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葶苈子基源鉴别
马上要进入5月中旬,又到了每年的中药葶苈子采收期。
然而中药葶苈子并非来自于植物葶苈 Draba nemorosa L.的种子。却是来源其同科的播娘蒿或独行菜的成熟种子。在夏季果实成熟后采割植物,晒干,搓出种子,便为入药的葶苈子。
葶苈 Draba nemorosa L 原植物 ;非中药葶苈子
葶苈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下品, 味辛、苦, 性大寒, 具有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
葶苈子有南北之分, 其中南葶苈子为播娘蒿;北葶苈子为独行菜。
独行菜 Lepidium apetalum Willd
独行菜来源于十字花科独行菜属植物。为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苦葶苈子、辣辣菜、辣辣根等。
独行菜多分布于东北、华北,生于田野、路旁或山坡,为北方地区常见杂草。
2-3月独行菜幼苗开始破土而出 图片来源:冬凌草
独行菜和播娘蒿作为典型的早春短命植物,两者都是2月末早早发芽生长,至5月-6月在种子成熟后,便枯死终结自己一生。
独行菜成株 图片来源:冬凌草
独行菜、播娘蒿成熟后的种子,在吸水后外壁都会膨胀形成一层透明的粘液层, 因此通过膨胀度也是鉴别葶苈子药材的一种方法。
这种粘液层的结构也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性结果,该特殊的结构有助于保持水分,使其更能适宜干旱的生态环境。
5月初,短角果开始成熟 图片来源:冬凌草
葶苈子(独行菜)原药材 图片来源:冬凌草
北葶苈子 呈扁卵形,长1~1.5mm,宽0.5~1mm。表面棕色或红棕色,微有光泽,具纵沟2 条,其中1 条较明显。一端钝圆,另端尖而微凹,类白色,种脐位于凹入端。无臭,味微辛辣,黏性较强。
播娘蒿 Descurainia sophia (L.) Webb. ex Prantl
播娘蒿同样也来自于十字花科植物。但来源于播娘蒿属。
播娘蒿为一年生草本,相比独行菜,播娘蒿分布的更为广泛。除华南外全国各地均产。常生于山坡、田野及农田。也是一种随处可见的杂草。
播娘蒿早春期的幼苗 图片来源:冬凌草
播娘蒿成株 图片来源:冬凌草
5月初;播娘蒿成熟后的长角果 图片来源:冬凌草
葶苈子(播娘蒿)原药材 图片来源:冬凌草
南葶苈子 呈长圆形略扁,长约1mm,宽约0.5mm 。一端钝圆,另端微凹或较平截。味微辛、苦,略带黏性。
两种不同基源药材对比
两种基源葶苈子对比 图片来源:冬凌草
两者在外观性状上,如果仅凭肉眼也可以大致区分,播娘蒿种子较细小,两端直径较为一致,尾端呈截形。
而独行菜种子稍大,且两端不一致,尾端膨大,呈弧形。依此可以区分。
放大后,两种葶苈子对比 图片来源:冬凌草
目前市场上的葶苈子以植物播娘蒿来源为主, 因为无论是从资源分布还是单株产量,播娘蒿都有明显的优势。
另一方面,在主产区山东、河北、河南一带,在当地多以播娘蒿野生资源分布较多。
葶苈子来源均为野生资源采割收集。价格也不是很高,在6-7元/kg,因此年轻人不惜去采集此药。
因此只有一些年老体弱者、小孩和妇女,闲在家里没事做,出来推一个破三轮车,每天割点晒干,敲打出种子攒起来再卖给当地药材收购站,来换点零花钱。这就是葶苈子现在采集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