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年第42卷第6期目录

本刊编辑部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12-31

粮食安全

“后疫情时代”我国水稻产业发展的思考

THINK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ICE INDUSTRY IN POST THE COVID-19 PANDEMIC ERA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01
作者:李建平,王佳佳,李俊杰
摘要:目的 稻谷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品,研究“后疫情时代”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方法 文章分析“后疫情时代”我国水稻产业面临的形势、问题,总结发展趋势,提出“后疫情时代”水稻产业发展的对策。结果 “后疫情时代”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贸易不确定性增加,水稻生产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国家的有效调控下,疫情未对水稻生产造成实质性影响,生产形势仍然向好。疫情凸显出我国水稻价格调控、库存和流通体系不完善、贸易风险集聚等方面的问题。结论 疫情过后,消费升级整体加速,居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带动水稻产业发展,优质、绿色稻米需求量增加,新型消费快速增长,产业链和供应链智慧化转型加速,品牌化迎来新机遇。为应对市场出现的变化,在提高生产能力、提升智能化和品牌化水平、保障库存和流通、加强监测预警与市场调控、扩展贸易合作方面,提出“后疫情时代”保障我国水稻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
文献信息:李建平,王佳佳,李俊杰.2021.“后疫情时代”我国水稻产业发展的思考.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1-5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的空间关联与溢出效应基于“一带一路”框架的实证

SPATIAL CORRELATION AND SPILLOVER EFFECT OF CHINA′S VEGETABLE EXPORT TRADE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H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FRAMEWORK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02
作者:金珏雯,穆月英
摘要:目的 蔬菜是中国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农作物,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出口国,当前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以蔬菜为首的农产品贸易未来如何,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对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空间关联与溢出效应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把握蔬菜国际竞争力,为相关农产品贸易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利用2005—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蔬菜出口贸易数据,运用全局莫兰指数以及空间杜宾引力模型,从贸易国双方供需、比较优势、贸易成本三方面探究了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其空间关联与溢出效应。结果 中国对沿线国家和地区蔬菜出口贸易表现为空间集聚现象;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以及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对蔬菜贸易额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沿线国家蔬菜单产、蔬菜贸易价格对蔬菜贸易额具有负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沿线国家和地区人均蔬菜产量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中国人均GDP、人均蔬菜产量以及蔬菜单产的直接效应分别为1.062、-8.868、4.391,非空间模型中这些影响因素的弹性估计值均被高估,被高估的比例分别为12.8%、34.8%和11.8%。结论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蔬菜出口贸易的空间关联性客观存在,应积极发挥核心地区的贸易溢出效应,同时与蔬菜贸易量较小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蔬菜贸易的区域协调发展。
文献信息:金珏雯,穆月英.2021.中国蔬菜出口贸易的空间关联与溢出效应基于“一带一路”框架的实证.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6-15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甘肃定西马铃薯及其脱毒种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思路建议

DEVELOPMENT STATUS,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POTATO INDUSTRY OF DINGXI POTATO AND ITS VIRUS-FREE SEEDS IN GANSU PROVINCE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03
作者:魏进堂,李旭华,邹金秋
摘要:目的 甘肃定西是全国马铃薯三大产区之一,全国最大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全国重要的商品薯生产基地和薯制品加工基地。“定西马铃薯”已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马铃薯及脱毒种薯产业优势基本形成。文章系统分析甘肃定西马铃薯及其脱毒种薯的发展现状、区位优势、定西存在问题,明晰进一步做大做强马铃薯及脱毒种薯产业的思路建议。方法 课题组在甘肃定西马铃薯主产区安定、渭源、通渭、陇西、临洮等4县1区的10个乡镇、20个村、40个社、400户农户,通过逐户走访、与干部群众座谈、查阅资料文献等方法,分析总结得出相关结果和建议。结果 甘肃定西马铃薯具有主食化加工势头强劲、脱毒种薯产业科技支撑显著增强、促进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等显著特色,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优势、政策优势。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体现出一些亟待研究解决的瓶颈制约因素。比如主食加工专用品种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够强、种薯质量监管体系不健全以及科技投入不足等问题,该文通过总结现状、分析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定西马铃薯及脱毒种薯产业的思路与建议。结论 甘肃定西马铃薯及脱毒种薯产业进一步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必须做好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体系建设、品牌推广体系建设、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质量监测体系建设、仓储营销体系建设、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文献信息:魏进堂,李旭华,邹金秋.2021.甘肃定西马铃薯及其脱毒种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思路建议.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16-21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绿色发展

基于选择实验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环境价值评估

ENVIRONMENTAL VALUE OF POLLUTION CONTROL OF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BASED ON CHOICE EXPERIMENT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04
作者:耿献辉,安宁,刘珍珍,王二朋
摘要:目的 我国畜禽养殖业的飞速发展造成严重环境问题,尤其是对养殖场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影响。研究养殖场周围居民对养殖场畜禽粪污治理效果属性的偏好与支付意愿,可以为科学评估环境治理的收益和合理确定污染治理的优先序提供依据,对畜禽粪污的资源投入进行合理配置。方法 文章设计了一个包括居住环境空气状况、水质、人畜共患传染病、价格等属性的选择实验,以江苏省淮安市的养猪场周围129户居民调研数据为例,利用条件Logit模型测量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各属性的隐含价格和居民的补偿剩余。结果 研究发现,居民对空气状况、水质、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支付意愿分别为39.89元/人、37.83元/人、7.68元/人,居民对气味和水质这两个环境属性的关注度较高且有较高的支付意愿,对降低人畜共患传染病的支付意愿最低,通过补偿剩余计算得到,当地居民愿意为环境改善支付100.18元/人。结论 政府在对养殖环境污染治理时,应优先考虑具有空气和水质改善作用的治理措施。
文献信息:耿献辉,安宁,刘珍珍,王二朋.2021.基于选择实验的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环境价值评估.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22-30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参与行为、嵌入性治理与生猪绿色安全健康养殖目标以河南省424家规模化养殖(场)户为例

PARTICIPATION BEHAVIOR, EMBEDDEDNESS GOVERNANCE AND THE GOAL OF GREEN, SAFE AND HEALTHY HOGS BREEDINGTAKING 424 STANDARDIZED FARMS IN HE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05
作者:俞洋,程慧娴,魏莉丽,吴一平
摘要:目的 生猪养殖行业协会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是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的中介,是政府与养殖(场)户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并在促进生猪绿色安全健康养殖、促进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扮演重要的“协调者”角色。文章运用河南省域调研数据,对养殖(场)户加入行业协会的相关影响因素和在嵌入性治理下生猪绿色安全健康养殖目标实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验证行业协会在绿色安全健康养殖治理方面的效果,为生猪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方法 该文采用双栏模型,分别从养殖(场)户加入行业协会意愿和生猪绿色安全健康养殖目标等方面对养殖(场)户的行为决策进行分析,首先对养殖(场)户是否愿意加入行业协会的相关因素进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其次对加入行业协会的养殖(场)户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尤其是在行业协会嵌入性治理下,养殖(场)户对于制度嵌入、组织嵌入和利益嵌入的持有态度和配合程度进行回归分析;最后对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 结果显示,组织类型、绿色安全健康养殖技术的认知与信任和政府规制效果对养殖(场)户参与意愿和生猪绿色安全健康养殖目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制度嵌入、组织嵌入和利益嵌入对生猪绿色安全健康养殖目标影响不一;从具有显著性的变量个数和系数的大小来看,利益嵌入对其目标的影响明显强于制度嵌入、组织嵌入。结论 行业协会在对养殖(场)户嵌入性治理中的利益嵌入治理效果明显有效,而制度嵌入和组织嵌入还有待提高,政府相关部门应结合当地养猪协会的特点及其发展完善做出一些必要的指导和调整。
文献信息:俞洋,程慧娴,魏莉丽,吴一平.2021.参与行为、嵌入性治理与生猪绿色安全健康养殖目标以河南省424家规模化养殖(场)户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31-41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油菜秸秆还田及化肥配施的水稻经济环境效益分析

ANALYSIS OF 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S OF RICE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RAPESEED STRAW AND CHEMICAL FERTILIZER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06
作者:何如海,薛中俊,汪玉芳,侯雪迪,胡宏祥
摘要:目的 为提高秸秆还田的效率和综合效益,探讨秸秆还田及化肥配施对水稻的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 文章设置了无秸秆不施肥(CK)、秸秆全量覆土还田不施肥(S)、无秸秆常规施肥(F)、秸秆全量覆土还田+常规施肥(SF)、秸秆全量覆土还田+常规施肥减15%(SDF)5个处理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其经济环境效益。结果 在经济效益方面,秸秆还田+常规施肥(SF)产量最高,与无秸秆常规施肥(F)相比,增产了2.28%,纯收益增加1.52%,秸秆还田对经济效益有促进作用。在环境效益方面,与无秸秆常规施肥(F)相比,秸秆全量覆土还田+常规施肥(SF)和秸秆全量覆土还田+常规施肥减15%(SDF)显著降低总氮(TN)径流流失总量10.75%和28.67%,总磷(TP)径流流失总量分别降低1.45%和2.90%。结论 综合经济环境效益得出,在常规施肥条件下,秸秆还田可以实现作物增产增收,农田径流氮磷流失减少,化肥投入品减量。
文献信息:何如海,薛中俊,汪玉芳,侯雪迪,胡宏祥.2021.油菜秸秆还田及化肥配施的水稻经济环境效益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42-49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寒冷地区设施蔬菜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社会经济效果综合评价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EFFECTS OF CHEMICAL FERTILIZER APPLICATION REDUCTION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TECHNOLOGIES ON PROTECTED VEGETABLES IN COLD AREAS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07
作者:杨森,孙周平,李宁辉,罗良国
摘要:目的 设施蔬菜种植过程中化肥的过量投入和利用效率低下,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农业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又存在农户响应度低、可持续性差等问题。为了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水平,保证设施蔬菜种植的可持续性,构建全面系统的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在技术推广应用时进行科学评价是十分必要的。方法 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法、专家约束下的主成分赋权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构建了由准则层、指标层和子指标层3个层次共27个子指标的设施蔬菜化肥减施增效技术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到各项指标权重,最终结合指标数据得到5项技术模式综合得分及排序:模式1北票市越夏番茄化肥减施(0.443 2)>模式3辽中区冬春茬番茄化肥减施(0.343 8)>模式2灯塔市越冬番茄化肥减施(0.050 4)>模式4南票区冬春茬番茄化肥减施(-0.412 5)>模式5凌源市越冬长季节黄瓜化肥减施(-0.425 0)。结论 根据评价得分结果分别围绕5项技术模式的技术、经济、社会和管理方面进行分析讨论,据此提出了技术模式推广优先序;针对各项技术的优势与劣势提出了发展设施蔬菜的政策建议,对各项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的完善与应用推广有重要意义。
文献信息:杨森,孙周平,李宁辉,罗良国.2021.寒冷地区设施蔬菜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社会经济效果综合评价.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50-59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乡村旅游地农户亲环境行为采纳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例

ANALYSIS OF FARMERS′ WILLINGNESS TO ADOPT PRO-ENVIROMENTAL BEHAVIOR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IN RURAL TOURISM AREASTAKING SOIL TESTING AND FORMULA FERTILIZATION AS AN EXAMPLE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08
作者:黄婧轩,王立国
摘要:目的 面对日益突出的农业面源污染及耕地质量下降问题,乡村旅游地的地域生态优势对于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引导农户采用亲环境行为已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方法 文章基于江西省婺源县317份调研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以农户采纳测土配方施肥亲环境行为的意愿作为研究主体,并分析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 (1)农户对测土配方施肥采纳意愿较高。(2)农户个体特征中农户年龄;家庭禀赋中家庭总人口变量;认知特征中推行必要性、风险认知、技术认知变量;社会网络中种植大户、乡村精英及合作社变量;外部环境因素中政府技术支持、市场价格及游客交流均对农户测土配方施肥采纳意愿有显著影响。结论 应积极推动乡村旅游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对农户进行技能培训,积极培育年轻一代农户对提高农户亲环境行为采纳意愿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信息:黄婧轩,王立国.2021.乡村旅游地农户亲环境行为采纳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测土配方施肥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60-68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资源利用

基于农户满意度的土地整治评估以黑龙江省友谊县为例

EVALUATION OF LAND IMPROVEMENT BASED ON FARMERS' SATISFACTIONA CASE STUDY OF YOUYI COUNTY, HEILONGJIANG PROVINCE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09
作者:庞春雨,宋蕊蕊
摘要:目的 土地整治作为一项保障民生的重要措施,事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增美,更是落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方面。因此,农民满意度对于衡量土地整治的成效具有重要作用,对优化“三生”空间布局具有深远的意义。方法 文章通过对研究区10个样本村进行实地调研,借助熵权TOPSIS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研究区的土地整治满意度和影响满意度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 (1)研究区农户文化程度多为小学及小学以下,农业收入占比较大,农户参与土地整治工程积极性较高,并且对于土地整治的效果较为关注;(2)4个满意度指标的整体得分值较高,说明区域土地整治效果较好;(3)农户人均收入、原有田块整治度、原有道路完善度、原有灌溉完善度对土地整治工程实施满意度均有正向相关作用,平均坡度和到城镇最小距离对土地整治工程实施满意度具有负向相关作用。想要提高土地整治工程满意度,需从田块本身研究出发,综合考虑田块完善度、道路条件、灌排条件以及区位条件,从而建设农户满意度更高的土地整治工程。结论 要提高农户对工程建设的满意度,建议前期对项目区田块自身条件和区位条件、道路和灌排条件以及农户收入进行深入调查,尽可能广泛听取农户意见,争取更多农户参与,建设可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移非农劳动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户收益的高质量、高标准土地整治工程。
文献信息:庞春雨,宋蕊蕊.2021.基于农户满意度的土地整治评估以黑龙江省友谊县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69-77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检验与更新方法研究以河南省温县为例

RESEARCH ON TEST AND UPDATE OF RESULTS OF FARMLAND QUALITY EVALUATION AT COUNTY LEVEL *——A CASE STUDY OF WEN COUNTY, HENAN PROVINCE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10
作者:刘嘉慧,吴克宁,单阿丽
摘要:目的 科学合理的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是加强我国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的重要依据,探讨科学有效的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检验与更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 文章以河南省温县为例,基于已有的耕地质量等别年度更新评价成果,参照农用地分等技术方法,从指标数据更新、指标体系变更及评价参数调整三个方面出发,设计4种方法对耕地质量等别成果进行检验与更新,通过对比检验结果探讨各方案的合理性,提出影响耕地质量等别成果准确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4种方法中,方法三更能实现对已有耕地质量等别成果合理性进行检验的目的,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更能体现分等因素选取原则,且该方法检验更新后的等别状况更能体现研究区耕地质量实际状况。结论 耕地质量等别成果确实存在历史遗留误差,对其进行检验与更新对于开展更加精细的耕地分等调查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耕地质量等别评价原始数据现势性不足,指标体系适用性不够,有待进一步更新调整,以提高评价成果准确性;三调调整的评价参数在各评价区域中是否普遍适用,有待进一步确认。
文献信息:刘嘉慧,吴克宁,单阿丽.2021.县级耕地质量等别成果检验与更新方法研究以河南省温县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78-89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区域发展

1971—2015年华北平原种植结构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以曲周县为例

PLANTING STRUCTURE CHANGES AND THE DRIVING FORCES IN NORTH CHINA PLAIN FORM 1971 TO 2015 ——TAKING QUZHOU COUNTY AS AN EXAMPLE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11
作者:杨晓彤,薛晓亮,张艺,任思洋,张朝春
摘要:目的 分析过去45年曲周县种植结构变化特点,研究种植结构变化的驱动力,为该区域种植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文章收集了1971—2015年曲周县统计年鉴记录的作物播种面积,结合曲周县开展的关于种植结构变化驱动力的农户调研,应用二元Logistic模型,从农户自身特征、家庭特征两个方面实证分析影响农户种植决策的客观因素;同时运用数量统计法分析影响农户种植决策的主观因素。结果 近45年来,曲周县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和玉米的播种面积占作物总播种面积比例基本稳定;棉花播种面积变化较大,蔬菜瓜果的播种面积迅速增加,增长率达1189%;而高粱、谷物、大豆、薯类、油菜、花生和芝麻等作物的播种面积占比持续减少。年龄和教育水平对种植结构调整有显著影响,引起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为经济利益、机械化和省力技术、年龄。结论 近45年来,曲周县作物种植种类减少,小麦和玉米占主导地位,棉花次之,瓜果蔬菜呈稳步增加趋势;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相结合导致种植结构变化。
文献信息:杨晓彤,薛晓亮,张艺,任思洋,张朝春.2021.1971—2015年华北平原种植结构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以曲周县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90-98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乡村振兴背景下中部地区农业经济—社会—生态现代化时空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STUDY ON THE TIME AND SPACE COUPLING AND COORDINATION RELATIONSHIP OF AGRICULTURAL ECONOMY-SOCIETY-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IN CENTRAL 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12
作者:蒋正云,周杰文,赵月
摘要:目的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维度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和协调程度进行了系统研究,以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中部地区农业的优质高效发展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文章采用综合评价法、熵值赋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的综合水平及经济、社会、生态3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定量测度和对比分析。结果 2007—2017年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呈逐年提升的态势,经济、社会、生态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发展增幅表现为社会>经济>生态的总体态势;研究期间3个系统的发展始终保持在[0.800,1.000]的高度耦合状态,耦合协调度在0.554~0.779波动,由勉强协调发展为中级协调,协调质量总体由低水平向高水平方向迈进;各地区3个系统发展的进程并不同步,短板类型总体沿着“社会滞后—经济滞后—生态滞后”的轨迹演变。结论 中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总体趋于不断优化,生态环境的恶化逐渐成为多数省份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文献信息:蒋正云,周杰文,赵月.2021.乡村振兴背景下中部地区农业经济—社会—生态现代化时空耦合协调关系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99-108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基于MaxEnt和GIS的山西省连翘潜在分布及适宜性分析

POTENTIAL DISTRIBUTION PREDICTION AND SUITABILITY EVALUATION OF FORSYTHIA BASED ON MAXENT AND GIS IN SHANXI PROVINCE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13
作者:秦明星,焦丽娜,杨忠义,王佳星,纪薇
摘要:目的 连翘是一味常用中药,在山西省分布广泛。预测连翘适宜种植区,有助于优化已有种植区的布局以及科学推广引种适宜种植区域,可为山西省贫困区县连翘合理种植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基于 19 个环境相关数据和98个连翘种植区采样点数据,采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GIS空间分析法,构建自然、人文相结合的种植适宜性模型,预测连翘潜在分布及适宜性,筛选主导环境因子并探究其与存在概率之间关系。结果 连翘在山西省种植的最适宜区、较适宜区、适宜区以及不适宜区面积分别为21 049.74km2、35 655.15 km2、44 707.90km2和65 287.20km2,分别占山西省总面积的12.63%、21.39%、26.82%和39.16%。其中,最适宜区集中分布在山西省的东南部地区,以临汾市、长治市分布最多;较适宜区分布在山西省南部地区,以运城市、晋城市分布最多;适宜区遍布山西省各个地市,但分布零散,受地形、坡度影响较大,不易形成规模生产,连翘的产量和质量均不高。从农户种植便利度、规模化种植灌溉便利度、农业物资运输便利度叠合分析得出,建议连翘的推广区为晋东南长治市、晋城市半丘陵区和太原市、晋中市交界区。刀切法测试表明,年最低气温、气温季节性变动是影响连翘潜在分布的两个最主要环境因子。结论 连翘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价值,山西省大多数地区均适宜种植;在推广种植时应考虑农户种植便利度、规模化种植灌溉便利度、农业物资运输便利度等影响。
文献信息:秦明星,焦丽娜,杨忠义,王佳星,纪薇.2021.基于MaxEnt和GIS的山西省连翘潜在分布及适宜性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109-117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基于容量耦合理论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水平及影响因子分析以青海省为例

COUPLING COORDINATION ANALYSIS OF RURAL PRODUCTION-LIVING- ECOLOGICAL DEVELOPMENT LEVEL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A CASE STUDY OF QINGHAI PROVINCE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14
作者:李刚,李双元,李红梅
摘要:目的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国家,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是否实现融合协调发展关系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成败,也关系到我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地评价青海省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水平,为青海省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学理支撑。方法 文章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3个系统为导向,构建31项具体指标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容量耦合理论对2008—2017年青海省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并通过障碍度模型找出制约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 (1)青海省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度从2008年的0.006到2017年的0.871,协调程度从失调阶段到中级协调阶段,总体呈现向好态势。2008年生产、生活、生态系统两两之间的协调程度均为失调阶段,2017年均为中级协调阶段,近年来其协调度均发展相对较好,但生产发展与生态良好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年均增长0.033,涨幅相对较慢。(2)2008—2011年青海省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发展障碍因子主要集中在生活富裕系统,2011年之后障碍因子主要集中在生态良好系统。劳均农业增加值是生产发展系统发展的重点,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自来水受益的村比重、每千人拥有村卫生人员数和农牧民人均文化教育支出额是生活富裕系统发展的重点,化肥施用强度、围栏草场面积、年内人工草地增加面积、旅游人次和草场危害防治率是生态良好系统发展的重点。结论 青海省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向好,各系统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要进一步提升青海省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发展的协调水平,就要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强化制度供给。
文献信息:李刚,李双元,李红梅.2021.基于容量耦合理论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水平及影响因子分析以青海省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118-126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流转水平差异下农地利用效率的变化研究以江苏省45个县(市)为例

RESEARCH ON CHANGES IN FARMLAND USE EFFICIENCY UNDER THE DIFFERENCE OF FARMLAND TRANSFERENCE LEVELSTAKING 45 COUNTIES (COUNTY-LEVEL CITIES) IN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15
作者:牛星,吴岳婷,吴冠岑
摘要:目的 以江苏省45个县(市)为例,构建农地利用效率评价模型,通过对不同流转水平下农地利用效率进行分析,探寻农地利用效率的变化原因及与农地流转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文章运用三阶段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聚类分析法。结果 (1)对比第一、三阶段农地利用效率的水平,除少数县(市)在调整后依然有效外,其他县(市)的综合技术效率均有所变化,且变化幅度较大;(2)环境变量对于单个决策单元的影响差异较大,部分县(市)的农地利用效率在第一阶段达到了综合技术有效,但在调整后效率值却出现了较大的差异;(3)结合流转率水平来看,高流转水平和较高流转水平地区的农地利用效率经调整后出现了降低,而中等、低流转水平地区升高。结论 (1)江苏省45个县(市)的农地利用效率水平与农地流转水平呈现成反向发展的趋势;(2)环境因素对农地流转中农地利用效率有明显影响。
文献信息:牛星,吴岳婷,吴冠岑.2021.流转水平差异下农地利用效率的变化研究以江苏省45个县(市)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127-135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资源区划

“精明收缩”视角下鲁西南乡村社区生活空间响应现状与策略分析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IES OF RESPONSE TO THE LIVING SPACE OF RURAL COMMUNITIES IN SOUTHWEST SHANDO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MART SHRINKAGE"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16
作者:魏艺,宋昆,李辉
摘要:目的 乡村资源与规划的集中收缩是现状分析和新一轮政策引导的明确指向,文章通过分析鲁西南原生农业型乡村规划实际,从居住、公共服务支撑、文娱休闲、消费4个微观层面考察生活空间构建对应“收缩”的现状,为制定相关响应对策提供借鉴和参考样本。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际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针对案例乡村展开乡村规划、社区建设、生活空间现状的综合调研,总结出区域现状和特征。结果 新旧乡村社区存在原有生活方式与人居条件的不平衡发展,呈现破与立的矛盾多样性;人员结构、老龄化等问题没有得到切实的空间响应,新型乡村社区建设的城市化思维植入严重;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空间与人口规模、人员结构的综合统筹仍不够合理,资源分散且设施陈旧;文娱休闲空间微观响应没有切合居民生活方式由农闲向休闲的转化特质;单一化、散点式消费空间难以提升并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乡土特色的集市正逐步消亡,侧面加剧了乡土文化的衰退。结论 “精明收缩”理论的应用不单单在于规划层面的实操,更在于精细化的落地实施和价值评判;面对收缩实质,乡村社区生活空间发展应变“被动”为“主动”,在生态产业与生态社区耦合发展、居住空间分类整合、公共资源集约等方面积极调整。
文献信息:魏艺,宋昆,李辉.2021.“精明收缩”视角下鲁西南乡村社区生活空间响应现状与策略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136-145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湘西州典型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ANALYSIS ON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DRIVING FACTORS OF TYPICAL RURAL SETTLEMENT LANDSCAPE IN XIANGXI PREFECTURE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17
作者:雷文韬,黄明华,谢宏坤
摘要:目的 乡村聚落景观是乡村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聚落景观的规划设计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乃至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175个典型乡村聚落景观研究样本,借助Google Earth 与ArcGIS10.2,采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等5种地理研究模型,分析湘西州典型乡村聚落景观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从聚落景观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及经济价值等4个层面,构建包括18个指标在内的乡村聚落景观评价指标体系,对湘西州175个典型乡村聚落景观质量展开评价。结果 湘西州175个乡村聚落景观总体呈集聚分布,且主要分布在中部和西部。农村常住人口和总产值与乡村聚落景观个数之间的地理联系率分别为81.6和80.5,乡村聚落景观的分布与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存在较紧密关联。质量评价发现,聚落质量评价分值为7.01,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通过对乡村聚落景观驱动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说明聚落景观的分布与人口、经济、交通密切相关。结论 湘西州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异呈现生态价值与社会价值高、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低,以及中西部集聚的特点,应稳固现有乡村聚落景观建设成效,并注重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现代农业经济。
文献信息:雷文韬,黄明华,谢宏坤.2021.湘西州典型乡村聚落景观空间分异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146-154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陕北黄土沟壑区乡村聚落空间聚集度研究

STUDY ON SPATIAL AGGREGATION DEGREE OF RURAL SETTLEMENT IN LOESS GULLY REGION OF NORTHERN SHAANXI PROVINCE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18
作者:董晓璞,邓健,赵满兴
摘要:目的 通过对生态环境较脆弱的陕北黄土沟壑区乡村聚落空间聚集分布特征及规律进行研究,以期对陕北地区完善乡村聚落功能、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乡村振兴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建议。方法 文章运用最临近点指数判别其空间分布类型,并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和地理联系率对其分布均衡程度和地理联系程度进行考量,通过核密度图进一步分析其空间分布指向,在此基础上分析空间集聚分布规律。结果 陕北黄土沟壑区乡村聚落分布整体趋于集聚分布,且都表现出带状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河谷平原和川台地后缘及坡麓,沿河流分布特征明显。结论 陕北黄土沟壑区乡村聚落分布包含以米脂县、绥德县、子洲和佳县为主的榆林市密集区和以宝塔区、子长和延长为主的延安市密集区;从陕北黄土沟壑区乡村聚落整体分布来看,北部榆林市乡村聚落密度明显大于南部延安市乡村聚落密度,且形成了绥德县和宝塔区为中心的人口密集区;陕北黄土沟壑区乡村聚落可分为无定河下游地区、以窑洞为主要居住形式的黄土沟壑区和黄土沟壑区与风沙区的交界过度地带3个区域。
文献信息:董晓璞,邓健,赵满兴.2021.陕北黄土沟壑区乡村聚落空间聚集度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155-161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西南民族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特征及城镇化水平测定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URBANIZATION LEVEL OF RURAL SETTLEMENT IN SOUTHWEST ETHNIC AREAS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19
作者:张江峰,刘晓鹰,王莉
摘要:目的 乡村聚落分布和城镇化水平是衡量地区经济水平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对其进行把握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通过以西南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空间相关分析等具体研究方法构建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分析西南民族地区的乡村聚落分布特征,并对其城镇化水平进行有效测度,以更好地探究其发展状况。结果 (1)西南民族地区的乡村聚落分布较为广泛,总体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特征,整体呈现自西向东递减的聚集度。(2)西南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整体水平相对不高,且发展速度不快。(3)西南地区城镇化水平高低与乡村聚落分布存在一定联系。西南民族地区处于我国阶梯过渡地带,受地形因素影响,其乡村聚落分布特征不一。结论 西南民族地区民族众多,分布广泛且各具特征,对此进行把握,及测度其城镇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其今后的城镇化发展。并且,乡村聚落与城镇水平发展相辅相成,寻找出其内在特征和当前发展状况,是西南民族地区今后乡村发展的理论前提。
文献信息:张江峰,刘晓鹰,王莉.2021.西南民族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特征及城镇化水平测定.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162-169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精准扶贫

教育精准扶贫对农村大学生返乡意愿的影响研究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EDUCATION ON THE WILLINGNESS OF RURAL COLLEGE STUDENTS TO RETURN TO HOMETOWN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20
作者:李晓红,刘东,张佳伊
摘要:目的 检视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对农村大学生返乡意愿产生的影响,为完善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路径、破解乡村发展人才制约难题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文章根据教育扶贫目标多重性,从机理上将教育扶贫对象区分为乡村存量人口和乡村增量人口;以是否为建档立卡生身份为关键变量,对教育扶贫对乡村增量人口(农村大学生)返乡意愿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设计、数据收集和回归分析进行验证。结果 教育精准扶贫能够增强农村大学生的返乡意愿;相较于男性,教育精准扶贫更能够增强女性大学生的返乡意愿;支持乡村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城乡发展的市场机制是影响农村大学生返乡意愿宏观层面的重要机制,感恩机制及其机制作用的性别差异是教育精准扶贫对返乡意愿产生影响的重要通道。结论 破解乡村振兴人才制约,可以在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强化感恩效应、加强对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引导;要关注不同农村大学生群体的返乡意愿差异,因势利导,因人施策。
文献信息:李晓红,刘东,张佳伊.2021.教育精准扶贫对农村大学生返乡意愿的影响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170-176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精准扶贫背景下扶贫资产管理的实践与机制创新

THE MECHANISM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ASSET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ECISE POVERTY ALLEVIATION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21
作者:李书奎,任金政,赵鑫
摘要:目的 脱贫攻坚战略实施以来,各地区形成和沉淀了大量的农业、产业扶贫项目资产,而扶贫资产管理作为持续发挥项目效益、巩固脱贫质量的重要抓手,试点地区实践情况亟待加以梳理与分析。方法 文章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流程化管理理论为切入点,探讨了扶贫资产内涵及部分试点地区实施现状,在解析问题的基础上构建扶贫资产“七步法”的流程化管理模式。结果 部分试点地区积极探索扶贫资产管理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部分地区仍存在产权界定不清晰、收益分配不合理、监管不到位等问题,而完善扶贫资产管理机制能够有效解决“管什么”和“怎么管”的难题,进一步实现管理效率的提升。结论 各地区应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探索并实施差异化的扶贫资产管理模式,切实提升扶贫资产管理效率为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奠定基础。
文献信息:李书奎,任金政,赵鑫.2021.精准扶贫背景下扶贫资产管理的实践与机制创新.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177-185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三农问题

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及防控机制研究

STUDY ON MORTGAGE RISK AND PREVENTION MECHANISM OF RURAL LAND MANAGEMENT RIGHT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22
作者:李川,李建强,龚钰娇,李立娜,陈昊
摘要:目的 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开展能有效解决农村融资难的问题,但面临的风险也是阻碍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深入推动的主要原因,因此明确风险并制定相关防范措施是推动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发展的关键。方法 文章通过识别土地经营者、金融机构、政府3个风险主体面临的抵押风险,并深入探析风险形成的原因,从实施主体和实施进程构建土地经营权抵押风险防范机制。结果 在土地经营权抵押前、抵押过程中和抵押后主体面临着不同的风险,风险的主要成因包括市场化机制缺失、金融机构自身问题、农业收入不稳定、配套机制不健全等因素。结论 土地经营权抵押风险防控应该围绕风险主体和抵押实施进程构建,通过成立土地管理中心缓解抵押主体风险,通过环境保障、信用保障、抵押配套、风险控制、风险分担、风险转移、社会保障、抵押物处置等机制体系构建实现对土地经营权抵押进程的风险防控,以此保证土地经营权抵押业务的深入推进。
文献信息:李川,李建强,龚钰娇,李立娜,陈昊.2021.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风险及防控机制研究.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186-193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农户对宅基地流转福利的认同研究以湖北省为例

FARMERS' IDENTIFICATION OF THE CIRCULATION BENEFIT OF HOMESTEAD *——TAKING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23
作者:侯娇,卢新海,郑玮博,吴郁玲
摘要:目的 文章基于可行能力理论构建农户对宅基地流转福利的认同的理论模型,利用湖北省武汉、仙桃、恩施宅基地流转农户的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定量评价农户对宅基地流转福利的认同度,从农户主观价值认知视角评估宅基地流转对农户福利的影响效应。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结果 (1)总体上,农户认同宅基地流转福利,当前宅基地流转政策改善了农户福利。(2)宅基地流转对农户福利效应存在差异,宅基地流转显著改善了家庭经济、居住条件和心理感受福利,其次为社区环境和社会保障福利,改善农户发展机遇福利效应最低,且农户不认同宅基地流转后发展机遇福利。(3)宅基地流转改善农户福利效应存在禀赋差异,因经济发展水平、区位优势以及宅基地流转方式不同,农户对宅基地流转福利的认同存在差异。结论 当前进一步深化宅基地流转政策改革对于提高农户福利,实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农户对宅基地流转政策改革期望值较高,为进一步深化宅基地流转政策奠定了基础。
文献信息:侯娇,卢新海,郑玮博,吴郁玲.2021.农户对宅基地流转福利的认同研究以湖北省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194-202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中国农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META-ANALYSI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CHINESE FARMERS’ SUBJECTIVE WELL-BEING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24
作者:王海英,夏英,孙东升,张琳,魏昊
摘要:目的 进一步探索影响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关键因素及其效应并深入分析研究层面产生分歧的原因。方法 文章基于2007—2019年的40项实证研究,运用Meta分析,探究影响我国农民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及影响效应,分析其是否存在异质性,并探讨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效应随时间迁移的动态变化趋势。结果 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家庭人口数、住房条件、家庭年收入、区位特征、医疗条件、人际交往是影响农民主观幸福感的关键因素;除家庭人口数、区位特征、医疗条件外,其他影响因素均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关键影响因素的影响效应值随时间的变迁趋于稳定且变化趋势较为良好或趋于稳定。此外,不同的研究特征对实证研究的结果会产生较大影响。结论 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投入水平,多渠道提升农民收益水平,维护拓展农民社会联系以提升农民主观幸福感。同时在未来研究中加强对关键影响因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潜在调节变量的进一步考察,并注重多方法的交叉及比较应用。
文献信息:王海英,夏英,孙东升,张琳,魏昊.2021.中国农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203-214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关系及时序特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THE ANALYSIS OF THE COUPLING RELATION AND TIMING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NEW-TYPE URBANIZATION AND URBA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WUHAN CITY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25
作者:谢艳乐,祁春节,顾雨檬
摘要:目的 新型城镇化引致都市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都市农业发展倒逼新型城镇化协同高效推进;探究新型城镇化与都市农业发展的耦合互动关系,对加快推动两系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文章基于2006—2017年武汉市新型城镇化与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测度数据,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了新型城镇化与都市农业发展的耦合关系。结果 (1)新型城镇化与都市农业总体发展水平均呈上升态势,耦合关系显著;(2)两者耦合度C值在0.490左右变化浮动,2008年和2013年耦合度出现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为0.475和0.500;(3)耦合协调度D值处在0.290~0.627,耦合协调等级从中度失调转变为初级协调阶段,且时序演变呈现出小幅波动性、差异性和阶段性特征。结论 武汉市新型城镇化与都市农业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程度处于不断完善中,时序特征变化明显。为此,武汉市应坚持贯彻实施“以人为本”及城乡融合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以打造都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升级版,强化政策扶持的支持力度以保障新型城镇化与都市农业耦合协调发展。
文献信息:谢艳乐,祁春节,顾雨檬.2021.新型城镇化与都市农业发展耦合关系及时序特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215-224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认定等级差异视角下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效率分析以南京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为例

ANALYSIS OF THE EFFICIENCY OF LEISURE AGRICULTURAL BUSINES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FFERRENT RECOGNITION LEVELSTAKING NANJING LEISURE AGRICULTURAL BUSINESSES AS AN EXAMPLE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26
作者:李凡凡,孙洪武
摘要:目的 在政府大力推进休闲农业发展的背景下,合理测算不同认定等级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效率,分析当前认定等级对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效率的影响,对于完善现有认定体系、引导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效率提升以及促进休闲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方法 基于2019年南京市72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调查数据,文章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方法,兼顾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重发展目标,更合理、准确地对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效率进行测算,分析不同认定等级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的效率差异及其成因。结果 随着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认定等级的提高,其综合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以及纯技术效率等指标并未同步提高;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土地与劳动力投入随着认定等级提高,存在不同程度冗余现象。结论 建议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认定指标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与认定类型,同时加强认定观念引导与宣传,通过加强政策引导与资源支持,推进休闲农业主体和休闲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献信息:李凡凡,孙洪武.2021.认定等级差异视角下休闲农业经营主体效率分析以南京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为例.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225-232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海南天然橡胶长势及产胶潜力遥感监测系统研发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SYSTEM DEVELOPMENT OF GROWTH POTENTIAL AND POTENTIAL PRODUCTIVITY OF NATURAL RUBBER IN HAINAN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27
作者:张明洁,张京红,黄海静,张亚杰,车秀芬
摘要:目的 为准确及时地监测海南天然橡胶长势变化、估算天然橡胶产胶潜力,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并实现风云三号气象卫星资料在天然橡胶产业进行气象服务的应用示范作用。方法 文章基于风云三号气象卫星资料、同期气象观测数据以及海南天然橡胶种植信息等,采用不同时间天然橡胶NDVI的对比、与历史同期常年平均值的对比分析等方法进行橡胶长势监测,并基于CASA模型构建天然橡胶净初级生产力估算模型,再结合天然橡胶干物质分配率构建了天然橡胶产胶潜力估算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Visual Stdio.net 2010、MeteoInfo平台采用C#语言设计开发了海南天然橡胶长势及产胶潜力遥感监测系统。结果 系统主要包括基础数据库、天然橡胶长势监测、天然橡胶产胶潜力估算、专题图制作等功能。结论 通过天然橡胶长势监测技术方法和天然橡胶产胶潜力估算方法的应用以及监测系统的建立,可及时了解天然橡胶的长势规律及产胶潜力变化,快速掌握气象灾害对天然橡胶生长造成的影响,为提高干胶产量提供了技术和软件支撑。
文献信息:张明洁,张京红,黄海静,张亚杰,车秀芬.2021.海南天然橡胶长势及产胶潜力遥感监测系统研发.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233-239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微观家庭视角下库区移民适应状况及影响因素基于长江上游库区385户移民数据的实证分析

THE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MMIGRATION ADAPTATION IN RESERVOIR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CRO-FAILYBASED ON THE MIGRATION DATA OF 385 HOUSEHOLDS IN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10628
作者:胡成,何思妤,陈相伸,赵倩
摘要:目的 探究微观家庭视角下长江上游库区移民适应状况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提高移民适应的策略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文章基于移民适应分析框架,运用二元Logit模型与统计分析法,分析影响移民适应的因素与移民适应状况及差异、不同适应状况的移民特征异质性。结果 发现户主特征(户主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与移民适应没有显著关系;家庭特征(是否负债、是否受灾),经济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主要收入来源、土地面积),政治因素(是否有党员干部、意见受重视程度、政策满意度、政治参与度),文化因素(语言异同、身份认同)与库区移民适应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长江上游库区移民的总体适应比仅68%,岷江、金沙江、雅砻江等三大支流适应比分别为71.0%,68.3%,65.8%;适应的移民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和耕地面积分别比不适应的移民家庭多1 815.01元、0.24hm2结论 长江上游库区移民总体适应状况不佳,岷江、金沙江、雅砻江等三大支流适应状况存在差异,不同适应状况的移民特征也存在显著异质性。移民适应的状况是多因素影响的结果,因此移民适应政策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实现政策效益最大化。
文献信息:胡成,何思妤,陈相伸,赵倩.2021.微观家庭视角下库区移民适应状况及影响因素基于长江上游库区385户移民数据的实证分析.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42(6):240-248

如需下载文章,请您识别下方二维码:


版权所有:《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编辑部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12号 

联系电话:(010) 82109628 82109632 82109637    邮编:100081

中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荣获2020年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本刊荣获第三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二等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