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67--新旧“两个加拿大”的分水岭

2017-01-03 gtamama.com 多伦多妈妈网



今年是加拿大150周年,我们以加拿大的多元、和平、包容、尊重而自豪,可是你否则知道,加拿大一开始并不是如此,今天的加拿大,实际上是在50年前儃变的。


那一年,是1967年。如果假若我们可以做时空旅行者,穿梭回1967年以前的加拿大,和到1967年以后的加拿大,我们会感觉我们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


1967,发生了什么?


1967,在美国,正是越战节节失利,战后婴儿潮的年轻人已经成长为大学生,起来发动大规模反越战活动的时候。


可是在加拿大,却是另一番景象:


1967,加拿大最大城市蒙特利尔举行了举世闻名的世博会,获得空前成功,全世界人知道了加拿大,知道了蒙特利尔;1967,特鲁多成为加拿大司法部长,并竞选自由党党魁,引发特鲁多热,将在1968年当选为加拿大总理,他将带给加拿大深远的变革;1967,加拿大改革了自己的移民法,改成了打分系统,从此非白人的亚非拉移民大举进入加拿大。


1967年,深深地改变了加拿大。有人说,1967,是加拿大“好时代”最后一年,有人说,1967,是加拿大“好时代”开始第一年。


在1967年以前的加拿大,是个英裔的加拿大,几乎清一色白人,而且以英裔为主,连法裔都被忽视存在。而且,英裔加拿大人,把加拿大当做英国的一部分,把自己也当成身在加拿大的英国人。在他们看来,加拿大人和英国人,没什么特别不同。


你可知道,在1947年1月1日以前,加拿大人用的都是英国护照?“加拿大公民是英国人的一部分”的条款,直到1977年才正式去掉。你可知道,在1965年以前,加拿大用的还是带有大英帝国米字旗的国旗,直到1965年才正式启用枫叶国旗?你可知道,在1980年以前,加拿大的国歌究竟是O Canada还是《天佑女王》,一直争论不休?


就在1967年蒙特利尔世博会开幕式上,现场加拿大人全体起立唱国歌,虽然音乐奏的是O Canada,可是现场至少一半加拿大人却高唱《天佑女王》!


1967年以后,这一切改变了!




到了1967年,战后婴儿潮在加拿大出生的本土加拿大人成长起来,已经到了上大学的年纪。年轻人们力求改变,把希望寄托在特鲁多身上,引发了特鲁多热。


1967年,特鲁多当上了加拿大司法部长,以“国家不应管人们卧房里的室”为由,首先废除了“同性恋罪”。这在当时是非常激进的。


在60年代,欧洲从战后恢复起来,欧美移民已经不愿意大规模移民加拿大,导致加拿大人口产生负增长,加拿大在1967年对移民法做了重大改革,将以前歧视性的移民政策,改为面向全球移民的打分制。从此大量亚非拉移民进入加拿大,加拿大不再是一个纯白人的加拿大。


中国一直强调“一个中国”,但是加拿大在那个年代,开始强调加拿大不再是英裔的“一个加拿大”,而是“两个加拿大”,除了英裔的加拿大,正式认可,也同时是法裔的加拿大。特鲁多将法语和英语,同时列为加拿大的法定语言。这是加拿大历史上又一个重大改变。


由于亚非拉移民的引进,加拿大已经不只是“英裔的加拿大”和“法裔的加拿大”那么简单了,1971年,特鲁多又制定了“多元文化国策”,将英法两个族裔共有加拿大的框架,扩大到所有族裔。


1974年引进最低工资。1979年接收6万越南难民,开启了大规模接受亚洲难民的大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1982年获得秀修宪权,并加入自由人权宪章。这一系列的重大变革,都发起于1967年。





可以说,从1967加拿大建国100周年开始,加拿大不再是一个英国的附庸国,加拿大也不再是个纯白人国家。


很多人认为这是加拿大“Great”的开始,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加拿大“Great”的结束。在加拿大150周年之际,一些人开始希望加拿大“Great” again,我们又似乎站在了一个分水岭。


我们希望这只是一个短暂的迷茫,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不可阻挡。加拿大从1967年以来,一直Great,我们不需要Great again,我们希望加拿大可以继续Great,更加Great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