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堂气象》微课视频+知识点归纳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微课视频



电子教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微课视频





同学们,微课时长较短,可以选择名师课堂观看哦!


名师课堂


知识点归纳





一、经济的繁荣

1、农业方面:①兴修大型水利工程。②农耕技术提高:水稻广泛

采用育秧移植。③蔬菜有许多新品种。④茶叶生产的发展:唐朝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饮茶之风开始在唐朝盛兴。⑤生产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创制新灌溉工具──筒车。 

2、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花色品种多,技术高超。②陶瓷业:越窑青瓷(“类玉”“类冰”)、邢窑白瓷(“类雪”“类银”)、唐三彩(世界工艺的珍品)。

3、商业繁荣:⑴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⑵长安城:①建筑宏伟;②市坊分开(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③街道规划整齐;④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一)西南──吐蕃(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吐蕃人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2、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3、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4、8世纪初,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

(二)北方──回纥的勃兴

1、回纥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

2、8世纪中期,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后来,回纥改名为“回鹘”。

3、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当时北方和西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唐太宗为各族的“天可汗”。 

思考:唐朝采取了哪些方式,使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

①设置机构: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理西域(今新疆地区)

②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③册封制度:唐玄宗册封回纥、靺鞨和南诏的首领

④军事进攻:唐太宗打败东突厥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唐朝时期的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

(一)科技方面

类别

朝代

设计者

成就

建筑

隋朝

李春

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

雕版印刷术

唐朝


《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二)文学方面(诗歌)

代表人物

生活时期

代表著作

诗歌特点

人称

李白

盛唐时期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

“诗仙”

杜甫

由盛转衰

“三吏”、“三别”

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精练

“诗圣”

白居易

唐朝中期

《秦中吟》《新乐府》

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三)书法、绘画和石窟艺术

类别

代表人物

著作

特点

成就

书法

颜真卿

《颜氏家庙碑》

雄浑敦厚

是继王羲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

欧阳询

《九成宫醴泉铭》

方折峻丽,笔力险劲

楷书四大家之一

绘画

阎立本

《步辇图》

《历代帝王像》

笔力刚健,形神兼备

擅长人物故事画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风格奔放,立体感强

开后世写意画先河,被称为“画圣”

石窟

艺术




甘肃西部的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思考:隋唐时期为什么会出现辉煌的文化?

①经济繁荣为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

②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文化的发展创造条件

③各民族间和对外交流的频繁,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战役中,与其它三个不在同一时期的是

A.桂陵之战

B.牧野之战

C.长平之战

D.马陵之战

2.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和使用的农具中,不直接使用人力或畜力为动力的是

A.耧车

B.翻车

C.筒车

D.曲辕犁

3.学习唐朝历史后,有同学认为唐朝的社会风气显示出开放、进取、兼容并蓄的精神风貌。如图所示文物能支撑这位同学观点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4.唐朝时期的男女交往比较自由,可以通行,共饮谈笑唱和,这表明唐朝

A.社会经济发达

B.诗歌处于黄金时代

C.宗教政治开明

D.社会风气比较开放

5.如图所示农具中,唐朝时期开始使用的是

6.小明在学习古代都市时,收集到如图的资料。与资料相关的都市是

A.长安城

B.东京城

C.临安城

D.大都城

7.•某同学举办“中国盛唐气象″主题内容展览。下列内容可以入选 “盛唐气象”的是

①曲辕犁和筒车②唐三彩③开放的社会风气④多彩的文学艺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中央电视台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力求用传统的力量弘扬文化自信,以诗词的名义践行青春誓言。下列哪一朝代的诗歌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9.《中国诗词大会》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诗词知识比拼。其中,“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是唐代“诗仙”的名句。他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10.《步辇图》是现藏故宫博物院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作品设色典雅绚丽,线条流畅圆劲,构图错落富有变化,真实地记录了1300多年前唐王朝文成公主和西藏松赞干布的联姻佳话,具有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这幅画的创作者是

A.阎立本

B.张择端

C.顾恺之

D.吴道子

二.材料题(共2小题)

11、阅读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五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回答:

(1)这是谁的诗句?


(2)文中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3)人们尊称这首诗的作者是什么?他还有那些代表作?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贞观年间,一位吐蕃赞普统一青藏高原。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唐朝把一位公主嫁给他。

材料二:唐朝时期,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北方和西北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

材料三:他治理国家很有能力,他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在两位贤相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他统治前期,经济繁荣,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1)材料一中的“公主”指的是谁?材料中反映的唐蕃和亲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中的“天可汗”指的是哪位皇帝?


(3)材料三中“他”指的是哪位皇帝?”材料中的“鼎盛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参考答案

1.B;2.C;3.A;4.D;5.D;

6.A;7.A;8.B;9.A;10.A;

二.材料题(共2小题)

11.(1)杜甫(2)开元盛世(3)、诗圣《三吏》、《三别》等。

 12.(1)、文成公主、唐朝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唐太宗李世民

(3)、唐玄宗开元盛世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每天获取最新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