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情笼罩下的硅谷

声小音 声动活泼 2020-08-24
来自专辑
「硅谷早知道」第四季

硅谷早知道 -S4 E12

关键词:疫情、硅谷、行动


点击音频或小程序即可收听⬆️


美国疫情日益严重。


但硅谷自上而下都在贡献力量——大公司如何应对疫情成为焦点,民众自发组织的志愿者用技术解决问题,邻里间在互相帮助。


也不得不说,硅谷面对疫情的方式也很「硅谷」。大科技公司发起黑客马拉松?是的,他们也在想办法借机扭转过去的负面印象。


本期节目的主播是丁教,她正在硅谷见证这一切。嘉宾是我们的老朋友李蓉慧,她是「第一财经周刊」前硅谷驻站记者。



本期嘉宾


李蓉慧


原「第一财经周刊」驻硅谷记者

微博 @Rong-hui


你将听到


· 零工经济如何遭到冲击

· 准备上市的 Airbnb 采取了什么措施弥补损失

· 大科技公司的表现与机会

· 黑客行动、邻里互助

· 实习泡汤的毕业生:我太难了

· 就业选择:创业、小公司 or 大公司?

· 完整内容请收听音频


访谈节选


李蓉慧:我今天看最多的新闻是亚马逊的 Wholefoods、Instacart 的员工开始罢工。美国疫情变得严重之后,这些平台的商品有涨价吗?


* Instacart:成立于 2012 年,总部位于旧金山。帮助用户在线采购日常杂货。

 

丁教数据显示在线订菜服务的用户达到了四千万,一个月增长了一倍的用户量。

 

价格方面,其实没有特别大的变化,部分肉价有上涨。

 

这一次他们的罢工有几个诉求,一是需要危险工作的津贴(hazard pay),二是 10% 以上的小费(一般是 5% ),三是需要 14 天的带薪病假。Instacart 公司已经同意这些诉求了。


另外一个诉求是要加强员工的防护措施,比如给员工免费发放口罩和免洗洗手液,这些目前还没有做到,所以引起了员工的反对。

 

Instacart 原本有 15 万左右员工,这几个星期增加了 30 万人,很多人觉得自己不是全职性质,又没有带薪病假,害怕公司用完他们之后「过河拆桥」。

 

李蓉慧:其实像 Uber、Lyft 这样有「零工经济」(gig economy)的公司,和雇员之间一直存在着类似纠纷,比如 Uber 的司机一直希望能够争取到全职员工的权益。


但这些公司并不愿意,一旦这些零工变成全职,公司用人成本就会大幅上升。Uber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一直跟政府、雇员在斡旋,后来答应给这些司机一些补贴,但不认他们是全职员工。

 

丁教:我今天又仔细看了一下加州在今年 1 月 1 日正式生效的零工经济法案(AB5 法案)。


AB5 法案要求将临时合同工纳为雇主的正式员工

The New York Times /Sep.11,2019  


公司可以通过这么几个方面来衡量自家员工是全职的还是第三方雇用工。


一是看雇员是否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工作;


二看雇员的工作内容是否为公司的主营业务,这一点非常值得深入探讨。


Uber 和 Lyft 其实就抓住了第二点。他们定义自己的业务是通过软件来调度这些司机,而司机实质上只是在开车。这就避免了 AB5 法案对他们的约束。


第三是看员工是否有其它的主要职业。

 

法案执行之后,公司有几种不同的做法。Uber 裁了不少员工;Lyft 内部产生了一个商业机制,跟兼职员工讨论他们是否想要转成全职,因为有些人有其它全职工作、只想赚些外快。

 

再说回 Instacart,他们有全职「买手」,也有一些兼职买手,14 天的带薪病假是给全职员工的,第三方雇用的员工没有。

 

李蓉慧:这对依赖「零工经济」获得收入的人群打击很大。


我昨天看一个视频,纽约的一个餐厅老板被迫要让一些员工离开,他对着镜头就哭了,这还是全职雇员的情况,更别说依靠零工收入的人了。

 

丁教:虽然新的救济法案已经通过,但是他们到五月份才能收到 1200 美元的支票,四月的生计难以保障。


这种情况对其它行业的打击也不小,消费上不去,广告预算大幅下降。比如 Airbnb(爱彼迎)把很多广告全都撤掉了。

 

李蓉慧:对,旅游业受到的冲击也非常大。Airbnb 之前有一个政策是所有预定在 4 月 14 日之前的房子可以免费取消,随后遭到了 Airbnb 房东的猛烈批评,因为他们觉得这个时间不合理。后来 CEO 公开道歉,推迟到 5 月 31 日之前的预定可以免费取消。


与此同时,Airbnb 拿出 2.5 亿美元来补偿房东的损失。目前他们的招聘和市场营销活动都暂停了。创始人在接下来六个月内不领薪水,管理层的薪水减半。


来自 The Verge


丁教:2.5 亿不是一个小数字,Airbnb 这个举动是想让这些房东都留在平台上吗,还是有什么其他的打算?

 

李蓉慧:Airbnb 跟房东之间的信任与合作是这个公司的基石。他们这次能够拿出这么多的钱,CEO 又出来公开道歉,说明这个公司非常重视跟房东之间的关系,很希望他们能够留在平台上。

 

丁教:说到这个我也看到 Facebook 拿出 1 亿美元帮助一些本地的新闻机构。


一般在本地新闻机构打广告的都是餐馆、旅游等本地化的商家,他们没有盈利的话,新闻机构也「活」不下去了。脸书的这 1 亿美元中,25% 是现金资助,75% 是广告费用的资助,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措施帮助本地媒体机构存活下去。


来自 Facebook.com


李蓉慧:Facebook 的全球新闻合作副总裁 Campbell Brown (VP Global News Partnerships) 说,大家以前可能没有觉得地方新闻(local news)的重要性那么强。过去这些年,美国的地方性新闻媒体在不断萎缩,这一次大家都意识到了地方新闻多么重要。所以他们就拿出这么多的钱来支持。

 

丁教:除了政府拿出资金来刺激经济,其实这些大公司也是在不断地帮助恢复整个「社会生态」。

 

李蓉慧:这也是科技公司的机会。Casey Newton 在 The Verge(科技媒体网站)写了一篇文章,《 COVID-19 正如何改变公众对大科技公司的看法》。



他写道:「或许更为重要的是,这场危机为科技公司提供了一个机会,他们的产品可以更密切地融入到用户的生活之中。」


而且这有助于改善美国民众对科技公司的敌意。


The Verge 公布了去年的一组调研结果,发现这些年大家对科技公司的敌意在不断上升,受访者中有 56% 的人认为政府应该把科技公司拆分;有 72% 的人认为 Facebook 过于强大了;51% 的人觉得 Google 跟 YouTube 应该被拆开。


还有一个投票选项是「你最相信哪个科技公司会保护自己的隐私」,Facebook 的排名比较低,排最高的是微软。


因此疫情之下,Google 这些大公司都对外表示会捐钱捐口罩。民众也在谨慎地看这些公司会做些什么来改变自己的形象。

 

丁教:我觉得 Facebook 比较聪明的地方是,他们不断发出一些在帮助社区、帮助小商家、帮助本地新闻机构的讯息,这在舆论上对他们特别有帮助。

 

李蓉慧:我看他们几个公司还联合做了一件事情,Facebook、微软牵头跟世界卫生组织一起做了一个「黑客马拉松」项目,叫「Build for COVID-19 hackathon」,参与的公司包括推特、微信、Tiktok、Slack 等等。


来鼓励黑客、工程师做一些项目来解决与疫情相关的问题。 为此扎克伯格还专门发了一条 Facebook 动态。


扎克伯格与免疫学家 Anthony Fauci 连线/扎克伯格脸书


另外是 Google 的一位产品负责人联系了一位传染病专家,这位传染病专家本身就是 Google、Uber 等公司在公共卫生层面的顾问。他们联合做了一个叫「Covid Near You」的网站,帮助大家了解周边的疫情。


网站界面


现在已经有一万多人在这个网站上填写了自己的信息。比如确诊病人可以描述自己的症状、去过哪些地方。医疗人员也可以使用。


美国跟国内不一样,他们没有办法像国内这样监测你到底去过哪里、接触过谁,所以他们希望用这样的产品来帮更多的人。

 

丁教:硅谷这边更多是民间自发的行动。我这两天也看到有朋友做了一个网站,就是找医生分享临床的研究数据,让更多的医生能够看到。


现在消息传播的透明度是最重要的。所以我看到大家都在互相帮助,心里蛮激动的。

 

李蓉慧:虽然现在有裁员有罢工,但现在也有一些我以前不太了解的公司在这个时候冒出来。


像邻里版的 Facebook 「Nextdoor」,据说他们的用户活跃度都翻倍了。这个软件应该相当于国内的业主群、小区群。

 

最近《纽约时报》写了一个纽约 Nextdoor 用户的故事,讲一个老太太行动不方便,她就在 Nextdoor 问有没有人能帮她拿一下药房的药,她的邻居看到了之后就帮助她拿,拿完放在她家门口就走了,也避免了接触。


我前面说到这些硅谷科技公司「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学生来说也有「愁」的地方,现在大部分科技公司取消了夏天的实习计划,这对学生就业影响非常大。


但稍微好点的科技公司,比如 Google 就把夏天的实习转到了线上。


对学生来说,好的方面是还有实习机会,不好的方面是没有机会去真正了解你想工作的公司。

  

过去硅谷有一个趋势是,很多人不愿意为大公司工作,或者他们在大公司工作到一定程度之后想自己创业。


这次疫情也让大家见识到,大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跟小公司是不一样的,大公司在以后的招聘上应该会有更大优势。

 

亚马逊的 CEO 贝索斯给员工的信里面直接写到,亚马逊现阶段要增加十万个岗位,希望那些被裁的人可以到亚马逊来。


本来使用亚马逊就已经成为美国人的生活习惯了,民众对亚马逊的信任程度也非常高。贝索斯说,他们要提高工资,要给员工提供更好的工作环境。

 

丁教我其实又在想,疫情过去之后,我还会不会用 Instacart 这个送菜上门的服务。可能就不会了,我还是会回到超市去买。


所以 Instacart 招聘的三十万新零工之后可能会再次被分流到其他行业。对企业来说,这是不是另外一种打击,我也不是特别确定。

 

李蓉慧:这让我想到《大西洋月刊》排名很高的一篇文章说,疫情对这个世界的影响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我们更开放,一种是我们更封闭。


《这场流行病将如何收场》作者 Ed Yong


911 发生后的十年间,「反恐」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经常被提起的一个话题。


这次疫情之后,话题可能会转向「公共卫生」。这次疫情中,有更多的人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开放的重要性,理解的重要性。


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去报考医学院、做医生,愿意去学习更多新的东西来帮助人们对抗病毒,这样以后我们再遇到这样的情况,解决起来会比今天做得更好。❑



本期主播

丁教,声动活泼创始人

新浪微博@丁教Diane

 



苹果播客丨喜马拉雅FM丨Spotify丨网易云音乐丨蜻蜓FM 丨小宇宙APP  🔍 硅谷早知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