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贵州监测预警系统屡立功!“硬核科技”让地质灾害“提前说话”






地质灾害隐蔽性强、破坏性大,灾害来临时往往只在分秒之间,防范地质灾害成为贵州每年汛期的“必答题”。

与来势汹汹的气象灾害不同,地质灾害“深藏不露”,如同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队”,“地灾隐患在哪里?”“什么时间可能发生?”一直是地灾防治工作两大核心问题。解决“何时发生”的地灾预测更是堪称“世界级”难题。

为破解地灾防治难题,贵州建立地质灾害防治指挥平台监测预警系统,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让地质灾害“说话”,提前防灾避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以来,贵州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屡立战功,多次成功预警,避免了多起地质灾害中的人员伤亡




“硬核科技”成功预警31次




一到汛期,紧急会议、地灾预警、应急响应等成为了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的常态工作。地质灾害频发,让贵州随时保持备战状态。

贵州是全国唯一以岩溶山地为主的省份,地形切割强烈,生态环境脆弱,地质灾害隐蔽性、突发性和危害性强。调查显示,贵州省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面积达到13.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7%,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

“久病成良医”,久经考验的贵州依靠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探索各种地质灾害预测预防方法。通过“人防”+“技防”的方式,在全省范围内每一个角落都有一双双监测地质灾害的“眼睛”。

尽管地质灾害突发性强,但地质灾害来临前,往往伴随着持续降雨或短时强降雨,同时,绝大多数地质灾害都发生在山地、丘陵等地势陡峭的地方。

“基于地质灾害发生的规律,贵州省创新出一套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提前预测地质灾害发生的时间和地点范围。”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贵州省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副院长李阳春说。

李阳春所说的“监测预警系统”全称叫做“贵州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被人们称之为地质灾害预警的“硬核科技”,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屡立战功。

贵州省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数据显示,今年来,通过监测预警系统共发出预警信息49636次,成功预警31次,避免人员伤亡3724人,避免经济损失高达10762万元。




让地灾“提前说话”的技术




2020年6月24日12点57分,贵州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对晴隆县安谷乡前进村团坡组大寨地质灾害隐患点发出了滑坡橙色预警。接到预警信息后,黔西南州自然资源局地质灾害应急值班人员第一时间派人赶往现场,发现隐患点已出现发灾前兆。晴隆县自然资源局立即启动临灾避险预案,组织受威胁群众紧急避险撤离,同时当地技术保障单位贵州省地矿局117地质队前往调查幸运的是,15时40分左右群众撤离完毕,16时37分,5000余方土体下滑,由于撤离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这是贵州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成功预警的成功案例之一。据悉,这个隐患点安装了GNSS监测站3台、GNSS基站1台、雨量计1台、普适性裂缝仪1台,这些数据实时传送到监测预警系统,系统智能分析后发现曲线波动超过正常范围,根据曲线范围分析,自动发出橙色预警。李阳春介绍,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将会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安装地表位移、地表裂缝、深部位移、降雨量、土壤含水率、次声等方面的监测仪器。这些仪器采集的数据通过GPRS、北斗等将数据实时传输到数据库平台,数据库平台对数据进行重组和预处理,然后预警模型智能分析判断这些数据,自动生成预警信息。这些预警信息就会自动发送给相关责任人,让地质灾害提前“说话”,达到临灾预警的目的。据了解,2017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贵州省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科技能力行动方案》和《贵州省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隐患专业排查方案》,明确提出,要通过运用高科技手段,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科技能力和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隐患专业排查能力,打造“人防+技防”专业保障体系。截止2020年7月底全省已建成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点2502处,安装设备共计13646台套,正常运行设备13331台套,正常运行率达97.7%。目前,威胁30人以上的高风险地质灾害隐患点,全部安装了自动化监测设备及自动报警设备,实现风险较大隐患点专业自动化监测全覆盖。


向左滑动查看具体内容

贵州省地质灾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

位移-雨量监测曲线

预警短信

滑坡近

团坡大寨滑坡后缘严重拉裂、下挫照

滑坡体后缘严重拉裂下挫

团坡大寨滑坡体后缘裂缝


“科技+制度”的防灾探索




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平台监测预警系统智能监测24小时在线,节省人力、智能识灾的同时,在全国大数据防灾减灾方面做出了科技和制度结合的全新探索。

基于大数据建设经验,贵州于2017年就启动了贵州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大数据平台“1155工程”建设,贵州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就是“1155工程”的具体体现。

贵州省“1155”地灾防治大数据平台,包括“一台多网”、“一体五位”、“五台融合”、“五级管理”,简称“1155”工程。

其中,“一台多网”包含云上自然资源专网、地灾专网、政务外网、互联网等,可实时获取地理、地质、地灾、气象、水利、社会、经济等方面数据。“一体五位”包含专职监测员、专业技术人员、乡镇分管领导、国土所长、村干部。“五台融合”包含调查评估、监测预警、项目监管、信息管理、指挥调度。“五级管理”包含省级、市级、县级、乡级、村级,形成自下而上、分级管理的防治管控体系。

很多地方也建设了监测设备和系统后,却因为每个市区县的标准不统一,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增加了信息化成本和统一调度的难度。

贵州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在数据统一方面下足了功夫,采用统一的接入标准和数据接入协议,让所有的监测设备的数据都进入到一个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除此以外,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部办公室还下发了《贵州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使用办法》,从制度上规范了发出预警信息后各级部门现场核实、人工预警、紧急撤离等工作流程,大大提高了各地临灾处置能力,让贵州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充分发挥科技预警的作用。








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指挥平台“1155”工程





(投稿邮箱:gzcenter2016@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