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1课《醉翁亭记》微课视频|知识点|同步学案

点击关注我→ 初中微课资源 2023-01-02

(新学期预习:各科微课+学习资料,点击图片进入!)

各科中小学视频微课、全册PPT课件、教案学案免费下载,关注“初中微课资源”!



课文朗读





♬点击音量标收听音频-初中微课资源


微课视频





微课视频1:

课时1:

课时2:


更多视频,更多的精彩,同学们可以选择观看哦!

名师课堂复习2:


知识点讲解





第11课《醉翁亭记》

一、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谥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州吉水(今属江西省)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代表作有《朋党论》《醉翁亭记》《秋声赋》《卖油翁》《采桑子》《踏莎行》《蝶恋花》等。


二、故事背景

欧阳修因支持韩琦、范仲淹等人的革新运动,遭到保守派的反对。革新运动失败后,欧阳修被贬到滁州。《醉翁亭记》就是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时写的。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大力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而且滁州又有令人陶醉的山水,这些都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但是当时的北宋王朝政治昏暗,奸邪当道,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


三、课文翻译

1.环滁 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注释

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环,环绕。

诸:各个,众。

尤:格外。

蔚然:茂盛的样子。

山:名词作状语,在山上。

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回,回环,曲折环绕。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临:坐落在高处。

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辄:就。

号:取别号。

意:情趣。

乎:相当于“于”。

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

得:领会。

寓:寄托。


译文: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城西南方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特别秀丽,远远望去,那树木繁茂幽深秀丽的地方,是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之间飞泻而出的,是酿泉。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展翅飞翔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造亭子的是谁?是山里的和尚智仙。给它命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客人来到这里饮酒,稍微喝了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取个别号叫“醉翁”。醉翁的意趣不在酒上,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注释

而:就,连词,表顺承。

云归:云聚拢。

暝:昏暗。

晦:阴暗。

野芳发而幽香: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芳,香花。发,开放。     秀:草木茂盛。

风霜高洁:天气高爽,霜色洁白。

水落而石出:水位下降后石头显露出来。

往:上山。     

穷:穷尽。


译文:又如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就散了;云气聚拢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之时,就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野花开放,散发出清幽的香味;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中春夏秋冬四季。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物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3.至于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注释

负者:背着东西的人。

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应:应答。

伛偻提携:老年人弯着腰走,小孩子由大人搀着走。这里

指老老小小的行人。伛偻,驼背。

临:在……旁。

渔:钓鱼。

洌:清澈貌。

山肴野蔌:野味野菜。蔌,菜蔬。

前陈:在面前摆着。前,在面前,名词作状语。

酣:尽兴地喝酒。      

丝、竹:泛指音乐。

中(zhòng):射中。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觥,酒杯。筹,酒筹。

苍颜:脸色苍老。      

弈:下棋。

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


译文:至于背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行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 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这是滁州人在游玩。在溪边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酒清而醇,山中野味野菜,各种各样地在面前摆着,这是太守在举行宴会。宴饮酣畅的乐趣,不在于音乐,而在于射的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下赢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或起或坐,大声喧哗,这是宾客们在尽情地欢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4.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注释

已而:不久。

从:跟随。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去:离开。

乐:欢乐。

乐:乐趣。

乐:以……为乐,意动用法。

述:记述。

谓:为,是。


译文:不久夕阳落到山顶,人影疏疏落落,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在后面。树林里渐渐昏暗了,鸟雀到处鸣叫,游人离去,鸟雀就欢乐起来。

但是鸟雀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懂得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欢乐,却不知道太守自有他的乐趣。喝醉了能同大家一起欢乐,酒醒后又能够用文章记述这种乐事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就是庐陵欧阳修。


四、问题解疑

1.  开头对醉翁亭周边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①引出本文描写的对象;②点明醉翁亭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③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的美,起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两句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从醉翁亭的命名巧妙地引出“乐”字,自然过渡到抒发胸臆,并以“乐”为主线,把全篇各部分串联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


3. 描写山间朝暮、四时之景,采用了什么方式?

都采用先分别描写后总收说明的方式。“朝暮之景”分写的是从早到晚的景色,“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总收的是“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四时之景”分写的是由春到冬的景色,“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总收的是“山间之四时也”。


4. 这幅“太守与民同乐图”可以分为几个画面?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太守醉”是核心,其余是陪衬。


5.从滁人出游的场面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什么?为什么先从滁人游写起?

①滁州百姓生活安乐,太平,富足,太守治理有方,政绩斐然。②滁州人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这与太守的励精图治有关,为写后面的三幅图画作铺垫,引出了下文的太守醉。


6. 结合全文,你认为太守欧阳修“醉”的原因有哪些?

①不胜酒力;②与民同乐;③陶醉山水;④为自己的政绩而陶醉。


7.“醉能同其乐”,请你谈谈醉与乐的关系。

“醉”与“乐”是统一的。因“乐”而“醉”,“醉”增其“乐”;“醉”是表象,“乐”是本质,写“醉”正是为了写“乐”。


五、课文主题

本文生动地描绘了醉翁亭的秀丽环境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出一幅太守与百姓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以及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古人历来有一种山水情怀。他们寄情山水,抒怀言志,山水亦因人而胜,因文而名。安徽滁州琅琊山的醉翁亭,便是因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千古美文《醉翁亭记》而闻名于世的,就让我们循着先生的记述,做一次醉翁亭之游,去感受山中的美景,去聆听先生的心音。





同步练习





第11课《醉翁亭记》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chú)       琅琊(lánɡ)(yá)

饮少醉(zhé)          开(fēi)

岩穴(míng)           明(huì)

伛偻提携(yǔ)(lǚ)       泉香而酒(liè)

(yáo)(sù)      者胜(yì)

筹交错(gōng)         树林阴(yì)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样子

(2)醉翁之不在酒      意:意趣情趣

(3)日出而林开        霏:弥漫的云气

(4)云归而岩穴        暝:昏暗

(5)野发而幽香        芳:

(6)伛偻提携            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7)泉香而酒          洌:

(8)山肴野            蔌:菜蔬

(9)杂然而前者        陈:陈列摆开

(10)宴之乐           酣:尽兴地喝酒

(11)者胜             弈:下棋

(12)筹交错           觥:酒杯

3.辨析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

   望之蔚然而深者(秀丽)

(1)秀

佳木而繁阴(茂盛)


而岩穴暝(聚拢)

(2)归  太守而宾客从也(返回)

微斯人,吾谁与(投靠,依附)

山水之(乐趣)

(3)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欢乐)

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意动用法,以……为乐)

太守自也(命名)

(4)谓

太守谁(为,是)

僧曰智仙也(结构助词,的)

(5)之  者谁(代词,代指醉翁亭)

而不知太守乐其乐也(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

(1)行六七里(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2)然临于泉上(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

(3)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4)自曰醉翁也(名词作动词,取名,称呼)

5.指出下列“而”字的用法。

(1)望之蔚然深秀者(连词,表并列)

(2)得之心寓之酒也(连词,表顺承)

(3)临溪渔(连词,表修饰)

(4)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连词,表转折)

6.请用“/”标出下列语句中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2)至于/负者歌于途

7.填空。

(1)《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宋代(朝代)文学家,和苏轼、苏洵、苏辙、韩愈、柳宗元王安石、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以神来之笔捕捉到了四时之景的诗情画意,其中描写春夏之景的句子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作者用“(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两句描绘出山间朝暮的变化,语言精练,对比鲜明。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啊。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要说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3)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4)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6)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游人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

9.读《醉翁亭记》,让我们对欧阳修的品质与修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参照示例,结合文章内容与主旨,为欧阳修写一段100字左右的颁奖词。

【示例】苏轼:他的文学成就举世无双他的人生却充满坎坷然而再多的挫折与磨难也没有将他打倒他始终笑对生活中的无奈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他开创宋词豪放派的先河影响了后世的词作……苏轼的贡献是无穷的是伟大的!

欧阳修:他用笔记叙与民同乐的经历,他用心灵描绘和谐的图画,他用旷达书写潇洒的人生。困难在他面前,就如同写在沙滩上的字,潮水一涨,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用一生,谱出一曲旷达、悠远的壮歌。

02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0.醉翁亭依山傍水,景色千变万化,阅读课文第1段和第2段,说说作者是怎样安排写景的顺序的。

第1段主要采用从远到近的空间顺序:作者先从远山落笔,定点观察环视,然后把焦点对准西南诸峰,点出了望之蔚然而深秀的琅琊;接着利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绘了醉翁亭周围的环境。第2段采用时间顺序:利用时间的推移,抓住朝暮(“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及四季(“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的特点描写山中景色,最后用“乐亦无穷也”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感情。

11.阅读课文第3段,按要求完成题目。

(1)本段具体描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场景。(用原文回答)

(2)选段中作者反复描写“乐”的场景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意在表现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同时也表现这个地方在作者的治理下政治清明的社会现实。

1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之意仅在于山水之间吗?结合全文说说你对“醉翁之意”的理解。

醉翁之意不只在于山水之间,更在于乐人之乐(或:与民同乐)。

1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B)

A.第1段介绍了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听觉置换视觉。一“回”一“转”,方见亭子。

B.第3段太守颓然与众宾喧哗相映衬,既照应首段太守“饮少辄醉”,又暗含众人不知太守快乐之意,凸显了作者被贬滁州后的愁苦和愤懑。

C.本文语言优美,运用了大量的骈散句,增添了语言的韵律美;“而”和“也”字的巧妙运用,把整齐的句子断开,使文章带上了散文的韵味。

D.“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是点睛之笔,“醉翁”之“醉”,不仅因太守酒量浅,更有沉醉于山水美、滁人和、吏政清等多重含义。

(解析:B.作者被贬虽有抑郁和落寞,但本文重点表达的是与民同乐的政治情怀,“愁苦”和“愤懑”言之过重。)

14.同样是被贬,柳宗元在自然美景面前未能释然,欧阳修拥有旷达的胸襟,范仲淹依然怀有忧国忧民之心,你更欣赏谁的人生态度?为什么?

【示例一】我更欣赏范仲淹的人生态度。因为他即使身处人生逆境,也不在乎个人得失,依旧怀有忧国忧民之心,现如今国家的建设更需要这样的人。【示例二】我更欣赏柳宗元的人生态度 。他这种直面人生、快意倾吐的率真就如同永州荒野名不见经传的小石潭一样美得那么清澈幽静,别具一格。【示例三】我更欣赏欧阳修的人生态度 。因为他以百姓的快乐为个人理想,这种与民同乐的情怀与胸襟更值得后人景仰和学习。 


达标测试

1、下列四句中有一句与“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请选出这一句(   )

A、野芳发而幽香  B、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C、溪深而鱼肥   D、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表转折)                                 

2.选出“之”字不同用法的一项(     )

A.禽鸟知山林之乐B.名之者谁

C.四时之景不同D.醉翁之意不在酒

3、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选出对文章主旨归纳正确的一项(     )

A.表达“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的情怀。

B.揭示“醉”与“乐”的统一关系。

C.表达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

D.寄托作者被贬后的抑郁心情。

(2)这段文字用了很多“而”字,朗读时应分辨轻重,指出下边一句中“而”字哪个是轻读,哪个是重读。(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A、轻读B、重读

人知从太守游而①乐,而②不知太守乐其乐也。

(3)这段文字描写了暮归之时山间夕照全景,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一景色描述出来。

答:

(4)这段文字紧扣一个“乐”字写,用________之乐衬托游人之乐,又用游人之乐衬托________之乐,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7-9年级语文上下册 全册PPT课件、课文朗读MP3、导学案资源下载:

(点击以下链接即可进入下载页面!)

七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朗读MP3、PPT、导学案下载


七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朗读MP3、PPT、导学案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朗读MP3、PPT、导学案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朗读MP3、PPT、导学案下载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文朗读MP3、PPT、导学案下载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朗读MP3、PPT、导学案下载


若喜欢本文,敬请转发


曾经的曾经,我在出去登山玩的时候,碰到了一位手艺人制作的竹筒,样式很漂亮,可是又想到我是在登山,背着太沉,反正下山买是一样的,于是就没买。可是下山的时候却又不经过了那里,有些时候我们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
请不要再错过每日的阳光,不要忽略身边的精彩,赶快关注公众号,这里有我们也有你。初中微课资源,我们每天都在!

●● END ●


1-9年级各科目资料汇总

中小学语、数、英等汇总目录资料

1—9年级语文上下册微课辅导视频

1—9年级数学上下册微课辅导视频

1—9年级英语上下册微课辅导视频

部编版1—9年级道德与法治微课视频

部编版7-9年级历史下册全套微课视频部编版7-9年级历史上册全套微课视频

中小学各学科全册电子课本汇总目录

学前家教|幼儿园资料汇总大全点我

7—9年级各学科辅导视频资料链接

1-6年级语文上下全册PPT课件+教案

1—6年级语文上下册生字词听写+视频

部编版1—6年级语文上下册单元作文

1—6年级奥数视频讲解微课

一、二年级看图写话教学视频60节


课外综合知识积累:全国中考作文合集|分类汇编01全国中考作文合集|分类汇编02全国中考作文合集|分类汇编03

中小学经典小古文动画视频全集 共80课

亲子动画之西游记的故事(共50集全)

四大名著动画视频之《水浒传》(共120集)

看动画学国学之《成语故事》合集

中国经典传统文化故事动画(共75集)

国学经典动画片《论语》全集

英文动画版《西游记》共108全集

英文动画版《小猪佩奇》第1-2季汇总

中小学生必读四大名著在线听书MP3

别忘了文末【点赞和【在看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获取更多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