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假如生命重来,你将如何选择

孤独大脑 王不二 2020-11-03

我在微博看到两个很有趣的小段子,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段子一:《记录狂》


从前,有个人过了非常快乐的一天。很幸运的是,他还用摄像机完整地记录下了这24小时。第二天,他从头到尾看了录像,重温了无法复制的昨日的快乐。同时,他还记录了自己看录像时快乐的一整天。第三天,他开始看第二天的录像,依然用摄像机记录......就这样,他渡过了快乐的一生。


段子二:《死循环》

若能穿越时光,你会做什么?杀死某人祖父?去某人幼儿园泡她?当然是去买股票!于是,他揣着全部钞票,上路也!哇,苹果才5块!回来卖570!回来后,没看到钱,问上帝。

问:我买苹果股票的钱呢?

答:你的钱拿回去买股票了呀。

问:但我回来卖了股票。

答:但你现在的钱全拿回去了呀。

问:但我炒股赚了更多呀。

答:但你都拿回去了呀...


请自行思考,转发一篇超级大脑思维。以下是原文:


话说我们都被一个广泛的悖论困扰着:这个世界上的机会越来越少。30年前倒买倒卖就好了,20年前搞块地就好了,10年前做互联网就好了,去年买英伟达的股票就好了,上个月买特斯拉就好了……


这种懊恼将作为人类文化持久延续下去,很容易推论:现在存在某个巨大的机会,是被10年后的人们艳羡不已的。时光不可逆所构建的不确定性,令世界无比奇妙。但人们从未放弃预测未来,或是为了对抗恐惧感,或是为了获取“先人一步”的优势。


所谓宿命论是这样的:你无法改变未来,因为你的改变也是未来的一部分。


俄罗斯理论物理学家诺维科夫在1980年代提出有关时间悖论的规则:诺维柯夫自洽性原则。此原则指出:只有事件属前后一致的因果循环才能出现,矛盾的则不能。人可以回到过去,但是不能因此改变历史的进程。诺维科夫自洽性原则基本含义为:我们的世界是已经被改变过的最终结局。


假如我们可以回到过去,即使你选择了人生中那些决定性的转折点,如某次考试,选择专业,决定跟哪个老板混,和谁结婚......就像定点找到了犯罪者,并且(如同阻止犯罪者那样)重新做出了正确的决策,你此生的命运可能依然无法改变。因为你自身的系统结构,决定了你的无数个其它的行为方式,推动你遵循大数定律,奔向那无法扭转的宿命。即使有时光穿梭的机器,我们改变自己命运的办法,也不是回到过去甩了男友换掉老板,而是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


而调整自身行为方式这件事情,无需时光穿梭,现在也可以做。


时光机之一:自证预言


方法:你、或者你身边的人觉得你要成为一个特牛(尽管现在看不出来)的人,好像有人在未来确认了这件事情后回来告诉你似的。这是电影里常见的桥段:黑客帝国里的Neo,出埃及记摩西,救世主都不自知,身不由己地成为那个伟大的人,改变了自己乃至世界的命运。


一个颇有成就的朋友说:其实我们这一代人,就是缺老爸告诉我们“你可以更牛逼”。所以,假如真的有时光机器,你穿越回去,最好的做法是骗自己说:你将来会很牛逼。让自己和别人觉得自己牛逼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现实中,被认为牛逼的人越来越牛逼,因为资源会聚合过去。伟大的人物与骗子的主要区别是,前者首先是自己骗过了自己。


时光机之二:时间机器


孙正义的“时间机器”理论:美国、日本、中国这些国家的IT行业发展阶段不同。在日本、中国这些国家的发展还不成熟时,先在比较发达的市场如美国开展业务,然后等时机成熟后再杀回日本,进军中国、印度,就仿佛坐上了时间机器,回到几年前的美国。房地产领域的机会也大多如此,假如你能确认上海是远东的纽约,深圳是亚太的湾区,你就该买入。去硅谷看看,名校旁边的学区房,也是贵得吓人。全球化正在削弱这类时间机器的魔力,但仍然有效。


时光机之三:10倍速


马斯克总会制定更加大胆,更激进的目标。如果一般人的目标是在现在基础上改进10%,马斯克的目标就是在现有基础上做到10倍。《连线》杂志的Jack Stewart 发现:在马斯克的世界里,如果一件事要用1年完成,到了别人的世界就要7到8年。马斯克相信一切事情的发展都比大多人预料的快,因此在他的世界里,所有目标规划都超乎常人。他遵循了硅谷非常流行的一个观念:把一件事情做到10倍好,比做到10%更容易得多。


主管谷歌实验室Google X的阿斯特罗·泰勒也是这个10倍思维的信徒。泰勒说“尝试做一样新东西,不外乎那么两种风格,一种是小幅变动,比如改变生产模式,这时往往得到的就是10%的改进,但如果要获得真正的巨大革新,一般来说你就得重新开始,尝试另一种方式或很多种方式,你必须打破一些基本的假设。”


循序渐进式的进步依靠的是苦干,是更多的资源,是更多的努力,而10倍的进步,则建立在勇气和创造力之上,是巧干。也就是说,10倍的目标逼着你走效率更高的创新的智慧捷径。


时光机之四:未来回望法


贝佐斯选择创业,不确定自己创业是否能成功。作决定前,他做了一个最小化后悔表:“假设自己80岁高龄时,对20岁时没有创业会不会后悔?”答案是:他不会因为自己没有成为更高阶的职业经理人而后悔,但是如果没有创业他一定会后悔。贝佐斯后来还将这种逻辑应用到他的个人生活中,每当他不得不做出重大决策时,他常常会以这种方式来思考问题。


他还会使用另外一种“未来回望法”。“我自己常被问一个问题:‘在接下来的10年里,会有什么样的变化?’但我很少被问到‘在接下来的10年里,有什么是不变的?’我认为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你需要将你的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


时光机之五:做对的事情


做对的事情--这看起来是废话,却极难做到。本质上,时光机是为了预测未来,降低不确定性。做对的事情,大约有两种含义:


1、有些必然正确的事情,要毫不犹豫地全情投入。例如亲情(给妈妈开辟菜地,陪孩子玩儿),锻炼身体,阅读。任何时候做,都不会错,不会晚,不嫌多;

2、做那些你真正懂得的事情。


本质上而言,没人是靠预测来取胜的。那些早早买了茅台并坚持拿住的,大多是因为他们懂了。这是价值投资的精髓。否则段永平无法持有网易到100多倍。假如你看对了某件事情,时光并不计较你是否看准了时间。知道一件事情注定会发生,比知道一件事情何时发生更重要。做空股票例外。即使你是对的,也不要和时间对赌。橡树资本的马克斯,他喜欢的三条格言之一是:“过于超前无异于犯错。”


某些东西便宜并不意味着它明天一定会升值,其价格很可能长期在低位徘徊。某些东西价格过高当然并不意味着价格会立即下跌,牛市可持续数年。如凯恩斯所说,“市场能够维持不合理的时间总比你能够维持有偿付能力的时间长。”格林斯潘于1996年12月发出“非理性繁荣”的预警,但是之后股市持续上升超过3年。马克斯认识一位杰出的管理人,他在与格林斯潘差不多的时间开始看空,却一直等到2000年才证明是正确的……期间,他的投资者撤回了大部分资本。他并没有“错”,只是太早了。但这并没有令他经历的痛苦程度有所减少。


时光机之六:资产配置


恕我这一条对仗不够工整哈。我来不及将其编译为另一种隐喻,所以干脆直接用投资语言,反正假如大家有时光穿梭能力,多半也会用于买彩票和股票。投资组合管理工具:常用的主要有三种,即资产配置、择时和证券选择。伊博森和卡普兰总结道:“长期来看,基金投资收益的变化中大约90%可以归因于资产配置政策的变化。”


Burton Malkiel认为采取择时策略的投资者必须对经济、公司利润、利率甚至是影响证券市场的国际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具有不同寻常的预见能力。但是,很难用证据证明投资者是否具备这种非同寻常的能力。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传奇人物Swensen极力推崇资产配置,证券选择次之,而提示择时风险。一种超越时间的策略。


时光机之七:一步一步来


没谁知道时光为什么会被设计成这个样子。如此不可逆,如此均匀分布。稻盛和夫大学毕业后一度过得很消极。他写道:解除这样的迷惑,一般人的方法是和自己说:要预见到将来。就是说,不要将目光仅仅放在当下,而要从长远角度规划自己的人生蓝图;要把眼前的工作看作这长期规划中的一段过程。


这也许是合乎逻辑的方法。然而,我采用的方法与此相反——我采用短期的观点来摆正自己对工作的态度。“将来会搞出什么样的研究成果”、“自己的人生将会怎样”,我不再痴迷于这些不着边际的远景,而只是留神眼下的事情。就是说,我发誓,今天的目标今天一定要完成。工作的成绩和进度以今天一天为单位区分,然后切实完成。在今天这一天中,最低限度是必须向前跨进一步,今天比昨天,哪怕只是一厘米,也要向前推进。我就是这样思考问题的。


芒格的女儿莫莉回忆:父亲对賺钱一向感兴趣,对钱很在行,他投资股市,他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谈论事业,即使我知道他那時濒临破产,当时他开着一辆破车,但我就是认为他会很有成就,为何我会如此认为? 他就是有那股气势,他所作的事都是一流的,卓越的,他打算做很多事,包括在Edgewood大道的房子加盖露天庭院、添购星岛上的船只......


他对自己的计划、未来与现在,都充滿热忱,他不必为了未來,而必须在现在有所节制,重点是今天遇到的事物多么有趣,看着事物的进展,多么愉快,现在这一刻充满乐趣,这是他向来要传达的想法。踏着造物主的时光刻度,一格一格地来,用另外一种方法破解了时光的密码,搭乘了时光的机器。


时光机之八:乐观


比尔.盖茨说马云和自己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都很乐观,对未来充满期待,愿意冒风险,抱着迫不及待的态度,想到就要去做。


乐观是最好的时光机器之一。在《股市长线法宝》里,Jeremy Siegel考察了1802-2001年各种资产的投资收益,其中:通胀16倍、黄金27倍、短期国债4800倍、长期国债19500倍、大盘股1030万倍。乐观的投资,胜过黄金多少倍。乐观令长线得以实现。


时光机之九:手割


手割是一个围棋概念,姑且以类比案例解释:1985年,英特尔危机四伏,内存业务受到日本厂商的巨大冲击,领先地位岌岌可危。安迪.格鲁夫心底有个念头:退出内存业务,进军微型处理器市场。难题在于,内存业务还挣钱,还有改进质量降低成本的空间,价格可以比日本人贵一些。即使对手会用价格战死磕到底,也能磕上一阵子。更大的困难是,假如退出内存市场,英特尔会有8000名员工受到影响。而且,微处理器市场前途不定,说不定也是死路一条。


这时,格鲁夫采用了手割法:他问公司合伙创始人摩尔:如果我们二个人引退、新CEO上任,他会怎么办?摩尔不加思索地回答:他将退出内存业务。

关于股票:“如果未来的你回到现在,你还会买这只吗?”若回答是“不会”,那现在为什么不抛掉呢?因为沉没效应,人们心理上的重置成本格外高,理性人应克服心理障碍,重新出发。手割法,是一种极有趣的思考工具。


30年后的你穿越时空来到当下,会做你眼下正在做的事情吗?其实,本质上,每时每刻,你都坐在一架时光穿梭机上。


黑塞写道:我常常幻想未来的景象,梦想自己可能会成为的角色,或许是诗人、预言者、画家等等。然而这些都不算什么。我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为了写诗、预言或作画,任何人生存的意义都不应是这些。这些只是旁枝末节。

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


无论他的归宿是诗人还是疯子,是先知还是罪犯——这些其实与他无关,毫不重要。他的职责只是找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他人的命运——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最后,我们所乘坐的时光穿梭机,可能是上帝有史以来发明的最好的穿梭机。这是一种既连续、又充满悬念的时间机制,每时每刻我们都可以重新开始,又不会陷入无限的死循环。


赖内·马利亚·里尔克说: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同时又不抱持任何希望。不管做什么事,都要当它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件事,但同时又知道这件事根本无关紧要。理解了上面这一段,或许我们便能发现,自己畏惧的不是岁月流逝,不是时光不可逆,不是未来不可测。


而是如黑塞所说:在世上,最让人畏惧的恰恰是通向自己的道路。


洗洗睡吧,晚安。


好奇 | 故事 | 电影 | 生活

—————END—————

晚安

世界与你

猜你喜欢,点击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