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6课《阿西莫夫短文两篇》视频微课+知识点+课时导学
初中微课资源推荐 新学期预习必备:
语文微课+各科资源!英语微课+各科资源!数学微课+各科资源!
新学期预习必备:
语文微课+各科资源!英语微课+各科资源!数学微课+各科资源!亲爱的朋友,微信公号最近改版,通过大数据分析,长期没有互动的,机器即不再定点推送。请拉到文章末尾,顺手点个赞、点个“在看”。关注初中微课资源,就能每日获取最新学习资源啦。点击文章顶部公众号名称,然后右上角设为星标,精彩不会错过!
课文朗读
点击上方
微课视频
微课视频1:
更的多精彩视频,同学们可以选择观看哦!
微课视频2:恐龙无处不有
名师课堂3:被压扁的沙子
温馨提示:同学们可以选择性观看微课视频,各视频微课中知识点是相通的
知识点讲解
知识点
恐龙无处不有
一、故事背景
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之久,可是6 500万年前,它们却突然在世界各地销声匿迹了。恐龙的灭绝是地球生命史上的一大悬案,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种有关恐龙灭绝的理论、假说纷纷出现,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争论。
二、问题归纳
1.课文开头段在文中有怎样的作用?
本题运用开头句(段)作用分析法。开头发出议论,点明中心,既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又便于读者理解全文,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础。
2.为什么说恐龙无处不在?
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的专家在南极发现一些化石骨骼,而这些骨骼属于鸟臀目恐龙。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3. 说说恐龙为什么会无处不在,这个现象证明了怎样的理论。
泛大陆形成时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
4.文中认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试列举作者这样认为的两点理由。
证据一:因为在恐龙灭绝的那个年代的岩层中,发现了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证据二:斯石英只在被撞击后才形成,所以如果是火山爆发吞没了恐龙,就不会有斯石英存在。
5.第九段“似乎”能否删除?为什么?
【答案】本题运用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答题法。
不能,“似乎”在这里表示推测,如果去掉,就表示对当时的情况很肯定,就违背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6.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总结全文,呼应课文开头作者的观点:“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7.文章为什么要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
“金刚石”的形成与斯石英相类似。作者介绍“斯石英”的化学、物理性质,用人们较为熟悉的“金刚石”进行类比,使一般人明白: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形成过高压,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三、课文主题
这篇短文从恐龙的化石无处不在证明了“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
被压扁的沙子
一、作者简介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科幻、科普作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高产,著述甚丰,一生著述近500本。曾获代表科幻界最高荣誉的雨果奖和星云终身成就大师奖。代表作有《苍穹微石》《钢穴》等。
二、理解词义
褶皱: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力而形成的波状弯曲构造形式。文中指形成褶皱的过程。
劫难:灾难,灾祸。
致密: 细而密;细致精密。
追溯: 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三、问题归纳
1.“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似乎”与“肯定”连用,是否矛盾?
本题运用前后词语(句子)是否矛盾分析法。“似乎”与“肯定”连用,看似矛盾,实际上非常妥帖。用“似乎”一词是因为无法切实验证地壳深处有没有斯石英,而依据客观条件,又可以肯定地推测地壳深处斯石英的存在,所以“似乎”和“肯定”连用不仅不矛盾,反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2.第16自然段中举例子,是为了证明什么?
科学家在恐龙灭绝时期的岩层中检测到了在斯石英中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从而证明下文所说的岩层当时受到过巨大的撞击,从而为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提供了依据。
3.文章为什么要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
“金刚石”的形成与斯石英相类似。作者介绍“斯石英”的化学、物理性质,用人们较为熟悉的“金刚石”进行类比,使一般人明白: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形成过高压,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4.“似乎可以肯定地说,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似乎”与“肯定”连用,是否矛盾?
“似乎”与“肯定”连用,看似矛盾,实际上非常妥帖。用“似乎”一词是因为无法切实验证地壳深处有没有斯石英,而依据客观条件,又可以肯定地推测地壳深处斯石英的存在,所以“似乎”和“肯定”连用不仅不矛盾,反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5.课文结尾段有什么作用?
照应前文,对前面的内容作了一个小结。在大量论据的铺垫下,作者作出了如下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结尾通过大量分析得出结论,有较强的说服力。
6.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被压扁的沙子”这一题目不仅没有离题,反而还能提示读者,对恐龙灭绝的原因的分析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能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对文章内容则起不到这样的作用,所以不好。
7.《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两篇文章有什么异同?
两文的主旨相同,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的主旨;文体相同,两者都是科学小品文;语言风格相同,严密准确,又简明精练,幽默风趣。
文章侧重点不同,两者虽然都写到了恐龙的灭绝,但第一 篇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而第 二篇则是以恐龙灭绝的原因为探讨的主要内容,用“被压扁的沙子”作证据。
四、课文主题
这篇短文以“被压扁的沙子”作为说明对象,证明了恐龙灭绝的原因是撞击。
课后思考探究
一、这两篇文章都谈到了恐龙灭绝的原因,第一篇短文谈到恐龙的化石无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在第二篇短文中,恐龙灭绝的原因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二、示例:《被压扁的沙子》在文章一开头,作者便提出了问题,读完这段文字,感到仿佛是在讨论前一篇末了的话题。接下来,作者引述了1980年的一则报道,介绍了两种不同的解释,进而指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揭示出研究这一问题的重要意义,引出“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的话题。作者在解释了斯石英——被压扁的沙子的形成原因之后,便重点说明斯石英的性质。这些说明排除了“火山说”,并为“撞击说”提供了科学依据。进一步分析后,最后得出结论——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运动,而应该是撞击。
三、1.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就在一起。
2.这是俏皮话,但也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做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这一研究的现实意义。
3.这一句话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是“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4.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也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四、材料中描述的现象与课文中的“板块构造”理论是相联系的。“海沟的形成,是板块构造活动的杰作”“即一个板块向下俯冲到另一板块之下时,一边下垂,一边上翘,这中间就形成了海沟。”……这些句子都表明了这一现象与“板块构造”理论相关联。
五、示例:在两亿多年前的中生代,大量的爬行动物在陆地上生活,因此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然而,这些爬行动物却在6500万年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化石。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地研究之中。长期以来,有权威观点认为,恐龙的灭绝和6500万年前的一颗大陨星有关。据研究,当时曾有一颗直径7—10公里的小行星坠落在地球表面,引起一场大爆炸,把大量的尘埃抛入大气层,形成遮天蔽日的尘雾,导致植物的光合作用暂时停止,恐龙因此而灭绝了。小行星撞击理论,很快获得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1991年,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发现一个在久远年代形成的陨星撞击坑,这个事实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
图文解读
温馨提示:课件篇幅较长,只展示部分,完整课件请拉至文章末尾,
点击连接进入下载页面!
学案
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
【教师寄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学习目标】
1、把握两篇短文的内容,明确说明对象,理清写作思路。
2、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3、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可以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重点难点】
1、体会课文中的补充说明的作用和含义。
2、理解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可以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
【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
遗hái ( ) 骨gé ( ) zhě( )皱 追sù( )
劫( )难 蟾蜍( ) 陨( )石 携( )带
2、解释词语
劫难
追溯_________________
天衣无缝
致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作者阿莫西夫是 国著名的科普作家
和 小说家。
二、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突然灭绝了,这成了生物史上最大的谜。不同地域恐龙化石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是什么?阿西莫夫的两篇短文对此分别做了回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恐龙无处不在》和《被压扁的沙子》。
三、整体感知
从课文注解得知,这两篇短文在原书中编排在一起,同在《地球科学新疆域》章节里,请问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联系?
四、自主学习
(一)1.“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由何而知?
2.“大陆漂移”使恐龙遍布世界的说法由何而来?
3.你怎么看待科学家们的推断?
(二)4.对于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科学界存在着哪两种对立的理论?各自的依据是什么?
5.作者在本文中意在说明恐龙是怎样灭绝的?
6.在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中,作者为什么选择“撞击说”而否认“火山说”?
五、合作探究
1、两篇短文各自要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2、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说明的角度不同。试比较。
3.本文题目《被压扁的沙子》是否离题太远?换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不好吗?
4、揣摩语言,感受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
1.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
2.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3.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4.即非常纯的沙子。
5.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教师提示: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五句话,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点拨:这些句子是作者在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境,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
六、拓展延伸:科学界研究恐龙灭绝问题,在作者看来有何意义?你怎么认为?
七、课堂小结:科学家能从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中产生联想,经过怀疑、推测、研究、论证之后有新的发现。同学们要从中受到启发,善于多角度思考问题,以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八、达标测试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遗骸( ) 褶皱( )追溯( ) 鸟臀目( )两栖动物( )
2.《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一篇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 ;一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 。这表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 也不同。
3.在下面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语。
斯石英并不十分稳定,原子之间靠得太近以至于它们又出现相互排斥的趋势,最后又变为普通沙子。 , 原子之间结合得极为致密, 这种反弹变化进行得非常缓慢, 使斯石英可保持数百万年。
4.指出下列各句画线词语的词性。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5.一小吃店打出广告:“好吃,告诉大家;不好吃,告诉我们。”但由于广告内容不是很自信,效果并不好。后经人指点,将广告内容稍作改动,便十分自信,顾客盈门。请问,是怎样改动的?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1980年,曾经有报道说,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毫无疑问,6500万年前地球上曾有过一次“大灭绝”,发生过一次“大劫难”。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这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例如,1987年就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因此,目前存在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希望将来一旦面临这种事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6.给加点的字注音。
潮汐()大劫难()
7.这段文字说明的对象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8.给这段文字划分层次,并概括层意。
①②③④⑤
9.②③④段文字说明了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有两条:① ;② ,其依据分别是 。
10.第④段文字中引号的作用是 ,第⑤段文字中括号的作用是 。
11.第②段文字中加点的“可能”“也许”能否删去?为什么?
12.第③段文字运用了 说明方法,主要是说明 。
18阿西莫夫科普短文两篇
预习测:
1、骸 骼 褶 溯
jié chán yǔn xié
2、劫难 :灾难。
追溯: 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天衣无缝 :神话传说,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比喻事物没有一点破绽。致
密:细致精密。
3、美 科学幻想
整体感知 明确: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两文都证明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这一观点,两文都运用科学发现相互佐证来进行科学研究。
自主学习(一)1.1986年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因而“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之说成立。
2.科学家并不满足于南极发现恐龙化石最直接的结论,即“恐龙无处不在”。他们就此产生了更多的疑问,如“恐龙何以在南极生存?”“恐龙是如何越过大洋进到另一个陆地上去的呢?”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是大陆漂移把恐龙带到了南极”。(3)略
(二)4.科学界对于恐龙在6500万年遭遇灭顶之灾,存在着的两种对立的理论是:“撞击说”和“火山说”。
“撞击说”的依据:在一个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它的含量异常丰富。一些人认为,这可能是由于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撞击的结果。这种撞击也许深入到了地壳内部,引起火山喷发造成大火和潮汐大浪。许多尘埃进入了平流层中,结果造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阳光无法抵达地球表面。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火山说”的依据: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
5.作者意在说明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6、在作者看来,有论据验证的理论才能成立。
作者对前苏联科学家的实验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一立方英寸被压扁的沙子比一立方英寸普通的沙子要重得多。这种被压扁的沙子因此被称为斯石英。
斯石英的原子之间结合的极为致密,在通常条件下,斯石英可以保持数百万年。(列数字说明)
在一些地方已经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过巨大陨石的撞击。(举例子说明)
在进行过原子弹爆炸实验的场地也发现了斯石英,它是由膨胀火球的巨大压力形成的。(举例子说明)
由以上两例,作者认为斯石英也应该出现在压力极高的地壳深处。
火山活动地区至今没有发现过斯石英。作者认为,地壳深处的斯石英可以通过火山喷发被携带到地表。然而,喷发温度极高,岩石会被熔化,所以任何由火山携带而来的斯石英都被转化为普通的二氧化硅。
由此作者断定: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过撞击。
加上科学家又有新的发现:在岩层年龄为6500万年的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中,检验到了斯石英存在的一种原子排列。
就这样,作者最后确认,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合作探究:
1、第一篇《恐龙无处不有》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第二篇《被压扁的沙子》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2、这两篇短文都谈到了恐龙的灭绝,但这----问题在每篇文章中所“扮的角色”不同。在第一篇中,作者谈到恐龙灭绝的历史,谈到它的化石尤处不有,是为了证明另一科学理论(“板块构造”理论)的正确;而在第二篇中,恐龙的灭绝则成为探讨的主题,“被压扁的沙子”则成了证据。
3、本文的题目不但没有离题,还能提示读者,恐龙灭绝的“撞击说”所以产生,与对被压扁的沙子的科学发现和科学研究密不可分。此外,文题形象性强,引起人们阅读的兴趣。改成《恐龙是怎样灭绝的》,文题对本文内容起不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4、学生明确:1.如果抽象地说现代两栖动物,不加以举例,读者可能一时想不起是指哪些动物。现代两栖动物很多,举“青蛙”和“蟾蜍”,是因为它们“人人皆知”。“青蛙”和“蟾蜍”不能在南极生存,犹如当年恐龙不能适应南极的生态气候一样,因为它们同属两栖动物。
2.这一句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与非洲海岸线惊人的吻合。
3.这一句看起来有调侃的意味,但并非无稽之谈。星体撞击地球虽然极为罕见,但在地球的历史上确实发生过。作者作这样的假设,意在强调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4.这是对“二氧化硅”的解释,一方面指出“二氧化硅”即沙子的学名,易被人理解接受,另一方面也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得上“二氧化硅”,一般的沙子都含有杂质。
5.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也许没有人会在意斯石英的还原问题,但没有人会愿意把金刚石变为碳,因为金刚石太名贵了。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
教师总结:这些补充说明的文字化高深的科学概念为平易的介绍,化严密的科学论证为幽默诙谐的类比说明,表现了本文语言简明精练、逻辑性强、幽默风趣的特点。同学们应在今后的说明文写作中学习借鉴。
拓展延伸:作者认为:这不仅仅是一个学术问题,因为我们将来也许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大灾难(万一某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我们需要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事件所产生的影响,因为当将来面对这种事件时,我们可以采取某种应急措施。
(学生谈个人的认识,言之成理即可)
达标检测
一、基础知识
1.hái zhě sùtúnqī
2.大陆漂移假说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得出的结论
3.然而由于所以从而
4.介词副词代词名词副词介词
5.好吃,告诉我们;不好吃,告诉大家。
二、课内阅读
6.xījié
7.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逻辑顺序
8.①‖②③④‖⑤层意略
9.①由于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的撞击②地球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大火山同时喷发造成恐龙灭绝撞击说火山说
10.特定称谓解释说明
11.不能删去。这两个词表示推测,在没有确凿的事实进行科学的说明之前,只能用“可能”、“也许”。
12.举例子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以为恐龙的灭绝是由巨大撞击引起的。
本公众号收集整理了PDF打印版电子课本,关注初中微课资源,发消息回复下面关键字可获取下载链接。
7-9年级语文上下册 全册PPT课件、课文朗读MP3、导学案资源下载:(点击以下链接即可进入下载页面!)
7-9年级语文各单元试卷、期中期末
资料预览
上册资料
下册资料
下载电子版,请看下方步骤,关注公众号后下载!
下载电子版,请看下方步骤,关注公众号后下载!
下载电子版,请看下方步骤,关注公众号后下载!
7-9年级语文各单元试卷、期中期末
资料预览
下册资料
下载电子版,请看下方步骤,关注公众号后下载!
下载电子版,请看下方步骤,关注公众号后下载!
下载电子版,请看下方步骤,关注公众号后下载!
第二步:回复关键词:6501
(温馨提示:公众号底部回复“6501”,口号一定不要错哦!)
(回复关键词位置如下图所示)
若喜欢本文,敬请转发
若喜欢本文,敬请转发
曾经的曾经,我在出去登山玩的时候,碰到了一位手艺人制作的竹筒,样式很漂亮,可是又想到我是在登山,背着太沉,反正下山买是一样的,于是就没买。可是下山的时候却又不经过了那里,有些时候我们错过了,就真的错过了。 请不要再错过每日的阳光,不要忽略身边的精彩,赶快关注公众号,这里有我们也有你。初中微课资源,我们每天都在!
●●● END ●●●
1-9年级各科目资料汇总
部编版7-9年级历史下册全套微课视频人教版8—9年级上下册物理微课视频中小学各学科全册电子课本汇总目录7—9年级各学科辅导视频资料链接中小学生作文写作方法共72集
课外综合知识积累:别忘了文末【点赞】 和【在看】 哟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我获取更多资料!
别忘了文末【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