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微课视频|知识点

点击蓝字关注我→ 初中微课资源 2021-08-08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微课视频






知识点归纳





第12课《民族大团结》

学习目标

        1.知道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及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

        2.理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的意义。

        3.了解民族工作的成就。





知识点归纳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少数民族人口的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置不同的民族区域自治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事务,行使自治权。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 1949年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上确定下来,后来写入宪法。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

● 1947年,在党中央的民族区域自治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第一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 我国五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精神,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共同繁荣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策: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剥削和压迫。

● 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 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傣族村寨

● 国家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 20世纪末,中央决定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机遇。

● 2006年,青藏铁路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和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2课《抗美援朝》

第3课《土地改革》

第4课《工业化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第5课《三大改造》

第6课《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

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第9课《对外开放》

第10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1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往期精彩回顾▼
人教版七八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微课视频人教版七八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微课视频沪科版版七八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微课视频人教版七八九年级英语下册同步微课视频人教版7-9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微课视频人教版初中七八九年级历史下册微课视频人教版八九年级物理化学下册同步微课视频北师大版版八九年级物理下册同步微课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微课视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