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民法院报深度报道:合肥高新区法院审执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2018-01-02 周瑞平 等 安徽高院

    安徽省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管辖合肥高新区、经开区这两个国家级开发区,辖区内有超过3万家市场主体。合肥高新区法院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服务保障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合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创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安徽高院院长张坚到高新法院考察新审判法庭综合楼项目建设情况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到高新法院调研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安科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宋礼华到高新法院调研


谋篇布局  精准定位


2015.04.16-17合芜蚌知产三合一试点法院研讨会在高新法院举行


   “高新区法院切实做到了审判执行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宋礼华在走访调研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后道出了心里话。

    正如宋礼华所言,服务大局是人民法院的重大政治责任。对于这一点,高新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丁寒梅的思路十分清晰。上任第一天,丁寒梅就带领班子成员走访了两个开发区管委会、相关部门、企业和社区,充分调研了解园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此后,高新区法院出台了《为促进园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实施意见》。《意见》开宗明义:“为两大开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和司法保障是高新区法院的工作重心和重要职责,各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广泛动员,把全体干警的思想统一到全院决策部署上来。”同时提出了服务大局发展的四项具体措施:加大保护力度,依法规范社会经济秩序;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社会经济秩序的犯罪,创造良好治安环境;创新司法服务举措,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园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矛盾纠纷;大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创造良好社会氛围。《意见》的出台,吹响了高新区法院服务大局发展的号角。

    纸上得来终觉浅,为确保《意见》落地生根,高新区法院随后出台了《为促进园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实施细则》,细化了38项具体措施,定领导、定部门、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建立服务园区发展常态化机制,使全院干警的工作思路更加清晰,工作任务更加明确,工作目标更加具体。

    为了贴近人民群众,高新区法院与相关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定期联络制度。围绕重点企业和困难群体开展司法帮扶,针对社会管理难点热点问题提出司法建议,帮助企业防范市场经营风险,规范企业劳资管理,帮助群众解决涉诉信访难题,受到广泛欢迎和赞誉。

    “高新区法院多年来能够克服案多人少、硬件条件不足等困难,紧紧围绕开发区发展大局,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为两个开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这是不容易的。”合肥高新区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宏同如是说。



服务创新  驱动发展

高新法院第一批入额法官宣誓


    作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合肥高新区是安徽省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区域聚集了科大讯飞、阳光电源、安科生物等603家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培养18家上市企业。

    2011年5月,高新区法院成为安徽省第一家试行知识产权“三审合一”的法院。该院紧紧围绕合肥国家级创新型试点市、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等发展战略,找准知识产权司法工作服务创新发展的切入点、结合点与着力点,审理了“传奇私服”侵犯著作权案、“DY161”电影网侵犯著作权纠纷案等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案件,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司法保障。

    “在合肥高新区法院,我得到了理解,得到了在异乡想不到的法官亲人般的包容与温暖。我感叹这个仅仅只有3位法官的审判法庭,用自己的责任和担当,淋漓尽致地诠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这一神圣的称号!”这段饱含深情的话,是新浪女性情感专栏知名博主曹晓丽写给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坚的。

    2013年,曹晓丽向高新区法院提起29起诉讼,状告合肥8个网站未经允许,擅自转载其博客中的原创文章。经过两个多月不懈的努力,这些案件全部和解且自动履行到位。曹晓丽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分别向张坚和丁寒梅寄来4000多字的感谢信。

    曹晓丽的案件是高新区法院试行“三审合一”后审理的无数知识产权案件的缩影。近年来,该院累计审理了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3385件,审理的案件占安徽省知识产权案件近1/4。在审理中,该院本着保护合法权益、促进创新发展的原则,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将调解贯穿审判工作始终,强化调解意识,丰富调解方式,逐步建立了三段式调解模式,即根据当事人在庭前、庭审、庭后不同的心理预期,结合案情说理释法,提高调解实效,调解撤诉案件的自动履行率更是高达100%。



司法为民  赢得口碑


涉外案件当事人给高新区法院民三庭送锦旗


   “如双方履行本协议发生争议协商解决不成,提交合肥高新区法院诉讼解决。”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合同中增加了这样的争议解决条款。高新区法院为当事人带来的便民服务和公平正义,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每一起案件都办成优等品,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丁寒梅对记者说。

    为提高办案质量,高新区法院制定了《案件审理流程管理规则》,限定对立案、排期、送达、开庭审理、执行、

    归档等分段管理,流程监控,结合内部案件质量评查和绩效考核制度,监督案件公正高效审理,合理衔接立、审、执等阶段,确保每一起案件都办成铁案,办成精品。

    为提高办案效率,该院又出台了《关于各业务庭及法官办案情况考核的实施办法》,对法官办案情况综合得分进行排名,建立审限跟踪和督办催办制度,严格审限暂停、扣除标准,杜绝超审限现象。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司法工作的落脚点。高新区法院党组不止一次对全院干警提出工作要求,民生大于天,一定要妥善审理好涉民生案件,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

    诉讼服务中心是群众到法院参加诉讼的第一场所,也是人民群众感知司法公正和司法为民的第一窗口。丁寒梅提出,在落实诉讼服务中心合肥经验的基础上,借鉴百家之长,跳出合肥看法院,并先后赴上海、福建、广州、武汉等先发地区法院学习考察先进做法,不断加强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诉讼服务热线“三位一体”的诉讼服务中心应用。

    如今,诉讼服务中心已成为了高新区法院的一道靓丽风景。当事人在候访服务区能了解到中心工作流程和具体事项,在立案服务区能进行立案、咨询或查询案件进展,在调解服务区能享受不同的专业调解室甚至远程调解带来的便捷,在综合服务区能免费享受打印、传真、饮水、轮椅、ATM取款机、手机充电站、母婴室等便民服务。自助立案系统、触摸查询系统、智能排队管理系统等信息化设备一应俱全,切实为当事人提供线上线下、方便快捷的多渠道、一站式、综合性诉讼服务。2016年以来,诉讼服务中心办理网上预约立案11950件,占总立案数69.48%,12368热线电话累计接听处理来电2760人次,转办反映问题2013件。



优化机制  破解难题


   “合肥高新区法院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案多人少矛盾的解决,极具代表意义。”2016年,张坚对高新区法院工作作了这样的批示。

    高新区法院仅有61个政法专项编制,与收案数相当的其他合肥市县区法院相比少了近一半。2012年以来,该院年收案数大幅上升,从2012年的3931件增长至2017年的11393件,翻了近三番,为该院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针对这种情况,高新区法院紧紧依靠党委领导,加强与组织、人社、编制、财政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四面化缘,八方求助。该院积极向上级法院、党委政府争取人员编制、经费支持,新增、录用政法专项编制、公务员及新招聘编外司法辅助人员63人,充实到办案一线。实现了从原来的“两审(或三审)一书”到现在的“一审一书”,部分审判团队还实现了“一审一书一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员不足问题。

    早在2013年, 高新区法院就在公共服务领域建立了购买社会服务工作机制,对事务性管理工作引入竞争机制,有效利用社会服务力量。2017年,该院申报了195万元信息化维护费的财政预算,坚持每一笔费用都用在刀刃上,在信息化运维、物业管理、后勤保障、诉讼费收取、档案数字化等方面逐步实现购买社会服务。接下来,该院还将进一步拓宽范围,在更多方面实现服务外包,合理配置有限的司法资源。

    送达问题一直制约着民事案件的审理效率,道交案更是其中的难点。2013年,高新区法院向合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高新大队发出司法建议书,此后双方联合下发了《司法文书送达地址确认书》,率先建立道交案诉前送达地址确认机制。该机制利用交警部门对行政处理前置的优势,由交警敦促当事人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并告知其效力延续至诉讼阶段,法院则根据事故当事人填写的地址邮寄送达,大大提升了道交案件的送达效率。

    2015年,该院继续出台了《民事诉讼集中送达、保全工作规程(试行)》,建立了集中送达机制,进一步探索送达机制改革。《规程》规定,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送达小组,集中送达审判庭制作的审前及保全文书等。两年来,送达组集中完成保全送达案件5814件,有效将审判人员从琐碎性事务中解放出来。

    在高新区法院,这样的创新举措不胜枚举。2013年以来,该院不断在推进繁简分流工作上想点子、找路子:依法扩大刑事案件简易程序适用范围,依法快速审理简单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刑事案件1471件,占全部刑事案件85.67%,平均审理期限仅为15.06天。探索实行示范诉讼方式,通过个案示范处理带动批量案件的高效解决,适用该方式解决案件1750件,更实现一名审判人员一个工作日审理22件案件、一个工作日当庭宣判10件案件的审判纪录。

    2013年,该院出台《速裁案件审判管理规定规程》,实行小额诉讼和速裁机制,审理案件2938件,人均每年最高审结案件数达600多件。2015年,该院建立特邀调解员制度,6名特邀调解员新收民商事纠纷1557件,调解1262件。2017年,该院又设立商会调解工作站。通过多元化解分流出去的纠纷占该院近两年案件数的一成左右,优化后的机制正在不断凸显作用。



来源:人民法院报2018年1月2日

记者:周瑞平

通讯员:张友国 李红俊

——————————————————



安徽高院

Anhui Senior Court



排版编辑  曹洋|美术设计  叶竞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