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点评留学6年归国底薪不足2000:是海归大贬值,还是一场自嗨闹剧?

2017-09-18 4万特别的读者@ 旅日



01

先看事件


9月初,留学圈一篇《杭州女生6年花200万留学,回国工作被开2千底薪》引发了大众的广泛讨论,文章内容大致是这样的:


小林是千万留学回国的学子之一,高中毕业后去澳洲留学,为凑学费家里卖掉了唯一的住房,6年后回国, 用人单位却只开出2000元底薪!


于是这个杭州普通家庭斥巨资投入留学大潮中却没有得到大众能接受的回报的故事,成了《海归大贬值》的最关键论据,成了各大媒体、网络转载的热点


02

为什么高学历和留学总是“被贬值”


今年明显很多表达“读书无用论”的观点再度挪进了大众的视线,为了使这个观点更具象更明确,它们直指985/211“无用论”还有今天的“留学无用论”。


为什么在逻辑上完全说不通的“读书无用论”能在新媒体上再火一次呢?


 从媒体说起

媒体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带节奏!哪个节奏最符合大多数人的心理就往哪个方向带!符合了大多数人的心理,那阅读量点击量一定能够上去,分分钟打造“爆款”!


利用普通大众可能会带有的“酸葡萄心理”和信息不对称的条件,制造或采访几个“幸存者偏差”数据,就能完美的达到“愚民”目的打造爆款。


那么《留学6年归来底薪不足2000:海归大贬值?》这篇是“处心积虑”打造的“爆款”吗?


很不幸,是的。


一个专门为传媒人员分享业务经验的公众号上发布了这样一篇文章《海归大贬值!快报“深8度”如何打造又一爆款》,文章中详细地为大家说明了,这篇爆款是如何“打造”出来的:


第一步:确认主题和结论

第二步:循着结论找证据(找案例)

第三步:把找到的个例证据罗列在一起,推出一开始已经确定的会成为爆点的主题。


而对于“小林”的案例,稍微仔细分析也能清楚看出是一个失败的留学案例:个体并不能代替群体,却被媒体巧妙地“代替”了群体。


①留学目的盲目:与其读一个国内普通大学,父母觉得“留学生”的省份会让焦虑的心情感到一点欣慰;小林也觉得是躲避高考的好机会;


②留学专业的选择盲目功利:只因金融经济在国内看起来形势大好,看起来毕业后找到好工作的几率很大而决定留学专业;


③对留学生活的错误估计:小林想想中的留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就像留学机构自制的手册配图里描述的那样——美丽的庄园、温馨的住宿、大气的图书馆还有隔三差五的旅行和派对……而事实上,背井离乡的生活是孤独的;


④学业水平未得到认可:莫纳什大学未毕业(挂科后又错失学校听证会被开除);


⑤报道中没有体现留学6年中有任何实习或实践的经历。


所以,综上:公司相比看学历门面更看重能力实体,这个案例不能代表总体留学生的能力;不是海归贬值、留学无用,而是没有能力的人,即使有留学名头加身,市场的火眼金睛能够分分钟看出你值多少钱。


 再看普通受众

话题制造者们一定拜读过《乌合之众》啊!


把著名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书中写的:“群众没有真正渴求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充耳不闻。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这一心理摸得透透的。


对于受教育程度来说,目前还是非高学历、非留学海归的人数要远多于高学历和留学生的,每个人选择不一样,但总会对自己没有选择的那条路,特别是别人走起来尤其光鲜的路抱有强烈的好奇感;


当这个群体成功时,人们总是倾向于看到成功案例的外推力,比方说:他家里条件好、资源好啊,他是富二代,我能和他们比吗?而当这个群体不那么成功时,人们却倾向于看热闹的状态:还好我没有走这条路,你看他们的选择多么不明智啊,并顺便给自己现在的状态带来一丝安慰感。


很多loser看到这个案例,立马珍藏着,用于随时拿出来安慰自己的懒惰:看!留学的还不如我搬砖呢;但当他们看到其他留学生麦肯锡谷歌Facebook年薪百万的例子的时候却倔强地说:这些都是个例。


03

教育的价值


享誉全球的教育家同时也是耶鲁大学1993年~2003年的校长理查德.莱文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对心灵自由的滋养,核心是自由的精神、公民的责任、远大的志向。


美国已故小说家David Foster Wallance认为教育是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在繁杂无聊的生活中时刻保持清醒的意识,是学会思考、选择,拥有信念、自由和幸福的能力.


教育的价值终究是什么,人们各有思考和想法,虽各有不同,但可以确定的是,教育的价值一定不是纯经济的金钱;如果人的每一次行为都是在判断未来能不能在金钱上回本,那么“最划算”的倒不如买套房坐等升值。


而反观现在各个媒体对教育的报道、家长的子女教育的焦虑,好像都离不开功利的金钱回报;媒体报道往“教育投资值不值”的方向偏,但是值不值真的是刚毕业的月薪能够完全代表的吗?


人们说现在的家长焦虑、中产阶级在子女教育上焦虑、毕业生焦虑、甚至小升初的学生也不得不焦虑,这些焦虑有多少是生活切切实实带给人们的,又有多少是周围媒体的哄抬、身边的攀比带给人们的呢?


不得而知。


我只希望,虽然金钱在这个社会有种不可代替的重要感,但能不能不要在教育这个领域如此功利


-END-


欢迎扫码关注,旅居日本,放眼全球。

我们可能是为数不多从来不打广告、卖日货代购的东京公众号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