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奥派语境里“人的行动有目的”到底在说什么

太极推手 安娜的三千乱话 2020-11-03


现实中我会偶尔与人聊聊奥派经济学,发现有个有趣的现象,当有些人无力辩驳自洽的逻辑推演出的经济学理论,总是心有不甘地说,生活可不仅仅只有逻辑。

 

这个反驳如此苍白,缺乏底气,以至于让人心生同情。吊诡之处在于,这类人又总是喜欢四处宣扬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两种逻辑,一种叫逻辑,一种叫中国式逻辑。

 

这事儿可真叫人挠头。

 

于是,就有人转而对奥派经济学的立论前提发起攻击。比如,他们对主流经济学的“自利人假设”嗤之以鼻。说,并非所有人都是自利的,总有人是利他的;人也并非每时每刻都是自利的,有时常会利他。


对此,张五常的回应是,你可以否定“人性自私”这个假设,自己去建构一套“人性利他”的经济学说,只要逻辑自洽就行。但是很遗憾,迄今还没有人创建一整套建立在“利他”前提上的经济学理论,能同时具备解释力和说服力。---尽管这种证伪主义的反驳方式并不令人满意,不过已经足以让某些攻击奥派经济学的人闭嘴。

 

与此不同,奥地利学派经济学有更坚实的立论基础,那就是基于“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这一先验公理。不出意外,这一公理时常面对多种质疑。有人惊呼,“这怎么可能!人做某件事并非怀着特定目的,比如做好事不留名者或者被同情心驱使而救济穷人的慈善家们,他们就是单纯去做某事而没有目的。”

 

当然,这种质疑本身就是对行动公理学的误解。我们所言“人的行动有目的”中的“目的”一词是一般化的、形式化的表述,不含任何价值评判,与质疑者将其理解成心怀叵测、居心不良、目的不纯等等价值判断根本不同。

 

我们说人有目的,意指人的行动被目的驱动,而不像动物一样只凭本能反应,很难想象人会出现没有目的的行动。还有,生理上的反应,如膝跳反射、眨眼、吞咽、呼吸这些行动,因为不是有意识的目的,不算我们语境里的行动。

 

目的一词的含义在行动公理学上,指的是人有意识地采取行动,试图改善现状消除当前的不适,实现较为满意的状态。目的实现之后的结果是较改变之前更幸福、快乐、满足等,这里无关使用的词汇。而什么样的改善后状态可称之为较为幸福快乐或满足,只能由具体的个人自己判断,他人无从置喙。

 

所以很遗憾,质疑这一公理的人完全会错了意表错了情,他们对一个根本不存在的稻草人发起攻击,并且乐此不疲。

 

事情还没有结束。当我们解释了目的是一种纯形式化的概念表述之后,立刻会面临另一个质问:这简直是一句毫无意义的正确的废话。

 

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我们对人说,三角形有三条边有三个角,这看起来也是一句正确的废话,那么三角形本身是不是就毫无意义了呢?显然不是。比如,三角形是首尾相连的三条线段组成的,其两条边的和必然大于第三条边,三个内角和等于180º,还有三角函数关系等等,这就不是废话,而是探寻三角形这一概念所包含的深层知识。

 

那么,人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这句话同样包含了许多内涵,挖掘探究这些内涵,拓展行动学的知识范畴,学习正确的经济学常识,正是推广奥派经济学的重要意义之一。

 

当然,没有哪一个手段可以实现所有目的,也没有无数手段可以实现某一特定目的,这里蕴含了“手段具有稀缺性”这一客观事实。比如人的时间是稀缺的,我在这个时间里读了一本书,就不能同时看一场电影,要达到愉悦自己的目的,就需要做出取舍:看书,还是看电影?

 

对人而言,实现目的就必须要利用稀缺的手段,采取有意识的行动。在稀缺无处不在无可遁避的现实世界里,实现目的的途径,必然关乎手段的取舍,取他认为的最佳手段,舍其次优甚至较差的手段,也就是说,取的手段比舍弃的那个手段对选择者来讲更具“价值”。同样的,这个价值也是主观的,不同的具体个人会有自己的判断。

 

奥派经济学就这样基于(多个)先验公理,通过层层递进的逻辑演绎推理,最终形成一座扎实完备的行动学理论大厦。

 

上文只是略微提及了稀缺、手段、选择、价值等少数几个概念,事实上,在人实现目的之有意识的行动中还有更多内在的元素会被一一解析。比如,效用、边际、财货、经济财货、资本、货币、价格、时间偏好等等,以及由此与现实发生紧密联系的资本家、企业家、资本结构、通胀通缩、商业周期等等。

 

要想驳倒奥派经济学,或者更一般的说驳倒一门科学,要么推翻它的立论前提,要么就依靠逻辑,除此之外别无他途,仅仅靠情绪宣泄来反驳,不过徒增笑料耳。

 (完)


学习更多的奥地利经济学常识,欢迎点击左下方的“阅读原文”或者扫码下图,加入我们的“一课经济学”,资深奥派老师们将带领我们精读奥派经典。 --- 用知识武装自己,在混沌不清的世界里寻找真相,看清方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