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2) 佛子行三十七頌_第七偈_(中篇)_噶千仁波切开示汇集(22)

噶千仁波切 噶千语录 2020-11-06



慈父叮咛


如果你将一本
《佛子行三十七颂》 
送给一个家庭,


这能让家人之间彼此生起 
愛心、悲心以及耐心,


能帮助他们活在 
祥和快乐的心境当中,


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拥有一个 
成功安适的外在生活,


这就是为什么 
《佛子行三十七颂》 
这么的重要的原因。 


--摘自噶千仁波切对西雅图中心的开示










噶千仁波切  毕生之修行佛子行三十七頌

   22


作      者:无着贤菩萨传法上师:噶千仁波切




第 七 偈 頌

自亦束缚轮回故,

世间神祗能救谁,

由此依止不欺者,

皈依三宝佛子行。


第 七 偈 颂 開 示 (中篇)


  

「内皈依」又该如何来修持呢?修内皈依时,皈依处变成了三根本。修行者的身是本尊身;意是上师;语是经由持咒而成就佛行事业,是空行。这是「实修」的方法。

 

究竟而言,当我们对自己的内心进行观察,会觉察到自己经常有很多纷散的念头;当这些念头止息下来时,就可以发现如天空般的自心,具有清清朗朗的特质,这就是究竟的「佛宝」,也就是我们自心的本来面貌。

 

心的本来面貌有何功用呢?我们又该如何来应用它呢?我们应当对一切众生生起慈心与悲心。我们自己虽然能见到心的本来面貌,但大多数众生都无法见到,因此他们都还沉溺于轮回之中。轮回是什么呢?就是绵绵不绝的痛苦。因此,我们要对轮回当中的一切众生生起慈心与悲心,这就是「法宝」。

 

最后,当我们心中忆念着「一切众生皆是我的父母」,当我们因如此思惟而生起了慈悲心、菩提心,進而用身语意三门不断去造作善业利益众生。我们的身体不断做各种的布施和利生事业,言语不断讲述业力因果以及慈心悲心的道理。当自己能够这样做的时候,我们自己本身就是「僧宝」,一位「求善者」,这就是「僧伽」这个名词本来的意义。

 

如此一来,自己的心是佛宝,言语是法宝,身体是僧宝。究竟而言,你将证得三身的果位。


任何具有爱心的人就是僧。一旦受了皈依戒,当你舍弃爱惜自己并去爱惜他人时,你就变成一个良善的人,你就是僧。


僧不只保护自己,也有能力去保护他人,一位善者会以聚集弟子,并教导业力因果的运作,令众人睁开双眼的方式来帮助他人。

 

不认识因果业力就如同盲人,了解业力就有如睁开双眼。这两只眼睛如同世俗谛与胜义谛。世俗谛是无误的业因果,而胜义谛是空性。了悟这二者即是世俗谛与胜义谛的无别双运。


这份【佛子行三十七诵—噶千仁波切开示汇集】,是将仁波切在台湾及德国所做之开示,加以统合汇集。台湾开示由张福成老师翻译。德国开示的中文译稿由天舞辑译校订。欢迎转载,但请勿做任何商业形式使用。噶千语录微信公众号谨誌。




前一篇:

佛子行三十七頌_前言/礼敬_噶千仁波切開示汇集(1)

佛子行三十七頌_第一偈_(上)_噶千仁波切开示汇集(4)

佛子行三十七頌_第一偈_(下篇)_噶千仁波切开示汇集(6)

佛子行三十七頌_第二偈_(下篇)_噶千仁波切开示汇集(9)

佛子行三十七頌_第三偈_(下篇)_噶千仁波切开示汇集(11)

佛子行三十七頌_第四偈_(下篇)_噶千仁波切开示汇集(13)

佛子行三十七頌_第五偈_(下篇)_噶千仁波切开示汇集(16)

佛子行三十七頌_第六偈_(下篇)_噶千仁波切开示汇集(18)

佛子行三十七頌_第七偈_(上篇3)_噶千仁波切开示汇集(21)



历史文章:
关注“噶千语录”后,可于首页下方菜单中选取点阅





欢迎转载与转寄,但不得转作其他用途。

转载请著名出处。
请勿擅自修改翻译内容。如发现错误,欢迎来信告知以便我们勘正。谢谢!


查看历史内容:

1. 请回到本公众号首页,点开下方菜单“历史文章”。

2. 请回到本公众号首页,点开右上角“人头”标记,点击“查看历史资料”浏览。


欢迎“关注”噶千语录微信公众号:

祈愿众生怙主噶千尊,法体安康永住世;
愿我永远不离上师度母大悲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