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注】司法力量守护“高原明珠”常亮常清!

云南高院 2023-08-26

☝ 点击上方“云南高院”关注我们




2018年以来,“高原明珠”泸沽湖实现了从围湖发展向控湖转坝、从单一治理向系统治理、从“救火式”管理向长效治理的转变,取得了长期保持国家地表I类水质的成果。(图源网络)


擦亮泸沽湖绿色发展的生态底色

需要司法力量的守护!

面对泸沽湖保护治理

和旅游发展的司法新需求

丽江市宁蒗县人民法院主动作为

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

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

对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发挥了重要作用


矛盾解在泸沽湖

精准司法服务促和谐




宁蒗法院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深入沿湖居民、商户开展巡回普法和巡回审判,把案件立在泸沽湖、把法庭设在泸沽湖、让矛盾解在泸沽湖,确保整治工作顺利推进。



释法明理

政策指引和法律保障并行,增进群众爱湖护湖意识,以司法引导顺利推进肖家湾、普洛村、三家村等村落沿湖80米生态红线范围内居民的搬迁安置工作,促进沿湖村落人居环境改善。



司法服务

为沿湖80米生态红线内民居客栈拆迁工作提供司法服务,靠前指导依法拆除和搬迁安置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拆迁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拆迁工作程序,有力地维护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和谐稳定。




法院助推司法与行政良性互动,加强依法行政培训工作,进一步拓展、优化行政复议应诉和行政审判联动等协作平台,与政府部门形成合力,助推实质性化解因护湖整治工作产生的各类行政案件,切实提升府院联动工作实效。


案结事了守公平

民事案件提质效



积极发挥司法职能,确保在泸沽湖征地拆迁安置工作中的各类矛盾纠纷得到依法、及时、有效的处理。法院将司法服务延伸到泸沽湖,建立快速通道,边排查矛盾边做调解工作,边立案边审理,就地化解各类纠纷。


2018年11月以来,巡回审判团队成功调处、审理36件泸沽湖房屋租赁纠纷、拆迁款分配纠纷案件。


法院强化涉经营性合同纠纷审理,结合泸沽湖发展变化实际,使用情、理、法相融合,法律与政策相贯通,经济发展与民俗民生相统一的调处方式,切实解决景区矛盾纠纷,优化景区营商环境。


2018年11月以来,宁蒗法院共审结泸沽湖土地、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合伙协议纠纷等涉经营性案件44件,其中调解、撤诉21件,息诉服判35件,息诉服判率达79.54%。



法治宣传润民心

旅游发展夯根基



宁蒗法院法官在审理涉泸沽湖民事案件时,发现当地群众法治意识差,订立合同时权益保护不足,许多租赁合同普遍存在简单、草率、粗糙的问题,且租赁期限超过法定期限,原始租金与发展不协调,以此产生的矛盾纠纷较为尖锐,协调难度大。


为此,宁蒗法院干警主动作为,在泸沽湖景区向游客群众发放自制宣传册10000多份,免费发放自制合同范本1000多份,义务为外商、当地百姓、游客提供法律咨询服务50000多人次,满足了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同时,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矛盾纠纷的产生。


生态旅游法庭在身边

为民服务零距离



为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零距离”保护泸沽湖生态环境和服务游客,宁蒗法院积极向省、市法院汇报争取,建立坐落于泸沽湖景区中心的生态旅游专门法庭,为泸沽湖保护治理和旅游工作提供精准的司法服务。



目前,泸沽湖生态旅游法庭土地已经落实,正在启动建设。宁蒗县法院将以设立泸沽湖生态旅游法庭为契机,在司法保障泸沽湖保护治理的同时,依法加大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保障旅客在泸沽湖“吃、住、行、游、购、娱”无忧,为游客提供“安心、放心、舒心”的旅游环境,为经营者提供公平、有序、诚信的经营环境,使美丽湖泊和优质旅游市场成为泸沽湖的一张标签,为当地增添一张靓丽的“法治名片”。 


推荐阅读


【世界环境日】守护,是对“香格里拉”最长情的告白

【党史学习教育】七天七夜,37名船工和2万多红军,用6条木船做了一件大事


审核|唐时华

责编|赵  赢

编辑|和莹  武丽君 

来源|宁蒗县人民法院

    丽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联系(投稿)邮箱|3486620953@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