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人工寰齿关节将突破“手术刀世界”禁区! 寰枢椎脱位患者植入后可恢复接近正常人活动状态
寰枢椎不稳、脱位的患者有望在不久后植入仿生人工寰齿关节,实现和人体自身颈椎一样的灵活度!
近日,记者随浙江省自然基金委员会工作人员来到宁波第六医院,该院主任医师胡勇介绍,他和团队成员的“仿生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术后的生物力学研究、三维有限元分析及生物摩擦学研究”已经完成了结题验收,该项目为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所谓“寰枢关节”是指人体脊椎最顶端的两节椎骨的连接处,通俗讲,这里就是人体头部之所以能够在脖子上自由旋转的支撑点。此部位“地处咽喉要道”,又与颈内动静脉、椎动脉、脊髓、气管食道等部位紧紧相拥,这里一直被视为高风险、高危区,是“手术刀世界”里的禁区。
据介绍,目前国内外手术治疗寰枢关节创伤或疾病时,全部采用了复位、融合固定方案,术后患者脖子活动度明显受限,只能靠转动整个身体看左右和后方,引起了诸多不便。基于此,经过多次的实验、修改,胡勇团队最终设计完成了“仿生人工寰齿关节”。
“术前将患者CT数据用3D打印机打印出来,在完全模拟手术过程后再将人工寰齿关节置入,术后患者可保留寰枢椎之间的旋转功能,其灵活度与强度几乎接近正常人的活动状态。”胡勇告诉记者,该技术克服了患者上颈椎前路或后路或分次进行前后路手术的缺陷,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还缩短了治疗周期,利于患者早期下地进行功能锻炼和康复。
不过,在设计的材料、工艺以及产品的特性上,胡勇表示“仿生人工寰齿关节”仍然与真正的寰齿关节有着较大差距,胡勇团队对此作了进一步的细化与改良。在既往基础上,胡勇团队还进行了生物力学和三维有限元分析,以及生物摩擦学等一系列研究,以期设计出与国人更匹配、更符合临床要求的新型仿生人工寰齿关节。
目前,仿生人工寰齿关节已获得了2件国家发明专利及3件实用新型专利。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记者 陈路漫 通讯员 林思达 闻正顺)
编辑:王姝
校读: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