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讲堂 | 地质灾害精细调查与普适型监测预警(二)
上期殷跃平教授就我国十一五以来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详细调查工作的重点内容进行了介绍。本期,殷跃平教授将从重点任务、基本要求、技术方法等方面对精细调查工作进行全面讲授。
上期提到,近年来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两个不容忽视回避的数据:一是近年来全国每年新发生的地质灾害,80%发生在已圈定的隐患点范围之外;另一个是80%的地质灾害都发生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这两个80%反映了地质灾害“中心”正由城镇向农村转移,这种转移带来了地质灾害发生地点具有更高的隐蔽性、发生时间具有更大的随机性,以及造成灾害具有更强的累计破坏性,给准确预测和防范带来了极大难度。虽然广大乡村房前屋后“视线内”的地质灾害隐患比较容易发现,并形成了一套较为行之有效的防控体系,但是,对“视线外”的高位远程滑坡—碎屑流—泥石流确难以用传统技术方法加以把握,由此也造成了多起群死群伤特大地质灾害。
例如贵州水城“7·23”山体滑坡,造成了52人死亡的特大灾害。在灾害发生之前,已经做了大量地质调查和监测预警工作。当地村组的群测群防工作比较到位,专业队伍采用高分遥感和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等高新技术对该区进行了动态调查,给出圈定的隐患点是位于村前三叠系飞仙关组构成的陡坡地区。这套地层构成的易滑地质结构与2017年贵州纳雍“8·28”特大滑坡(造成38人死亡)非常相似,但实际上发生特大灾害的地方起源于村后1公里之外的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构成的缓坡上,远程滑动了1.2公里,就是说灾害发生地点“出圈了”。另外,这种易滑地层形成的高位远程滑坡在该区也较为罕见。由此看来,我们对孕灾地质环境的调查远远不够,对易滑结构、成灾模式、预警模型的探索研究尚不能满足防灾的需求。
首先,运用综合遥感技术开展易发区1:5万基础性动态调查,查明地质灾害易发区、危险地带、隐患点分布和灾变趋势。
其次,运用无人机、地面测绘与物探、钻探地质勘查手段,对重点调查区内的乡镇、村组等人口聚集区为重点的1:1万地质灾害精细化调查。
←
左右滑动查看
→
第三,通过开展省、县、村三级宏观、中观和细观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实现了数据的实时更新,为防灾减灾规划提供了精细化的基础数据。
这样,我们对地质灾害“敌情”的把握将更加精准,防灾减灾工作将可跳出以隐患点为中心,“排查——排查——再排查”的“就点管点”被动状态。
案例展示
上下滑动,查看案例
本期小结
专家介绍
精彩回顾
(投稿邮箱:gzcenter20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