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学习扩写》微课+知识点+学案+范文点评

点击关注我→ 初中微课资源 2021-08-08


电子教材+微课视频

更多微课视频,更多的精彩,同学们可以选择观看哦!

微课视频2:


知识点解读

 


     成功绝不是“三天打鱼”时的心血来潮,也不是“两天晒网”中的半途而废和信誓旦旦的空洞口号,而是平日里点滴的积累,是艰难中不断地奋进。古今中外很多事件告诉我们,做事情持之以恒方能成功。

     个人的成功有赖于持之以恒的精神,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和发展不同样也有赖于百折不挠的坚持精神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28年的艰苦奋斗,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当今中国之所以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胜利,正是因为我们为坚持改革开放而不懈奋斗。这些事实充分地证明了持之以恒是胜利的关键。

    

     千百次的考验,是持之以恒把我们引向了胜利;而不坚持的结果,必然是失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遥远的征程,单靠轻轻一跃是不可能达到目标的,必须以锲而不舍的精神,付出“十驾”的努力,方能谈得上成功。

点评:

结尾引用《劝学》中的名句,从正反两方面重申持之以恒方能成功。

本文围绕“持之以恒才能走向成功”这个观点展开论证,观点准确深刻,对读者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内容丰富,分析逐步深入,使用名人等事实材料,令人信服。文章结构严谨,论述逻辑性强,运用了道理、事实、引用等多种论证方式,语言流畅、有感染力。

《学习扩写》导学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扩写,了解扩写的命题形式。

2.掌握扩写的方法与技巧。

3.写作实践,实战演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平时的习作常常要求内容充实,感情丰富。要做到这个,扩写就是一项基本功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扩写。了解一下什么是扩写?怎样扩写?

二、了解概念

“扩写”是把一段话或一篇篇幅较短、内容较概括的文章,扩展生发成篇幅较长、内容丰满、生动形象的文章的写作方式。

“扩写”练习提供的材料是一段文字,要对这段文字进行扩写,则必须先看懂这段文字的意思,然后围绕中心,抓住重点,展开想象,进行作文。

三、扩写的技巧、方法指导

1.要忠实于原文。扩写时,要准确把握原文的中心思想,把握原文的主要内容,遵循原文的体裁,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大胆创造,为原文“添砖加瓦”。

2.抓住扩写点。一篇文章里,并不是每一句话、每段文字都需要扩写,不要平均用力,而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找出原文中的关键语句、合适的点进行扩充。

3.注意文章内容的一致和连贯。人称和语气要保持前后一致,情节的发展或论述的推进要合乎逻辑,要有必要的过渡,增添的细节要和全文相协调,避免枝大于干。

四、扩写的命题形式及范例

1.语段扩写式

将“枯藤老树昏鸦”扩展成一段话,表现孤独寂寞的心境。

示例:秋风起,草萧瑟,青石桥边,斜阳下,一棵古槐根生于此,像一个颤巍巍的老人,向天空伸出乞求的手掌。缠绕其上的枯藤,从光秃秃的枝头上垂下。一声声乌啼,穿过空旷的荒野,让黄昏的郊外更添无限的悲凉。

2.主干扩写式

请以“你很瘦”为主题,进行扩写。

要求:①围绕中心,揭示出人物特征;②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不少于200字。

示例:我看到你的时候着实被吓了一跳,老天对你真是太不公平了。矮个儿,脸色黄中带白,一件不合时宜的皮夹克穿在你身上,就如同挂在秋风中的枝丫上。灰色裤子穿在你身上,让我不禁想起身穿裙子的苏格兰旗手。背在你身上的包显得那么大,背带紧紧勒在你那瘦削的肩上。你站在地铁入口处,在人潮涌动中,恍若一株脆弱的蒲公英,一阵轻风便能将你带到半空。“哎,你看,那个人真是瘦。”从身边走过的两个中年妇女低声说。下车分别时,你又朝我挥了挥手,这让我想到了蚂蚁纤细的触角,不由得扑哧一笑。

3.情景扩写式

把杜甫《漫成一首》中的第一句“江月去人只数尺”扩展成内容丰富的一段文字。

建议:可以按“月形”“月色”“月光”“月神”进行扩展。

示例:一轮明月倒挂在江中,宛如一只银盘(月形),白色的光芒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江面上(月色)。微风轻拂江水,泛起涟漪丝丝,清波和着银光悠悠飘散,又缓缓聚拢(月光)。那银盘飘忽,好似一朵睡莲不胜凉风的娇羞,即便在眼前,却只能欣赏,不能把玩(月神)。

五、实战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将其扩写成一篇具体、生动的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重耳和他的随从在逃难途中,经过卫国,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他们从五鹿经过,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他们土块。重耳大怒,想要用鞭子打那个人。狐偃劝他说:“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重耳于是磕头致谢,收下土块,装在车上。

参考范文:

向土地跪拜

春秋时期,晋国的公子重耳仓皇出逃,途经卫国,卫文公看到重耳落魄的样子,对他们十分轻蔑,没有以应有的礼仪对待。他们只好拖着疲累的身体继续前行。

经过五鹿时,又累又饿的重耳想向乡下人讨点吃食。“大伯,行行好,你家里的吃食能给我们一些吗?”眼前是一个四五十岁的农民,黝黑而干瘦,身上穿着缀满补丁的粗布短衣。他看了看来讨饭吃的这群人。这一路的颠沛流离,让他们面容憔悴,嘴唇干裂,眼中也布满血丝,原本丰润的身材,稍显清瘦,尽管衣帽间藏污纳垢,但就材质和纹理来看,依然华贵无比。他不禁想到连年的战争、达官贵族的盘剥、沉重的赋税,他在生活的枷锁里努力挣扎,如今妻离子散,只剩自己在这乡下的茅屋中苟延残喘。呵,眼前这群落难的达官贵人,也知道饥饿的痛苦吗?就算自己饥饿了,他们也不会考虑到百姓的死活,这一行几十人,我哪里有这么多吃食供给?他们大概都不知道粮食是怎么得来的吧!乡下人弯下身从地上拾起土块,直接递给重耳气愤地喊道:“拿去,吃吧!”

饥饿难耐且近乎绝望的重耳怒气冲天,他举起鞭子要抽打农夫。狐偃见状,赶忙阻止了重耳。狐偃明白乡下人的苦衷,他也知道这次逃亡对重耳的意义。便说道:“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说明我们复国在望。”重耳深感疑惑。狐偃径直走到这个乡下人的面前,向他致谢:“大伯,是咱们统治阶层,不知道爱惜土地和百姓,才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感谢您赐予土块,让我们明白这个道理。”狐偃的话就像一根根钢针直戳重耳的心脏。于是他满脸羞愧地向老人深深地鞠了一躬,郑重地接过了土块。手捧着土块,重耳的眼前浮现出这样的画面:他已经结束了流亡生涯,在狐偃、赵衰等人的陪同下,返回晋国,面南即位,他成了威震一方的霸主!他脚踏着坚实的土地,他的臣民们跪伏着向他行叩拜礼……

仔细审视着这块土块,重耳感受到了它的分量,不禁一下子跪伏在大地上,神态庄重地完成了对土地的跪拜!

蓦然间,重耳仿佛浑身充满了力量,他将土地和土地上承载的一切放进心里,继续前行。

点评:

1.中心明确,重点突出。文章以“向土地跪拜”为中心事件,依次展开情节,突出了重耳对土地的敬重与敬畏,中心明确。

2.描写恰当,想象合理。文章发挥想象,运用恰当的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生动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丰满了人物形象。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深入思考,将其扩写成一篇议论性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意在勉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就要注重平日积累,而非临时抱佛脚。持之以恒,就要注意坚持,而非一曝十寒。古今中外很多事例都告诉我们,做事情有恒心方能成功。我们在求学、成长的路途上,也应持之以恒。

参考范文:

持之以恒,方能成功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意在勉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

历览古今中外,我们可以看到,多少仁人志士的成功都是他们经过一遍一遍地努力,持之以恒学习的结果。

医学家李时珍自小立志学医,对医学难题不断地思索与实践,花了近30年完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终成一代医学名家。

国画大师齐白石从小刻苦勤奋,对绘画的学习和创作能持之以恒,毕其一生终成一代国画大师!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成才故事总是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他自幼家贫,却刻苦勤奋,他不畏世俗和现实的压迫,执着地用他的现实之笔写出了《哈姆莱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不朽的戏剧大作。后人称赞他的剧作“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所有的世纪”。

以上的故事,让我们理解了持之以恒勤奋学习的价值。可见持之以恒就会走向成功,相反没有持之以恒精神的人又会是什么结果呢?回顾历史,“闯王”李自成曾何等勇猛,纵横沙场,所向披靡,只因他刚愎自用,攻陷北京城后不思进取,贪图享受,毫无忧患意识,停止了攻击的步伐,以至兵败山海关,被害于九宫山。

诚然,持之以恒地做事情是不易的,只有找准奋斗的方向,并时刻提醒自己要坚持向上,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作为中学生的我们,现在拥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咱们更应该养成持之以恒的精神,不断汲取知识,将来为谱写祖国的华彩乐章,贡献一份青春的力量!


往期精彩回顾




部编版七八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微课人教版七八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微课沪科版七八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微课人教版七八九年级英语下册同步微课部编版7-9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微课部编版初中七八九年级历史下册微课人教版初中八九年级理化下册微课北师大版八九年级物理下册微课视频微信号:czwkzy扫码关注我们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微课视频!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