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微课视频|知识点|同步学案
各科中小学视频微课、全册PPT课件、教案学案免费下载,关注“初中微课资源”!
课文朗读
♬点击音量标收听音频-初中微课资源
微课视频
微课视频1:
更多视频,更多的精彩,同学们可以选择观看哦!
名师课堂视频2:
知识点讲解
第18课《怀疑与学问》
一、作者简介
二、理解词义
1.譬如:比如,例如。
2.视察:察看,审察。
3.三皇、五帝: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帝王,说法不一。有的说,三皇指伏羲、神农、女娲。据《史记》,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4.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5.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
6.盲从:比喻自己没有主见,没有原则,没有见地,随着别人说话、做事。
7.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8.辨伪去妄:(对一些事物)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留下真的)去除虚假的。
9.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10.停滞: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三、问题解疑
1.文章开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引用论证作用分析法。 运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作者在开头 引用这两句名言,既提出了论点,同 时学者的名言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 力证据,这使得论点的说服力增强。
2.就全文来看,第③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本段有引起下文的作用,为后文论 述“做学问应如何对待传说”做铺垫。
3.为什么对于传说的话,要“经过一番思考”?
既然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而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 靠别人传说,而别人的传说又不一定可靠,所以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
4.第④自然段作者列举了哪两个事 例?有什么作用?
本题运用举例论证作 用分析法。作者列举“三 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事例进行论证。论述 了人们怎样以怀疑的精神做学问,使 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 怀疑精神很有必要。
5.如何理解第六段开头这句话?
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 用,前半句归结上文的论点,后半句提 出本段的论点:怀疑也是从积极方面建 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6.文章列举戴震和笛卡儿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列举戴震和笛卡儿的事例,从正面 阐述学问家做学问的态度。
7.“一切”和四个“常常”能删去吗?为什么?
不能。用这些词,是为了强调所有 的学问家全部都包括在内,都善于经常 怀疑、提问、评判、修正过去学者的学说。 这是建设新学说的基本条件。
8.“古今科学……”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三个“新的”,突出了怀疑精神在人类文明史 上的作用。
四、课文主题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同步教学案
18 怀疑与学问
课题 | 怀疑与学问 | 课型 | 新授课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课时分配 | 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 | ||||
教 学 目 标 |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分层次论述的方法。(重点) 2.学习本文通过事例、道理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述;学习这些论证方法在论述中的的作用。(重点) 3.学习本文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透彻周密的语言。(难点) 4.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重点) |
课 前 预 习
| 作者简介 | 顾颉刚(1893—1980),字铭坚,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与辨伪,有不少创见。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
写作背景 | 本文选自《宝树园文存》卷三(中华书局2011年版)。《文存》分为“学术编”“教育编”“边疆与民族编”、“文化编”“政治及其它编”五编。顾颉刚一生所写文章,除收入《古史论文集》《民俗论文集》以外者,均收入该部分。宝树园原系顾氏先祖所建花园,先生苏州故居即建于此园旧址,故以名集。 | |
读准字音 | 程颐(yí) 譬如(pì) 腐草为萤(yínɡ) 虚妄(wànɡ) 盲从(mánɡ) 停滞(zhì) | |
理解词语 | 腐草为萤:语出《礼记·月令》。意思是腐草能化为萤火虫。 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指一些不着边际的,不可捉摸的事物。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就自动破灭,形容情节、论点虚谬,经不起反驳、攻击。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语出《孟子·尽心下》。原指完全相信《尚书》,倒不如没有《尚书》,后用以泛指不要迷信、拘泥于书本。 辨伪去妄:要善于辨别,分清真假。 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 流俗: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盲从:盲目地附和随从。 墨守:固执拘泥,不会变通。 停滞:因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进行或发展。 | |
新课导入 |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因而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瓦特因为有“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起来”的疑问,发现了蒸汽的力量;哥白尼对前人的成果不盲从,提出了地动学说;牛顿因为有“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疑问,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些创造都是从怀疑中来,那么怀疑与学问和创造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学习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 |
新课展开
|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从中心论点入手,进行层层理读,理清作者论述的思路。 1.文章提出了什么论点?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2.为了论证这一论点,提出了几个分论点? 两个:(1)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2)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3.两个分论点之间是什么关系? 递进。 【再读课文,梳理结构】 理清课文的思路后,为文章划分段落层次。 全文共6段,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第二部分(3~5):论证第一个分论点,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这部分可分两层。 第一层(3~4):论述对于传说,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第二层(5):论述不论对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 第三部分(6):论证第二个分论点,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品味亮点词语】 1.“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中“一切学问家”中的“一切”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去,因为“一切”包括所有的学问家,表示无一例外,有强调的作用,如果去掉就失去了这种强调作用。 2.“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中的四个“常常”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它们的顺序不能调换,因为“怀疑”“辩论”“判定”“修正”这四个词的顺序是人们对过去学说进行怀疑的全过程,如果调换顺序就与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不相符合。 3.第六段中共有三个“这样”,把他们找出来,说说它们分别指代的是什么? 第一个“这样”指代“对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第二个和第三个“这样”指代的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 4.“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中“学术”和“文化”这两个词语能互换吗? 不能,因为“学术”是人类众多“文化”活动的一种,文中的顺序是从部分到整体,互换之后就讲不通了。 【感悟精彩句子】 1.第一、二段引用学者的名言以提出论点,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强。 2.第三段在文章中起到哪些作用? (1)引出下文,使文章上下紧紧相联。这段讲了做学问的一个必不可少的依据是“靠别人的传说”,自如何对待这“传说”,而下文紧接着就谈论这个问题。 (2)形成层进,使文章论说深入一步,进了一层。这段讲学问的基础是什么,下面进一步讲如何对待这个基础,内容深入了。 (3)铺石垫基,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这个关系到全篇中议题的问题,本段虽未加以论说,而“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这点已在本段得到说明,这就为后文论述做学问应该如何对待“传说”垫下了基石,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把握文章主旨】 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本文中为了突出论说的力度,是用了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三种论证方法。 2.归纳本文的主旨思想。 本文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本文围绕着中心论点,分设了两个分论点,分层次地进行论述,条理清楚,中心明确。 |
写作方法运用 | 【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1.层层深入论证,用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 文章开头两段引用我国古代两位著名学者的话,提出中心论点。第三至五段先从消极方面作论证,第六段再从积极方面作论证。层层深入论证,对怀疑的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意义,作了全面而精当的阐述。 2.引名言、举事例进行论证,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本文引用古代著名学者的话作为论据,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起了重要作用。用他们的经验之谈作论点,实际上也起了论据的作用,很有说服力。第五段中又引了孟子的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并作了阐释,说这“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的意思,有力地证明了段首提出的论点。 举例论证也用得很好。为了论证对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个论点,第四段举了古书上“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例子,使人确信古书记载的传说不一定可靠,怀疑确有必要。作者举例时,就读书时该怎样怀疑、追问,介绍了自己的经验,列出了一系列寻根究底的疑问,给人具体的借鉴,对人很有启发。第六段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又举清代大学问家戴震读书善疑的事例为证,而这正是他日后成为大学问家的基本条件。这一事例论证也是很有说服力的。 【方法活用,片段作文】 学习本文举例对比论证的方法,论证自己的一个观点,做到论据确凿、对比鲜明。 |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教学反思 | 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文章论点鲜明,学生较容易掌握,本节课我采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的方法,找出文章的关键所在,让学生认识到“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 |
●●● END ●●●
设初中微课视频为★星标★公众号,天天领取优质学习资源。
预习复习点击:初中各科视频微课知识点,名师在线辅导!若喜欢本文,敬请转发
本公众号收集整理了PDF打印版电子课本,关注初中微课资源,发消息回复下面关键字可获取下载链接。
关注公众号以后,底部回复数字即可下载!
语文电子课本,回复:8801;化学课本,回复:8805
数学电子课本,回复:8802;道法课本,回复:8806
英语电子课本,回复:8803;历史课本,回复:8807
物理电子课本,回复:8804;地理生物,回复:8808
设初中微课视频为★星标★公众号,天天领取优质学习资源。
预习复习点击:初中各科视频微课知识点,名师在线辅导!若喜欢本文,敬请转发
本公众号收集整理了PDF打印版电子课本,关注初中微课资源,发消息回复下面关键字可获取下载链接。
关注公众号以后,底部回复数字即可下载!
语文电子课本,回复:8801;化学课本,回复:8805
数学电子课本,回复:8802;道法课本,回复:8806
英语电子课本,回复:8803;历史课本,回复:8807
物理电子课本,回复:8804;地理生物,回复:8808
曾经的曾经,我在出去登山玩的时候,碰到了一位手艺人制作的竹筒,样式很漂亮,可是又想到我是在登山,背着太沉,反正下山买是一样的,于是就没买。可是下山的时候却又不经过了那里,有些时候我们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 请不要再错过每日的阳光,不要忽略身边的精彩,赶快关注公众号,这里有我们也有你。初中微课资源,我们每天都在!
●●● END ●●●
中小学预习资料汇总
部编版1—9年级道德与法治微课视频部编版7-9年级历史下册全套微课视频人教版8—9年级上下册物理微课视频
课外综合知识积累:别忘了文末【点赞】 和【在看】 哟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获取更多资料!
课外综合知识积累:
别忘了文末【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