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微课视频|知识点讲解|练习

点击蓝字关注我 初中微课资源 2021-08-08



电子教材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微课视频





微课视频较短,同学们也可以选择名师课堂观看哦!

名师课堂


知识点归纳





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通过电的利用,内燃机与汽车、飞机的诞生等史实,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电的应用

时间: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最显著的成就: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

代表成就:美国人爱迪生发明耐用白炽灯泡,在纽约建成世界上第一个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

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电车、电报等问世,世界进入“电气时代”                

二、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

内燃机的发明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应用技术中另一重大成就。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发了交通工具的一场变革。

重要发明:①德国人奥拓制造出煤气内燃机;②德国人戴姆勒发明汽油内燃机;③德国人迪塞尔发明柴油内燃机;

.新交通工具发明:①德国人本茨制造出配有汽油发动机的汽车;②美国人福特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汽车制造业的革命;③美国人莱特兄弟的飞机试飞成功。作用: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三、化学工业和新材料

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②美国人海厄特发明赛璐璐现代塑料工业诞生;③法国人夏尔多内发明人造纤维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使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造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成为一战的根本原因。






同步练习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1908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开始在汽车生产中引入流水线,把装配一辆汽车所需的时间由12个小时降低为一个半小时,使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产量很快占到了全世界汽车产量的一半。据此,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  

B、新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

C、垄断组织促进生产发展  

D、新技术保证了产品质量

2、1921-1925年之间,福特汽车价格下降了六分之五,购买一辆福特汽车还不到一般工人三个月的工资;1929年,美国几乎平均每家拥有一辆汽车。这主要得益于(    )

A、生产技术改进   B、蒸汽机的发明  

C、内燃机的应用  D、计算机的普及

3、两次工业革命分别开启了“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区分它们主要是根据(    )

A、能源动力  B、通讯技术  

C、交流工具  D、机械设备

4、右图是1801年一1911年英国城市化进程的统计,图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两次工业革命推动

C、对外加强殖民掠夺   

D、“电气时代”的到

5、右图所示是两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果,它们的核心动力是(    )

①蒸汽动力②煤炭③石油④电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生产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影响。下列能反映两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果影响“生产工具”的是(    )

A、煤炭、石油的大量开采 

B、蒸汽机、内燃机的发明使用

C、工厂生产和垄断组织出现   

D、计算机代替部分人类脑力劳动

7、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表中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美国、德国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较早地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B、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国内局势动荡

C、英国、法国实力变化是因为开展工业革命较晚

D、美国、德国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8、“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曾经是中国人向往的幸福生活。“电灯电话”这类用品出现于(    )

A、古代中国    B、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新技术革命

9、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给人间带来了火种,近代也有一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发明耐用碳丝灯泡,给人类带来便捷的“火种”,让人们告别了蜡烛和油灯。这位真实的“普罗米修斯”是(    )

A、英国人  B、美国人  

C、法国人   D、德国人

10、19世纪晚期,内燃机被安装在拖拉机、播种机、脱粒机等机械上。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田野的宁静”气氛。内燃机还被美国人安装在收割机上,把谷物收割的速度提高了几十倍,后来又推广到世界各地。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美国人发明了内燃机  

B、机器的噪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C、内燃机推动了工业生产  

D、内燃机推进了农业机械化

11、某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80年代,世界交通领域里的一场革命源于一种新动力的发明”。这里所说的“一种新动力的发明”是指(    )

A、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B、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

C、发电机的发明和使用  

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12、一位科学家认为电是人类迄今为止所能找到的妙不可言的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这位“极为能干的新仆人”被广泛地应用于生活领域开始于(    )

A、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  

C、第三次科技革命  D、次世界大战

二、材料分析题

13、两次工业革命对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右图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占世界工业生产总值的比重比

材料三仅1865年至1900年,被正式批准登记的发明专利就达到了64万多种、、、、、为了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美国人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摘自《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科技方面,英国工业界满足于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坐享其成的思想日趋严重、、、、在新技术成果应用方面英国日趋落后。政府在科技投入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经费少,实验设备不足,管理混乱,科技人员地位低和待遇差成为普遍现象。

请回答:

①、根据材料一中的三幅图片,分别写出两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成果的名称。

 

②、根据材料二,比较1870年与1913年美德两国在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说明美德两国经济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③、根据材料四,概括导致英国经济地位衰落在科技方面的原因。

 

④、从美英两国经济地位的兴衰对比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世纪六十年代,19世纪七十年代,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两次工业革命,在动力方面,出现了改良蒸汽机、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等;在交通运输方面,创制了蒸汽轮船、蒸汽机车、汽车、飞机等;在通讯方面,发明了电报,电话等;在经济结构方面,重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在世界贸易方面,1870年以后的三十多年间,贸易额增长了约三倍、

----改編自《历史》

材料二一些工业发达的城市和工矿区,人口密集,物流量大,煤的燃烧量急剧增加,以大气污染为主的环境问题不断发生,如1873年。1880年。1882年。1891年、1892年,英国伦敦多次发生可怕的有毒烟雾事件。

--摘自刘少豪《环境与环境保护导论》

①根据材料一、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

 

 

②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上述两则材料为我国进行社会经济建没带来哪些重要启示?




参考答案:

1-12BAABCBDCBDDB

13、①、瓦特改良蒸汽机;火车机车;汽车

②、变化:这个时期美国和德国的经济地位超过了英国法国;

原因:第二次科技革命时,美国德国在电力技术方面属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很多科技发明,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③、英国满足于次工业革命,政府对科技方面的投入少,科技人员待遇低。

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进步,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崛起并永葆竞争力的核心动力和不竭之源。要与时俱进,激励、保持发明创造;重视人才,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加大对科技的投入。

14、①、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促进了工业生产结构的巨大变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

②、问题,工业革命造成了环境污染。启迪,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要重视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双刃剑;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微课视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