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家: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变了 白岩松:信息公开就是最好的疫苗

 戳上面蓝字关注我们

本文

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有所改变?

病毒传染性下降?

监狱疫情怎么办?


21日晚的《新闻1+1》,白岩松特邀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研究员向妮娟,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党委书记邵新宇,解读最新疫情。



现在可能一个病人传播不到一个病人


对于新冠肺炎的传染性是否下降?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研究员向妮娟表示,根据早期的调查了解,对一些已知数据的分析,早期的时候,1个病人基本上能传播2到3个人,现在根据得到的对发病曲线的分析,可以说,目前为止,可能一个病人都传播不到一个病人,因为如果说传播指数还跟当初一样的话,现在疫情的态势就不像现在呈现下降趋势,所以说,目前基本传播指数,即病人能够传播的人数跟初期相比已经发生了下降。




病人发病前两天接触的人,现在也算密切接触者


对于密切接触者的判定,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研究员向妮娟介绍,原来的密接判定,是从这个病人出现症状之后,与其接触算密切接触者,需要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现在有一个变化,(现在)需要去判定这个病人在发病前两天其接触的人,这两天接触的人,也是密切接触者,他也需要进行14天的医学观察,这个就是目前对于密接的判定方面重大的变化。



疫情何时下降?何时归零?


对于外界关心的疫情何时下降,何时归零,中国疾控中心应急中心研究员向妮娟介绍,这是需要非常准确的数据支持。以武汉为例,目前为止最大的难点在于,每天新增病例数量还比较多,每天工作量会很大,而且带来的密接(密切接触)判定的工作量也很大,首先就是一个工作量的问题,而且不仅要完成这样的工作量,还要有很高的工作质量,因为只有这种高质量的数据,才能作为我们决策的特别准确的依据。



3省5家监狱出现疫情,是否要去监狱流调?


白岩松:今天3省5家监狱出现疫情,之后是否会也去监狱进行流调,要流调什么?


向妮娟:首先是要进行个案的调查,梳理病例之间流行病学的关联,找到传播的链条。对于监狱发生的疫情,我们更要注意以后的防控:规范出入人员的管理,尽量减少传染源的引入;要做好监狱中人员异常的监测,发现发病人员及时隔离治疗;加强监狱里的通风和日常消毒等等。



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信息公开就是最好的疫苗


另外,白岩松在《新闻1+1》中指出:

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信息公开就是最好的疫苗。在最后的胜利没有到来时,真实的数字和真实的情况是最有力的推动力。如果因为复工或其它原因漏报,那就非常非常糟糕了。就像中央指导组副组长陈一新说的,“疫情数据不准确,误导决策贻误战机,危害极大。疫情不明不准,要害死人。



(来源丨央视新闻、《新闻1+1》)

(编辑丨之兔)


推荐阅读




关注最新疫情,点击“阅读原文”或者点击微信底部菜单“疫情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