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为什么需要微信群

王不二 王不二 2020-11-03



今天闲来无事,就和大家来聊聊“微信群”这个东西。


关于手机里的微信群,我个人觉得我大概是有点发言权的。在我上一个手机的微信里,“未读消息”常年保持2000+条。前段时间换了个新手机,微信全部清空,第二天一看,又有500+条未读了。


要知道,群里的“未读”还是不显示在这个上面的。每天我未读的群信息,没有2000条,1800条大概还是有的。大家是不是觉得这种状况很困扰?


其实我一点也不困扰。为什么呢?


因为我平时只点开我感兴趣或者对我有用的群,或者潜水,或者发言。至于那有些群之所以不退,一些是因为碍于情面,另一些,其实就一个原因:懒。



先聊聊几个我觉得不可能退出的群吧。


首先当然是工作群。


我在职期间,从几百人大群到三人小群,各种各样加在一起,一共有40多个工作群。离职后,工作群的数量少了很多,大概也就10个左右了,大家普遍感受到的工作群那种“催命”感受,我倒一直没什么体会。原先的单位管理相对人性化,不会有严格的各种工作群制度。我自己也还算是个小头目,且不喜欢在我自己的团队工作群里大谈工作,尤其是下班时间。非上班时间里的团队工作群,除非有紧急任务,不然聊的都是各种段子和玩笑,部门里女同事们还会谈些育儿经,男同事会交流最近几款手游的感受和经验。至于自己创业,那更是完全自己做主了,只要自己不催命,谁会来催命?


接着就是大家手机里都会有的微信群:家族群。


这个群,和大家一样,主要用来发孩子的照片,双方父母亲戚各地旅游的照片,以及,各种和网络谣言的搏斗。


以前长辈们会发各种“新闻”到群里:从中国人民解放军今天下午已经开始攻打钓鱼岛全歼日本自卫队,到各种你身边吃了摸了看了想了都可能致癌的东西。这时候,我是最及时响应的人,立刻一个鲤鱼打挺翻身跃起,第一时间把相关辟谣帖扔到群里。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家族群现在已经可以成为科学文明民主的示范窗口了。


还有一个是等你孩子上学后必然要加的群:家长群。


我们家的家长群还好,老师很克制,家长也比较克制,我一般就进去翘两个大拇指就行了,所以负担还不算重。不然家长群应该也算一个压力比较大的群,之前网上家长群里闹出的各种笑话,大家肯定也都有印象。



最后是一些同学群。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以前非常要好,觉得三观非常契合的同学,经过岁月的沉淀后,发现好像有的已经完全说不上话了。


记得几年前我们当年初中同班的同学基本上都被拉进了一个群。当时大家非常激动,都在怀念过去的点点滴滴,眼睛一眨就几百条未读消息了。然后又拉出来线下吃了一顿饭,大家也很高兴。然后,就渐渐没有然后了。


聊得越多,发现其实彼此之间离得越远。这里没有任何人的优劣上下之分,而是因为初中毕业后,大家彼此生活的圈子、从事的职业、接触的人群不同,从而导致每个人的观点、态度和讲话方式有很大不同。于是,我那个初中同学大群渐渐就成了死群,各自讲话投机的同学,开始组成了一个个小群。当然,高中,大学其实也都存在这些情况。


就我自己而言,工作群,家族群,家长群和同学群,我是永远不会主动选择退群的。



然后说说那些可退可不退的群。


我自己进群并保持活跃(潜水阅读也算)的标准,首先是让我感到开心和舒适。我个人觉得在这个群里收获的主要是开心和放松。每天那么累,进个群好歹让自己放松一下嘛。


在这个群里,针对各种互联网的热点事件,都会有各种独到和辛辣的解读和讨论,有时甚至会激烈争辩。在这个群里,我主要就是学习,吸收各种知识。


我还在几个500人的大群。其中一个群虽然也是和互联网相关,但相对就杂一些,各种三观都有,也很嘈杂。在群里我很少说话,但始终不会退群,而且每次都会把未读消息都读完。因为这个群各种转载的信息量还是蛮大的,天南海北,五花八门,什么都有,可以省去不少我刷新闻APP以及看评论的时间。


就像我朋友圈里总是要保留几个做微商的,几个做房产中介的,以及从事各种奇怪职业和生意的人一样,有时候也不能只听只看自己喜欢的声音,这样会慢慢被困在自己搭的“信息茧房”里,以为外面的世界真是自己所看到的朋友圈一样了。


说实话,除了这两类群之外,我对其他类型的微信群就基本没兴趣了,如果不退,也只是就在那里放着,不发言,也不会看。所以,除了那几个不可能退的微信群之外,我自己加微信群的原则其实就两条:


有趣,有用,再无其他可言。


好啦,今天就到这里,洗洗睡吧,晚安。


好奇 | 故事 | 电影 | 生活

—————END—————

晚安

世界与你


事若反常即为妖,别跟着起哄瞎胡闹

猜你喜欢,点击阅读

欢迎转发,或分享朋友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