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安塞腰鼓》课文朗读+微课视频+图文解读+学案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初中微课资源,可每天获取精品课程!


课文朗读

 点击上方绿标听有声阅读,解放双眼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微课视频

微课视频二

精讲视频


知识点

1、第1段作用:用简洁的语言,突出后生们生机勃勃的生命力。将他推向舞台,具有吸引人、震撼人的力量。

2、2-4段:蓄势待发,为下文写安塞腰鼓的恢弘出场做好铺垫。

3、第7段:用排比、比喻、反复生动地写出了打腰鼓时的声响、阵势、风姿,节奏分明,铿锵有力,从语势上使人感到了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

4、12段:揭示了安塞腰鼓的文化内涵和生命意识。要“挣脱”“撞开”的是束缚、羁绊、闭塞,是人身上坚硬的外壳,一切冗杂的东西是贫穷、落后、旧思想束缚了“那么一股劲”。

5、15段“遗落了一切冗杂”理解:打破了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不计较功名利禄,不患得患失,不必苍白憔悴。

“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了”理解:写出了腰鼓的声音撞击在观众的心理,观众的心与之产生共鸣。

6、18段“奇伟磅礴的能量”一句的理解:黄土高原的后生们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完完全全的生命。他们并未因贫困封闭而丧失对生命的渴求,他们身体里蓄积着强大的生命能量,一旦释放,便磅礴激荡。

7、第20段,因为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现柔媚的风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载原始、粗狂的生命力量的“厚土”,只有黄土高原可以,所以说“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本句运用对比,突显出作者对黄土高原情有独钟,赞扬了那里的人充满磅礴的生命力量。

8、第30段理解: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内容让以动衬静,用“鸡啼”反衬寂静,结构上总结全文。鸡啼不仅是天亮的标志,新的一天的开始,也是希望的象征。作者相信黄土高原上的人们迸发出来的力量一定会创造一个崭新的世界。

9、“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反复出现四次,从全文看,它起什么作用?答:这句话是文章的抒情线索反复出现,表达了作者对安塞腰鼓无限赞美

10安塞腰鼓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它所蕴含的是什么?

答:安塞腰鼓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物,是一个表现生命之源和力量之源的象征体。

11、本文运用大量的排比、比喻、反复等修辞,用安塞腰鼓充分表现了生命和力量喷薄而出的神韵,歌颂了黄土高原人们激荡的生命,磅礴的力量,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愿望。



图文解读

精选学案+解析

3* 安塞腰鼓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亢奋(kàng)   冗杂(rǒng)   蓦然(mò)   huì(晦)暗 jī(羁)绊  飞jiàn(溅)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A.蹦跳  闪射  瞳仁  震憾

B.束缚  恬静  闭塞  困倦

C.严俊  搏击  磅礴  战栗

D.幅射  渺远  璇转  凝聚

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C)

A.只有大彻大悟,具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当得起这个称号。

B.这惊心动魄的场面让人们久久不能忘记。

C.垃圾的恶臭不时飘进房里,这里脏乱的环境令人叹为观止!

D.近期本市部分楼盘已经出现了滞销情况,量价齐升的势头戛然而止。

(解析:C项“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2017·柳州)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

A.柳州市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让公立医院逐步回归公益性,切实减轻了患者。

B.2016年年底,龙新村完成全村脱贫摘帽任务,成为柳江县扶贫“样板工程”。

C.广西居民纸质图书的阅读率偏低,手机阅读将成为了广西居民最倾向的阅读方式。

D.为了防止各类地质灾害不再发生,广西地质海洋灾害应急指挥所发布了应急防治方 

   案。

(解析:A项成分残缺,句末应加上“的负担”;C项“将”和“了”自相矛盾,可删除“将”字;D项多重否定失当,可删去“不再”)



5.下列句子分别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填在括号里。

(1)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

   搏击!(拟人)

(2)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排比)

(3)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比喻)

6.班级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走近民间吆喝”的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为明确主题、烘托气氛,请你在黑板上写一组对偶句做标语。

【示例】走近民间吆喝,感受传统文化。

(2)语文老师让你去邀请教历史的王老师来参加明天的班会活动,你打算怎样向王老师

 说?

【示例】王老师,您好!语文老师让我来邀请您参加咱们班的班会,时间是明天下午第三节课,地点是第一多媒体教室,主题为“走近民间吆喝”,希望您抽空前往。

(3)老师给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分配的任务是搜索家乡的“吆喝”文化,你打算怎样完成

这个任务?请把你们的思路按顺序写出来。

【示例】①了解“吆喝”的基本内容;②小组成员分头走街串巷实地研究当地的吆喝;

③上网搜集关于吆喝的影像资料或文献资料;④到图书馆查阅关于当地“吆喝”风俗的记载;⑤由组长将各位组员查找的资料进行汇总,形成书面报告。

(4)假如由你来向教历史的王老师提两个关于“吆喝”的问题,你打算提什么问题?

【示例】①为什么现代社会中大部分人淘汰了“吆喝”这种传统的宣传手段?②在现代高科技时代,为什么还有一部分人选择用“吆喝”这种方法来宣传自己的产品?


02  拓展阅读

陕北秧歌

张亚宁

①忽听铿锵的锣鼓声从天而降,似千军阔步前行,有排山倒海之势;似众仙齐奏鼓乐,有醉人的天籁之音;又似万马奔腾,有激越大地之威。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②惊叹是什么如此振奋人心。循声望去——蜚声海内外的陕北秧歌扭得正欢。

③你瞧,七八个剽悍的陕北汉子打着红边牛皮鼓,拍着大小铜镲,敲着小铜锣……呵,中年伞头手中的大花伞犹如旋转的螺旋桨,十字步扭得天旋地转。哦,一群英俊的后生和俊俏的姑娘踏着鼓点,个个生龙活虎,活灵活现……哦,已一把年纪的老大爷老大娘也不甘示弱,与小伙姑娘媲美,摇着、扭着、跳着……21教育网

④仔细听,随着“咚咚锵、咚咚锵……”的鼓点你扭头看去,乐队的汉子们忘乎所以,恨不得把那个红边鼓敲碎,巴不得把那把铜唢呐吹破,真想把那大小铜镲拍烂,一心想把那小铜锣击个窟窿……闭上眼睛,静心地听。时而粗犷奔放,能使河流为之激扬动荡;时而稳步柔美,能使无数人为之心醉;时而缓和细腻,能使大地为之倾倒。

⑤仔细看,一群男女老少扭起来了。排是排,行是行。一会儿排成“龙摆尾”;一会儿犹如“梅花盛开”;一会儿好像“老虎扬尾”;一会儿胜似“大灯笼”;一会儿能比得过大姑娘的长辫子;一会儿好像一朵朵枣花……红与绿的扇子在姑娘们手中飞起来转起来,红与绿的丝带飘起来,观者不仅是眼花缭乱,而是眼神跟着扇子起落,不知道最后的眼神落在何方。花折伞在后生们手中撑起来舞起来,撑起时,似乎要直穿云霄,舞起时,犹如飞轮旋转。手、脚、头,全部是活的,真是眼光不知道放在哪里。放在哪里都是恰到好处的。

⑥一声惊吼,两只水船上场了,像在水中一样,轻飘飘地游来游去。坐在船舱里俊俏的姑娘唱道:“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几十几道湾里几十几条船……”这边声音一落,那边的艄公接着唱道:“天下黄河九十九道湾,九十九道湾里九十九只船……”酸酸的唱曲惹得人心里暖暖的,你瞧那些小孩子,被架在父亲或者爷爷的肩膀上,笑着,鼓着掌。你看看,那群帅气的小伙子,捧腹大笑……21cnjy.com

⑦忽然,两只威风凛凛的雄狮不知从何方而出,摇着脑袋,摆着身子,张着血盆大口,或平空后仰翻滚,或高台俯卧衔球,或单狮走桩,或双狮争戏,或扮鬼脸。起势、奋起、迎宾、施礼、惊跃、酣睡、道谢,将威武之狮的喜、怒、哀、乐之状舞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一时间,场内场外一只只眼睛齐聚在威武的狮子身边,整个场里凝寂一般。一个转身,狮子落地,场内场外齐声欢腾,掌声、喝彩声震荡着天空,老太太的两颗门牙差点飞落出来,歪着脖颈双手慌忙捂住。21·cn·jy·com

⑧随即,一系列小节目开幕了。一群孩子戴着可爱的头盔,摇摇摆摆,可爱至极;跑驴背上的姑娘们时不时做个鬼脸,让你笑弯腰;一首首酸曲、一折折小戏、一个个滑稽小品……男女老少目不暇接。www.21-cn-jy.com

⑨这就是陕北人死了都要扭的秧歌,独具特色的陕北秧歌。

7.仔细阅读⑥⑦两段,请仿照示例进行概括。

第⑤段:扭动的男女老少,飞舞的彩扇

第⑥段:游来游去的水船,酸酸的男女对唱

第⑦段:欢腾的雄狮,忘情的老太太

8.选文以“铿锵的锣鼓声”开头,有什么用意?

先声夺人,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描写的内容——陕北秧歌。

9.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句式整齐,运用了夸张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乐队的汉子们忘乎所以的情态,突出了锣鼓声的粗犷奔放。

10.陕北秧歌分为“大秧歌”和“踢场子”两大类。“大秧歌”是一种载歌载舞的集体表演

形式。队员无定数,只要喜爱扭秧歌,谁都可以进入。“踢场子”主要就是表演小节

目,由过去的扳“水船”、踩“高跷”等发展到现在把陕北道情、双人舞蹈、地方小

戏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的形式。据此可以推断,第⑤段描写的是“大秧歌”,第⑥段

描写的是“踢场子”。

11.本文在描绘场面时,多处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请任找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你瞧那些小孩子,被架在父亲或者爷爷的肩膀上,笑着,鼓着掌。”从侧面衬托水船表演得生动有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