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王立铭教授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思考

王不二 2021-07-06

这篇文章是二哥,看完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王立铭教授,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一些思考文章后,提炼总结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一,药物开发也好,疫苗研制也好,从启动研究到真正量产,就算一切顺利,也仍然需要相当漫长的一段时间。而防控传染病爆发的时间窗口远没有那么长。说到底,远水不解近渴。比如SARS,这种严重的呼吸道传染病2002年底在中国广东爆发,在2003年夏季逐渐被控制。但是SARS病毒的疫苗一直到2004年春季才启动人体试验,2006年才正式完成,而到那个时候SARS已经销声匿迹,没有大规模生产和接种疫苗的必要了。药物开发就更是如此,至今人类也没有真的开发出针对SARS的特效药物。 


第二,人类早就掌握了一种非常古老,但是异常有效的办法——那就是隔离。隔离这个词说起来通俗,但是背后的医学原理是很深刻的。传染病爆发的核心就在于它的传染性。能够从一个人直接或者间接的传递给另一个人或者更多的人。如果一个患上传染病的人不能传播给超过一个人的话,这种疾病自己就会慢慢消失。 


第三,我们可以假设一个非常极端的情形:如果从今天开始全国人民都闭门自我隔离两周时间,如果期间出现新冠病毒肺炎症状则迅速转移至专门的医疗机构隔离和治疗,那么我们可以在两周时间内彻底清除这种病毒的威胁。当然,这个极端情形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毕竟整个社会仍然需要有序运转。但从国家目前的管控强度来看,我们有信心快速消除这种病毒的传播。从1374年威尼斯封城对抗黑死病,到1910年伍连德切断铁路对抗东北大鼠疫,再到这次武汉封城各地严防死守对抗新冠病毒肺炎,隔离,始终是人类对抗烈性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第四,虽然此病毒的动物溯源作为重要的科学问题仍值得研究,但是目前动物显然已经不再是传染源,因此讨论动物溯源对于防疫也是缓不济急。当务之急,是要解决人传人的问题。 


第五,轻症患者,不能都拥到大医院,造成恐慌的原因就是觉得这个事情不得了了。现在武汉同时处于流感高峰期,所以大部分的人其实不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是流感。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人也是轻症、中症居多。如果所有流感病人及轻症患者现在都占用宝贵的医疗资源跑到大医院,人群一聚集情况可能更糟糕。 


第六,我们国内就医的心态和模式与海外相比很不一样,第一找熟人,第二找最好的医院,谁都找最好的医院就把最好的医院拖死了。这个是我们医疗制度深层的问题,那现在怎么办?现在我们也还是要病人分流、居家隔离,然后医护人员给他们支持,别大部分轻症的把重症的拖死了。


第七,面对新冠病毒,中国科学家的反应速度和做事效率是值得称赞的,但仍有进步空间。我们看到的大部分研究成果都发表于国际知名的学术期刊,比如《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等。这固然是对这些研究质量的高度认可,但是考虑到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紧迫性,是不是真的有必要把发表论文当成重中之重的工作来完成?发表论文的过程是否会耽搁信息的共享?甚至我注意到,一部分论文需要付费订阅才能获取,这意味着中国其他科学家和疾病防控部门也不能自由获取这些研究成果,展开下一步工作!面对凶险和急迫的防疫工作,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把成果写在人类世界当中,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第八,现在的自媒体有为流量蹭热点标题党的,中国科学界内部,也不少“跟风”“蹭热点”式的论文扎堆出现。比如在病毒基因序列公布之后,数篇论文就迅速发表出来。它们的共同点是利用病毒序列进行了简单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就做出了各种大胆的“猜测”,比如新冠病毒可能与SARS高度接近、可能寄生于蝙蝠体内,中间宿主可能是蛇、水貂等等。这些猜测单就学术发表而言并无不妥,但很明显缺乏严格的数据支持。我们当然要保障科学家的探索自由和发表自由,但是在防疫工作开始的初期,信息极度混乱和缺乏,任何可能的误导,我想都是我们需要避免的。


王立铭教授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神经生物学家。


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波士顿咨询公司工作。入选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和浙江省“千人计划”。因科学、科普和科幻活动的部分成果,先后获得“求是杰出青年学者奖”、“菠萝化学奖”、“顾孝诚讲座奖”、“文津图书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吴大猷科普著作奖金奖”等。著有大众科学读物《吃货的生物学修养:脂肪、糖和代谢病的科学传奇》、《上帝的手术刀:基因编辑简史》、《生命是什么》,主讲大众科学音频节目《王立铭·生命科学50讲》、《给孩子的万物启蒙课》。


今天就到这里,洗洗睡吧,晚安。


猜你喜欢,你还可以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