此钢铁企业拥有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底层基础和应用场景。

庞大精准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必备条件,钢铁企业基于发达的数据感知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研发设施,可以进行全面的数据采集和丰富的数据积累。这些丰富的数据中蕴含了企业生产过程的基本规律,因此钢铁企业已经达成了数字化转型的必备条件。

钢铁行业不仅拥有强大的数字化基础,同时其对数字技术的需求也是极为迫切的。钢铁生产涉及大量复杂的工艺流程,目前几乎所有的生产流程已经实现“黑箱”处理,难以实时获取生产信息,进而无法在全自动生产的条件下把握生产流程。钢铁生产过程极其复杂,具有多变量、强耦合、非线性和大滞后等特点。同时钢铁生产各单元为孤岛式控制,尚未做到单元间界面无缝、精准衔接。这些严重的不确定性是钢铁生产过程面临的重大挑战。因此数字技术在钢铁行业大有可为,全面的数字化控制迫在眉睫。

2 数字化转型对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

2.1 数字化转型促进钢铁企业人员结构优化

钢铁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员工人数众多。数字化转型可以减少钢铁企业员工重复劳动,改善现场工作环境,优化人员结构,提升人员工作效率,助力钢铁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钢铁企业数字化转型改变了生产一线人员密集的现象,超越了传统意义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有效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改善了人力资源配置。例如,宝钢在数字化转型中走在我国钢铁企业的前列,最早建成中国最智能的钢铁企业无人仓库,推行智慧物流和无人化行车,打造智能供应链,代替了企业员工的基础重复劳动。目前,宝钢在一线车间引进机器人推行智慧制造,宝钢股份已有超过1200多台“宝罗”机器人服役于生产一线,可使2800余名生产线工人脱离重复、繁重、恶劣的工作环境。此外,数字化转型还能提升钢铁企业人员的竞争力。企业利用数字化技术,需要招揽相关专业的高水平人才,或者依附于现有人员知识与技术的再提升,这将改善传统钢铁企业人员结构,提高企业竞争力。

2.2 数字化转型促进钢铁企业现代化治理

钢铁企业的治理模式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数字化技术为钢铁企业带来更加科学、精准的领导决策手段。钢铁企业大都是特大型企业,涉及的部门、人员、技术等要素众多,数字化转型可以将过程全要素数字化,再利用网络化传输、大数据处理分析,及时进行风险预警并智能响应。数字化帮助钢铁企业实现决策管理智能化、纠偏自主化的新型管理模式。钢铁企业的生产过程、管理行为、营销活动等过程都能以数字化的形态呈现给决策者,这些全过程要素将更加有利于管理者进行系统性、前瞻性分析,符合现代化的企业治理模式。例如,马钢在企业治理方面,利用数字化手段开发了“精益通App”,为马钢员工提供了随手拍、提案申报、提案评审、提案实施等多种功能,基层员工可以随时随地为企业查漏补缺,直接参与企业管理,集广大员工的智慧,群策群力,不断改进企业管理水平。传统钢铁企业管理过程中,钢铁企业决策者管理的依据往往是各类报表,决策的主观性、单一性将严重制约钢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而数字化转型技术将颠覆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可以实现数据化的除了钢铁企业的全过程、全要素行为,还包括外部的政府政策引导、市场环境等数据信息,当信息发生变动时,利用这些内外部数据进行分析,为管理者做出决策指引,将减少信息不对称性,使企业决策更加系统、科学,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数据保障。

2.3 数字化转型促进钢铁企业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引领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为钢铁企业发展指明方向。钢铁企业具有丰富的数据资源,数据中包含钢铁产品的各种规律,通过数字化转型可以把钢铁生产过程的产品状态、性能、组织、结构等内部的规律摸清,利用这些宝贵数据指导科技创新,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开创新工艺。

数字化转型可打破研发过程中的壁垒,实时掌握前沿科技动态,了解政府政策,分析市场需求,为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找准方向。此外,数字化手段为钢铁工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模拟仿真技术,可以从理论上分析研发的可行性,降低钢铁企业的创新成本。

2.4 数字化转型促进钢铁企业市场发展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数字化技术打破了不同区域的信息壁垒,突破了空间区域的限制,提升了企业的营销能力。在市场活动中,数字化技术作为贸易活动中的沟通媒介,加强了不同区域间的信息流动速度,提高了市场的活力,激发了新的市场环境。数字化转型更加精准地为钢铁企业提供了市场需求,为新产品的开发、产量的规划提供了数据支撑,进而提高了钢铁企业自身的市场韧性,保障了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数字化转型将吸引新的市场参与者加入,使新的相关产业诞生,扩大产业规模。数字化技术作用于钢铁产业链的上下游,新的活力随产业链流动,进一步加强了产业链企业间互联互通,提升了协作水平,对钢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欧冶链金公司利用数字化手段,线上搭建高效的废钢资源供应体系,开拓了一条废钢行业生态之路,业务覆盖了全国千万吨钢铁企业,解决了废钢行业“小、散、乱、差”的问题。

3 数字化转型下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改进策略

3.1 加大数字化手段科技创新

钢铁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数据,其中仅部分数据可能在生产阶段的控制与分析中得到应用,仍有大量数据未被处理与利用,甚至还未进行挖掘,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缺乏系统性。我国钢铁企业很多关键核心数字化技术被国外垄断,需要依靠进口,造成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存在障碍。钢铁企业应该应该意识到,核心科技是花钱买不到的,只有加大科技创新,把“卡脖子”难题逐个击破,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传统钢铁产业的深度融合,才能扩大数字化转型给钢铁企业带来的高质量发展成果,使我国由钢铁大国转型为钢铁强国。

3.2 推动新型数字化人才培养

数字化转型离不开高水平数字化人才,人才是钢铁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首要资源。企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呈上升趋势,现有企业需要大量的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大数据等领域的专业化人才,更需要熟悉钢铁生产过程与数字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数字化人才培养主要来自高校人才的培育与企业自身的人力资源建设。钢铁企业需要重视数字化转型相关培训,推进数字化转型学习,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培养一批高质量复合型人才。钢铁企业建立适宜的人才激励与评价体系,综合数字化与钢铁生产的特点,鼓励人才在各自岗位结合工作开展数字化转型,同时吸引外部人才,充分激发人才的自我提升精神,形成奋勇争先的工作氛围。

3.3 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钢铁企业数字化转型应建立联动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促进钢铁行业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钢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紧密连接,在原料采购、产品研发、订单计划、生产控制、储存销售、物流运输、售后服务等环节,努力实现协同管理,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增强钢铁企业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4 结语

钢铁行业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家工业水平。现阶段,我国钢铁企业正在从快速发展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数字化转型对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钢铁行业数字化转型是长期且复杂的过程。因此,钢铁企业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充分依靠数字化转型对钢铁企业人员结构优化、企业现代化治理、科技创新、市场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攻克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探索并践行适宜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为加快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进程、铸造钢铁强国而不懈奋斗。(中国海洋大学 姜鸿亮)

《世界金属导报》

2023年第31期 A06


更多老铁还关注

1

张龙强院长带队赴黑龙江省工信厅调研交流

2

生态环境部:“两高”发布环境污染犯罪司法解释 

3

国资小新点赞现代钢企“黑灯工厂”:钢铁是这样炼成的!


内容来源:世界金属导报

版权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院观点和立场。转载请注明来源;文章内容如有偏颇,敬请各位指正;如标错来源,请跟我们联系。


欢迎与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合作,电话 18722397967 18911030405(微信同号)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成立于1963年,现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举办的事业单位,是国内唯一集冶金信息研究、标准化服务、综合咨询、媒体宣传于一体的专业化科研机构。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拥有一支包括标准研制、综合咨询、信息研究、媒体宣传、知识产权服务、数据库建设等专业人才的高层次专家队伍。专业技术人员占总职工人数的89%,其中,高级以上职称人员占53%。承担过多项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研究项目,获得过省部级以上奖励207次,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7项科研成果在全国科学大会上受到表彰。

主要业务为:承担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冶金分中心任务,承担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CKCEST)冶金分中心任务,拥有国家工程咨询甲级资质,负责全国钢、铁矿石与直接还原铁、生铁及铁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出版《世界金属导报》。

觉得好看!请点

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数字化转型对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