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封毛主席的来信

王不二 王不二 2021-07-06

有一种精神,穿越历史的云烟,日久弥新。

有一种怀念,历经时代的风雨,更臻醇厚。


今天讲段真实的历史。看看特殊时期,我们的革命先烈们是怎么处理危机公关的。


延安《黄克功事件》


黄克功,出生于1911年,江西南康人,红军师团级干部。


曾经参加过井冈山斗争和两万五千里长征,历任红军班长、排长、连长、营政治教导员、师政治部宣传科长、团政委。在二渡赤水的娄山关战役中立大功。


在当时的延安,师团级干部已经是党的高级干部了,更应该是一个老资格的老革命了。


时间拉回1937年,地点,延安。


10月5日,抗日军政大学第六大队大队长黄克功因逼婚未遂,恼羞成怒在延河畔枪杀了陕北公学女学员刘茜,震惊了所有人。瞬间由一个革命的功臣堕落为杀人犯。


事件发生后,中央高度重视,在毛泽东的主持下召开会议,决定将黄克功处以死刑。


当时毛泽东态度坚决,杀!


1937年10月12日经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判决死刑立即执行,一个勇冠三军的红军将领被公审枪毙了。


注意看时间,10月5日案发,10月12日就枪毙了!一周的时间就完成调查,审判,结案,行刑!


可见,延安时期的雷厉风行就这么豪横。


不光是杀,而且要举行公审大会,让延安十里八乡的乡亲都来看,看坚持原则的共产党是怎样秉公执法的。


1937年是个什么年份,相信熟知历史的人都应该知道。七七事变爆发,中华民族正式宣布全面抗日。


国共开始了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袍泽兄弟,共赴沙场,共同抗日。


延安作为中国红军改编后的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后方,吸引了全国大批的爱国青年纷至沓来,抗战高潮一时空前。


在如此环境下,一个爱国女青年为了救国理想,义无反顾的来到延安,没想到却遭此横祸。


不杀黄克功,不足于平民愤;不杀黄克功,不足于向奔向圣地延安的那些热血爱国青年一个交代。


1937年是一个鼓人心的年代,也是一个热血沸腾的年代。


公审黄克功的当天,在庭审快要结束时,只见一匹快马在会场外停下,一位工作人员翻身下马,径直向审判长雷经天走去,递上一件东西说:


信,毛主席的信,那声音很小。


很快,“毛主席的信”像风一般传遍会场。黄克功在会场边也听到了,他比任何人都关心这封信。


原来,他在审判前,专门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承认了自己的罪行,请毛主席定夺。


雷经天打开信,因为信中建议要当着黄克功本人的面,向公审大会宣读。


最后总结一下:

现在有些人,别不信因果报应,不信你抬头看看天,苍天饶过谁!


那些有违民意,将人民至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德道沦丧之人,下雨天尽量别出门,因为雷劈你的时候,都不带拐弯的。


周末愉快。


猜你喜欢,点击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